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请不要给孩子早早贴上标签 归档分类…

请不要给孩子早早贴上标签 归档分类…

时间:2020-08-08 11:35:37

相关推荐

请不要给孩子早早贴上标签 归档分类…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原文标题:那些可疑的伪分类

照例先说两个学生的事儿。

文科男生在咖啡吧找我谈研究兴趣,我说社会语言学文体学都挺好,考虑结合语料库数据分析更准确些。他听了连连摇头:数据我不行,我是学文科的!

我马上Poker Face(扑克脸),文科理科知识研究对象不同,但研究方法都应该力求科学啊。因为你是文科生就这样自我否定,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这样叫 Acquired Foolishness (习得性愚蠢),知不知道!他讪讪退下,后来见到我都低着头。

工科男生修读我的《文体学》,海明威狄更斯卡明斯读了一学期,不仅要求会分析语言形式,还要求提炼出文体特色。

他抱怨说“我是学理工科的,小说诗歌都不懂”。我只能回答他:你可以说对作品背景不了解,阅读分析有难度,但不至于完全不懂吧。就算兴趣不足,也别拿“理工科”当借口。

我很好奇,这两个勤奋且聪明的男孩,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受了怎样的引导,才做出了“文科”vs“理科”的差异化选择,就此也做出了“我行”vs "我不行"的自我否定呢?

也许回到最初,也许只是七八岁时故事书vs.科普书这类无关宏旨的兴趣差异,或者只是七八年级时考砸了几次“数学”vs“语文”,又或者受到父母老师邻居的各种影响,总之他们在本应接受完整全面的逻辑训练与思想熏陶的时候,做出了一个“选择”—— 他们选择发展自己一半的头脑,开发一半的心智,滋养一半的灵魂,而把另一半作为追求卓越获取成功的必要代价与合理牺牲。就好像Robert Frost的名诗 The Road Not Taken: 数据与诗歌,逻辑与情怀,无法兼得。

在这儿暂不讨论分科教育与博雅教育这些宏大话题,我只想谈谈孩子们的分类。

自出生开始孩子们就开始被分门别类:男孩vs女孩,生理性的性别区分会牵连出此后绵延一生的社会、心理、教育上的区分对待,这恐怕又是说不完的话题了。相比于性别,其他一些分类则显得更加随意主观,却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个男孩因为从小爱读科学读物,便被妈妈冠以“我家理工男”,科技展科技馆科技节的每场必到,家里的科学读物越来越多,看电影也必是科幻主题。这孩子的“理工男”特征就此被强化甚至定型化了。

同样的,一个女孩因为三年级时字迹娟秀行文优美,便被妈妈期待成“小作家”,用诗歌小说读书会来熏陶喂养,偶尔数学考砸便会为她开脱说是“文科生的理科都不好!”

我真想问问这到底是因材施教呢,还是极端行为主义的残忍的教育实验?

更荒唐的:机灵的孩子难免淘气惹事,家长便开脱说“智商高的孩子情商就会低”,反过来随和善良的孩子总是显得不那么精明,仿佛也验证了“情商高的孩子智商不会高”。

智商和情商是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吗?为什么更多科学研究表明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呢?换句话说,如果这孩子待人无理举止散漫,没准就是智商不够高呢!

最近看到的一个分类是大学同学谈幼儿园教育,她说有不少孩子是“努力组”,而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组”。

我当时真的很想指出:努力和快乐不是同一个分类标准吧?更别说一定要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听口气她认为别人一定是“努力了就一定不快乐”组,而她好像是“虽然不努力也要假装快乐”组。那我觉得更适合的叫法是“酸葡萄组”和“不吃葡萄组”。

网络段子横行让我们的思想成为碎片,也容易把复杂的问题肢解成“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伪分类”或者“伪选择”。

“富养”vs“穷养”,“散养”vs“圈养”,“文科女”vs“理科男”,"文艺范"vs"科技宅",养儿十年,我做了上千遍这样的选择题。

我们被胁迫着表明态度,做出选择,就此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与教养的方式:去植物园还是科技馆,买乐高还是蜡笔,借小说书还是科普杂志?

我们不是不尊重孩子的偏好,不认同他们的选择,但这些简化只是便于家长们做出短期的选择,但却没有真正面对长远的问题,甚至会让人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失去更广阔的视野。

只有懒惰的头脑才会选择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只有偏狭的母爱才会给孩子早早贴上标签归档管理。

如果教育意味着去昧、启迪、激励与全面完善,那我们希望理工男也能爱读托尔斯泰,希望文艺女也能使用大数据,我们希望每个孩子在认知情感与社交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希望每个努力的孩子都快乐,每个快乐的孩子更努力。

如果觉得《请不要给孩子早早贴上标签 归档分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