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看看这些中华汉剑 唐刀 清剑 总有一款属于你

看看这些中华汉剑 唐刀 清剑 总有一款属于你

时间:2020-04-19 10:55:29

相关推荐

看看这些中华汉剑 唐刀 清剑 总有一款属于你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是中国武术界对于冷兵器的形象评价。在中国武术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兵器一直和拳脚功夫如影随形--弓箭可以让打击距离变得更远,刀剑可以使攻击更加犀利,而枪棍则令人以一当十。在中国古代,伴随战争所产生的诸多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角。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这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18种冷兵器,它们的集体亮相,象征着冷兵器发展的巅峰。而对于每个习武者来说,能够熟练掌握这十八般兵器,就意味着达到了极高的武术境界。

『櫑具汉剑』

汉剑是贵族王室的专属

在中国古代,剑并非寻常之物。先秦时期的法律规定,只有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佩剑。而贵族们更是把配剑作为成年的标志。《史记》在记载秦王政登基的场面时,只用了6个字来描述-- “乙酉,王冠,带剑。”意思是,乙酉年,戴上王冠,配带宝剑,正式登基。

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那时, 仅仅因为一把宝剑的归属问题,就足以引发两国之间的一场恶战。

传说晋国出兵伐楚,是为了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宝剑。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晋国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 明天将攻陷此城!楚王并不屈服,他登上城头,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他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奇迹出现了:城外瞬间飞砂走石,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全军覆没……

虽然传说中的泰阿宝剑下落已经无法查询,但我们却可以从与它齐名的另一把剑身上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宝剑。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江陵的楚国贵族墓中,发现一柄名贵的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以纸试之,20余层一划而破。这把宝剑叫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

1977年,上海复旦大学专家对它进行了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 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技艺。正因为这复杂的铸造技术,使得像越王勾践剑这样的兵器只能掌握在君王手中。

随着古代冶炼技术的提高,剑的铸造工艺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里,陈列着10把珍贵的汉代铁剑。这些剑每把都在1米以上, 气势磅礴,锋利无比。它们就是用当时的百炼钢技术打造出来的。一把汉剑, 不仅要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还要进行严格的淬火、研磨、抛光、开刃,整个过程共有16道全手工的复杂程序。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把刚柔相济的上等汉剑。

锋利而不易折断的汉代铁剑,不但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而且降低了折损率,这使剑在战场上作为格斗兵器的杀伤效能大大提高,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剑在汉朝逐渐摆脱它单纯的军事用途, 被赋予生杀大权的尚方宝剑,它的出现,意味着剑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

尚方宝剑--大臣可以拿这个剑作为内外杀伐,持有这个剑者可以代替皇上意见,对于相当职位的官员进行杀伐。

正因如此,佩剑成为汉王朝的礼仪制度,官员不分文武,都要佩剑。这种风气影响到了民间。许多文人墨客更与

剑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汉名士东方朔从15岁时就开始练剑,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则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是一位剑术高手。

『鲨鱼皮唐刀』

唐刀是日本武士刀的鼻祖

就在整个汉王朝都对剑趋之若骛的时候,来自北方的匈奴开始频繁地骚扰汉朝边境,匈奴的骑兵不仅对汉朝构成了威胁,而且也使人们对剑的实战作用又产生了怀疑。面对灵活机动的匈奴骑兵冲击,汉朝传统的战车方阵显得十分被动。而汉朝骑兵手中的铁剑,与匈奴的胡刀相比更显得十分吃力。

『夕影唐刀』

对普通战士来讲,在战场上,刀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剑。就这样,刀开始成为汉朝军队中最常见的兵器。单刃的刀取代了双刃的剑,成为骑兵的重要装备兵器。出于同样的理由,步兵也大量装备了这种厚重刀背的单刃刀。汉代最常见的刀被称作环首刀,这些环首刀刀柄与刀身之间没有护手相隔, 刀柄后面是一个圆环。关于环首刀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据汉书记载,汉朝大将李凌投降匈奴以后,汉武帝派使节到匈奴,在见到李凌时,由于没有机会直接交谈,使节便目视李凌,并用手抚摸刀头,暗示李凌还可以回归汉朝。环首刀的刀头为环形,与“归还”的“还”同音,所以, 用手抚刀也就成了暗示李凌回国的隐语。

经过汉代以后四百多年的实战洗礼,尤其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需要,中国的制刀技术也稳步提高。到了唐朝,以直刀为代表的制刀技术发展到了顶峰。在唐朝的骑兵中,直刀的装备数量高达百分之三十。

唐朝的直刀不同于汉朝的环首刀。它去掉了在汉刀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唐刀制造精良,堪称是一款艺术品。它的刀刃采用来自中亚的优质钢材制造,而一把唐直刀的成品,必须要经过三十次左右的反复锻造。因此,它是一款十分可怕的武器,一般的铠甲根本无法阻挡唐刀锋利的劈砍。

『唐刀-冰痕』

完美的唐刀成为那时世界上最为顶级的兵器。日本贵族以拥有一把舶来的中国刀为特殊荣誉。连当时的日本天皇也羡慕不已,他赞叹道:骏马是日本的好,刀剑还是中国的精!唐刀技术后来传入日本,成为今天日本刀的鼻祖。

重型兵器的震慑

十八般兵器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宋朝。令人困惑的是,这一概念既没有出现在军事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没有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两朝。而偏偏产生在军事上屡战屡败的宋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战马匮乏, 骑兵力量薄弱,一直是宋朝军事的一个软肋。于是,宋太祖从政权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大力研发兵器,尤其是步兵对付骑兵的武器。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到了宋代, 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时, 在宋朝的都城汴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兵器作坊,他们负责生产刀枪弓弩等兵器,工匠多达10000 人,产量最高时,这些作坊可以一年生产出30000多件兵器。

『龙膘剑』

宋朝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几乎动用了全部的血本。也正因如此,中国冷兵器的巅峰时期到来了。中国古代的冷兵器,尤其是步兵兵器,在宋代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对付灵活机动的骑兵,最好的武器依然是却敌于百米之外的弓弩。这些远射武器在宋朝被应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杀伤力最大的床子弩了。这种弩并非由士兵直接发射,而是用绞车的机械力量将巨大的弓弦拉开,操作这种弩需要7名士兵,它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60米以上。

『龙之剑』

历史上,床子弩创造的最大辉煌, 就是北宋的澶渊之战。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但受到宋军的有力抵抗, 两军对阵于澶州,当辽军先锋官萧达蓝外出侦查时,突然不知何处飞来一只长达两米的巨箭,正中他的胸膛,萧达蓝当场丧命。这只神奇的巨箭就发自于400 多米外的宋军阵地。辽军被这种强大的重弩所惧,最终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

枪被称为百兵之王。它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器。枪杆的材料则是白蜡杆,这是专门为制枪而栽种的树种,成材率很低,现在十分少见。白蜡杆不仅密度要比一般的木头大很多,而且柔韧性极好,使用时可以随招数的节奏而反复颤动。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一位使枪的大师。他持有一把名叫沥泉的大枪,沥泉大枪长达3米,却在岳飞手里变得出神入化,舞动时如蛟龙出海,令敌人见了魂飞魄散。史书记载岳飞曾经提着一把单枪,杀入敌营,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岳家军也因此威震敌胆,从而获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誉。

但在宋朝的战场上,传统的刀和枪,在北方凶悍的少数民族骑兵面前, 此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宋代的士兵一般都穿戴很厚的甲胄,所以需要用重型打击性兵器,比如锏和锤。

锏最早出现在隋唐。著名的隋末大将秦琼使用的就是两把铁锏。但是, 锏应用最广泛的却是在宋朝。宋代的铁锏,重量约为5公斤,长约90厘米,锏身并非铸铁而是熟铁做成,这是为了在使用时不至于折断。如果说锏只是一种用来对付重装甲的轻武器的话,那么锤则是能瞬间制敌于死地的重型兵器。

『真铜乾隆』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在龙泉御批定制了一批能削金断银的宝剑,剑柄木质,护手和柄头为铁镀金镂空花纹。剑身钢质,锋利无比,成为清代冷兵器的代表作,继承了我国古代刀剑的传统式样和做法,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水平。

乾隆皇帝,崇尚佩龙泉七星剑,常在大阅庆典、巡幸省方和命将出征等一些重要的场合佩带,以示隆重。乾隆大概是认为,只有佩龙泉宝剑,才能够显示出皇帝和国家的仪威吧。他曾四次命内务府造办处制造刀剑,共计九十余件。其中第一批刀、剑各三十件,耗时十年之久。现在,这些乾隆剑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里,二百年多年过去了,仍然剑锋锐利,寒光逼人,不失当年风采。

如果觉得《看看这些中华汉剑 唐刀 清剑 总有一款属于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