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孩子“斗鸡眼” 就一定是斜视吗?

孩子“斗鸡眼” 就一定是斜视吗?

时间:2020-07-01 06:35:58

相关推荐

孩子“斗鸡眼” 就一定是斜视吗?

说到斜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画面应该是“斗鸡眼”吧!

多少人小时候模仿过“斗鸡眼”?

请,不要举手!

小时候觉得挺好玩,现在想想,谁愿意天生长得像“谐星”?

希小玛经常遇到有妈妈带着宝宝来检查,

怀疑宝宝是“斗鸡眼”。

首先要赞一下认真的妈妈们,

谨小慎微是真爱呀!

那究竟是不是呢?

该不该查呢?

不急,希小玛先为大家举个例子☟

在我们的每个眼球周围有上下内外4条直肌和上下2条斜肌,一共6条肌肉,它们都是两两配对,互相之间既有协力又有拮抗,主要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控制着。

在这为大家举个拔河的例子

在用力均等的情况下,眼球在中间。当我们眼睛向左看齐时,一边的肌肉用力,相对应的另一边的肌肉就放松,眼球就向左转了。正常情况下,两眼转到的幅度应该是一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人是不一样的呢?

因为用力不对称,眼球就不正了就歪了!

眼球歪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斜视”

是指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由于双眼视轴不平衡,导致其中一个眼球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上倾斜,是小朋友常见的眼病之一。

主要有4个原因:

01

发育不完善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02

先天异常

这种斜视多由于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较大。

03

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

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0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

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

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不一定!

如果婴幼儿鼻部发育不充分,在使内眼角皮肤过于紧张,形成皮肤皱褶,遮挡了部分内侧巩膜。

外观上表现出角膜外侧眼白多,内侧少,看起来好像是“斗鸡眼”。

这是“内眦赘皮”,也叫假性内斜视。

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斗鸡眼”的情况,可以用这种办法帮孩子检查一下:

拿手电筒,和孩子面对面相距33cm左右,检查孩子角膜验光点是否在两只黑眼珠的正中处。

如果在正中处,那可以判断孩子的眼睛应该没有斜视;

如果有任何一个反光点是在黑眼珠内侧、外侧或者偏上下(总之没有在正中出),那么家长就需要警惕了,孩子可能存在斜视。

希小玛建议,尽早治疗!

如果是婴幼儿先天性内斜,建议手术在出生后一岁以内进行。

内斜患者建议先要进行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如果可以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

但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建议应尽早手术。

另外,共同性斜视的患儿需要随诊屈光状况、斜视角的变化,一般稳定3~6个月后考虑手术矫正,效果较为理想。

如果觉得《孩子“斗鸡眼” 就一定是斜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