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CGVC-Research|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新航天”时代 我国商业航天投资机会分析

CGVC-Research|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新航天”时代 我国商业航天投资机会分析

时间:2021-07-15 01:08:45

相关推荐

CGVC-Research|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新航天”时代 我国商业航天投资机会分析

图片来源:新华社

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消息一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这标志着我国在追梦航天的路上又豪迈行进了一大步。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为将来的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提供了前提保障。它代表了中国目前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步。国家航天之外,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和准入门槛的下降,我国商业航天自起也破土而出,开始快速发展,迄今全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今年12月,碧桂园创投官宣了“5亿元人民币投资蓝箭航天”的重要动态(详情点击回顾),体现了碧桂园创投对商业火箭未来趋势的认可和坚定支持。本次研究报告来自碧桂园创投的蓝箭投资团队,报告客观梳理了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对于火箭未来的应用场景,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既言明了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逻辑,也对全领域的投资分析提供了参考建议。

01

商业航天概况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采用市场手段,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的航天活动。涵盖火箭生产与发射、卫星研发与运营、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新型航天活动等诸多领域。包括以下几种商业化类型: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1.1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简史

从美苏太空竞赛开始,人类就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历程。1988年,美国商业航天开始被政府正式承认,21世纪初开始涌现出一批SpaceX为代表的优秀商业航天企业。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1.2 航天产业现状

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星座组网计划爆发

中美俄等航天大国纷纷推出商业航天相关支持政策,从体制、配套等全方位给予保障。星座组网计划爆发,根据已公布的星座计划,截止到2025年前,有31,334颗卫星需要制造并发射上天。因此,-2025年是火箭发射需求的爆发期。

5G物联网时代,保频占轨迫切,商业航天公司纷纷成立

截止到底,国内火箭公司已成立22家,卫星制造公司成立36家,卫星运营企业39家,卫星应用企业44家,其中60%以上于近5年成立。

民营火箭企业人才实力提升

部分民营火箭制造公司液体动力方向已有与体制内现存动力研发团队实力接近的团队,部分民营火箭也已具备火箭全系统制造,全专业人员配置。

投资机构纷纷布局,抓住万亿太空市场风口

截止到底,全球前100的VC有41家布局了商业航天,Google等科技公司也进行战略投资布局。,中国有70多家投资机构布局商业航天赛道,包括诸多知名投资机构/产业资本。

1.3 商业航天成功的代表企业:SpaceX

SpaceX成立于2002年,市场定位是NASA近地轨道任务的外包工厂和全球商业航天服务的提供者。SpaceX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初期虽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最终获得了NASA的支持,并有超过70亿美元的订单额。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SpaceX的扁平管理+工业化体系缔造了SpaceX速度。

数据来源:FAA,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02

商业航天应用产业分析

商业航天产业链较为复杂,总体分为五个环节: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卫星)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其他衍生航天服务等。本部分将对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卫星应用产业的市场环境、产业特征进行展开分析。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2.1 卫星应用产业规模

过去8年全球卫星应用产业收入持续增长。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4亿美元,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3,600亿美元;近3年卫星制造和卫星服务收入比重占全球卫星应用产业的90%以上;卫星发射服务收入较上年增长34%;地面设备收入较上年增长5%,其中网络设备和GNSS市场增长,消费设备收入持平或略有减少。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2 目前在轨卫星及航天器

截至1月,全球在轨卫星2062颗,美国、俄罗斯、中国占据前三位。

数据来源: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白皮书

,世界实施114次发射任务,461个航天器发射升空,成功入轨的航天器数量居历史首位。中国航天以突破历史的39次发射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部署航天器数量居世界第二,航天发射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7次发射全部成功,铸造了高质量的运载火箭品牌。

数据来源: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白皮书

2.3 卫星质量发展趋势:中小卫星成为商业航天机遇高轨卫星由国家主导,近地轨道卫星由于发射成本低,下游应用兴起,成为商业航天的机遇。全球小卫星发射数量占同期发射总数的70.5%。单体大卫星特点:发射、制造成本高;在轨寿命长;功能较强;微纳、中小卫星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发射成本低;技术简单、功能单一。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2.4 星座计划背后蕴含巨大的商业卫星制造市场

星座组网计划以小卫星为主,目前已发射的卫星多为试验星,并未实现组网,未来很大可能将卫星制造环节外包给第三方商业卫星制造公司,因此国内商业卫星制造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全球已公布商业卫星组网计划,集中在2025年前完成。按照平均5年在轨寿命计算,星座运行期间也会产生持续更替需求,未来市场需求将持续。

组网计划发布时间多集中在底至之间,我国未来几年将会出现更多类似的星座组网项目,商业卫星制造产业规模也将随之扩大。

2.5 卫星应用

遥感卫星

定义:利用卫星对地球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和电子观测,通过地面站接收遥感影像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地面处理系统,可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环节。

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军用、政府使用、商业及其他,其中军用占比19.4%,政府使用占比30.8%,商用占比44.7%。

军方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武器制导、军事测绘,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民用的客户主要是政府以及大型企业,应用主要分为地理信息测绘与遥感监测两类,主要应用于气象、海洋、农业、环保、水利、交通、市政、科技、教育等领域。

数据来源: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中信证券研究部

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磁波,以此来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

通信卫星包括地球同步轨道及低轨/中轨通信卫星。其中地球同步轨道满足多数国家对本国领土及周边地区的覆盖需求,目前仍是卫星通信系统的主流方案。

低轨/中轨通信卫星的多星组网方案的系统设计复杂、轨道维护管理费用高额,并面临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竞争,使得当前采用低轨方案的卫星通信系统数量较少,但未来在军用以及军民两用领域仍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新铱星系统。

通信卫星的应用主要包括卫星电视、广播及宽带。

卫星电视:在全球商业航天服务业领域占比最大。我国约有1.7亿户家庭卫星电视直播的市场需求,是卫星通信最有潜力的市场。

卫星广播:覆盖区域广、抗地面灾害强等,可以作为地面无线广播的有效补充,十分适合应用于汽车、高铁和飞机上。

卫星宽带:具体包括航空卫星互联网应用、海洋船舶卫星互联网应用、高铁卫星互联网应用、灾区及偏远地区卫星互联网应用,未来将成为卫星通信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卫星导航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016亿元,已形成北斗完整产业链,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贡献率达到80%。

资料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卫星导航主要应用的八大市场包括位置服务(LBS)、道路应用、航空应用、铁路应用、航运应用、农业应用、测绘应用、授时同步应用。其中位置服务和道路应用是导航产品最大的两个市场。位置服务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健康跟踪设备以及移动数据收入。便携式导航仪与用于导航的智能车载系统(IVS);道路用户收费系统设备、按用量付费保险系统。2.6 卫星发射-运载火箭火箭是人类进入太空活动的唯一运载工具,近年全球火箭发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航天运输领域的发射活动十分活跃,首次超过100次发射纪录,共执行114次发射任务。中国火箭发射次数39次,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

数据来源: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火箭按发动机可分为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按运力有小、中、大、重型运载火箭;按用途有运载火箭、军用火箭、探空火箭、防雹火箭等。火箭的结构组成包括:结构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弹道测量系统、安全系统、地面测发控系统。

中国现阶段体制及民营公司的主流火箭型号如下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

中国运载火箭行业供应链:

图表来源:碧桂园创投03

商业航天产业投资分析

3.1 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公司分布截止到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已达141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据大多数,共123家(87.2%)。国有控股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久,其中已成立以上的居多;民营企业数量在近几年内迅速攀升,仅三年内成立的民营企业就多达57家。

数据来源:未来宇航研究院

数据来源:未来宇航研究院

3.2 商业航天产业特征分析

竞争格局:先发优势大

商业航天产业性质特殊,发展资源有限,是“技术+市场+最佳时间窗口+供应链+商业管理+资本+政策支持”的全维度竞争。头部企业尤其是已经做出成果的头部企业才有可能在资源上取得领先。

市场发展:时间窗口重要

卫星频率轨道资源有限,抢占轨道资源是卫星运营企业未来开展系列服务的基础;商业航天近年主要发展驱动力是星座组网计划密集的发射需求,数量大,时间紧。能否在这几年抢占市场,对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企业是重要分水岭。

产品定位:与体制内形成区分

商业航天起步晚,客观上与发展多年的体制内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商业航天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特点与体制内相异,客户需求侧重点不同;如火箭制造应以液体火箭为主,卫星制造以中小卫星为主,以批产低成本为重要目标。

技术团队:存量人才+培养周期长

行业人才存量有限,人才培养的增量周期长。

3.3商业航天的投资数据截至Q1,全球共有435家商业航天领域公司获得了累计204亿美元的投资,其中271家卫星制造及运营公司获得了总计106亿美元的投资,79家发射服务公司获得了88亿美元的投资。

数据来源:Space Angels

至少有70余家投资机构对商业航天领域的30多个创业公司和项目进行了不同轮次的投资,国内年度投融资总额35.71亿元人民币,年度融资事件个数36笔。

数据来源:36氪

如果觉得《CGVC-Research|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新航天”时代 我国商业航天投资机会分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