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穴~头颈 胸腹 背 上肢 下肢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穴~头颈 胸腹 背 上肢 下肢

时间:2022-02-07 23:27:30

相关推荐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穴~头颈 胸腹 背 上肢 下肢

一、头颈部穴

(1) 四神聪 Sìshéncōng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2) 鱼腰 Yúyāo

[定位]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的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目翳,眼睑动,眼睑下垂,眶上神经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禁灸。

(3) 上明 Shàngmíng

[定位] 在额部,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浅层有眶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分布。

[主治] 目疾。

[操作] 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4) 太阳 Tàiyáng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解剖] 在颞筋膜及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分支,面神经颞支。

[主治] 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牙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针点刺出血。禁灸。

(5) 耳尖 Erjiān

[定位]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上目翳,偏正头痛,喉痹,以及麦粒肿。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针点刺出血。可灸。

(6) 球后 Qíuhòu

[定位]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深部为眼肌;浅层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颧支和眶下神经、结状神经结和视神经,深层有眼神经。

[主治] 目疾。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早期白内障,近视。

[刺灸法] 沿眶下缘从外下向内上,向视神经孔方向刺0.5~1寸。

(7) 上迎香 Shàngyíngxiāng

[定位] 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有面动、静脉之支;布有筛前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及滑车下神经。

[主治] 头痛,鼻塞,鼻中瘜肉,暴发火眼,迎风流泪。

[刺灸法] 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8) 内迎香 Nèi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孔,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粘膜处。

[解剖] 在鼻腔底部粘膜上;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主治] 目赤肿痛,鼻疾,喉痹,热病,中暑,眩晕。

[刺灸法] 用针点刺出血。有出血体质的人忌用。

(9) 夹承浆 Jiáchéngjiāng

[定位] 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见图3-111)。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浅层有颏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动脉分布。

[主治] 齿龈肿痛、口喎。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

(10) 金津、玉液 Jīnjīn、Yùyè

[定位] 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解剖] 穴区浅层有舌神经(发自下颌神经)和舌深静脉干经过;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动脉分布。

[主治] ①口疮、舌强、舌肿;②呕吐、消渴。

[操作] 点刺出血。

(11) 牵正 Qiānzhèng

[定位] 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解剖] 在咬肌中,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

[主治] 口喎、口疮。

[操作] 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

(12) 翳明 Yìmíng

[定位] 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上,穴区浅层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深层有副神经、颈神经后支和耳后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迷走神经干、副神经干和颈内动、静脉经过。

[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②目疾、耳鸣。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13) 安眠 Anmián

[定位] 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同翳明。

[主治] ①失眠、头痛、眩晕;②心悸;③癫狂。

[操作] 直刺0.8~1.2寸;可灸。

二、胸腹部穴

(1) 子宫 Zǐgōng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主治] ① 阴挺;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③不孕。

[操作] 直刺0.8~1.2寸。

(2) 三角灸 Sānjiǎojiǔ

[定位] 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解剖] 在腹直肌中,穴区有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分布。

[主治] 疝气、腹痛。

[操作] 艾炷灸5~7壮。

三、背部穴

(1) 定喘 Dìngchuǎn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头半棘肌中,穴区浅层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颈神经后支的肌支、副神经和颈横动脉、颈深动脉分布。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2) 夹脊 Jiájǐ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解剖] 在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及背肌深层(竖脊肌)中。穴区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针叩刺;可灸。

(3) 胃脘下俞 Wèiwǎnxià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背阔肌中,穴区浅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肋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4) 腰眼 Yāoyǎn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解剖] 在背阔肌、腰方肌中,穴区浅层有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4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5) 十七椎 Shíqīzhuī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解剖] 在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中,穴区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主治] ① 腰腿痛、下肢瘫痪;②崩漏、月经不调;③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6) 腰奇 Yāoqí

[定位] 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解剖] 在棘上韧带,穴区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和骶中动脉分布;再深可进入骶管裂孔。

[主治] ①癫痫、头痛、失眠;②便秘。

[操作] 向上平刺1~1.5寸;可灸。

四、上肢穴

(1) 肩前 Jiānqián

[定位] 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三角肌中,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举。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2) 肘尖 Zhóujiān

[定位] 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解剖] 穴区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肘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①瘰疬;②痈疽;③肠痈。

[操作] 艾炷灸7~15壮。

(3) 二白 Erbái

[定位]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解剖] 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桡侧穴)和指深屈肌(尺侧肌)中,穴区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脉干、桡神经浅支(桡侧穴)和正中神经(尺侧穴)经过,并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 痔疾、脱肛;②前臂痛、胸肋痛。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4) 中魁 Zhōngkuí

[定位] 在中指背侧近侧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握拳取穴。

[解剖] 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

[主治] 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操作] 针刺0.2~0.3寸;艾炷灸5~7壮。

(5) 腰痛点 Yāotòngdiǎn

[定位]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解剖] 在桡侧腕短伸肌腱(桡侧腱)和小指伸肌腱(尺侧穴)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桡侧穴)和尺神经手背支(尺侧穴)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急性腰扭伤。

[操作]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可灸。

(6) 落枕穴 Luòzhěnxué

[定位]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解剖] 在第2骨间背侧肌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落枕、手臂痛;②胃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7) 外劳宫 Wàiláogōng

[定位] 左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指寸)。

[解剖] 在第2骨间背侧肌中,穴区有桡神经浅支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和掌背动脉。

[主治]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8) 八邪 Bāxié

[定位]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拇收肌(八邪1)和骨间肌(八邪2、3、4)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9) 四缝 Sìfèng

[定位] 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指深屈肌腱中,穴区浅层有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侧两个半手指)和尺神经肌支(尺侧一个半手指)分布。

[主治] ①小儿疳积;②百日咳。

[操作]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10) 十宣 Shíxuān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桡侧三个半手指由正中神经发出,尺侧一个半手指有尺神经发出)和掌侧固有动脉分布。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五、下肢穴

(1) 环中 Huánzhōng

[定位] 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区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

[主治] 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

[操作] 直刺2~3寸;可灸。

(2) 百虫窝 Bǎichōngwō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

[解剖] 在股内侧肌中,穴区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股动脉分布。

[主治] ①虫积;②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3) 鹤顶 Hèdǐng

[定位]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解剖] 在股四头肌腱中,穴区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操作] 直刺0.8~1寸;可灸。

(4) 膝眼 Xīyǎn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解剖]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5) 胆囊 Dǎnná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解剖] 在腓骨长肌中,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有腓浅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6) 阑尾 Lánwěi

[定位]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中,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有腓深神经肌支、胫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7) 内踝尖 Nè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解剖] 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的分支、胫前动脉的内踝网、内踝前动脉的分支和胫后动脉的内踝支。

[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操作] 常用灸法。

(8) 外踝尖 Wà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外侧面,外踝凸起处。

[解剖] 有胫前动脉的外踝网,腓动脉的外踝支和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 ①脚趾拘急、踝关节肿痛;②脚气;③牙痛。

[操作] 常用灸法。

(9) 八风 Bāfēng

[定位] 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有趾背神经(八风1为腓深神经终末支,八风2、3、4为腓浅神经终末支)和趾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足跗肿痛、趾痛;②毒蛇咬伤;③脚气。

[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如果觉得《《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穴~头颈 胸腹 背 上肢 下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