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不要轻易把孩子跟“多动症”对号入座

不要轻易把孩子跟“多动症”对号入座

时间:2019-01-29 19:44:35

相关推荐

不要轻易把孩子跟“多动症”对号入座

“老师,他总是在课室里不听指挥乱走乱叫,是不是有多动症?”

“几岁啦?”

“2岁半”

“他能乖乖坐下多久?”

“最多不超过10分钟”

“平时也是这样吗?”

“平时也是这样跑个不停”

“有安静下来的时候吗?”

“他画画和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半个小时都没问题”

“那挺不错的,跟其他孩子玩吗?”

“平时喜欢跟小区的小朋友玩滑滑梯,但他在课室就是坐不住,专注力不行”

“妈妈的担心有一定道理,平时在外面也是这样?例如去外面吃饭。”

“他脾气比较暴躁,我一般先让他吃,吃完了让他看手机小猪佩奇,我才能吃。”

“原来这样,从他课内课外的情况来看,他是个能动能静的孩子哦,既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画画听故事等安静下来,又能跟其他小朋友通过运动玩耍,只是目前专注时间比较短,不过这个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不用担心,目前没有迹象显示他有多动症,最多只能说他有性格里有好动的特征。”

有不少家长在管不住孩子时,曾有同样的担忧,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那究竟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其实是人们传播过程中的通俗说法,在医学上,人们把“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形成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item/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845018?fromtitle=ADHD&fromid=10007789

大多数ADHD是遗传的原因,微观来看,这跟大脑中神经递质不足,影响神经元突触的联结有很大关系。

有统计显示3-5%儿童可能患有一定程度的ADHD,即100个孩子里可能会有3个多动症障碍,国内可能有1000万儿童有此障碍。

它将导致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学习、社交等等,产生社会性的不适应。

ADHD通常有三大特征,分心(也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在课堂中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表现如何?

为了说明白这点,分享一个概念——注意力标杆——当一件事达到某个注意力水平之上,我们就会觉得有趣,就会很投入,反之,当在这个注意力水平之下,我们会觉得很无聊,不能专注,如果说一般孩子的注意力标杆在天平右边,那么有多动障碍的孩子的注意力标杆就会在天平左边,也就是说,他比一般孩子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才能投入一件事。

于是我们会看到有多动障碍孩子在课堂中有三种表现:

第一,当课堂气氛低于他的注意力水平时,他就会觉得无趣无聊无法投入,于是他就忽视课堂的一切,在那里发呆甚至做白日梦,这就是所谓的分心(attention deficit);

第二种情况,当课堂气氛仍然无法满足孩子时,他开始感觉不安,于是身体扭来扭去,小动作频繁,跟旁边人说话等,就是所谓的多动类型;

第三种情况,当课堂气氛持续低于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时,孩子就会尝试焦虑紧张,开始暴动起来,甚至开始大喊大叫,破坏纪律,寻求刺激,不顾后果,尝试把整个课堂提升到他自己的注意力标杆水平上,这就是所谓的冲动类型。

当孩子破坏纪律或者多动和分心时,老师和家长一般会给予什么回应?

针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惩罚?

但,让我们想想,孩子各种的行为表现正是他们想更加投入的尝试,我们对他们的努力进行惩罚就可以改善他的不良行为了吗?

于是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多动障碍的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会比一般孩子低,因为家长和老师无意识的惩罚已经让他们自觉对自己行为感觉无助,开始恶性循环。

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类似行为时,我们或许重新审问,孩子的行为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还是不由自主的?如果是孩子明明可以自控却故意地破坏纪律,当然要严格制止;但当孩子不能自控时,我们就得想办法帮助他学会自我控制,区分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行为,先天还是后天因素的影响,这是问题的关键!

那怎么确定孩子是不是有这种障碍?

事实上,关于自控能力差的心理障碍分很多类,从ADHD到自闭症,它都有很多不同的判断依据。除了有专业执照的医生,一般人其实很难诊断,况且有些是心理障碍,没有明显的外伤,对应的程度也很能用几个词形容,甚至有人认为ADHD只是个假说,如果简单按照“分心、多动、冲动”来判断的话,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点ADHD。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不管是多动症还是自闭症,都并非我们能对号入座的,最好去找多位专业医生了解诊断清楚,再谈论这个词,毕竟这些词背后带有许多忧虑和消极情绪在。

有没有可以参考的诊断标准呢?

现在国内有针对这个症状制定的相关标准,如下——

参考:

/view/26a936bfc77da26925c5b06a.html?sxts=156842602

/view/310420c1844769eae109eda1.html

/view/ecadf8955ef7ba0d4a733bbd.html

如果觉得《不要轻易把孩子跟“多动症”对号入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