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大欢喜 不是小欢喜

大欢喜 不是小欢喜

时间:2018-10-20 06:56:27

相关推荐

大欢喜 不是小欢喜

昨天下午,收到祝晓风主编寄来《人文》创刊号的书式样刊,登载有笔者烦难艰辛但却平淡无奇的作品:《韦政通与王道的传世情谊》。祝晓风先生原本是《读书》杂志的主编,现在不再编《读书》了,重新创办了一份《人文》辑刊,料想这份辑刊的未来效果,无论从高雅程度、通俗性和深刻性的珠联、影响力与可存性的璧合,跟《读书》杂志一定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肯定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祝贺《人文》泠然出世!

感谢晓风主编约稿,让我“中了头彩”——拙文得以在创办号上发表出来!

据晓风主编告知,样刊封面“人文”两字,是从鲁迅先生手稿中提取出来,集合而成。我想这是一种意味,这种意味本身就是高远宏深的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我一向以为,只有那种评职称不算成果,申报奖项不被承认,但在思想、文化、教育、学术、生活等各界却都有广泛影响的书、刊,才是最能让人真心投入,为写作而写作的。为写作而写作,心里有话想说,不在乎写了有什么用的“作品”,一定是上等的好作品,“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那些为了讨爷欢心、为儿孙谋稻粱的作品的作者,真正是庄子所说的“山木自寇”和“膏火自煎”。他们为了上述目标而展开的写作行动,正是自己招惹自己独立个性品格遭砍伐的“山木”,也正是自己导致自己自由思想能力被焚毁的松脂油。

在《人文》这种目标广远、立意宏阔的书刊上发文章,对于真正“为写作而自写作”的人来说,比在各种学科的的一级学刊上发表文章,心里感觉更愉快。这是我把本篇标题写成“大欢喜”,而不是“小欢喜”的第二个理由。

《韦政通与王道的传世情谊》这篇文字述说的,是香港《人生》杂志的创办人王(道)贯之先生,与着名思想家韦政通先生之间令人感佩潸然的交往故事,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两位。

先把文字的内容做个简要介绍,正文容后发布。

韦政通先生是当代最有活力的思想家,其人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从不苟且,从未放弃,一生热情洋溢,不因世事变迁而懈怠,不因外在压力而转身,高举理想火炬,跋涉人生长途,是真理想主义者,是真奋斗主义者,是真人文主义者。8月5日,先生过完了自己坦诚真实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先生过世后,笔者在先生家人、亲族,还有众多各地、各界友人的鼎力协助下,系心先生身后事情,调查访问,搜集文献,查阅档案,整理遗物,经办铜像捐赠等事务,将各类相关信息分门别类梳理存放,同时展开相关研究。这篇《韦政通与王道的传世情谊》,就是其中一篇“即苦且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凡庸之作。

王道是个伟大的儒者,虽然名不载于史册。王道对儒学的热爱,在其生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在自身难以活命的生存境遇中,坚忍不拔地弘扬儒学,倾其全力创办《人生》杂志。通过《人生》杂志,聚拢儒学研究人才,培植新秀,帮助一时生活没有着落的韦政通先生度过难关的事实,即是其中最显着,也最能表现王贯之(道)先生在自己艰苦卓绝的情势下,还在顾惜后进、力扶良善的优秀人生品质。如果说儒家的心性哲学在现实中确实有样板,儒家真正的仁爱情怀在世间确实有矢志不渝地楷模,那么依据笔者所知,一百五十年来,王道真正是罕见的儒家道德理想人格的实际践行者!

王道是真儒者,王道是真能将儒家的理想和人道主义精神落实到现实行动中的真正儒者。尽管王道在儒学的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王道被唐君毅、牟宗三等仅仅当成儒学的小学生看待;甚至还有人误解王道的言行,说他是个“大乡愿”。

王道1971年过世,比他曾经全力救助的韦政通先生早走了47年。两人因特殊的历史机缘而以特殊的方式建立友谊,一生只见过短暂的一面,连张合影都没拍摄过。就算王道的人品、人格不为人间所知,就算王道与韦政通之间感天动地的情谊不为后世所传,王道,和他与韦政通的深挚情谊,已然曾经有如天边的彩虹一样,辉映过那时的山河,照亮过那时的岁月。

王道过世后,王道的夫人沈醒园女士将消息告知韦政通先生,韦政通先生拿出王道写给自己的几十封信,满面泪痕的一一重读,辛酸地写下了《王贯之先生与我》的纪念文字。韦政通先生回忆“一身道义”的王贯之先生,备述王道对自己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形之下的无私帮助,感叹王道的人格,钦佩王道为了《人生》杂志存活下去所做的拼尽浑身解数的努力。韦政通先生希望自己继续不懈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成就,以回报和安慰王贯之先生!“我希望在后半生竭尽所能,使将来能有点真正的成就,以慰贯之先生在天之灵!”

顺此说明一下,《韦政通与王道的传世情谊》这篇文字,实际上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五邑大学的柳恒老师、深圳大学的陈植鹏老师、深圳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舒良明同学、深圳大学国学精英班的曾子适、林晓铭、谢子楷、曹志林、李德全、林婷婷、杨倩、滕海东、钟芷嫣、石晓燕、刘馨、郭诗祺、何卓勋等同学,在提供材料、辨识材料、输入材料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给予本文作者以巨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果不是晓风主编约稿,并且提示包括韦政通先生往复信件和交往关系等,都在欢迎之列,这篇有关先生与王道交谊的文字,可能还要过段时间下手完成。当然这次因为约稿10000字,我便只写了9999,还有一些内容向后需要加补进去,使韦政通先生与王道的交往关系更全面,更细致。

本篇末了,还想告诉大家,笔者的这篇文字写得很苦、很不易,但写得很客观、很动情。虽然文字平淡无奇,写成之后却很开心,觉得能把恩师加心契的韦政通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搞清楚、写明白,还更正了韦政通先生自己文章中记错了的年份,真是感觉特别开心。这是本篇标题叫做“大欢喜”的第一个的理由。

如果觉得《大欢喜 不是小欢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