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气血不足:头晕失眠 气虚血瘀:乏力刺痛 5种气血关系与解法

气血不足:头晕失眠 气虚血瘀:乏力刺痛 5种气血关系与解法

时间:2018-09-16 08:14:42

相关推荐

气血不足:头晕失眠 气虚血瘀:乏力刺痛 5种气血关系与解法

在回答读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有人问,“气血不足”怎么办?有时候真的很难回答,很多人都对气血一知半解,只是以为自己是气血不足,其实不然,气与血之前还有5种关系,今天咱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

气血是什么

气,更多的应该是属于哲学范围,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完全,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

在中医学中,气是物质与运动、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其基本含义,在宇宙,则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在人体,则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以后有时间,咱们再系统的解释一下气和血。

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充分发挥灌溉一身的生理效应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帅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的含义有二: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气血同病辨证,是用于既有气的病证,同时又兼见血的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下

气血不足

原因: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双亏。

表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等。”

治则:补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

气虚血瘀

既有气虚之象,同时又兼有血瘀的证候。多因久病气虚,运血无力而逐渐形成瘀血内停所致。

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治则:补气活血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滞血瘀

由于气滞不行以致血运障碍,而出现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征候。多由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导致肝气久郁不解所引起。

表现: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妇女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乳房痛胀等症,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弦涩。

治则:活血祛瘀,疏肝理气。

主方:柴胡舒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不敛血

气不摄血证,又称气虚失血证,是指因气虚而不能统血,气虚与失血并见的证候。多因久病气虚,失其摄血之功所致。

表现: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舌淡,脉细弱等。

治则:补气止血

主方:助气敛血汤加减

气随血脱

大出血时所引起阳气虚脱的证候。多由肝、胃、肺等脏器本有宿疾而脉道突然破裂,或外伤,或妇女崩中,分娩等引起。

表现: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舌淡,脉微细欲绝,或浮大而散。

治则:补养气血

主方:独参汤加减

如果觉得《气血不足:头晕失眠 气虚血瘀:乏力刺痛 5种气血关系与解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