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骨伤发展史略

中医骨伤发展史略

时间:2023-02-04 01:16:52

相关推荐

中医骨伤发展史略

从100万年前的祖先的华夏热土上繁衍生息,人开始认识自然。有文字记载的生命科学历史有3千年,在此之前的空白有文物记载。仰韶文化中出土的砭石是针灸针的前身,到龙山文化中出土了骨刀和骨针是柳叶刀的前身。(仰韶文化在新石器时期,分布在黄河中游,第一次发现在河南三门峡的渑池县)

(龙山文化在新时期晚期,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第一次发现在山东省济南市的历城县龙山镇)

考古中,在青海民和阳山墓地的M70头骨标本,青海大通上孙寨墓地DS区M41头骨标本,黑龙江泰来县平洋墓地M114头骨标本以及河南安阳后冈M97标本都可认证曾经因头骨骨折脑水肿或脑溢血症状产生的颅内高压而做的减压手术。使用了利刃石片和简单的金属器具。

(古代开颅手术主要以刮削手段为主)贰夏、商、周代开始医学开始整合分化,细致到动物也有了大夫。《周礼》载有“头有创则沐, 身有疡则浴”,体现了清创疗法治疗开放性创伤思想。身为医学百科全书的《黄帝内经》载“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是祖国最早解剖的文献记载)。记载“发于足指, 名脱痈, 其壮赤黑, 死不治;不赤黑, 不死。不衰, 急斩之, 不则死矣”。明确指出了对坏死足趾应及时截除,可谓历史上文字记载最早的截肢术。目前肢体的坏疽仍是截肢(或是等死)。湖南省长沙市的马王堆墓,埋葬着(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高官),其中出土的辛追夫人是距今仍保存完好的、依稀可以分辨面容的女尸。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一起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脉死候》、《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医学书籍。其中用酒和药水冲洗伤口, 能使伤口感染易于愈合。这是创口清创消毒技术的雏形。

(辛追夫人过于真实易引起不适,不在列图)到了东汉、两晋南北朝,身为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在记录历史中,描绘了大量的医学手术史。

(三国志是史学家陈寿编纂,和三国演义不是一回事)《三国志·蜀志》载;关羽中箭,疼。医曰:切开试试吧。史称“刮骨疗毒术”。它是中国骨科第一例文字记载较确切的扩创手术。

(做手术的是不是华佗不能考证)《三国志·魏志》载华佗治疗河内太守刘勋之女的病症,从取出的死骨考虑,是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这是史载第一例骨髓炎手术。后来,开腹手术等外科手术没有再发展起来。

(卫生、消毒、麻醉条件不达标,手术成功后期恢复也南上加南)中医外科如胃肠外科、心外、脑外等外科则是空白。南朝名医陶弘景《新修本草》中特别标注:至于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 非神农家事。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然以俗尚险怪,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累累着作将中医外科拒之门外。 而一些体表的外科手术、如骨伤、肛肠、皮肤手术、截肢则继续保留发展。现在众多省市中医院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是远优于西医院的。叁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要方》(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放在手肘后面,随时可用的意思,想法一流),主张对感染创口用盐水洗涤治疗。记载烧灼止血的方法。至今仍为外科止血的重要手段(现在也是哦)。并描述了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应用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骨折,如《小品方》、《集验方》则详则记录了切开复位的应用。载:“此处略过,详见上关羽对话”。龚宣庆着的《刘涓子鬼遗方》中,则是记载了创口感染的切开排脓。还论述了化脓性关节炎的重症。到了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的最早的骨伤科专着。东方的坎贝尔。)则提出了三个主体原则:快刀捺骨、针线缝皮、破骨自出。提出骨折, 用风流散填涂, 针线缝皮。遗憾的是没有采用内固定加固。(一个鬼遗方,一个仙授方,简直是装神弄鬼)在欧洲,1775年由Lapuyade和Sicre二氏试用金属线作骨折内固定(是骨折应用内固定的前身)。骨折手术后最怕感染,现在还在术中放置异物,不得不说西方人想法的独特高超。在《仙方》提及的腕、肘、髋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特别符合现在的生物力学。到了宋朝,“外科”一词真正的出现,骨伤科也被确立。宋朝的法大医很厉害。几年前拍的《大宋提刑官》就是宋代宋慈依尸断案。

在一本叫《夷坚志》居然论述了异体骨植骨的方法(在当时的脑洞相当大),治疗下颌骨缺损。后来没开展下去。直到1900年俄罗斯的则考夫做了下颌骨游离修补术, 首开西方医学骨移植手术的记录。身为东方的坎贝尔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没有被正史收录,直到元朝,一个五世家传医学的人——危亦林,承前人所着,发展了各类脱位整复技术。在着作《世医得效方》中,首创脊柱的悬吊复位法

元代太医院编纂了《回回药方》,学习了阿拉伯人的一些成熟技术。认识到动静脉的区别。提到了血管结扎法及止血带的运用。肆明清时期,骨伤科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但没有更大的创新出现。清代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 骨折治疗趋向于手法和药物化,骨伤科手术由盛而衰作为清朝的医学生必读的《医宗金鉴》几乎未提骨伤科手术。骨伤科流派则开始出现,明朝,异远真人《跌损妙方》则是最早的少林派伤科派。吴谦的《正骨心法要旨》则论述着重论述手法复位。《伤科汇纂》、《接骨图》、《医林改错》大都仅限于药物、手法治疗。骨伤科手术史也逐渐中断。目前有贡献的十大骨伤名家上海:王子平(1889~1979)伤科专家、武术家上海:石筱山(1904~1964)理伤名家上海:魏指新(1896~1984)“魏氏伤科”祖传21代北京:刘涛山(1904~1980)伤科专家、武术家广东:何竹林(1882~1972)伤科专家、武术家福建:林如高(1888~1986)骨伤科世家四川:杜自明(1878~1961)正骨理筋,满族,武术家四川:郑怀贤(1897~1981)伤科专家、武术家河南:郭氏(平乐正骨):自成系列,源于清代嘉庆年,正史有记载

伍众多历史在那个时代是那么神秘,而众多医家在那个神秘的时代观点又如此科学。中国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历史的昨天也可能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回顾、总结,然后再决策。知进退、明得失。

如果觉得《中医骨伤发展史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