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吴青峰《太空人》“这是一张逞一己私欲的专辑”

吴青峰《太空人》“这是一张逞一己私欲的专辑”

时间:2021-07-25 18:33:18

相关推荐

吴青峰《太空人》“这是一张逞一己私欲的专辑”

“想让更多人听到他的音乐”

在吴青峰还在筹备这张专辑时,就听说他投入之大“不记工本”,可见他对这张专辑的重视程度。

我们对吴青峰之前的音乐印象大都来自于作为苏打绿主唱的身份。但乐队呈现出的是整个团队集体平衡的成果。苏打绿珠玉在前,在《冬未了》时期以宏大肃杀的概念执行被推上神坛。这种高位置也使得吴青峰在作为一个新人歌手solo的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舆论压力。

无论他在这个阶段唱了什么、写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会有人跳出来看似冷静地说一句“你变了”。但这世上难道有不变的事物么?

我们现在再看他的solo时期,第一阶段去世界各地追星,第二阶段发布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Disco风单曲《Everybody Woohoo》,第三阶段参与《明日之子》第二季担任星推官,第四阶段登上“歌手”舞台,期间发了《起风了》、《蜂鸟》等单曲,和李宇春合作《作为怪物》,随后的第五阶段就伴着《巴别塔庆典》的开锣,正式走入《太空人》专辑的发行计划中。

其中最“质变”的是第四阶段,“歌手”时期。高强度的曝光为他获取了大量新的粉丝,社交媒体时代的饭圈文化也随之渗透进来。那时所有以前喜欢苏打绿而喜欢他的乐迷朋友开始处在一种奇妙的撕裂感中——关于吴青峰现在的音乐,关于吴青峰现在的歌迷群体。

一些号称喜欢吴青峰之先锋个性的人说“歌手”时期的吴青峰格调低了,没了苏打绿不行了。一些号称喜欢吴青峰之专注乐性的人说现在的吴青峰被流量化了,不像个音乐人了。

但我对吴青峰最深的印象还是细腻与真诚,从十五年前开始就是如此,到现在也没有变。在主持他的试听会前,我和他的团队闲聊,他们说他们最大的困扰就是吴青峰总喜欢回复粉丝,一言不合还会生气,还会回怼。那不是因为他玩什么人设,而是他就是这么个认真的性子,看到不对就要指出,较真得不行。他本人并不熟悉流量的玩法,也抗拒去做什么虚假的运营,看似每天都是个网瘾少年,却依然不了解基本的流量运营术语,我现场开完媒体的玩笑,他总会疑惑地睁大眼睛问我,“什么叫做‘黑稿’?”、“什么叫做‘十万加’?”

看似他现在与流量更近了,但他的宗旨并非沉迷光环本身,而总是落在“想让更多人听到他的音乐”。这是他最大的“私欲”。

专辑的结构是一张复杂的网

这种熟悉的细腻与真诚,最终凝结在了《太空人》专辑里。比起苏打绿时期,《太空人》更像一本自传,所有的音符都仿佛从吴青峰的私人经验中流淌而出。

《太空人》这本自传,关于吴青峰行走于黑暗中的经历,关于他曾遭受伤害、如坠深渊之后缓缓爬起的全过程。

专辑的多重概念包括“死亡”、“梦境”、“移民”、“疯子”、“沟通”、“误解“、“伤害”、“自恋”、“家”等等。串成一条故事线,就是一个被踢出局的“移民”(在结尾曲《Outsider》中直白地以“冥王星”自比)心死到无法接受现实,重大的精神伤害让他仿佛活在麻木的梦境之中,像个疯子,怀疑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怀疑起人性是否就是互相伤害,怀疑起人是否只有自己的意识可以依赖。最后他参悟了梦境与现实为一体,在《男孩庄周》与《太空船》的欢脱中宣告重生,“自传”迎来第一个结尾。而后在与刘家凯合作的《线的记忆》、《Outsider》中宣告原本孤绝的自我找到了同伴,找到了家。

专辑的结构是一张复杂的网。它有大的循环——开头曲《译梦机》与结尾曲《Outsider》相接,歌词都相互对照。《译梦机》心电图般的电钢琴音效、多层的和声、慵懒如心死的腔调像在描绘一个人在梦中、在麻木如梦的现实中的场景,而《Outsider》的气氛恰恰相反,仿佛关于清醒,关于从梦中脱逃。虽然也用到了朦胧的电子音效,但泠冽的吉他与摇滚元素,却关于梦境的最终醒来。《Outsider》与《译梦机》在专辑首尾的连接,就像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切换。这个始于《译梦机》终于《Outsider》的大循环,是一个完整的噩梦走向清醒的过程。

它还有小的循环。《太空人》、《太空》、《太空船》恰好把专辑切成以三首歌为单位的等分四块,每个部分各有色调,概念之间相互联系,比如《水仙花之死》的下半段里说到泥沼重生,下一曲《男孩庄周》开头就接上了泥沼重生的线索。比如《水仙花之死》的典故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自恋美男子Narcissus顾影自怜的故事,但却有着一位回音女神Echo爱着他。这位回音女神曾受赫拉的惩罚,永远不能第一个讲话,只能鹦鹉学舌地重复他人说的话——这不就是用每一首歌的歌词拼凑出的《回音收集员》吗?

最后这些概念上的交错,使专辑在文本上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牢牢地握成一个整体。

精致而丰富的细节与质感

概念说完了,再来说专辑的音乐部分。

初听专辑,很容易被它的另类吓到。但吴青峰依然对旋律相当敏感,因此尽管不走寻常路,但并不难入口。在制作上,不记工本的投入带来了精致而丰富的细节与质感。

专辑最容易入耳的几首就是以“太空”为名的三首,《太空人》说了一个因平凡而不平凡的错认暧昧,用小型交响乐为首尾模拟太空飞行的回忆,包裹起在日常中照常生活的感性叙事,从旋律到歌词都是吴青峰最佳抒情的状态。《太空》是广为流传的旧作,简约的优美旋律不断循环进黑夜的情绪化深渊。《太空船》致敬红白机时代,用童年记忆回归欢脱的场景。

三首“太空”依然遵循基本的流行曲范式,旋律优美,易于接受,同时在结构上不至于给人太大的焦虑,是专辑中的甜品。

余下的歌曲里则接续了另类流行的血统。曾有人说这张专辑中听到了范晓萱、王菲、杨乃文等人的影子,这个观察是由于专辑里大量吸取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华语乐坛流行的艺术古典系与英伦系另类流行的营养。这张专辑不当代也不都市,他写歌的方法不是现在欧美音乐和华语都市流行里那种基于beat和hook拓展的思路,更像是一条条旋律线的交织,更接近注重旋律美感的经典华语流行根基,不是盘旋上升式的,而是线性发展式的,只是在编曲和结构上不时嵌套出实验音乐的影子。

这种做法算不算华语流行的温柔进化?我们曾在徐佳莹的《言不由衷》里找到过类似华语流行结合电子合成器的太空感却依然被广泛接受的玩法,只是吴青峰玩得更放飞一些。他和徐佳莹类似的聪明地方在于,这些放飞的东西都基于浓厚的情绪感染力。情绪先行,被感染了之后再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接受这些“另类”的用意,此时“另类”的好就透了出来——它们比传统配器更能激发想象。

《译梦机》如前所述,是键盘的回响与层叠和声搭建的梦境空间;《回音收集员》的创作灵感来自打击乐剧场表演,用节奏驱动,在马林巴琴中仿佛走入另一个空间,营造出另类的脑内对话场景;《巴别塔庆典》是怪诞喧闹的摇滚;《伤风》同为摇滚,但使用的音色更加黑暗压迫;《失忆镇》让人想到Radiohead的神经质实验色彩;《水仙花之死》以贝斯驱动,俏皮而律动感强烈,迎接一场激烈嘲讽。《男孩庄周》回归乐队质感,明朗的旋律连接起现实与梦境的交错。《线的记忆》是抒情温暖的民谣风,走到《Outsider》以宏大的后摇叙事最终迎来造梦者的醒来前的自述。

一场关于“梦”和“现实”的交错

专辑另类吗?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地挑战习惯寻找旋律和文本的华语听众的喜好,只是在配器、编曲与驱动形式上有一些更为丰富的尝试,且做得易于入耳,制作精良。虽然有些许overproduce的倾向,但这种“作”到每个细节里的姿态让每首歌单拎出来都足以独当一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锁扣式的情感连贯性,让人不得不撑完57分钟的长度之后会同时产生强烈的听觉疲劳与情感透支。但既然流行乐中有人做精美小品,为何不容许有人来做密不透风的大部头?

至于说他文本内容太过“矫情”、“矫饰”的指控,倒是正应了陈绮贞所言,“想精确直指核心,往往需要模糊的辞令”。当创作者对一件事物的修辞超出了日常经验的范围,往往就会被冠以“矫情”的指控。但所有汹涌的情感,在时过境迁后或许看来都有那么点过于戏剧化,那么在当下的那个情感,是真实的人生还是虚伪的躁动?或许围绕专辑矫情与否的讨论,也是《太空人》从歌到专辑本身都蕴藏的一场关于“梦”和“现实”的交错。

但于我而言,《太空人》最后用一张严丝合缝、绝对个人化的吴青峰专辑,作为他solo事业的第五阶段,总结了他始终未变的细腻与真诚。这也回应了之前solo事业中别人认为他不复当年的指控——他不仅对音乐依然怀抱初心,且在个人审美上比以往更为放飞彻底。

这是我能想到吴青峰最适宜的solo姿态,记叙个人情绪,又不与苏打绿中的他相冲突。他集合私人情感,照出世间百态,探索流行边界,贯彻个人风格,《太空人》既是多情者的自传,也是曾走入黑暗的造梦者献给世界中经历类似苦难之人的脱逃攻略。

唱片评审团 | 文

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修改来源

kiki| 编辑

网络| 图片

网络| 视频

《说好不哭》Jay式心疼情歌重磅回归 方文山「以词说戏」走心之作

她的出现,中国的蒸汽波终于有救了?

最有秋天味道的歌曲,还属这两首老歌

喜欢不必太用力

点个在看就行

如果觉得《吴青峰《太空人》“这是一张逞一己私欲的专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