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管窥|儿童是谁——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儿童

管窥|儿童是谁——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儿童

时间:2021-12-25 00:28:16

相关推荐

管窥|儿童是谁——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儿童

儿童是谁?

任何以儿童为对象的研究,都有着自身对儿童身份的理解和确立。“儿童是谁”的问题不仅没法忽略,甚至极大地左右着研究的结论。与对物质的研究不同,对人的研究,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不仅影响他捕捉特定问题的角度,使用特定的方法,而且影响到了研究的过程。儿童研究,虽然都是以儿童为对象,但对儿童的理解不同,研究也会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路径。纵观儿童研究发展的历史,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身份由于研究者观念和视角的差异得到了不同的解读。

早期的儿童研究对儿童身份的定位带有生物学色彩,往往将儿童作为“不成熟”的人,经过“发展”、“演进”等历程,成为“成熟”的成人。“对于个体发展最基础的假设就是进化,依据于生物学的资源,认为个体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关于发展思想最核心的部分。”(Morss,1990)① 研究方法上则重视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观察儿童的身体和行为,并从中去总结和提升普遍的规律。这种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父母和教师等成人的报告而不是儿童自己的想法;对于“典型儿童”的标准化测验;给出一个预设,然后去测查证明他们是不正常的、失败的或者短缺了什么②。研究过程中儿童作为研究客体,他们的感受、体验以及自身的权利并不被研究者重视。

传统社会学领域很少关注儿童研究,即便是有,也多聚焦于“儿童社会化”这样一个议题,认为童年期的主要任务就是社会化,习得各种社会性的知识、规则、技能,并通过家庭、学校、同伴群体这样一些中介机制来完成这个过程③。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这些看法,也影响到早年的教育学观念和实践,儿童是弱小的、有缺陷的、有待于发展的,既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也需要成人的知识文化来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教育实践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得到的“规律”为基础,不仅强调一种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标准,而且按照等级阶梯和顺序来编排普适性的课程,而在成人和儿童的关系问题上,对成人有更高的道德诉求。

有人认为,十九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鲜明的父权倾向,而二十世纪女性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儿童研究新的转向④,研究者们开始将童年视为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不仅出现了新的研究生长点,也引起了更多的学科来关注儿童,如人类学、史学、经济学、生态学、建筑学等等⑤。研究中一种儿童本位的立场开始形成,开始出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方法”⑥,研究者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进入儿童的生活,来展现童年社会。

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儿童视为社会的行动者,使得儿童可以对他们的生活形成自己的理解⑦。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和规则,而是积极主动以自己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成人社会。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差异并非低级和高级、简单和复杂的差异,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与成人社会形成了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不仅生长出独特的儿童文化,而且能对成人社会产生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研究者也认为,童年是由社会文化来建构的,不同文化情境中的童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并反思到过去赋予儿童和童年的一些特定观念,是成人和儿童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反映。

而当下的儿童研究恰恰转向了儿童的经验世界,不仅讨论各种文化场景中儿童生活的事实,更是强调研究要站在儿童立场上,描述、分析、理解他们所遭遇和经验到的社会生活,“有关儿童的学习、理解、社会关系和经验,寻找儿童自己的视角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向。”⑧相对于过去儿童研究常用的观察、实验、测量方法,民族志方法也引起了重视,这体现了人类学研究对儿童研究的影响。

“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对儿童的身份赋予了更积极的意义。它反思和审视了传统社会科学中那种等级化的观念,将童年更视为一个不是附属于成年而是有着自身独特地位的历程,也将童年置于它所生长的经济、种族等社会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力图去除掉那种西方中心、精英主义的意识。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种审美意识向学术领域的渗透,强调研究者对作为研究对象的儿童的感受、体验、理解,以往被视为干扰学术的、反科学的因素,当下却促生着研究者和儿童之间形成意义共同体。创生来自异质要素的对话,不同的视角会催生出新的观点,人们关于儿童的认识的不断丰富,会带来权力关系的不断解体,以及成人和儿童之间积极的共生。

本文作者:黄进(部分有删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原文发表于

《中国儿童文化》00期

参考文献:

①Pia Christensen, Allison James. Research with Children: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London:

Routledge,2000:pp.12—13.

②Jean Mills. A Reader in Perspectives of Childhood. London: Routledge , 2000:pp.22—24.

③ Michael Wyness.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88.

④Berry Mayall . Childrens Childhood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London: The Falmer Press,1994:pp.13—17.

⑤张盈望:《儿童/童年研究与实务》,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版。

⑥ Michael Wyness.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211.

Sarah L. Holloway, Gill Valentine .Childreis Geograph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0:p.8.

⑦ Anne B. Smith.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WellingtonBridget Williams BooksLtd,1998:p.67.

⑧Anne B. Smith,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Wellington: Bridget Williams BooksLtd,1998:p.77.

文 | 黄进(部分有删减)

图 | 部分源于网络

排版 | 张亚琦

审核 | 薛卉桐 邹俊俏

如果觉得《管窥|儿童是谁——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儿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