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现代针灸名家针法经验——张缙控制针感传导法

现代针灸名家针法经验——张缙控制针感传导法

时间:2023-12-03 11:44:23

相关推荐

现代针灸名家针法经验——张缙控制针感传导法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缙研究员,对针刺手法研究有突出成就,其中尤其是有关针感性质和针感传导方位的控制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关于针感性质的控制,于此仅就张氏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于以介绍。

一、针感传导

针感在一定条件下沿着一定方向向远端传导,一般称为针感传导,简称“感传”。这种现象可以用特殊手法加以控制。如足三里穴区的通常针感是向外踝附近传导,如用手法控制,可使之向上传导至侧腹部以至更上部位。若是想了解如何控制,就必须先了解不控制时的针感情况。一般来说,术者手法娴熟,针感传导的出现率就高,传导的也较远。

张氏认为,找好基础针感是控制针感传导的先决条件。先出现麻感则易于传导,酸则相反。因此,欲使针感放散,先要找到麻感,使之向一般部位传导,然后再改变手法使之向所要求的方位传导。麻感放散的较远,但线路窄,持续短暂。酸胀感传导的近,却线路较宽,持续时间长。要使麻感持久,必须勤加捻动针体。

一般来说,四肢部位尤其是大穴的针感容易传导,也容易控制传导方位。针刺手法,捻转角度要大,通常搓、弹、插、捻、提、按都要使用。故针不能过长过细,弹性要好,针体要光滑。进针要保持无痛,争取病人之合作。针刺后不可乱捣,随时留意针感,防止针感从针尖下滑过。

二、针感传导方位的控制

1、捻针方向:是关键操作之一,必须手技熟练,细心体会,抓住瞬间变化,要稳要耐心,要敏捷地调节捻转方向。一般可先找到麻感,然后向一个方向试探捻针,观察情况。如已达到要求,可继续按原法操作,使之向远方传导。如方位相反,则保持针尖不动而改变捻转方向,并注意维持原有基础针感。

2、针尖方向:通常针尖方向与针感方向一致。不需要改变方向时,可以用以下两法。其一是针尖不离原位,向相反方向搬动针柄,但这仅适于浅刺,针要粗些,并在患者反应敏感情况下才能使用。其二是针尖离开原位,适用于深刺,应用上法无效时,可将针体提出一段,然后改变方向向下按针,另找基础针感。针尖要朝向所要求传导的方向。可借提插和捻转使针感朝预定方向传导,提插幅度要小,多向下用力,押手要配合好,竭力避免酸感,因酸感不易传导。

3、左手的运用:不仅押手用左手,循摄也要用左手。杨继洲“十二字分次第手法”的爪切、指循、爪摄三法,就是左手的具体运用。他的“下针八法”曾四次谈到关于左手的运用。在控制针感传导方位时,左手的作用在于闭住经脉的一端,使针感向另一端放散。其次,是在本经上施以循摄,借以引导针感的到来。具体操作时,左手拇指关闭住本经一端,要贴近针刺部位,不宜太远,用力要大,要朝向经脉开放的一端,不要直下用力。关闭要用指尖而不是用指甲,用力不当或过大,会造成疼痛,针感会向反方向传导。

4、引导针感的方法:可将左手四、五指垂直放于皮肤,呈“一”字形排开,放在欲传导的经脉上,在行针同时一起加力揉动,或周而复始地逐次加力。也可不用四指,只用两指或三个手指,要能放在腧穴的中心点上更好。此法多用于头面部及针距病所较近的情况。如用于针距病所较远时,各手指位置可以不固定,而是在经脉线的适当部位(如较大穴区或放散受阻部位)加以循、摄和按。关闭、引导和指尖向前移动三者要一起应用,相互配合。

三、针感通过关节的方法

通常针感是不易跨过关节部位的,如何用一定手法则有利于针感通过关节。《针灸大成》:“若关节阻滞气不通者,以龙虎交战之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还说:“先用苍龙摆尾,后用赤凤摇头,再行上下八指法,关节宣通气自流。”

1、苍龙摆尾:又称青龙摆尾法、行卫法和行络脉法。这是一种深而小摇的手法,即进针后先找基础针感,后拨针尖朝向病所,一左一右地慢慢搬动。

2、赤风摇头:又称白虎摇头法、盘法和行络脉法。一般是一次将针插至地部,再至天部,然后四次穿提,待找到合适针感以后,再象摇铃样地将针左右摆动。

GIF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北京普华永昌经舍书屋摘录自《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校对:单老师、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如果觉得《现代针灸名家针法经验——张缙控制针感传导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