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

时间:2020-08-09 02:22:48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1、如何望舌体?

1、病人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2、光线充足,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3、伸舌姿势:自然地伸舌于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

4、望舌质部位顺序:先舌尖、舌侧、舌根;

5、望舌形、老嫩、胖大、瘦小、裂纹、齿痕、芒刺。

2、如何望舌下脉络?

1、病人应采用坐位或仰卧位;

2、光线充足,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3、伸舌姿势:病人先张口,舌体向上颚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颚,舌体自然松弛,

舌下脉络暴露;

4、望形状:粗大、细小、弯曲、怒张、珠节等;

5望颜色:淡红、紫红、青紫、暗红等。

3、诊脉的方法

1、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室诊也要保持安静。

2、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脘(手腕伸

直)手心向上,在脘关节下面垫与布棕。松软的脉枕。

3、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

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

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4、切脉的布指和运指

1.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搏动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

在关前(腕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

2.运指

(1)举法:指医生的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又称为“浮取”。

(2)按法: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又称为“沉取”。

(3)寻法:寻即寻找的意思,指医生手指用力不轻不重,适当指力,或左右推寻,

以细细体察脉象。称为“中取”。

-002-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5、请演示寸口脉诊的操作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

关节面垫上脉枕;

2、用左手按病人右手,用右手按病人左手;

3、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定关脉,接着以食指取寸脉,无名指取尺脉;

4、三指应取弓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

5、分轻、中、重三种力量切脉。

6、请演示斜飞脉和反关脉的切诊位置,二者是否属病脉?

答: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反关脉:脉象出现在寸口的背侧。

二者是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7、如何按虚里?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

2、暴露胸部;

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

4、感觉动气的强弱;

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

8、如何按手足?其内容有那些?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对面或右侧;

2、充分暴露病人的手足;

3、触摸冷热,查寒热虚实及表里顺逆;

4、比较诊法:手足心与手足背,手心与上额等;

5、有无水肿与气肿或按小儿手指:指尖、中指。

9、听宫、阳陵泉、气海的定位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003-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10、胃俞、听宫、内关定位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004-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11、孔最、至阴定位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12、夹脊、丰隆、神门的定位

夹脊: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

穴,左右共34穴。

-005-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13、定喘、外关、足三里的定位

定喘: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006-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14、公孙、 神阙、膈腧的定位

公孙: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007-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神阙:脐窝中央。

膈腧: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5、天枢、 秩边、百会的定位

天枢:脐中旁开2寸。

秩边: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008-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16、说出太冲、神庭、足三里的穴位定位

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009-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17、列缺、申脉、膻中定位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

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010-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18、中脘、后溪、天枢的位置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天枢:脐中旁开2寸。

19、地机、 气海、 攒竹定位

地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011-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20、肾俞、风池、涌泉的定位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涌泉: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012-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21、肩井、 阴陵泉、 十宣定位

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22、鱼际,神庭,地机的定位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013-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地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23、大椎,关元,商阳的定位和主治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商阳: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014-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24、翳风、腰阳关、委中的定位

翳风: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25、 大肠腧、 迎香、 阳陵泉定位

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015-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26、叙述并演示手三里、膈俞、申脉定位。

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016-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27、条口、气海、外关的定位

条口:上巨虚穴下2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017-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28、水沟、太溪、足三里定位

水沟: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018-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29、肾俞 、风池、少商定位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30、风池、犊鼻、十宣的定位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019-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犊鼻: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31、丰隆、 神阙、中冲的定位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神阙:脐窝中央。

-020-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中冲:中指尖端的中央。

32、神门、委中、大椎定位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021-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3、胃俞 、三阴交、大凌定位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大凌: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022-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34、环跳、人中、气海定位

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正中近上方处;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023-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35、孔最、悬钟、下关的定位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悬钟: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下关: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

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024-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36、请演示针灸时进针的一般操作方法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剌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剌手的拇、食、中三指挟

持针柄,其状如提毛笔,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剌入皮肤,再捻转剌向深层。押手主要是

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37、请演示毫针剌法的操作方法

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剌手”;左手辅助,称为“押手”。剌手的拇、食、中三指挟

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剌入皮肤,再捻转剌向深层。押手主要是

固定穴位,减少进针时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

38、单手进针法

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

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

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

迅速刺入,不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所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

合,施行补泻。

39、提捏进针法操作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40、请演示夹持进针法操作

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

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1、请演示指切进针法操作

1、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输穴位置上;

2、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快速刺入腧穴;

3、此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025-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42、针灸的提插操作

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

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

提插法。

43、请演示针刺刮法的操作方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

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以增强针感。

44、毫针震颤法操作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

震颤的方法称震颤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45、针灸的摇法操作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称摇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

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46、针灸补法的操作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47、捻转泻法操作

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为捻转泻法。

48、叙述并操作提插补法.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

为主者为提插补法。

49、请演示艾条雀啄灸的操作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

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026-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50、请演示艾条温和灸的操作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感,一般每处约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

医者可就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两侧,以便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

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和防止烫伤。

51、回旋灸操作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

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52、请演示针灸中不慎针身断裂残留在患者体内如何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

或摄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便断端暴露体外,用摄子取出;如针

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53、请演示并简述针灸时出现弯针现象如何处理

如系轻微弯曲,不得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地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顺着弯曲

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所致,应嘱患者恢复原来的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再行

退针,切忌强行拨针。

54、三棱针点刺出血步骤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

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

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mm,

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

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点刺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

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55、施灸时出现局部皮肤水疱的处理。

答:若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

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烫

伤油等,并以纱布包裹。

-027-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56、请演示常用的闪火拔罐方法

1.选择部位。

2.用镊子夹l~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

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

57、走罐的操作

1.选择部位。

2.先在罐口或欲拔部位涂一些凡士林。

3.用镊子夹l~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

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

4.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

可将罐取下。

58、腰部 法操作

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于腰部,肘关节微屈或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

着力于腰部,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

部位上。

59、关元穴的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指端、或拇指的偏峰、或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关元穴,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

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关元穴上;或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关元

穴,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关元穴上。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

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60、请演示揉法的操作

1、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附着于一定部位;

2、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3、动作连贯并能持续一定时间。

61、拇指揉神门

1、用拇指指端附着于神门;

2、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028-

第二站 中医基本操作

3、动作连贯并能持续一定时间。

62、指摩法的操作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做环旋

活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63、叙述并操作摩法的操作

1.掌摩法 以掌置于腹部,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亦称摩

腹。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

→左下腹。

2.指摩法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前臂带动腕及着力

部位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64、叙述并演示下肢部位掌推法

用掌着力于治疗下肢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

滞,速度要均匀。

65、推印堂

用指着力于印堂,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速度要均匀。

66、请演示推拿擦法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后小鱼际附着于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磨擦。

67、指按法操作

以指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操作时应逐渐用力。

68、五指拿法

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

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

69、掌按法演示

以掌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操作时应逐渐用力。

如果觉得《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