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常见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线诊断

常见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线诊断

时间:2024-07-28 07:11:48

相关推荐

常见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线诊断

正常乳腺的X线表现乳头、乳晕、皮肤

皮下脂肪、乳后间隙

乳腺

结缔组织、Cooper韧带

血管、淋巴结

正常乳腺X线分型(70年代)致密型:以腺体、结缔组织为主(青春期)

分叶型:呈多片相当致密阴影(哺乳期)

团块型:腺体脂肪夹杂分布的大小不一团块影(生育期)

束带型:脂肪、结缔多,呈条束状阴影(绝经期)

串珠型:(未产妇绝经后表现)

萎缩型:全部脂肪组织(绝经期)

消瘦型:乳腺组织过薄,未能显示详细结构

正常乳腺X线分型按腺体与脂肪组织成分的相对多少和疏密程度分型脂肪型: 腺体量<25%

少量腺体型:腺体量25%~50%

多量腺体型:腺体量50%~75%

致密型: 腺体量>75%

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增生症

男性乳腺发育

乳腺炎

乳腺囊肿

乳腺良性肿瘤

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扩张、浆细胞性乳腺炎、脂肪坏死

1.乳腺增生症(1)乳腺小叶增生:腺性小叶增生

囊性小叶增生

纤维小叶增生

(2)硬化性乳腺病

乳腺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年龄:青春期~绝经期任何年龄段症状:双、单测乳腺,局限性疼痛,多与月经有关体征:单个或多个结节,增厚区,外上象限,乳腺变硬病理:

腺性小叶增生:小叶内管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增生与退化并存

囊性小叶增生:导管上皮增生或萎缩,官腔极度扩大,有囊肿形成

纤维小叶增生: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小叶反萎缩稀少

三种类型常同时存在,区别仅在于以何为主

硬化性乳腺病年龄:20~50y,30y多体征:双侧,包块、弥散结节,境界不清,质硬,可不对称,随访中病变可大可小甚至消失病理:由乳腺病演变而来,除管泡增生萎缩外,以间质明显纤维化为特点,且多伴有透明性变。 弥漫型,局限型。

乳腺增生症的X线表现乳腺小叶增生:密度增高,形态多样,如棉花状、雪片状、绒毛状、结节状、肿块状,有时可见弧形边缘,边缘一般模糊不清,不规则。弥漫型者趋向融合,腺体失去正常结构呈一片均匀致密影。钙化:圆形、圆点样,散布、广泛。硬化性乳腺病:密度增高,块影或结节状影。星形或索条状结缔组织变形影。钙化:斑点斑块状、粗糙、成堆,量少。

2.男性乳腺发育临床表现:青春期、老年期生理性、药源性(雌激素、洋地黄、利血平等)病理性:睾丸肿瘤、垂体瘤、肾上腺皮质肿瘤、肝硬化X线表现:乳晕区三角形致密影乳腺肥大呈圆形、卵圆形、团块形

3.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授乳期,红、肿、热、痛,橘皮样非授乳期,少见,较表浅

乳腺脓肿肿块、波动感

乳腺结核少见,X表现缺乏特征性,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乳腺炎X线表现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腺体组织水肿,结构境界模糊皮肤水肿均匀增厚,皮下脂肪混浊不清脓肿形成表现为不规则致密块影,周围火焰状阴影,轮廓不清→清晰锐利,子脓肿

急性乳腺炎(右侧乳炎轻度凹陷,乳晕及周围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模糊,邻近乳腺体结构模糊,可见有片状致密影)4.乳腺囊肿

单纯囊肿

乳汁储留性囊肿

其它:

蓝顶囊肿、囊内乳头状瘤、大汗腺囊肿、分泌性囊肿、假性囊肿单纯囊肿年龄:30~50岁,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女性症状: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体征:肿块,双侧性、多发性、生长迅速病理:内分泌失调至导管内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至导管伸长迂曲折叠,细胞坏死,囊肿形成,管壁萎缩。单纯性囊肿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肿块,纵轴与胸壁垂直密度与腺体相似或稍致密,均匀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多房囊肿可有分叶,有时边缘模糊(重叠、炎变)钙化:偶见,蛋壳样、斑点样

乳汁储留性囊肿年龄:授乳期、妊娠期中年妇女症状:局部轻微胀痛、沉重感体征:肿块,体积甚小,境界清楚,质柔韧,活动病理:导管阻塞后乳汁储留,偶因炎症、外伤、手术史。单房或多房,内含乳汁或乳酪样物乳汁储留性囊肿(积乳囊肿)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透亮区脂肪样密度轮廓锐利光滑体积小(1~1.5cm)

乳腺良性肿瘤

纤维腺瘤

脂肪瘤

脂肪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血管瘤

纤维腺瘤年龄:青年女性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自己发现肿块体征:单发,多发少见,光滑,质偏硬,活动病理:内分泌失调至导管及腺体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发展为纤维组织。周围结缔组织受压形成包膜。

纤维腺瘤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肿块,较大者可有浅分叶、小切迹;密度与周围腺体相似;边缘光滑清晰,透明晕;模糊(生长期、重叠)钙化:

形态:环状、块状、斑点状、碎石状、珊瑚状

分布:中心、周围、全部

乳腺囊肿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借助B超或CT可明确诊断)

脂肪瘤年龄:绝经后或中年女性症状:无自觉症状,自知有肿块,生长缓慢体征:肿块或结节,质软,境界清楚,可移动病理:易发生于脂肪丰富的乳房内,内含脂肪组织及少量纤维条索,周围有一层纤维脂肪包膜脂肪瘤X线表现

圆形、卵圆形肿块,分叶状;

密度与脂肪密度相似;

境界清楚,纤维脂肪膜;

占位性病变的间接征象。

导管内乳头状瘤年龄:任何年龄,40~49岁发病高峰。症状: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血性浆液性分泌液。体征:位于乳晕附近,不易发现肿块,分泌液涂片检查可发现上皮细胞。病理:起源于导管上皮良性肿瘤,发生于导管系统的任何部位,多位于乳晕附近大导管内,单或多个,有蒂或无蒂,导管扩张。可恶变。导管内乳头状瘤X表现

充盈缺损:圆形、半圆形、杯口样

边缘光整

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

导管扩张

导管阻塞

囊内乳头状瘤

乳腺恶性病变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直接征象肿块形态:不规则、分叶状、蝶形、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毛刺状、星芒状、浸润性、慧尾征、光滑。密度:高于腺体组织。

钙化形态:短棒状、细小线样、分枝状、蚯蚓状、泥沙样、细小多形性颗粒状数量:>10粒/cm2分布:成簇、V型、向心性聚集倾向,成线样、成段样

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收缩;

乳头收缩、乳晕增厚;

肿块周围水肿;

血管增粗增多;

腋下淋巴结

特殊征象

乳腺组织结构扭曲变形

大团块状不对称

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区

不对称管状征象、导管扩张

大团块状不对称

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

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

结构扭曲变形伴钙化

特殊类型乳腺癌

双侧性乳癌

多中心乳癌

转移性乳癌

妊娠期乳癌

男性乳癌

乳腺肉瘤

叶状囊肉瘤

其它肉瘤:

纤维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恶性淋巴瘤癌肉瘤……钙化的鉴别诊断影像描述部位:大小:10微米~几厘米不等数量:几个~几千不等形态:良性、恶性、不定性分布:弥漫型、区域型(>2cm2)、簇状(<1cm2)、线样、段样、V型等性质分类良性:皮肤钙化、血管钙化、圆形、环状、中空状、粗棒状、碎石状、牛奶状、珊瑚状、缝线状恶性:泥沙样、细小多形性颗粒状、细小线样、分支状、短棒状、蚯蚓状中间性:弥漫型——良性成簇、局限性、成段、成线样分布——考虑活检粗糙不均质

短棒样、分支状钙化

短棒样、分支状钙化

中间性钙化

乳腺影像报告系统检查指征:普查型、诊断型乳腺分型: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形体型、致密型病灶部位/深度:与前片比较:总体印象:评估分类BI-RADS(0~Ⅵ级)

BI-RADS0级-不完全评估,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Ⅰ级-阴性Ⅱ级-良性发现Ⅲ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6个以上)Ⅳ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A、B、C)Ⅴ级-高度怀疑恶性,临床应当采取措施Ⅵ级-已活检证实恶变,应采取适当措施/评价术后残留、疤痕、化疗后评估等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

曾患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第一胎为足月分娩大于30岁者;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或55岁后停经者;

患有某些慢性乳腺病如囊性乳腺病或有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者;

长期口服或注射雌激素药物;

未婚或已婚未育者;

进食过量动物脂肪绝经期后体重超重者。

乳腺X线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

影像清晰,对比度好,接近真实解剖

发现钙化的灵敏度高,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经济便宜,与B超相结合,适于大规模普查

局限性:

致密型乳腺、多量腺体型乳腺成像分辨率低,不易发现病灶

某些良性病变影像特征交叉,不易鉴别

隐匿性乳腺癌,无肿块乳癌敏感性差

如果觉得《常见乳腺良恶性病变的X线诊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