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苍南各乡镇地名来源和建制历史

苍南各乡镇地名来源和建制历史

时间:2021-07-17 11:52:28

相关推荐

苍南各乡镇地名来源和建制历史

苍南县:

苍南县得名是以境内最高峰玉苍山和江南、南港平原各取一字组合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苍南境内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灵溪镇的渡龙山上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和古陶碎片。苍南历史上在各个时代隶属不同行政区划,战国时属越,秦统一中国后,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闽中故地置闽越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世称东瓯王,为东海王辖地。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江淮间,国除。汉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南地属回浦县。此后历属章安、永宁、罗阳、安阳、安固、始阳、横阳、永嘉、平阳等县。现在的苍南县是1981年从平阳县中析出独立建县的。

一、灵溪镇

1.灵溪:镇因驻地灵溪得名,古集镇之东有溪,溪东有山丘状如游龙,传说为“山龙过溪”穴位,故名龙溪,方言谐音而讹为灵溪。清属35都。民国初期属南港归仁乡,抗日战争置灵溪镇,属南港区。1949年解放建军政时,沿用旧名,属南港区。1950年归灵溪区。1959年称灵溪管理区。1961年称灵溪公社。1981年新置苍南县后,恢复建制镇。1982年为县直属镇,是苍南县县政府驻所。

2.渎浦:以横渎浦简称得名。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作横渎浦。平邑地连浙闽,明初公文陆路邮传,每十里设一铺,由司兵更番传递,当时曾设铺于此(有司兵二名),曰横渎浦,后成市集,因方言谐音,讹为横渎浦。民国年间建乡,以乡驻地横渎浦的简称为名,称渎浦乡,隶属灵溪区。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1958年称灵溪公社渎浦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渎浦公社。1984年仍改称渎浦乡,隶属不变。2000年并入灵溪镇。

3.沪山:民国《平阳县志》作扈山。当地有座小山,形似伏牛,称“伏牛山”。方言“扈”与“伏”谐音。雅化为扈山,遂为村名。今通作沪山,清代属三十二都。民国时归山南和凤池两乡管辖。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沪山乡,隶属灵溪区。1955年撤销山南乡,并入沪山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灵溪公社沪山管理区。1961年成立沪山公社。1984年改乡,属灵溪区。1994年改为沪山镇,隶属灵溪区。2000年并入灵溪镇。

4.灵江:清属平阳县十六都,民国年间为萧江乡一部分。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仓桥乡,隶属灵溪区管辖。1988年10月,原仓桥乡改建制镇,撤乡建镇后,管辖范围不变,并更名为灵江镇,隶属灵溪区,后撤区仍然称灵江镇,2000年6月并入灵溪镇。

5.观美:据《平阳县志》记载:观美原为“管尾”,当地石碑镌刻“管尾”二字尚存。民国六年(1917)当地文人陈博庭雅化为“观美”。民国初年,观美属亲仁乡三十都。1950年建政时称观美乡,归桥墩区管辖。1958后3月改为观美管理处,5月改为大队。1962年1月成立观美公社。1984年成立观美乡。1991年10月建镇。1992年5月扩镇时原华阳乡并入。并入灵溪镇。

6.华阳:以华阳片村为名。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记载,清属三十一都,俗作麻垟。民国初期乡绅雅化为“华阳”。1926年建乡,称华阳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矾山区。1958年称华阳管理区。隶属矾山公社。1961年改称华阳公社。1984年恢复华阳乡。1992年5月并入观美镇。观美镇于并入灵溪镇。

7.凤池:以境内凤池得名。境中部有凤山,山麓有水塘,民间传说为凤的洗澡池。民国《平阳县志》作凤池。清属二十二都。民国年间建立凤池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南港区。1950年改属灵溪区。1956年撤灵溪公社凤池管理区。1961年定名凤池公社。1984年改称凤池乡。隶属灵溪区。1992年撤区,仍称凤池乡。撤乡,并入灵溪镇。

8.浦亭:名以取浦元和双亭各一字联合定名。清属三十五都。1949年建政时浦元乡和双亭乡合并定名浦亭乡,1950年改属灵溪区。1955年撤销南峰乡,并入浦亭乡,1958年称灵溪公社浦亭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浦亭公社。1984年改称浦亭乡,隶属灵溪区。1992年撤区,仍称浦亭乡。撤乡并入灵溪镇。

9.南水头: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南港上游诸溪由此汇合注入横阳支江。而且东海潮头涨到此地,故称为“水头”。明、项乔《新建平阳水头公馆碑记》有“潮至则舟必舟焉”之名。清属三十六都,设南港水头汛防。《水陆道里记》称南港水头街,以区别北港水头,民国年间设水头乡,隶属桥墩区。1955年冬撤销集美、象明2乡,并入水头乡。1958年称水头管理区,属于桥墩公社。1961年定名水头公社。1981年12月因平阳县北港水头公社重名,经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南水头公社。1984年改称南水头乡,隶属桥墩区。1992年5月并入灵溪镇。

10.大观:大观原以大观片村为名。相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境内大寨山上聚有盗寇,抢掠客商,行旅以此为生死攸关的大关卡,故称“大关”。后雅讹为“大观”取“蔚为大观”之意。民国《平阳县志》作大观,属二十九都。民国期间建立大观乡。隶属灵溪区管辖。1949年解放后建政时沿用旧名。1958年称大观管理区,隶属灵溪公社。1961年定名大观公社。1984年改为乡,属灵溪区。1992年3月并入灵溪镇。

11.对务:因对务山得名。民国《平阳县志》作对墓山,也称对务山,清属三十二都。乡人以“对墓”为讳,“墓”与“雾”方言音近,故改为“对雾”,后又讹为“对务”。1930年建乡,称对务乡。后来另置凤池乡,虽对务山划属凤池乡辖区,此乡仍称对务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灵溪区。1955年撤销灵东乡,并入对务乡。1958年称对务管理区,隶属灵溪公社。1961年改称对务公社。1984年恢复对务乡,属灵溪区。1992年3月并入灵溪镇。

12.渡龙:境内属丘陵地带,西部岗丘起伏蜿蜒,形似游龙;龙珠山下是横阳支江,设有渡口,称龙山渡,又名“渡龙”。民国《平阳县志》变称渡龙,属二十八都,民国期间归繁枝乡,隶属灵溪区;1949年建政称渡龙乡,隶属灵溪区。1953年将渡龙分为渡龙、双峰两乡;1955年复并为渡龙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渡龙管理区,隶属灵溪公社;1961年定名为渡龙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渡龙乡。1992年5月并入灵溪镇。

二、龙港镇

1.龙港:据民国《平阳县志》载:“(鳌)江在西晋建立时,初名始阳江,又名钱仓江。今自新渡以下又称鳌江。”而江南民间,历来又称其为青龙江,简称龙江,因地处龙江口港湾侧,故取名龙港。1949年解放至1983年建镇前,辖境分属沿江、龙江2乡。1983年10月建镇,称龙港镇。龙港镇是苍南县的经济中心城镇,中国第一农民城。

2.沿江:沿江因地处鳌江沿岸而得名。清属九都,归鹤浦乡管辖。民国年间改称新桂乡,隶属宜山区。1949年建政时,隶属湖前乡。1958年仍属湖前管理区。1963年划出湖前公社东北面的13个自然村另置沿江公社。1988年11月又从沿江公社划出新渡、方岩下、河底高、流浦4个村归属龙港镇。1984年改称沿江乡,隶属龙港区。1992年并入龙港镇。

3.龙江:龙江位于青龙江两岸(鳌江又名青龙江),故名。清时属十都。民国年间设龙江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宜山区。1955年冬撤消,并入白沙乡。1957年恢复。1958年称龙江管理区。1961年改称龙江公社。1984年划出金钗河、江口、下埠、池浦和洪宫、朝西屋归龙港镇,更名为龙江乡,改属龙港区管辖。1992年并入龙港镇。

4.白沙:相传后唐(公元923—936)以前,此地原是一片冲击平原,北宋时因虹桥(划归平等乡)堤塘旁有条色白如玉的沙岗,俗名“玉沙”又名“白沙”。乡沿用此名。清乾隆《平阳县志》载有白沙村,又名白沙市。民国《平阳县志》称白沙里,包括十都的刘店、方梁、章梁、二河、缪家桥和十一都的虹桥、孙店等处。民国年间建立白沙乡,隶属江南区。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属宜山区领导。1955年沿海产盐的章梁、二河、东庄、缪家桥等村(原属和平乡)划归白沙乡管辖。1958年称宜山公社白沙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白沙公社。1984年划出章良等12个村另置海城乡,其余11个村组成白沙乡,归属龙港区管辖。1992年并入龙港镇。

5.海城:其地自宋代以来,向与白沙合并。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白沙村或白沙市。民国《平阳县志》作白沙里、白沙乡,隶属江南区。1949年建政时,由白沙乡分出,成立和平乡,属宜山区管辖。1955年复并入白沙乡。1958年称宜山公社白沙管理区。1961年定名白沙公社。1984年再由白沙乡分出,把原和平乡之地改称海城乡,含建设沿海新城之义,改属龙港区。1992年并入龙港镇。

6.湖前:因驻地得名。据当时《陈氏宗谱》记载,宋淳化年间(990—994)始成村落。宋嘉定丙子年(1216)建汇栏桥沟通河的两岸,而后形成街道。清时分属十四、十五都。民国初期建立湖前镇,隶属江南区。抗战期间称新桂乡。解放战争时期改称湖前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宜山区。1958年称宜山公社湖前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湖前公社。1984年复称湖前乡。1986年1月17日更名为湖前镇,隶属龙港区管辖。2000年6月并入龙港镇。

7.平等:清属十都,民国年间是属龙江乡管辖。1949年解放。1950年成立平等乡,隶属宜山区。1955年撤销梧桥乡和宜东乡,并入平等。1958年称宜山公社平等管理区(将下涝村划归龙江管理区。林梁、朱处、严处3村划归宜山镇)。1961年冬改称平等公社。1984年改称平等乡,属宜山区。2000年6月并入龙港镇。

8.江山:西有横阳支江,南有龙、虎、凤、鲸诸山,因有江有山,故名“江山”,清时分属十五、十六都。民国年间设江山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属宜山区。1955年与绿萍乡合并,驻地从都口迁至周家车,仍称江山乡。1958年称江山管理区,隶属宜山公社。1961年定名为江山公社。1984年改称江山乡,属宜山区。2000年6月并入龙港镇。

9.舥艚:清属21都,民国年间属金乡镇,1949年建政时,分属浦城,方城二乡,属宜山区管理。1954年浦城乡更名舥艚乡。1959年方城管理区并入,后改为公社。1984年5月撤销舥艚乡设立舥艚镇。1992年新城乡并入。并入龙港镇。

10.新城:清属21都,民国期间归老城乡,1949年建政时,从老城乡划出几个村成立浦头乡,1950年更名为新城乡。镇以驻地得名。1992年新城乡并入舥艚镇,舥艚镇又并入龙港镇。

11.芦浦:相传村之东南原有江浦注入东海,芦苇从生,故名芦浦。清属十一都。民国四年(1915)设置芦浦乡。1958年改称公社。1959年3月改称芦浦管理区,5月改为芦浦生产大队。1962年复称芦浦公社。1984年改称芦浦乡。1986年改称芦浦镇。并入龙港镇。

12.云岩:云岩原名鲸山乡,因此地有一座小山,很象一条鲸鱼,故取鲸山为乡名。乡名取“云头垟”、“瑞岩”2村名各一字组合而成。清属二十六都。民国年间为鲸头村,属江山乡。1950年7月从江山乡析出,设置鲸山乡。1953年将鲸山分为鲸山、云岩2乡。1956年2月合并,称云岩乡,把铁龙乡的一部分并入,1958年称宜山公社云岩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云岩公社。1984年改称云岩乡,隶属宜山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云岩乡。并入龙港镇。

三、钱库镇

1.钱库:处江南平原中心,是为浙闽两省边境的集贸中心,早在后汉乾佑年间(948—950),吴越王钱叔曾在这里设立库司,征收当地茶、盐、棉、绢等税,故名“钱库”。清代属二十二都,民国初年建立钱库镇,隶属宜山区管辖。1950—1952年归属金乡区。1954年8月划归钱库区。1956年1月划归宜山区。1958年9月成立公社,钱库改成大队。1961年生产大队改称公社。1984年2月改称钱库镇。

2.陈东:清属十一都。民国年间属宜东乡。1949年解放后归钱库镇。1958年公社化时属钱库管理区。1964年从钱库公社分出西堡、陈西、陈东、陈南、苏家堡5个生产队另建公社。因当时公社驻地在陈家堡村之东,定名陈东公社。1971年公社驻地迁西堡村,仍沿用原名。1984年改称陈东乡,属钱库区。1992年划归钱库镇管辖。

3.项桥:以驻地项家桥得名。据当地《项氏宗谱》记载,五代时(907—960),闽王作乱,项氏祖先从福建赤岸迁此居住,在宅旁建造一座石桥称“项家桥”,遂为村名,后简称“项桥”。《平阳县志》旧志作“项桥”,新志称“项家桥”。清属二十二都。民国年间属括山乡。1949年解放初属括山乡。1950年建立项桥乡,下辖项家桥、李家车、孙家河、垟头、后谢、山下、李家堡等村。同年冬,又将钱库镇的小河川底和括山乡的桐桥、林家塔等村划归项桥所辖。1958年称钱库公社项桥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项桥公社,隶属钱库区。1984年改称项桥乡,隶属不变。乡政府驻地项桥。1992年划归钱库镇管辖。

4.夏口:因夏口自然村得名。1949年建政时,夏口、前吴、彭家礁、蔡里等村属灵峰乡;徒门底、后官、河家埭等村属将军乡。1953年设置夏口乡,划归夏口乡管辖。1955年冬,撤销夏口乡,并入钱库镇。1958年公社化时,隶属钱库管理区。1962年从钱库公社分出,称夏口公社。1984年称夏口乡,属钱库区。1992年并入钱库镇。

5.望里:望里取名的原意是以镇域南面望州山和北面的鲤鱼山港各取其首字联名,定名“望鲤”,含“屏南山望跃鲤”之意,后简写成“望里”。民国初期属亲仁乡二十五都,民国二十九年(1940)实行保甲制度时为望鲤乡。1950年5月建立望里乡,隶属宜山区管辖。1954年8月划归钱库区管辖。1958年成立望里大队,属钱库公社。1961年恢复区公所,成立望里公社。1984年复称望里乡。1988年10月撤乡建立望里镇。并入钱库镇。

6.仙居:据当地《陈氏宗谱》载:宋时有陈民名智者入赘此地,为求吉祥,定名仙居。清属十一都,民国时归芦浦乡。1949年解放后为宜东乡所属。1952年建立仙居乡。1962年成立仙居公社。1984年成立仙居乡政府。1992年撤区,仍称仙居乡。并入钱库镇。

7.新安:系解放后的新建乡。乡驻地在东社村的龙安寺,遂名新安。清属二十五都。民国年间属望里乡管理。1949年建政时属江南区望里乡管辖。1950年属玉龙乡,归宜山区。1952年成立新安乡。1953年设置南萍乡。1954年归属钱库区。1956年合作化时,玉龙,南萍,新安3乡合并为新安乡,划归宜山区。1958年改称新安公社,划归复设的钱库公社。1961年定名为新安公社。1984年改称新安乡,属钱库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新安乡。并入钱库镇。

8.括山:因境内有东括、西括2山得名,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东西括即括山。清属二十三都。民国初期称岭南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始称括山乡,属金乡镇。1949年建政时,辖境内分括山和将军2个乡,同属金乡区。1955年2个乡合并称括山乡,属钱库区。1958年称钱库公社括山管理区。1961年定名括山公社。1984年改称括山乡,隶属钱库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括山乡。并入钱库镇。

四、金乡镇

1.金乡:金乡镇古称瀛洲。晋太康四年(283),瀛洲属始阳县,后属横阳(今平阳)。金乡称乡,始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时名金舟乡。相传古代闽奥诸候纳贡中原,船载金银珠宝经此北航,触礁覆舟,故名。后金舟乡自宋初沿用至明末。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金乡卫。清康熙八年(1669)废卫为镇,属军事建制。民国以后沿用金乡镇名,民国年间称金乡镇。建国后年分为大渔、小渔、大岙沿用旧名。初属宜山区。1950年设金乡区。1958年称金乡管理区。1961年改称金乡公社。1966年置建制镇。1981年建县时定名金乡镇。建国后,习惯上称金乡。1981年苍南县建立后,归苍南县。1987年3月为县直属镇。

2.湖里:因驻地属于湖里片村,故名。据当地《陈氏宗谱》记载,湖里原是周围七百步的湖,后湖水乾涸始成村落,“湖里”遂为村名。清康熙十年(1671)称湖里,分属二十二都、二十三都。民国时属石岙乡。1949年建政时成立湖里乡,隶属金乡区。1958年称湖里管理区,隶属金乡公社。1961年更名为湖里公社。1984年改称湖里乡。1992年5月划归金乡镇管辖。

3.老城:境内有一座明初防御倭寇而修筑的古老小城,故名“老城”。清时属二十一都,民国时老城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属金乡区。1950年将辖区的西北部划出另置新城乡。1958年称老城管理区,隶属金乡公社。1961年改称老城公社。1984年改称老城乡。1992年划归金乡镇管辖。

4.郊外:因地处金乡古城之郊,故名。民国年间,属灵峰乡。1949年建政时,灵峰、夏八美、灵峰黄属灵峰乡管辖;底店、冯店、汤鉴垟、坊下、林家硐、黄家宅、大桥头等村属原郊外乡;下泽归方城乡所辖;下泽汤、大处基、前半垟等村为原老城乡所辖。1955年冬,撤销灵峰、郊外与方城乡,并入老城乡。1958年公社化里,称老城管理区。1961年从老城公社分出,建立郊外公社。1984年称郊外乡,属金乡区。1992年并入金乡镇。

5.大渔:因驻地得名,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大渔小渔2村,旧称渔墅。明洪武年间(1368—1398)设大渔墅寨,属金乡卫。1949年设大渔镇。1952年分为大渔、小渔、大岙3乡,次年合并。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0年置镇。并入金乡镇,现为大渔社区。

6.炎亭:宋,叶适《水心集》作盐亭。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五代时已有盐亭之名,设所征税,又“邑之盐亭向为斥卤,今皆沃壤”。其西沙波陡门旁,尚有盐坛遗址,故名。盖“炎”音同遂炎亭。清时分属二十一、二十二都,民国年间属六城乡,建国时设炎亭乡。1987年8月改为建制镇。并入金乡镇。

7.石砰:因驻地得名,清属二十三都。民国时属石岙乡。1949年属大渔乡。1951年建立石砰乡。1952年成立石岙乡,同属金乡区。1956年2乡合并,称石砰乡。1958年称金乡公社石砰管理区。1961年称石砰公社。1984年改称石砰乡,属金乡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石砰乡。

五、宜山镇

1.宜山:据传镇中心有座小山,矗立于平原沃野之上,宋代称泥山镇,以出产进贡乳柑闻名。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称仪山镇,宣统元年(1909)因避溥仪讳,改名宜山。民国初期设宜山镇。1958年成立宜山公社。1959年3月改称管理区。5月又改称宜山生产大队。1962年恢复宜山公社。1984年2月成立宜山镇。

2.铁龙:境内有天龙山,又名铁龙山,乡因山得名。解放前属十二都,归宜山管辖。1949年解放初,分属宜山镇、江山乡和合作乡。1952年成立铁龙乡,隶属宜山区。1956年撤销铁龙乡,隶属宜山区。1956年撤销铁龙乡,分并入宜山镇和云岩乡。1958年分属宜山和云岩管理区。1962年9月成立铁龙公社。1984年改称铁龙乡,隶属宜山区。乡政府驻地八岱(见现今地名云岩乡)。1992年划归宜山镇管辖。

3.后垟增:相传古时当地原系海涂,渔民在此搭排,板罾捕鱼,后在罾排之北建房,形成村落,故名后垟罾。后因闽语谐音,改为后垟增。原属江山乡,划入宜山镇管辖。

4.梁宅:原属后垟增自然村。因梁氏居此,故名。原属于江山乡,划入宜山镇管辖。

5.八岱:因村河环绕,境内有八个河袋(形似布袋的河湾),故名八袋。因瓯语“袋”与“岱”谐音,民国初年改为八岱。

6.芙蓉村:芙蓉村因村中的百年芙蓉树而得名。原属于新安乡,1993年划归宜山镇管辖。

六、马站镇

1.马站:马站古称“蒲门”。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加强海防守备,在此设立驿站,专供传递书信和兵马停候憩息,马站由此得名。清时属五十四都。民国三十二年(1943)为马站镇。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称。1956年划桥新、后岘、石头岗,霞锋四村归岱岭乡管辖。交年上述4村归马站镇。1958年为马站公社管理区。1961年称马站公社。1984年改称马站镇,隶属马站区。

2.城门:盖其地二面环山,俨如天然城墙,唯南面出口通住马站平原,颇似大门,故名。民国《平阳县志》作城门,清属五十三都。民国年间称城门乡,隶属马站区。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1956年曾与魁里乡合并,称魁城乡。第二年即恢复城门乡。1958年称城门管理区,属马站公社管辖。1961年定名为城门公社。1984年改称城门乡,隶属马站区。乡政府驻城门。1992年并入马站镇。

3. 魁里:因驻地属魁里片村,得名。据当地《林氏宗谱》记载,林姓祖先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从福建安溪溪里迁居于此。渐成村落。为了溯源,始名“溪里”,后转为“魁里”。民国《平阳县志》记载:魁里,分为上下魁,旧属五十三都。民国年间设魁里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1956年曾与城门乡合并,称魁城乡。第二年恢复魁里乡。1958年称马站公社魁里管理区。1961年定名魁里公社。1984年改称魁里乡。隶属马站区。1992年并入马站镇。

4.霞关:明嘉靖二年(1523)为了防止倭寇骚扰,在此设关镇守,称镇下关。民国初年以“下关”的谐音雅化为“霞关”,清属五十五都。1930年设霞关镇,隶属马站区。1949解放建政时沿用旧称。1956年改乡,1958年称管理区。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镇。1992年5月澄海、南坪2乡并入。

5.澄海:原名埕溪,有溪流往盐埕,故名。《筹海图编》作“埕溪”。明蒲门所设埕溪寨。《浙江全省地与图并水陆道里记》作“埕溪岙”。民国《平阳县志》作埕溪,属五十五都。1940年与沿海的柳垄、小槽、长沙等村合并为1个乡。因地处海滨,遂雅化为澄海,取“澄清海疆”之议,属马站区管辖。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1958年称马站公社澄海管理区。1961年成立澄海公社。1984年改称澄海乡,隶属马站区。1992年5月并入霞关镇。霞关镇于并入马站镇。

6.南坪: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载作南屏,含蒲门南面屏障之意,后以地处丘陵平地,且屏与坪方言同音,遂改为南坪。清属五十五都。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均属霞关镇。1952年成立南坪乡,隶属马站区。1958年称马站公社南坪管理区。1961年定名南坪公社。1984年改称南坪乡,隶属马站区。1992年5月并入霞关镇。霞关镇于并入马站镇。

7.沿浦:镇域原是海港,由于泥沙淤积成冲积平原。据当地《陈氏宗谱》记载,清雍正年间(1722)陈姓祖先由福建泉州迁居此地,始成村落。因此处沿海,溪水汇集江浦,注入东海,故称沿浦。民国《平阳县志》作沿浦。有小市,以沿厦村(蒲门旧称)而得名,清属五十五都。民国期间属蒲城乡。解放建政时成立盐特乡,属马站区。1958年改称马站公社沿浦管理区。1960年又将魁里乡的大姑等10个自然村并入,成立沿浦公社。1984年改称沿浦乡。1992年5月撤销云亭乡并入沿浦乡。1992年云亭并入,撤乡建镇。并入马站镇。

8.云亭:纯山区,地势高峻,春夏期间常有白云围绕,俗称“云停”后改为“云亭”。清属五十五都,民国年间归蒲城乡管辖。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云亭乡,隶属马站区。1956年并入蒲城乡。1957年恢复。1958年复并,称马站公社云亭管理区。1961年成立云亭公社,隶属马站区。乡政府驻地云亭。1992年并入沿浦镇。沿浦镇并入马站镇。

9.渔寮:清属五十三都。因政府驻地渔寮村得名,相传清雍正元年(1723),柯、杨二姓祖先从福建泉州迁居此地,搭寮捕鱼,故名渔寮,遂为村名,后成乡名。民国年间属马站镇魁里乡。1950年建政属魁里乡。1954年从魁里乡分出成立渔寮乡,将城门乡的叠石、雾城等6个村和信智乡的关头村划渔寮乡管辖,隶属马站区。1958年称马站公社渔寮管理区。1961年成立渔寮公社。1984年改称渔寮乡,属马站区。1992年撤区仍称渔寮乡。并入马站镇。

10.蒲城:乡以蒲城古建筑为名。相传,原系海边淤涨之地。海曰蒲海,此地扼蒲海之门,故称“蒲门”。昔为戌守要地,五代时设蒲戌。宋置蒲门寨,以巡简领之。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了防倭,置蒲门千户所,称蒲壮所城,简称蒲城。乾隆《平阳县志》称蒲门镇。民国《平阳县志》称蒲城,属五十五都。民国以来称蒲城乡属马站区。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1958年称马站公社蒲城管理区。1961年称蒲城公社。1984年改称蒲城乡,隶属马站区。1992年撤区,仍称蒲城乡。并入马站镇。

七、矾山镇

1. 矾山:宋末发现明矾矿,始有住人。至元朝,约住百户人安,以挖山彩矿为生,定名为“臭头山”。明代改名为“赤垟山”。至清末,明矾业大幅发展,遂改名为“矾山”。民国时期为平阳县矾山区署所在地。1949年10月建矾山乡。1950年建矾山区,改称矾山镇。1958年改为矾山管理区。1959年恢复矾山直属镇建制。1981年从平阳县划归苍南县。1995年矾山镇下设办事处直属县管辖。

2.南堡:以原驻地南堡为名。民国《平阳县志》作金斗阳,属三十一都。民国年间称矾南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乡驻地南堡,称南堡乡。隶属矾山区。1955年撤销甘茶乡并入南堡乡。1958年称南堡管理区,隶属矾山公社。1961年改称南堡公社。。1984年改称南堡乡,属矾山区。1992年划归矾山镇管辖。

3.埔坪:地处丘陵间的溪谷平原,故名埔坪。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埔坪有市,属三十一都,民国年间属南宋乡。1949年建政时建立埔坪乡,隶属矾山区。1955年并入南宋乡。1956年恢复,并将原属溪光、新港2个乡的部分划归埔坪乡。1958年称埔坪管理区,隶属矾山公社。1984年改称埔坪乡,属矾山区。1992年划归矾山镇管辖。

4.南宋:民国《平阳县志》称南宋。地处古楼南麓,相传其地辟自南宋,原名南宋阳,又名兰松(垟),系二者闽语谐音之故。清属三十一都。民国二十年建立宋阳镇,二十六年改称南宋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归矾山区管辖。1956年撤销垟头,溪光2乡,将垟头、垟尾、茶寮、溪光、石门岭等村并入南宋乡。1958年称南宋管理区。1961年改称南宋公社。1984年改称南宋乡,隶属矾山区。1992年撤区,仍称南宋乡。1997年改置镇。并入矾山镇。

5. 昌禅:地处山区,林茂蝉多,夏天蝉声充耳,故名“唱蝉”。乡因驻地得名。当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立周氏墓碑记为“唱蝉”。后雅为“昌禅”。“唱蝉”“昌蝉”均为闽语方言谐音。民国《平阳县志》作“昌禅”。清属三十一都。民国年间建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属矾山区。1952年增设新垟乡,同年10月2日乡划归藻溪区。1953年10月属矾山区。1956年3月撤销新垟乡,并入昌禅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矾山公社昌禅管理区。1961年改称昌禅公社,属矾山区。1984年称昌禅乡,隶属矾山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昌禅乡。并入马站镇。

八、桥墩镇

1.桥墩:古称松山,也叫平水,因当地有五松山和平水溪得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当地居民始集资在三十六、三十七两都界的平水溪上建松山八角桥,因水流湍急,屡遭洪水毁,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3墩18孔大桥,以力竭流,气势雄伟,以其年在甲子上元故称上元桥。后乡人吴敬清在桥头圆拱门上题“桥墩门”三字,故此地称“桥墩门”,简称桥墩。民国二十九年(1940)为桥墩镇,属灵溪区。1950年桥墩镇划归桥墩区。1959年2月改称桥墩管理区,3月又改称桥墩生产大队。1962年改为桥墩公社。1984年2月复称桥墩镇。1992年由原桥墩镇、大龙乡、碗窑乡、黄坛乡等4乡镇合并成桥墩镇。

2.大龙:处于大龙山的南麓,以山为名。清属三十七都。民国年间置大龙乡,隶属桥墩区。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称。1955年冬撤销罗垟乡和仙堂乡,并入大龙乡。1953年改称桥墩公社大龙管理区。1961年成立大龙公社。1984年复称大龙乡,隶属桥墩区。1992年合并入桥墩镇。

3.碗窑:因驻地属碗窑片村,故名。据当地《巫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巫氏十五世由福建汀州连邑迁居浙瓯昆蕉滩之东,素业陶碗传家,遂村名为碗窑。清属三十七都。民国年间建立碗窑乡,隶属桥墩区。1949年解放建政时沿用旧名。1958年称碗窑管理区,隶属桥墩公社。1961年成立碗窑公社。1984年改称碗窑乡,属桥墩区。1992年并入桥墩镇。

4.黄坛:以黄檀片村为名。据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记载:“林居雅妻曹氏……嘉定乙亥(12)十一月辛酉卜葬于黄檀山”。可见南宋已有此称,相传昔时其地长满黄檀树,故名黄檀。民国《平阳县志》又作黄坛底、黄坛口、盖因“檀”与“坛”同音而讹。清属三十七都。民国年间属桥墩镇黄檀村。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黄檀乡,属桥墩区。1958年称黄檀管理区,隶属桥墩公社。1661年成立黄檀公社。1984年改称黄檀乡,隶属桥墩区,后改为黄坛乡,1992年并入桥墩镇。

5.莒溪:据当地《夏氏宗谱》:其先世自泰顺莒风迁此,在大溪边十亩垄上聚居,遂名莒溪。民国二十七年(1938)归南港区管辖,二十九年(1940)划归灵溪区,三十五年(1946)莒溪与腾步合并称莒腾乡。1950年5月莒溪划入睦源区。1956年划归桥墩区管辖。1958年称大队。1961年9月改称公社。1984年2月政社分设建立莒溪镇。1992年5月原天井乡并入莒溪镇。并入桥墩镇。

6.天井:地处天井垟山上,四周围绕着高山,中央盘地形如天然大井,故名“天井”。民国《平阳县志》作天井阳,属五十一都,民国年间属吴垟乡。1949年建政时分属睦源、吴垟2乡。1955年冬,撤销睦源乡,并入莒溪乡。1958年属莒溪管理区。1961年仍属莒溪公社。1962年从莒溪公社分出,成立天井公社,隶属桥墩区。1984年改称天井乡。1992年5月并入莒溪镇。莒溪镇并入桥墩镇。

7.五凤:俗称五岱。因山形似凤,又称凤村。相传五代吴越中书令钱弘入闽,五子从行,宴于此地,故名五公山,又称五代山或五大山。因地处山区,后又写成五岱山。“岱”“大”闽语方言谐音。五凤系五岱与凤村之合名。清代属三十七都。民国年间建立五凤乡。属桥墩镇。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1950年增设思凤乡。1952年土改时,又分设黎阳乡,隶属桥墩区。1956年上述3乡复并为五凤乡。1957年10月恢复黎阳乡。1958年分别成立黎阳、五凤管理区。1961年成立五凤公社,并将黎阳管理区撤销并入五凤公社。1984年改称五凤乡,隶属桥墩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五凤乡。并入桥墩镇。

8.腾垟:因驻地属于腾垟片村,故名,据当地《曾氏宗谱》记载:明末此地满山生长藤萝,遂名“藤垟”。清属三十六都,民国年间与矴步乡合并,称腾垟乡,隶属桥墩区。1958年公社化时称腾垟管理区。1961年定名为腾垟公社。1984年改称腾垟乡,隶属桥墩区。1992年撤区,仍称腾垟乡。并入桥墩镇。

九、藻溪镇

1.藻溪:清乾隆《平阳县志》称燥溪,表示溪水雨后暴涨,久晴即干,故名。镇以驻地得名。清中叶,当地筑坝拦水改造溪床,遂溪水长流,藻类丛生,燥溪也就更名为藻溪。民国初为二十七都,属亲仁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藻溪乡属灵溪区。1952年称藻溪镇,属藻溪管理区。1956年撤藻溪区复归灵溪区。1958年建藻溪公社。1959年2月藻溪改称管理区,5月称生产大队。1962年恢复公社。1984年2月成立藻溪镇。

2.挺南:因地处灵溪区之最南端,故名挺南。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清属亲仁乡廿八都。1949年解放,建政时称挺南乡。1950年分为挺南、盛山二乡。1955年撤销盛山乡,并入挺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挺南管理区。1961年改称挺南公社,隶属灵溪区。沿用至今。1984年称挺南乡,属藻溪区。1992年并入藻溪镇。

3.繁枝:据《繁枝里源》载,宋时此地原名云遮,以其村终年为云雾所罩,故名。闽语“云遮”“繁枝”音近,至南宋时已雅化为“繁枝”(见《绍兴同年小录》用《福建通志》)。清属亲仁乡廿六都。1949年解放,建政时称繁枝乡。1955年冬,撤销魁桥乡,并入繁枝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繁枝管理区。1961年改称繁枝公社,隶属灵溪区。1984年称繁枝乡,隶属藻溪区。1992年并入藻溪镇。

十、赤溪镇

1.赤溪:据建于宋咸淳三年(1267)的洞桥碑文记载,此地潮涨之际,溪水海水混合,呈现红色,故名。遂为村名和镇名。民国《平阳县志》为七溪流汇集于此入海,故名。1949年为赤溪乡,后改公社。1984年改置镇。

2.半垟:民国《平阳县志》作半阳。据当地《刘氏宗谱》记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刘氏祖先从藻溪迁居此地。地处大贡山之阳。中间道路,将其地分为东西各半,故名。以方言谐音为半垟。清属五十二都。民国年间属赤溪乡。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泗安、新窑、后垟、官香、安基等5个村,隶属矾山区。1952年乡驻地由泗安迁半垟,改称半垟乡。并将凤阳乡的官窑村划归半垟乡管辖。1958年称半垟管理区,属矾山公社。1961年改称半垟公社。隶属矾山区。1984年改称半垟乡,属赤溪区。1992年并入赤溪镇。

3.信智:民国《平阳县志》作“汛地”。据《海卫志》载此为汛防之地。明清以来,汛期屯泊防守海疆军队,故名。民国二年(1913),当地创办小学,以“汛地”方言谐音称“信智”作为校名,遂为村名。民国年间属马站区城门乡。1949年建立信智乡。1952年属赤溪区。1956年赤溪区撤销,归属马站区。1958年称马站公社信智管理区。1961年改称信智乡,改属赤溪区。1992年并入赤溪镇。

4.龙沙:因境内有龙头山,驻地沙坡村,乡名取自山和驻地村首字组合而成。民国《平阳县志》作沙龙,属五十二都。民国年间建乡称龙沙乡,隶属浦门区。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1952年8月分为龙沙、下宅、安峰、外王4个乡,均属赤溪区。1956年春,4乡合并为龙沙乡,划属矾山区。1958年称龙沙管理区。1961年改称龙沙公社,属矾山区。1984年改称龙沙乡,隶属赤溪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龙沙乡。并入赤溪镇。

5.中墩:乡境东侧海岸屹立一块大石墩,遂称东墩。当地土地庙(建于乾隆二十年,即公元1755年)横梁载为“东墩”,因方言谐音,变为“中墩”。民国《平阳县志》作中墩,又作洞墩,属52都。民国年间设中墩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名,隶属矾山区。1958年称赤溪公社中墩大队,同年12月划归矾山公社,称中墩管理区。1961年称中墩公社。1984年恢复中墩乡,改属赤溪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中墩乡。并入赤溪镇。

十一、凤阳畲族乡

1.凤阳:民国《平阳县志》作凤阳,地处凤山之阳,故名。有“西山形似凤,旭日映朝晖”之称。清属五十二都。民国年间称凤阳乡。1949年建政时沿用旧称,隶属矾山区。1952年改属赤溪区。1956年并入鹤峰、凤楼、章家山等村成立凤阳畲族乡。1958年称凤阳管理区。1961年改称凤阳公社,隶属矾山区。1984年改称凤阳乡。1984年5月恢复畲族乡,属赤溪区。1992年5月撤区,仍称凤阳畲族乡。

十二、岱岭畲族乡

1.岱岭:乡因驻地属岱岭片村得名。地处鹤顶山南麓,因山峰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犹如五岳之岱宗,谓之岱岭(俗称大岭)。民国《平阳县志》作岱岭。旧属五十四都。民国年间及解放初期属马站镇。1952年成立岱岭乡。隶属马站区。1956年曾划马站镇的新桥、后岘、蒲峰、石头岗4村并入岱岭乡,次年复将上述4村划归马站镇后成立岱岭畲族乡。1958年称马站公社岱岭管理区。1961年称岱岭公社。1984年改为岱岭乡。1984年恢复畲族乡,隶属马站区。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时,仍称岱岭畲族乡。

责任编辑:苍南本地通

如果觉得《苍南各乡镇地名来源和建制历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