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明镜高悬:府衙与县衙门

明镜高悬:府衙与县衙门

时间:2020-06-22 05:03:41

相关推荐

明镜高悬:府衙与县衙门

便下襄阳向南阳(3)

明镜高悬

府衙与县衙门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

对《战宛城》这集印象很深。

说是曹操征宛城降张绣后,

因为好色,抢了人家嫂子,

被张绣夜里偷营,

幸亏猛将典韦死守营门,

才得以逃脱。

而典韦倒提士兵作武器,

奋战至死的勇猛形象,

也成为了当时很多小伙伴的偶像。

这次到了南阳才知道,

原来这个宛城,

就是南阳的古称。

step

1

“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因为地理形胜,自古待遇就比较高,秦汉时设郡,唐宋时是州,明清则长期为府。而明清时的南阳府衙,更是一直保存至今,成为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迄今为止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

府衙在南阳有名的美食街上,从武侯祠过去仅十多分钟车程。由于是老城区,这条集餐饮、商业一体的美食街,道路狭窄,秩序混乱,摊贩、行人和车辆争道,乱哄哄的很是难行。

好不容易看见两个小停车场,又因是午饭时间,都已经车满谢客。最后只好将车停在一个大点的停车场门口,等里面空出车位,才将车停了进去。

问明府衙方向后,我们先在商场里的一家成都馆子吃了午饭,然后才穿过商场后门,来到了府衙门口。

南阳府衙比我们几年前见过的平遥县衙还要气派,特别是府衙前那个琉璃彩绘的“豫南首郡”牌坊,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与牌坊隔街相望的,还有一个高大的照壁。照壁建于明朝,上面所绘图案,据说是龙其中的一个儿子“谈”,传说它力大无比,贪婪成性,能够吞吃金银财宝,尽管四周和脚下都是宝物,但它仍不满足,还想吃掉天上的太阳,结果却坠入悬崖,死无葬身之地。

照壁上画“谈”是朱元璋的主意。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用剥皮实草的刑法惩治贪官。所谓的剥皮实草,即是将贪官以酷刑处死之后,剥下整张人皮罩在草人身上,放在衙门前以为警示。

估计后来老朱觉得此刑太过残酷,便下令废除,以照壁上绘”谈“吃太阳的图案代之,从此成为定制,并一直沿用到清末。修建照壁的本意是藏风纳气,护佑官府,没想到到了朱元璋这里,却成了反腐倡廉的现成工具。

灰扑扑的照壁离大门很远,后面又是乱糟糟的临时停车场,因此照壁虽然高大,却被我们当成了一堵尚未拆迁的普通墙壁,虽然两次从旁边经过,却都没怎么留意墙上的绘图,想来实在是有点可惜。

不过对于府衙大门,我们却是比较细心的。这个大门表面上看起来和平遥县衙的大门并无二致,但根据介绍,其实还是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别的。

因为古代定制,凡皇室宫殿大门门板上都是红门金钉、金铺首,九九八十一枚门钉。百官府第中,一二品官府门绿门兽面锡门环,三至五品官府门用黑门锡环,六至九品官府门用黑门铁环,等级分明。

明清时期南阳知府是四品官,府衙大门因此是黑门锡环,比起平遥县衙的七品黑门铁环,等级和地位都高了很多。

跨入大门进到衙内,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整个情景,就被右侧小跨院里一个叫做“王莽的造币厂”的展览给吸引住了。

这个“王莽的造币厂”,全称为“南阳府衙新莽筹钱遗址考古成果展”。秋天,南阳下了一场暴雨,因为这场持续的暴雨,府衙的东区出现了地面塌陷,危及古建安全。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因此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调查,结果发现这里居然是2000年前的新莽官府筹钱作坊遗址。

于是,王莽政权的造币工具及铁器等数百件文物,就这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真正原装的古代铸造模具,比起清明时在宝鸡青铜博物馆看到的那些仿制模具,更加的真实。其中一些模具上,还刻有“始建国元年三月” 以及“后钟官”等铭文,其精美程度,更是令人惊叹。

王莽篡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政变和改革,而币制改革尤为重要。为了在技术上增加盗铸难度,王莽官铸钱币不断改进并设置技术门槛,使官铸莽钱更加美轮美奂。

王莽的货币制度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其钱币的铸造工艺、独特造型和书法艺术,对中国古代货币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王莽也因此被后世钱币学家推崇为中国第一铸钱能手,与宋徽宗并称为铸钱二圣。

始建于南宋的南阳府衙,历史上也是几经兴废,到了晚清时,早已经破败不堪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的知府傅凤扬,才动员府署及地方州县大小官员捐赠俸禄,对府衙古建筑群进行了大修重建,历时5年得以竣工。

按照清朝规制,修葺后的府衙跟县衙在布局结构上并无多大区别,所以我们在南阳府衙看到的仪门大堂二堂等几个主要建筑,跟平遥县衙都很是相似。所不同的,依然只是细节上的差异。

六房是衙门行使权力的基本职能机构。南阳府衙的吏、户、礼、兵、刑、工等府衙六房,跟平遥县衙的六房一样,也都是分列在大门与仪门之间的院子两侧。但是进了大堂,府衙与县衙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南阳府衙的大堂不但座落在高 1.2米的青石基上,并且还设有三级踏步,然后堂前月台,再三级踏步,尽显规格和威仪。而大堂正中除设公案外,两侧还分列有“肃静”、“回避”等仪仗。

根据定制,作为四品官之清代知府,其仪仗为青旗四,杏黄伞一,青扇一,铜棍,皮槊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公案太师椅后的屏风上,也是满绘海水江崖云雁图,以“标配”其四品官员的身份。

大堂上高悬着三块匾额,一为“公廉”,一为“化被群黎”,还有一块,就是所有衙门都有的“明镜高悬”。据说这个“公廉”为清代顾嘉蘅题写,他曾五次担任南阳知府,政绩突出。

那个“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的千古名联,就是他在南阳府衙的二堂上吟诵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大堂公案上那个小小的签筒,居然也暗藏玄机。据说一只签筒的容积是户部颁定的一斗米容积,一支签子长度是一尺,若是遇上缺斤短两的经济纠纷,这两样东西马上就可以用来当作量具。

从大堂到二堂还有一道仪门,叫寅恭门。寅恭二字,回来查了查,原来是取范仲淹“寅恭一心,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之意。知府大人在二堂入口题这两字,自然是想效仿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工作态度,其初心,应该还是不错的。

不过现在的寅恭门已被管理部门用来作了展室,两边的厢房里,摆满了历朝历代的各种酷刑,有实物,也有图片,看得人毛骨悚然。在这样的环境里,那里还会有什么寅恭之心呢?

看见这些酷刑,倒让人想起一件事来。原来古代的监狱,一般都是修在衙门之内的,平遥县衙如此,后面参观的内乡县衙也是如此,但唯独南阳府衙内,却是不见监狱。

这让我们不禁起了好奇之心:要么南阳府衙是真没有监狱,要么就是现存的府衙建筑并不十分完整。在看过狭小的袖珍花园后(史料记载南阳府衙花园占地10亩),我们更加坚定了后面的这种看法。

监狱没有看见,却在无意中发现了传说中的地牢,这让我们比看到监狱更加的兴奋。地牢在导览图中并无标示,位置也十分的隐秘,我们也只是在进到寅恭门和二堂之间的一个小跨院后,才在院子最里边的走廊下,看见那个很不显眼的“地牢”标牌的。

顺着仅容一人通行的入口下去,里面的情景,赫然就是进了电影《地道战》里的地道。

地道里都是石砖铺地,石灰筑墙,俨然一副持久永备的样子。墙的两边,是七八个大小不等的牢房,跟我们在老山看见的猫耳洞很是相似。大的牢房可关三四个犯人,小的仅够一人容身。牢房全部铁门紧锁,有的里面还固定着粗壮的铁链。

地牢空间不高,一般的个头在许多地方都得弯腰才行。地道可以两人并行,但进出的两条石梯,却只能一人通行。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地牢里面甚至还设有可以容纳一名看守的猫耳洞。

这样严密的措施,如果没有内应,想来是难以越狱的。

从地牢的另一端出来,却又是另一处所在。这里建筑稀疏,地方偏僻,感觉已在跨院之外,于是左弯右拐,再次找回到了寅恭门。寅恭门内的二堂虽然不及大堂气派,但也是空间高大宽敞,并且还有一个非常鸡汤的名字---“思补堂”。

这个思补堂据说也为顾嘉蘅所题。根据资料记载,府衙中的重大案件,一般都是先在二堂初审,待誊录房抄完口供签判完毕,最后才到大堂进行公开审理。

二堂到三堂也就是后堂之间是一个漂亮的垂花门,门前的小院玲珑精巧,整洁大方。小院一角靠近二堂的墙下,立着两块不起眼的石碑,因为上面的线条粗糙模糊,差点被我们忽略错过了。

这两块石碑上,一块刻着颗绿色的大白菜,一块则是歪歪斜斜的文字,线条纤细,难以辨认。看旁边的木牌解说,方明白纤细的文字是一副对联,乃清朝南阳知府任恺所书:“当盛怒时忍耐须臾俟心气和平省却无边烦恼;处极难事沉思片刻待精神贯注自然有个权衡。”说的是为官为人之道。

而那颗白菜,则是清同治年间南阳知府刘拱宸所立。白菜上面还有几行小字:“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小小石碑,居然还有如此道德文章!

垂花门内的三堂其实就是内宅,是知府大人处理内务以及家眷活动的地方。它也有一个文绉绉的名字--“燕思”。这里有两个跨院,左边跨院为知府待客论事之所在,右边跨院则为书房和住宅。

三堂的故事,就在右边跨院角落里,那块玻璃罩着的石碑上。

石碑为大理石材质,很是普通,上面那两个“福寿”大字,也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因此初见时我们并未在意,以为就是寻常的风雅之作。谁知看了旁边木牌上的说明后,才知道这块石碑原来大有来头,石碑上的“福寿”两字,居然为慈禧老佛爷所题。

据说慈禧小时候曾随父亲来过南阳府,因为和时任知府是亲戚,到南阳后就暂时住在了知府衙门的这个内宅院中。由于满族人不兴缠脚,慈禧的一双大脚在南阳很是轰动,还获得过大脚丫头的昵称。

同治二年,已经当了皇太后的慈禧,对自己在南阳的这段生活很是怀念,于是就写下了这“福寿”二字,赠给了南阳府衙。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见慈禧的书法。有业内人士评价说,“福寿”二字,运笔苍劲,庄重圆满,还是比较有水平的。

南阳府衙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号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府衙。不过从缺少戏楼、监狱和记载中的十亩后花园来看,现存的南阳府衙应该是不完整的。

虽然如此,作为全国唯一幸存下来的知府衙门,能将主要建筑保存到目前这个状态,也算是很幸运了。除了最后的修葺年代离现在较近之外,改朝换代后继续作为办公用地,也是能够保存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点和平遥县衙极其相似)。

辛亥革命后,南阳府撤消,府衙成为了县公署。新中国成立后,府衙又是南阳专员公署的驻地。虽然后来改为了招待所和家属院,但基本的建筑布局尚存,这也为后来的修葺保护,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step

2

离南阳府衙70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内乡县衙,保护得也是比较完好。这座同样有700年历史的官府衙门,据说完全严格按照明清官衙规制而建。

“居城正穴,坐北面南,轴线对称,左文右武,前堂后宅,三间七架,屋脊吻兽,梁栋土黄。”其主要建筑结构和布局,与南阳府衙基本差不多,也是照壁、牌坊、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依次递进排开,尽显威仪。

内乡是南阳下辖的一个县城,其县衙的环境,比南阳府衙还要糟糕。这里县衙大门和照壁(上面画的也是龙的儿子谈)之间的街道,同样已经成了公路,车水马龙的,貌似还是交通要道。过街的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交警,要从照壁后面的游客中心停车场走到对面衙门,必须得瞅准空子,鼓起勇气迅速通过才行。

八字形的县衙门前也有一个牌坊,叫做“宣化坊”,据说是过去知县大人每月初一、十五教化百姓的地方。要是县太爷穿越到现在,还在此教化百姓的话,估计先得跳起来骂交通部门一番了。

县衙大门和南阳府衙差不多,也是门前齐备冤鼓、木笼、匾额、楹联。本以为里面又会是一个南阳府衙的翻版,没想走进去时,看到的却是和府衙完全不同的景象。

一般的衙门,大门和仪门中间的院子,通常都是两排厢房,用来安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房,以显示官威和方便办公。而内乡县衙却是与众不同,只在院子里修了几个小跨院,用作寅宾馆膳馆三班房和监狱。

这种将接待上司的宾馆和关押犯人的监狱安排在同一个大院的布局,给人一种混搭错乱的感觉。特别是那个监狱,黑漆漆的几乎占了半边院子,画面十分压抑,让我们很是诧异。

据内乡县衙博物馆称,这座监狱是国内目前仅存的一座清代监狱。对于这种说法我们表示怀疑,因为平遥县衙里同样也有一座这样的监狱。监狱除了大门外,另外还开有一道小门,名叫死门,也称鬼门。这道门平时紧闭,只有重大案犯被执行死刑时才从此门押出。

监狱里面,除了一般的男牢房和女牢房外,还有独门独户的死牢,机关重重,以防逃跑。牢房外看守住的小院里,还专门建有一座狱神庙,用来供奉狱神萧何。不但牢子禁头平常要拜,就是一般的犯人进出,为了讨个彩头,大多也会来参拜一下。

监狱对面为三班房,是负责拘捕侦缉站堂执勤的皂、壮、快三班衙狱的候差之所。三班房隔壁还有一座双祠院,里面修有衙神庙和土地庙。它们与监狱里的狱神庙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衙门保护神系统。

这样的系统我们在平遥县衙曾经看见过,而且待遇比这里还要高,除了平时烧香供奉外,衙神庙和土地庙还有自己专用的戏台,节假日里县太爷还会请来戏班子,给他们唱戏娱乐。

内乡过去的辖区较大,为了方便管理,清廷将这里的县官级别定为了五品,不但较平遥的七品高了许多,与四品的南阳府衙相比,也仅仅只差了一个等级。

级别高自然排场大。所以这里的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都在县衙里占有单独的跨院,拥有自己专用的小衙门。

至于六房这几个职能机构,由于客人和犯人占了仪门外面的地盘,于是被安排在了大堂前的甬道两侧。甬道左边为吏、户、礼房,右边为兵、刑、工房。这样看起来不但整齐,县太爷有事时使用起来也比较顺手。

六房背后还有两个小跨院,一个拿来做了吏舍,一个里面修了戏台。修戏台的那个院子,顺带做了没有品级的典史办公室。

内乡县衙的大堂二堂三堂这些,跟平遥县衙南阳府衙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内乡县衙的大堂二堂之间,还有一个夫子房。这个所谓的夫子,个人理解应该是师爷之类。将师爷安排在这里,应该是在大堂和二堂之间,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为了更加的安全起见,夫子房前面还设有一个门子房。这个门子,一般是由知县的亲属或亲近的人担当。据一位带团的导游说,由于知府主要在二堂办公,因此这个门子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人若要见到知府,必须给门子好处才能进去。这也是现在“走门路”一词的由来。

三堂也叫“三省堂”,估计是取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意。里面的东西花厅,跟其它县衙府衙的内宅一样,也是知县读书会客休息的地方。因为没有什么特点,我们准备随便逛逛就出去了。没想逛到东花厅知县专用的灶房里时,却在墙上看见了一张“知县及家眷日常食谱”,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

因为几年前在平遥县衙内宅知县用膳的地方,也同样看见过这样一张食谱。两相对比一下,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先看看内乡知县的一日三餐:

早餐:二凉菜二热菜。馒头包子,菜卷花卷,油茶,稀粥,咸菜,豆芽,麻叶,炒鸡蛋;

中餐:三荤三素。青菜面,酸菜面,大米饭,各种肉类,各种素材,时令菜;

晚餐:二凉菜二热菜。面条,锅边,蒸馍,稀粥,各种素材,时令菜,裸子,麻叶。

从偏爱鲜香滑口的潮汕名菜炒麻叶来看,制定这个菜谱的知县大老爷,应该是一个老广了。

再来看平遥知县的一日三餐:

早餐:馒头窝头花卷稀饭,凉拌豆腐老咸菜,糖糕。

中餐:搓鱼柳叶面长寿面刀削面楸片大米,炒香菇过油肉猪头肉羊头肉,莲菜穿心酥。

晚餐:蒸饺杂面一扒拉,熏鸡熏蛋牛肉香春芽拌豆腐,牙酥马蹄酥。

虽然老广以会吃着称,但从菜名上来看,应该还是有钱的老西儿会享受些!

内乡县衙曾两次被毁。一次是在明清易代之时,一次是咸丰七年毁于捻军。第二次被毁后,35年都未能修复,后面的12任县太爷一直都是借察院办公。直到光绪二十三年,才由知县章炳麟全面修复。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县衙,并不是那次修复的全部。民国和新中国时期,内乡县衙又遭到了部分损坏,仅剩下主体建筑中的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以及两侧的庭院和东西账房等。

直到1997年,才由内乡县政府拆除了328间原包围衙署遗迹的建筑,陆续修建了县丞衙、主薄衙、仪门、戒石坊、三班院、衙神、狱神、土地祠、吏舍等,并将其改为了县衙博物馆。

这样的一番努力后,饱经沧桑的内乡县衙,才又重新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8月11日 上书房

如果觉得《明镜高悬:府衙与县衙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