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乔栋:(“走进六营泥塑文化村”采风活动作品展示·12)可爱好玩的泥塑娃娃

乔栋:(“走进六营泥塑文化村”采风活动作品展示·12)可爱好玩的泥塑娃娃

时间:2018-08-25 19:10:53

相关推荐

乔栋:(“走进六营泥塑文化村”采风活动作品展示·12)可爱好玩的泥塑娃娃

“走进六营泥塑文化村”采风活动作品展示·12

可爱好玩的泥塑娃娃

乔栋

1

凤翔六营村泥塑,起初叫泥耍货,现在花色品种多了,工艺精细了,叫工艺品了,成了名扬四方的一个产业。而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没有上彩的泥塑,尤其是泥娃娃,也就是人物泥塑。泥土本色,原汁原味。泥娃娃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百看不厌。不论高矮、大小、坐姿、站像、身姿、动作,形象逼真而夸张,极富感染力。更让人惊叹的是泥娃娃那神态、表情,简直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有的仰天大笑,有的愁眉不展,有的挤眉弄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眉目传情,有的旱烟锅对旱烟锅在对火,有的洋洋自得耍孙子,有的吹笛拉二胡,有的围在一起咥扯面,有的几个人围在一起下棋,有的坦胸露乳,躺在那儿悠哉悠哉……真是神态各异、细腻传神。那种娇憨、朴拙、萌呆,让人忍俊不禁,拍案称奇。进而自顾自地在内心和他们感应、交流。我曾经现场看过捏泥娃娃的情景,简直就像耍魔方,变魔术。这回我又细细看了他们用小小的木刀雕刻泥娃娃,一个衣服的皱折,一个脸上的细纹,随着木刀翻飞,眨眼间便神奇地展现出来,栩栩如生。面对眼前这些泥娃娃,我心里似乎活泛起来,情感似乎涌动起来。我恍然回到了儿童时代,回到了故乡田园,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好玩。

2

我想起我们小时候玩的尿尿泥。因为穷,买不起玩具,儿童的天性又好玩,尿尿泥应运而生,给我们儿童时期带来了不知多少乐趣。尿尿泥,当然主要是和泥玩,和好的泥也捏动物、人物。捏得像不像,水平如何,是一回事。但谁敢说,捏的本身不是一种最原始的泥塑?尿尿泥似乎是我们整个儿童时期的文化生活。就地取材,现场操作。尿尿是一种快感,和泥是一种乐趣,和好了,捏各种有形没形的玩物是一种天资、智慧。直捏得昏天暗地,忘乎所以。直捏到大人们撵来,呵斥,追打,然后被拉回家,一边责骂一边清洗脏手脏脚。后来,有些大人干脆带着我们玩,教着我们干。只是不再用尿尿泥了,而是用黄胶泥了。用山上的黄土,兑上一定的水,和成黄胶泥,像揉面一样揉,像甩纸包一样在光滑的石头上甩,甩得劲道起来,就捏个手枪模样,然后在阴凉处晾,晾得半干了,再用刀子刻,刻得更逼真一些,刻出一些纹纹道道,然后彻底晾干,用铅笔在表面磨,磨得黑亮黑亮,一把像模像样的手枪就制作出来了。泥塑的手枪当然打不出子弹,只能是低级的玩具,当地人叫泥耍货。虽然粗糙、拙朴,但可爱、好玩。六营村的泥塑当然不是一般的黄胶泥,据说是用六营特有的黑油板板土、白色封洗土、上等好棉花、糯米等六种天然材料,经过一系列严密的工序,精制而成。虽然现在称作工艺品了,但实质还是一种泥耍货,是一种观赏品。其可爱、好玩的本性是相通的。

3

有一点我很好奇。为什么泥塑作品,好多都是泥娃娃?世上人口已经够多,光中国已经超过了14亿。好多地方已经人满为患。比如假日的景区,大城市的学区。一些地方,某些时候,人恨不得别人都不到场,不要来凑这个热闹,不要挤这个名额,占这个位子,甚至直接成为自己的专场。人挤人,人排挤人,人日弄人,人害人,有时已经到了恐怖可怕的地步。一个家族也是,家庭单元越来越小,小到丁克族不断增多。再难寻觅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的家庭了。连三代同堂都矛盾不断,很难维系。动物要喂,人要相处。可爱时可爱,烦人时烦人。好玩时好玩,不好玩时一点儿也不好玩。轻不得,重不得。远不得,近不得。轻重远近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稍有不当,就非常不好玩。人,笑起来,春风送暖,美丽可人,撒起泼来,五官挪位,狰狞恐怖,奇丑无比,令人毛骨悚然。其他动物,哪怕是宠物狗,可爱时乖巧,甚至萌哒哒,但一旦狂犬病犯了,咬主人也是下死口。

而泥娃娃就不同,捏个啥样子就是啥样子,捏个啥表情就是啥表情。捏泥娃娃的也罢,买泥娃娃的也好,只要自己感觉可爱,好玩,就捏,就买。捏出来,买回去,只有可爱、好玩,而且是永恒的。心烦了,近前看看,可以消忧解愁。心情好了,也去看看,可以锦上添花,喜上加乐。哪怕泥娃娃的表情是忧愁的,鄙视的,狰狞的,都是好玩的。泥塑动物也一样,可爱、好玩,是一成不变的,永远不会恩将仇报,反咬一口。所以,泥塑娃娃满足了人类这一点。既爱人,又怕人。爱人之可爱,怕人之可怕。泥塑娃娃没有阴险奸诈、恶毒使坏的一面。即使坏的表情,也是一种可爱,看着好玩,不会担心什么。当然,人活人,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的,就像泥塑少不了泥娃娃。尽管世界上人已经太多,甚至有人说三人以上的聚会不再参加,有的组织说50人以上的聚会必须报备,但人本位是岿然不动的。因为人是世界的主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泥塑工艺品中,泥娃娃依然是重中之重。下雪了,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堆雪人,摄影家、画家最高境界的作品还是人体照、画人体。

4

有人说,美,是一种距离。换句话说,拉开一定的距离,就会感受到美。人和泥塑娃娃,就是一种距离。是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有人说,红柯如果不去新疆浪迹天涯十年,他依然是岐山那个杨宏科,不可能是后来名满天下的红柯。如今,他人去的太远了,距离超出了美的幅度,成了一种悲伤,而作品却近了,美得光彩耀目。有人离开故乡若干年,就喜欢在异乡的田野踏青、郊游、休闲,以至极尽装嫩、扮萌、矫情之能事,而在家乡的田野却会被打回原形,被人直呼其乳名:二狗、臭蛋、山娃。去网红搅团姐那儿,除了为吃一碗搅团,还有搅团姐那儿的绑绑棉袄、印花帕帕。穿上绑绑棉袄,顶上印花帕帕,耍个怪,照个相,大乐其怀。但他或者她当前的生活绝对是和所扮年代自己的生活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如果当前依然还处于或者接近那种生活境地,就断不会也不可能去那里做精作怪。正因为拉开了距离,就可以尽情地、无所顾忌地装疯卖傻,内心深处是回味、是调侃、是告别、是庆幸,只有自己知道了。这就是距离的魔力。是过去和现在的距离,但不仅仅是时空的距离。那种扮演的乐趣,和捏个、买个泥娃娃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不但可爱,而且好玩。

继续悦读

岐山县文化馆:“根在岐山”征文启事

“我们的根在岐山(根在岐山”征文汇集(1——80))

“根在岐山”征文【集中阅读】第二部分(81——155)“根在岐山”征文【集中阅读】第三部分(156——190)王玉仁:(“根在岐山”征文·191)村树·祠堂陈登科:(“根在岐山”征文·192)生命之水梁小婷:(“根在岐山”征文·193)杜城中学琐记李军怀:(“根在岐山”征文·194)三王庙王铁昌:(“根在岐山”征文·195)回家(6首)梁亚军:(“根在岐山”征文·196)山梁上的三棵柏树张维静:(“根在岐山”征文·197)家乡的“重量”赵林祥:(“根在岐山”征文·198)微信群里的一场生命营救(微型报告文学)武志斌:(“根在岐山”征文·199) 母亲的纺线车李文武:(“根在岐山”征文·200)古城李红革:(“根在岐山”征文·201)吃食当中品甘苦

乔栋,笔名仁达。宝鸡市作协理事,金台区作协副主席。在《延安文学》《当代小说》《秦岭文学》《印州华报》《人大代表报》《民声报》《华商报》《宝鸡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200多篇。有多篇散文、小说入选《宝鸡文学六十年》《看中国,来宝鸡》等书本。出版散文集《看海》《从故乡出发》两部。


岐山作家微信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 737450991@

如果觉得《乔栋:(“走进六营泥塑文化村”采风活动作品展示·12)可爱好玩的泥塑娃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