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道生活是禅(四)——《智慧人生指南》

中道生活是禅(四)——《智慧人生指南》

时间:2020-07-23 05:05:28

相关推荐

中道生活是禅(四)——《智慧人生指南》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

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便言:

到了低矮的地方观察,才知道向高处攀登充满着危险;到了黑暗的地方,才知道当初的光亮过于耀眼;持有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保持沉默,才知道过多的言语所带来的烦躁不安。

善语:

世态万象,都蕴含着正反阴阳的辩证机理,要明白个中情味,就要居此思彼,动态地看待问题而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居卑时想到高处不胜寒,处境平淡时想到繁华后的落寞,静默时考虑夸夸其谈的聒噪,一个人的心中就会少些觊觎,多些理智。真正高明的人,善于辩证统一地看问题,虽不着一词,却能有真知灼见。

一次,孟子觐见齐宣王,齐宣王问孟子:“以我现在的修为,齐国现在的实力,要实现‘君临天下,四海归心’的构想能成功吗?”

孟子在问了齐宣王相关的问题后,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说:“依照齐国的现状,想要开辟疆土,使秦、楚臣服于自己,从而使齐国莅临天下。这个愿望无异于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

其实齐国也是战国时期的大国,经几代君主的治理,国力强大,百姓富足。但正是因为这样齐国百姓皆沉浸于“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中,一个个都显得志得意满的样子,才可能酿成某种弊害的源头。当一个国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增加之后,往往就流于浪费,生活方式多半骄奢淫逸,道德堕落,并且容易产生优越感,看轻别人。因此,孟子说齐宣王想到“莅中国而抚四夷”,那是妄想,是“缘木求鱼”,不可能实现。

天下事总是祸福相依,如果我们不辩证地对待国泰民安,治世也可能由盛转衰。正如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只有富而不骄,不一味地沉浸于歌舞升平,好日子才会持久。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很多镜鉴,唐朝由盛转衰就是很好的一例。

自李隆基登基始,到开元二十九年,恰好是三十年。他第一年用的年号是先天,次年改为开元。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李隆基为皇一世,天下太平富足,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经过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唐朝在李隆基开元期的精心治理下,达到了全面兴盛。

凡事有兴盛必有衰亡,兴盛的巅峰往往是衰亡的开始。开元以后唐玄宗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并且迷恋贵妃杨玉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大唐终于由兴盛走向衰亡。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景象―去不返。

盛唐景象一直是中国人心向往之的治世之极,盛唐也是外国人对古代中国的一贯记忆。也正因此,很多人想着梦回唐朝,一睹那富甲天下、雄视四海、宽容和谐、英气勃勃的伟大盛世。

但是在安史之乱的马路声中,一个盛世渐渐远去,留给人们的是凄凉的背影和无尽的思索。

历史的前车之鉴,有力地印证了中道生活是禅的说法。国家也好,个人也罢,如果固守于事物的单个方面时,结局往往会向事物的另一方面转变。

生活中,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时刻要有居此思彼的意识,不能因为贪恋一时而失之一世。一个人现在拥有的不一定永远都属于他,一个人现在没有的,也不意味着终生与其无缘。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按照中道生活是禅中说的那样去思考,思路就不至于僵化。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如果觉得《中道生活是禅(四)——《智慧人生指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