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苏轼写下绝美之作 多年后辛弃疾失眠写首同名词 水平高下立判

苏轼写下绝美之作 多年后辛弃疾失眠写首同名词 水平高下立判

时间:2020-01-19 22:37:55

相关推荐

苏轼写下绝美之作 多年后辛弃疾失眠写首同名词 水平高下立判

在文学史上,提到两宋文人,就不得不说“苏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字,其实就代表着宋代词坛的最高水准。

苏是指来自蜀中眉山的苏轼,辛是指济南府的辛弃疾。两人相差了近百岁,却一同扛起了两宋词坛一片天。

也正因此,近千年以来,两人也是一直被拿来比较,很多人都说辛弃疾跟苏轼完全没法比。

苏轼出自书香门第,诗、词、散文、书法样样精通。而辛弃疾则是武将出身,他能步入仕途是因为在沙场上的良好表现,所以很多人自然就觉得他的文学功底并不算扎实。

再加上苏轼的一生写词2700首,词350余首,而辛弃疾诗基本已佚,只有词作存世600多首。作品数量上还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这些,就真的能证明辛弃疾完全比不上苏轼吗?

同名词看出水平高低

这两首《西江月》不仅是同名词,而且两人创作时的背景又是十分的相似,都正处于仕途迷茫、被贬时期,同样的人生境地写的词作,是很能比出二人的心境格局的。

苏轼的这首《西江月》开篇就感叹“人生几度秋凉”,而后再用风、叶、月、去等多个意象,道出了藏于眉间心上的万千愁苦。

全词最有名的便是首句,一场与几度相对,仅一个“凉”字就意境全出,十分巧妙,堪称千古名作!

辛弃疾更胜一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首先,从遣词上,辛弃疾的作品更接地气,将看似土里土气的一些事物,写出了美感,这一点是苏轼词中没有的。稻花香里说丰年,以蛙声入词,这种写法一般文人都没尝试过。

可是辛弃疾这么一试,稻花香就成了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那一曲蛙声直到现代朱自清还在《荷塘月色》中用了。

从意境上来看,辛弃疾这首词也美得很!清风起,明月爬上枝头,惊飞枝上的鹊鸟,仅开篇这14个字,就是大手笔。

此情此景下,睡不着的辛弃疾行走在田间地头,看着天上寥寥星辰,哪怕是几滴山前雨,也没打扰他的雅兴。这首《西江月》如同一幕电影长镜头一般,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

仔细分析后,这两首词其实是高下立判的,辛弃疾这首词水平远在苏轼词之上。

虽然辛弃疾不是苏轼式的文坛全才,但他写词的水平并不弱,他的很多词作是能和苏轼相媲美的。后世文人将他们二人并称为“苏辛”,也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抛开“苏辛”,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上,诞生了太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沉醉其中的文学作品。

例如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等等。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诗词合集,这套词集包括《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词传》六本。

书中以诗人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对诗人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诗词的艺术和社会活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从这套词传里,你能体会李清照两段婚姻失败的无奈;感受仓央嘉措渴望爱情却深入佛门,无法步入红尘的难过;还有苏轼仕途屡屡受阻,最后乐观面对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许多年过去,他们的故事我们再难探寻,只有他们的作品永远地留了下来,陪伴着我们。

现在,就让我们以词为媒,去探寻被历史尘封的过往,感受君王之命,词人之愁,情种之癫吧。

精装版全六册,现在只需139.8元!这并不只是一个139.8元只能吃一顿饭的时代,还能让你近距离感受六位大文豪的传奇一生,心动就赶快行动吧!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如果觉得《苏轼写下绝美之作 多年后辛弃疾失眠写首同名词 水平高下立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