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这么大点息肉就要切胆囊让人无语 到底多大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

这么大点息肉就要切胆囊让人无语 到底多大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

时间:2020-05-06 20:55:33

相关推荐

这么大点息肉就要切胆囊让人无语 到底多大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当你参加健康体检或上医院看病时,医生都会给你做个肝胆胰脾及双肾的超声,这时发现最多的莫过于胆囊息肉了,所以很多的人都拿着检查单来咨询,问这胆囊息肉要紧吗?需不需要手术治疗。

上周一个38岁的女性拿了一份超声报告给我看,说她胆囊内长了息肉,当地医生要求她进行胆囊切除术,我拿过报告单一看,确实是胆囊息肉,为胆囊多发息肉,最大息肉为5.0X4.0mm大小,胆囊壁光滑,她自己也无症状。

这个医生的建议让人无语,这么大点的息肉真需要手术吗?,这么年轻就切胆囊,难道不考虑她往后的生活质量吗。那么哪些胆囊息肉需要做手术呢?今天我就向大家科普一下胆囊息肉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胆囊息肉的概念,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长出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因在临床上和影像学检查上很难明确其性质,故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或称“胆囊息肉样病变”。

有些人看到“病变”二字十分紧张,以为是恶性肿瘤类的病变,其实不然,这是超声医生对这个影像学改变的一个模糊描述,因为仅靠超声还不能明确这个隆起是否一定是息肉,是良性息肉还是恶性息肉,因此只能写个息肉样病变,供临床医生参考。

其实胆囊息肉是除结石之外第二常见的胆囊疾病,人群中总体发生率约为4%-10%,因此临床十分常见。胆囊息肉大多无临床表现,少部分可有上腹不适,闷胀,隐痛等,这多与合并慢性胆囊炎有关。

胆囊息肉的种类不同,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在良性息肉中又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前者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而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

在上述病理类型中,只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这种类型约占全部胆囊息肉的17%;其它类型的肿瘤性息肉(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均与胆囊癌无关,恶变率极低,即使恶变也不是变成胆囊(腺)癌;而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非肿瘤息肉则根本不会发生癌变。

那么,我们只要识别出腺瘤性息肉就可以判定出胆囊息肉的癌变情况了,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尚无一种可靠的方法能在体外将息肉的病理类型分辨清楚,彩超、CT甚至磁共振等都只能描述息肉的具体形态而不能辨别其性质,只有手术将息肉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才能获得可靠的病理结果。

临床上检出最多的是多发性息肉,即胆固醇息肉,和胆固醇的代谢紊乱有关。胆固醇性息肉常是多发,并且较小,大多在3到5毫米,一般不超过1厘米,不会很快长大。在观察过程中,息肉的数目可以有变化。有些息肉甚至可以脱落,随着胆汁排出。因胆固醇息肉不癌变,所以不需要手术。

那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我们手术呢,一般来说,当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cm且无临床症状时,是不需要治疗的,这类患者占绝大多数。因此体检发现的胆囊息肉,很多都不需要任何治疗,仅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即可。一般而言,应该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腹部超声,只要息肉没有快速增大(每年增长2~3mm以上),且直径不到1cm的,都不需要治疗。

只有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发现胆囊息肉具备以下特征,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1)息肉最大直径大于10mm;(2)高龄患者,单发、广基的息肉,直径超过5mm;(3)有增大趋势的息肉(特别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4)合并胆囊结石的息肉,直径超过5mm;(5)有临床症状或B超提示合并胆囊炎的息肉;(6)患者有胆囊癌家族史。

如果胆囊息肉发生以下变化则可能已癌变,需要立即手术,如上腹部有疼痛或疼痛加剧,或胆囊息肉直径1cm以上、或短期内增长迅速时,或胆囊壁有部分浸润时,患者出现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或者CA242的异常升高时。

即使要做手术,但有些人认为,为了一个小小的息肉就将胆囊切除了,实在可惜,能不能只切息肉保住胆囊呢,毕竟切除胆囊后总会有一些不良后果,如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习惯改变等,但医生则都主张切除胆囊,因为胆囊部分切除后,胆结石的发生率大幅增加,同时在残余的胆囊内是否又会长息肉,还有可能息肉切除不完全,部分残留的情况。

如果觉得《这么大点息肉就要切胆囊让人无语 到底多大的胆囊息肉需要切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