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小宝宝发烧“3宜忌”

小宝宝发烧“3宜忌”

时间:2024-06-18 11:03:39

相关推荐

小宝宝发烧“3宜忌”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

1小宝宝发烧“3宜忌”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38.5~39℃)及高度发热(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

对发热的患儿,家长应如何护理,注意些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要了解发热患儿的"三宜"与"三忌",细心观察,认真护理。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1]>下页

1 2 下一页

2孩子发烧咳嗽或是携带肺炎球菌

进入冬季后,肺炎更加容易威胁儿童的健康。在我国,肺炎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肺炎球菌所引起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大概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发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大 约有50%的严重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通常寄居在鼻咽部,通过咳嗽或鼻部分泌物传播。受感染的人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将病菌传染给他人。由于肺炎球菌不单只存在病人身上,即使是健康的孩子或人群也依然可能携带肺炎球菌。因此,健康人群传播肺炎球菌也很普遍。一项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72%的五岁以下儿童携带肺炎球菌。

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肺炎球菌携带者不会发病,也没有症状。但当免疫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由于肺炎球菌性疾病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等,家长容易忽视、贻误诊治,导致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抗生素是唯一可以用来治疗肺炎球菌感染的方法,而且目前也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抗生素品种。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抗生素滥用,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据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2000-2002年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球菌耐药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肺炎球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逐年增高,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也有所上升,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有88.7%临床分离的肺炎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目前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费用越来越高,治疗的周期也越来越长,这主要是因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所以对于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如等到孩子发病后再依靠药物治疗,将会使孩子和家人承受更多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折磨。

由于肺炎球菌在空气中无所不在,又极易传播。所以,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及空气流通。特别是抵抗力弱的儿童,患病期间应尽量留在家中,外出时要戴口罩,并通过定期消毒日常接触物品等方式来进行预防。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重视和认识,帮助家长们更加了解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害性,中华预防医学会日前已正式启动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宣传教育项目”。该项目将通过社区宣教、科普文章宣传、开通疾病宣传网站、科教片制作、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形式,针对公众以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全方面有关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系列宣传教育。

3宝宝防流感 专家出妙招

婴幼儿作为普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重点侵袭对象,就是平常年份的秋冬季节也让家长们头痛不已,更别说像今年这样流感疑云密布的年份了。就算半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流感疫苗的防护效果并不是100%,何况还有那些不宜接种疫苗的婴儿,他们又该怎样预防才能成功避免流感的侵袭呢?今天,北京协和医院的育儿专家李璞教授等专家来到成都,他们将以“防流感增强抵抗力———让宝宝安全过秋冬”为题举办一场婴幼儿健康专题报告会。下面,让我们先来分享一下专家给婴幼儿家长们的一些建议。

重点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婴幼儿及老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严防胜于严控。

李璞教授说,胎儿未出生前在羊膜内受到很好的保护,除了少数一些先天性感染的微生物可经由胎盘感染胎儿外,正常情况下羊膜内是无菌的保护状态,因此胎儿在此期间非常安全。但是一旦破水或出生后就暴露在外界的环境中,开始与许多微生物发生接触,就有机会被疾病感染,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0-3岁阶段的宝宝由于免疫功能还不完善,因此患病的几率很高。一旦患上流感,病程相比之下比中青年人长,全身症状也会多而重,如发烧、头痛、咳嗽等。因此,对于所有刚刚为人父母的家长而言,对新生儿免疫功能及预防接种的原理应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李璞教授说,尽管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很快,但是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是不变的。家长们只有思想上重视了,孩子的防护工作才能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灵活穿衣

现在正处于秋冬转换时节,也是婴幼儿易患病的高发期。李璞教授说:虽然天气逐渐转凉,但适量的户外锻炼活动对宝宝的健康非常有益。由于流感病毒容易通过眼睛和鼻子进入人体,所以不管家长还是小孩,都应尽量不要用手频繁触及这些部位。

[1]>下页

1 2 下一页

4副流感病毒易偷袭小宝宝

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香港30多名儿童感染副流感病毒的情况,解放军302医院传染科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秦恩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副流感病毒并不鲜见,但它的毒株与流感病毒存在一定区别,两者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都非常相似。副流感病毒为副粘病毒1、2、3、4型。

■儿童感染副流感病毒易发病

据秦医生介绍,副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进行传播。全年均可发病(尤其是第3型)。大龄儿童和成人感染副流感病毒后,常无症状或引起轻微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儿童被感染后则易发病。秋季时,哮吼或喉气管支气管炎(第1、2型)可在儿童中流行。在成人中几乎普遍存在免疫力可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阻止副流感病毒的传播。然而,同一型副流感病毒,尤其是第1型和第3型,可引起第2次甚至第3次感染。第1型和第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常见于幼儿。局部流行发生在托儿所、儿科病房、小学及其他儿童场所。第3型为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四季均可发生,多数儿童1岁内可感染。由副流感病毒1型或2型引起的流行性疾病有每年均可发生并交替占主导地位的倾向。第2型引起的疾病更趋于散发。第1、2、3型可在秋季流行。1型和2型主要引起小儿咽喉气管支气管炎;3型能引起婴儿气管炎和肺炎;4型引起轻微上呼吸道疾病。

小儿最常见的是急性发热性呼吸道感染,这在临床上与同龄组中发生的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无法区别。以发热和鼻塞、流涕等症状起病,有中度咽喉痛和干咳,许多病例声音嘶哑和哮吼(由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引起,是小儿副流感病毒感染最严重和危险的病症)症状突出,全身不适的程度直接与热度有关。许多病例体温不超过38℃,另一些病例中体温可数次达40℃。发热可迅速消退,也可持续2~3天。某些患者,尤其是下呼吸道受累者,持续1周或1周以上的发热可一再复发。

秦医生说,副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除婴儿哮吼和病毒性肺炎外,尽管常见,但病情通常较轻,呈自限性,病程短。第3型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和肺炎很少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也极少致命。

秦医生介绍说,目前临床上无法做出副流感的特异性诊断。需要时,可通过组织培养接种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也可应用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呼吸道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血凝集抑制反应中和试验可证实副流感病毒感染。但如果不做病毒分离,由于血清学的交叉反应,就难以鉴定特异的病毒型。

■预防副流感病毒的方法与预防SARS、流感差不多

对于由副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营造舒适的环境是最佳疗法。如果因高热或症状严重不能入睡,用乙酰氨基酚可减轻上述情况。如果儿童需要退热药或镇痛药,用乙酰氨基酚优于阿司匹林。如有必要,可给孩子吃些镇咳药,以减轻咳嗽。

秦医生指出,副流感病毒的预防方面和SARS、流感大体差不多,人们只要养成预防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勤通风、勤锻炼、勤洗手、多喝水,及时增减衣物,探望病人要戴口罩,避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保持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提高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等,就完全不必对副流感病毒恐慌。

5宝宝感冒的食疗与护理

感冒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六淫侵犯人体而致病的,六淫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所以古代医家将感冒称为“伤风”。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所出现的症状均是机体为了驱赶病毒而做出的自身防御。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心情不好以及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受了凉都会患上感冒。

小儿更容易患上感冒,这与他们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小儿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

一、 小儿感冒的症状

小儿感冒时往往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却较明显。婴幼儿感冒时常常高烧,甚至惊厥,这是由于小儿抵抗力弱,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可引起心肌炎、肾炎,甚至危及生命。小儿还容易得一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而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由于小儿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儿更是如此,因此父母对小儿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二、小儿感冒出现下列症状应及时送医院

1. 高烧39.5℃以上。

2. 患儿已不能喝水、出现惊厥。

[1]>下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如果觉得《小宝宝发烧“3宜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