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筷子申遗韩国又躺枪:中日韩三国筷箸文化大不同

筷子申遗韩国又躺枪:中日韩三国筷箸文化大不同

时间:2023-08-29 23:44:22

相关推荐

筷子申遗韩国又躺枪:中日韩三国筷箸文化大不同

说到为传统文化申遗,韩国总能先中国一步。初,一则“韩国人打算把‘筷子’拿去联合国申遗”的消息引爆中国社交媒体,招来网友一顿笑骂,幸得记者及时辟谣。大概是意识到为筷子申遗的严峻形势,11月,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清州的“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汇聚一堂,共同商讨筷子申遗方案。这一次,中韩两国总算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1980年8月4日,日本设立筷子节,延续至今。此次“筷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确立11月11日为筷子节,韩国清州表示以后每年都会定期举办筷子节,与日本遥相呼应。作为东方人特有的就餐工具,筷子由中国人发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它是数十亿人吃饭必备品,再普通不过,怎么看都与濒危、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沾不上边,要说真正称得上稀罕的,当属附着在筷子上的筷箸文化。

起初筷子只能夹菜夹饭失礼

筷子(古称箸)出现前,人们手抓食物进食,远古时代的人类不懂得使用餐具,没有严格的烹饪方法和进食顺序,随手将食物取来送入口中,勉强果腹。关于筷子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属大禹发明筷子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尽人皆知。一次,治水途中,大禹乘船到小岛上,饥饿难耐便架锅煮肉,无奈肉太烫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白白浪费时间等肉锅冷却,情急之下,他就地取材,砍下两根树枝从汤中夹起肉来,总算没耽误预定行程。久而久之,大禹用细枝夹取食物的本领已十分熟练,周围人见此法甚好,纷纷效仿,筷箸的雏形由此诞生。

当然,这只是传说,考古发现,筷箸产生的时间比大禹的时代还要久远。20世纪90年代,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42件骨箸,距今6600-5500 年。学界一致认为,箸作为中国人的进食用具,当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在同时期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匕匙(类似餐匙,出现时间早于筷子)、刀叉等食具,古时国人进食一般都是匙箸并用,文献中亦是“匕箸”并提。

之所以选择匕箸而非刀叉,取决于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粒食传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黍稞、水稻,均属去壳容易的主食,不需粉碎即可烹煮,少水得饭,多水得粥,菜肉多汁则成羹。饭可以用手抓食,粥则需借助进食工具匕。与今天的餐匙不同,古代的匕基本为平面的骨头或木片,由于中国人喜好热食,要吃到羹中的菜肉,手抓太烫,以匕舀取又不灵便,唯有用成双的箸,才能将菜肉从滚烫的羹汤中夹起来。

在周代,匕箸分工明确,二者不能混用。如《礼记》所言,“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即箸,说白了,箸只能用来夹菜,不能用于吃饭,否则,被视为失礼。《礼记》还载有“共饭不泽手”一条,讲的是人们手抓饭食时,手应保持洁净。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用筷子吃饭,缺乏史料记载,想想商周时期笨重的盛食器,端在手上都嫌麻烦,别说还得一手捧着它,一手握箸吃饭。有学者从考古角度分析,要用筷箸吃饭,还需配合它的圆足平底小圆碗,而这种碗大约在西汉初年才出现。也有民俗学者通过盥洗盘匜(音同仪,先秦礼器,洗手所用)在战国晚期墓葬中鲜少出现推测,“箸在战国晚期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已成为华夏民族食菜和饭的主要餐具”。毕竟如果先民懂得用箸替代手抓饭的话,以盘匜洗手将不再是吃饭必要礼仪,用来陪葬的盘匜数量也会减少下来。

始于明代的改名运动

我们虽不知中国人何时用筷吃饭,但早在先秦,右手执筷这一礼仪已经形成,《礼记》上明确说,“于能食食,教以右手”,当小孩长到能自己进食的时候,要教他用右手用箸,苦坏了一大批左撇子。为什么一定要用右手执筷,除左右脑分工不同外,很可能与周代进食礼仪有关。据周代礼仪,“凡进食之礼,左肴右馔,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用筷子进食的羹放在人的右侧,为图方便,你总不会用左手夹着筷子去取食吧。当然,左撇子除外,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有一幅《邢渠哺父图》,画的就是邢渠左手执箸喂父亲进食。

一直到明代,沿袭数千年的古箸之名才更名为筷,这是一场自发性、由下而上的改名运动,民间热烈之程度远胜于朝堂。它始发于江南水乡,而后蔓延至全国各地,由明末延续至清初。改名的理由很简单,江南水乡的渔民和船民们忌讳与箸同音的“住”和“蛀”。渔民乘船时讨厌船停住,船民不希望自己的木船里长蛀虫,为了求得口头上的吉利,“快儿”和“快子”成为箸的代名词。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连文人雅士乃至朝堂官员也跟着称箸为快。后来,有文人以江南之快多为竹制为由,在快上又加了个竹子头,形成如今的筷字。不过,在官修《康熙字典》里,“筷”倒没得到认可,还是以“箸”代之。

同样是在明代,暗合“天圆地方”的上方下圆箸大规模出现并定型,此前的筷子多为首粗足细的圆柱形。制箸的材料很多,除大量采用竹木外,金银铜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唐代,黄金筷子为皇室特供,达官贵族及士大夫多用银筷。《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宰相宋璟因工作能力突出,被唐玄宗当众赏赐一双金筷,诚惶诚恐的他“虽受所赐,莫知其由,未敢陈谢”,直到唐玄宗解释,“我赏赐你金筷子是为了表彰你像筷子一样耿直刚正”后,宋璟才下殿拜谢。不过这双金筷子并没有发挥其进食效用,被宋璟供了起来,以谢皇恩。

从各时期出土的箸来看,古箸与如今的筷子规格基本相同,长度大都在20-25厘米之间。唐中期出现的一对首足细、中间粗而整体近似菱形的银箸(长33厘米,直径0.5厘米)是一个例外。其形制与日本敬神供品“祝箸”极为类似。

圣德太子改变日本手食历史

中国筷子传入日本,被日本学者视为“日本人的生活革命”。“箸”传入时,“筷子”的说法尚未在中国出现,日本至今保留着“箸”这一古汉语称谓。箸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尚无定论,但比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还要晚。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置郡县期间(前108-前24年),大批汉人携带筷子来此定居,朝鲜三国时代,朝鲜半岛的居民已以箸为进食工具。一般认为,日本遣隋使到中国前,日本人手抓食的传统未曾变过。

公元607年,小野妹子受圣德太子派遣作为遣隋使来到中国,一行12人受到中国朝廷的热情接待。迎宾宴上,看到中国人以筷箸进食,日本人大开眼界,羡慕至极。第二年,在日本的邀请下,以裴世清为首的13名官员组成使团回访日本,小野妹子亦随同回国,并带回了中国的箸献给圣德太子。一番对隋朝宫宴的精心描绘后,小野妹子建议圣德太子放弃用手进食的习惯,以中国的礼仪和箸食款待中国使者。

圣德太子对箸垂涎已久,他欣然接受了小野妹子的建议,“来自筷子故乡的裴世清使团促成了日本宫廷宴会第一次使用筷子,他们是改变日本‘手食’历史的推进者和见证人。”

奈良时代,唐风盛行,日本宫廷模仿唐朝,在宴会上用起了盛放金银箸匙的“马头盘”,这种盘盛器因形肖马面得名,整个皇家宴会上,只有天皇本人的台盘上才有。同时期一本收录日本神话史的古书《古事记》中,第一次出现了“箸”字及相关传说。

《古事记》载,日本护海之神须佐之男命因性格暴烈、作恶多端被赶出天国,流落人间。一天,须佐之男命在出云国的河边休息,发现上游漂来一双精美的筷子,须佐之男命料定上游之人必是走投无路,才会将供奉神的筷箸扔下来。他溯河而上,发现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名叫稻田姬的女孩正在哭泣,询问后得知老夫妇原来有8个女儿,前7个都被一条长着8个脑袋的大蛇吃掉了,今年就要轮到最后一个女儿了,全家人手足无措,哭泣不止。见此惨状,须佐之男命急中生智,命老夫妇准备好烈酒,打算以酒吸引大蛇,趁其喝醉之际杀之,果然,大蛇被酒的香气吸引而来,它将8个头伸入酒桶中,酩酊大醉时被须佐之男命轻易斩杀,落魄下凡的护海之神因一双筷子抱得美人归。

生于箸,死于箸

8世纪后,箸在日本逐渐普及,日本民间也放弃了手食的习惯。在日本,食物是大自然和神灵的赐予,作为连接食物和人之间的桥梁,箸连接着人和神,它是人神合一的象征。对伴随他们一生的筷子,日本人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所以他们在进餐前一般会拿着筷子双手捧举谢神。

在所有与箸有关的风俗中,日本人认为,用餐时筷箸折断将是不祥之兆。日本历史上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将军足利义胜骑马春游时,因马折断腿坠马身亡,传说此前一年,他与家臣享用盛宴时,曾不小心折断了手中的筷箸。所以日本人使用筷子时格外小心。中国筷子传入日本后,在形制和功能上都做出了相应改变。早期日本主要使用“片口箸”( 一头尖的筷箸) “两口箸”( 两头尖的筷箸) 和“寸胴箸”( 两头相同形状的筷箸)。由于古时日本人吃饭没有给别人夹菜的习惯,在多数场合倡导分餐制,没有必要像中国人那样围着大长桌或圆桌吃饭,对长距离夹菜无要求,所以日本的筷子头尖身短,加上他们喜吃鱼的饮食习惯,箸头被削得尖尖的,方便剔拨食物。

反观韩国的筷箸文化,从2000年前朝鲜半岛受中国影响开始筷子和勺子配套使用进食后,到现在,朝鲜半岛的人民吃饭还是用勺,夹菜还是用筷,或者是用勺子将饭、菜拌到一起吃。勺筷分工如此明确,保留了2000年前中国人匕箸分工的模式。与中国相比,韩国的筷子比较短,在材料选择上,偏向于使用黄铜或其他金属材料。据说,韩国使用金属筷是因为战乱不断,金属做的筷子不易损坏的缘故,也有说是因为韩国人多食用像酱油、辣椒酱等染透力很强的调料,用木料或塑料做成的筷子难以长久使用。

韩国的筷箸风俗很多,如朝鲜姑娘出嫁时,要以夫妇配对的银匙和银箸作为陪嫁,等到生小孩时,再由娘家的父母在一套小型匙箸上刻上外孙的名字送去,以示祝贺。在日本筷箸文化中,孩子出生后百天(也有说7天或120天)要举行初次用箸的仪式,做法是用箸夹取一些食物放到婴儿口中,象征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可以和成人一样吃任何食物,并祈祷一生衣食无忧;日本人临终前“喝”的最后一滴水,也是由死者子女用缠有脱脂棉的筷箸去蘸,而后用来湿润死者的双唇,因此日本亦有生于箸、死于箸的说法。

类似的风俗传统在筷子诞生地中国则更多。慈禧怀孕刨喜坑放筷子,求顺产“快生太子”,广东翁源一带,新婚时以筷避邪等,不一而足。虽说中国人天天都在用筷子,但知晓筷子背后的历史、礼仪、禁忌文明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我们仍无动于衷,那未来一代对于筷子使用的习俗,无疑会更不知所措。”这一切,直接推动了筷子的申遗之路。

文|李崇寒(参考资料:蓝翔、王剑勤《古今中外筷箸大观》、李庆祥《日本的箸与文化:兼与中国筷子文化比较》、张慧荣《汉字文化与日本筷子》、王仁湘《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等)

如果觉得《筷子申遗韩国又躺枪:中日韩三国筷箸文化大不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