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重压之下

重压之下

时间:2023-12-04 06:05:34

相关推荐

重压之下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这“重赏”的同时再掺和着“重压”,那就指不定会有什么出现了。当今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那些毕业年级的任教者)中的绝大多数大概都曾不同程度地领略过那种“重赏”与“重压”并施的滋味,都曾在那种前有“萝卜”后有“大棒”的非奖则罚的尴尬处境中辗转反侧过。自然,在如此机制下会走出不少成功的“勇夫”与“智者”,他们会想方设法以超凡的勇气和杰出智慧去挑战极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本校乃至本地区升学史上的奇迹与神话。但这种“赏”与“压”的力度一旦突破了一般教师所能承受的限度,或者说某些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无法承载起这“赏”、“压”之重,则必然会使不少的“灵魂工程师”心理失衡动作走形,由“勇”而至于“莽”,由“智”而至于不择手段钻牛角尖,以致沦为“灵魂被折磨进而又折磨起他人灵魂(乃至身体)的工程师”。追根溯源,这类教师同样是今天这个时代特定的教育气候所造就的不幸者,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更是在给孩子们制造着种种不幸。偏偏这种“不幸”的教育在许多人眼中又是正常不过的,甚至是别出心裁而卓有成效的。

这么说着难免会让人觉得空泛而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甚至有给我们的教育、教师抹黑之嫌,那就让我举则我亲眼所见的例子来谈吧。

不久前到一所在本地颇有名气的重点中学(这是习惯说法,现今我们这里已一律改称“示范高中”了,大概是为了突出其对一般中学的“示范”、“样板”作用吧)找一名高三的学生。踏进教室,只见教室后面用以出板报的黑板两侧一红一白醒目地张贴着两份学生成绩公布榜:红底金字的为“光荣榜”,上面大书着最近一次考试班上的前十名同学的名单及成绩,末尾的按语是号召全班学生以之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和挑战;白纸黑字的则是一份“警示榜”,上面公布着考试后十名同学的名单及分数,末尾的按语则完全是一种警告的语气和训斥(甚至近乎嘲讽)的口吻,指责这些同学全无上进心,在学习上拖了全班的后腿,丢了同学们的脸,并警告这些学生若再不幡然悔悟发愤苦读赶超先进水平,定会在高考中被淘汰而沦为“二等公民”云云。

看到面前这两份一宠一辱对比鲜明的公布榜,我顿时感到一股肃杀的寒气扑面而来。我不相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对学生按考分进行排名(更不用说张榜公布了)的号令会被严严实实地挡在这所学校的围墙之外,领导、教师皆不知情;我也不相信出此下策的教师会毫无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以至于如此大张旗鼓有恃无恐地挫伤着学生的自尊心,使那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的心灵受辱;我更无法想象在这样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里,在一个有着较高的知识素养和高智商的教师群体中竟然会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这一很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举止!我只能理解为功利味十足的“应试教育”(其背后便是高升学率所带来的不尽的利益和高考失败后所必须承受的莫大的压力)已使得“利令智昏”这一成语在这一教师群体中变成了现实。为了高考的辉煌,为了转嫁来自上级、社会、家长的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了自己那只已不再“铁”的饭碗握得更加牢固,我们不少的毕业班教师几乎已经到了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可以加班加点将学生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一网打尽,可以将升学无望的学生一纸“休(病休甚至勒令退学)书”打道回府,可以重金挖来外校优秀学生加盟本校,甚至可以指导学生考试时互相“关照”彼此“照应”……至于每次阶段考试之后对学生的奖优罚差那又算得了什么!在我看来那种势必给学生心灵带来无尽伤害的红、白二榜的“强刺激”在不少学校也许早已属于家常便饭、常规武器了。

有人将中国的高中教育比作但丁笔下的“炼狱”,挺过来的,升入天堂;熬不了的,堕入地狱。不过,这说的可是学生,而他们只不过经受一轮的煎熬。可我们的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却要经受着一轮又一轮的煎熬!在种种外力的持久的作用下,要保证教师心理始终宠辱不惊从容恬淡、行为一直中规中矩不出昏招,事实上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我们的舆论一直在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呼吁,却往往忽视了教师所承受着的心理甚至生理上的重负。其实,只要教师身上的压力得不到减轻,要想减轻学生负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充其量也就是扬汤止沸而已。

《中国教育报》2月28日第6版

如果觉得《重压之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