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广岛原子弹爆炸73年 扒一扒科技与战争启示录

广岛原子弹爆炸73年 扒一扒科技与战争启示录

时间:2022-03-08 13:21:27

相关推荐

广岛原子弹爆炸73年 扒一扒科技与战争启示录

被原子弹袭击过后的日本,一开始并不知道被什么袭击

几乎没有人怀疑科技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如果没有科技,对于绝大多数人,生活是肮脏的、生命是短暂的、认知是野蛮的。但是科技也可以瞬间摧毁繁华,重返肮脏、短暂与野蛮。

1945年8月6日凌晨,一架名为Enola Gay的B-29轰炸机从天宁岛起飞,向西北方向前往日本。轰炸机的主要目标是广岛市,位于日本本州岛西南,广岛的平民人口总数近30万,是一个重要的军事中心,约有43000名日本士兵。

华盛顿特区时间8月6日上午11点,广播电台开始播放杜鲁门总统事先准备声明,告知美国公众美国已经在日本广岛上放下了一种全新的炸弹——原子弹。杜鲁门总统宣布,如果按照7月26日《波茨坦宣言》的要求,日本仍然拒绝无条件投降,美国将以同样具有破坏性的结果攻击其他目标。三天后,即8月9日,美国飞机在日本各地分发传单,告知日本人:“我们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武器——原子弹。我们刚刚开始使用这种武器对抗你的祖国。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关于原子弹落在哪座城市,请了解一下广岛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没有了解过被投放过原子弹的城市,那么你也无法形象理解什么是彻底摧毁。一开始日本军方不知道具体什么武器袭击了广岛,刺鼻的电离子味道,一度使人们怀疑投下的是毒气弹。三顿重的炸弹在距地面七百五十米的空中爆炸,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为一百五十米的巨大火球,放出异样光亮,极其刺眼。火球缓缓上升,直至六千米高空,形成一团蘑菇云。爆炸中心附近区域温度三千至四千度。蘑菇云的下方,皆为地狱。

反战和和平成为全球普世价值

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是迄今为止人类在战争中唯一使用过的核武器。被原子弹炸过的世界领教了科技应用于武器的威力,部分人处于惊恐之中,结论是原子弹可以威胁到全人类生存,反战思潮再风起云涌。

反战的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英法交战结束后的1796年,这场波及范围广,参与国家数量多的战争,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越惨烈,反思越强烈。这次战争后,国际社会萌生了反战的思潮。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科技是推动社会最强劲的动力、科技成为塑造人类社会的主要方式,这种塑造也可以是毁灭性塑造。

原子弹对日本的使用,积极的结果是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但看到原子弹爆炸对于人类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国际社会反战和反核武器的思潮再次爆发。

第一代反战勇士是工作在科技前沿的人。对科学用于毁灭而非创造的恐惧和担忧往往从最了解的人身上体现的最明显,他们的反应也最为迅速,因为此时公众还处在懵懂之中。《军事目的使用原子能方法的发展概论》(Smyth Report)在长崎爆炸两天后发布,这是美国政府发布的曼哈顿计划的官方技术史。报告销售了近127000份,一度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其中有一个颇为引人注意的观点,“我们国家政策的最终责任在于其公民,只有在充分理解后,他们才能明智地履行这些责任。不能指望普通公民清楚地了解原子弹是如何构建的或它是如何工作的,但在这个国家有大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可以理解这些事情并且可以向同胞们解释原子弹的潜力与可能性。”报告的撰写者也是美国顶尖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每当改造客观世界手段和方法取得质的飞跃时,人们称之为技术革命,但是技术革命并非一个容易普及的概念,美国在扔出第一颗原子弹后让科学家亲自带领公众理解科技革命发展史。

能力与责任总是相互增长,前沿科学泰斗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呼吁的第一线。1955年7月9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伦敦发布。宣言强调了核武器带来的危险,并呼吁世界领导人寻求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办法。签署者包括十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爱因斯坦,遗憾的是,这位伟人在签署完该协议的几天后离世。

宣言在伦敦卡克斯顿音乐厅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据会议负责人描述,开始认为只有少数媒体会出席,活动举办方在卡克斯顿音乐厅为新闻发布会预订了一个较小的会议室,但很快就发现坐不下了,便换了更大的会议室。最后,最大的会议室被挤满。在会议当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在问答环节,一些人最初公开反对“宣言”中的想法。然而,结果是他们被说服了,媒体对反核武器论点的强大性深信不疑。最终,该报道登上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

20世纪60年代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逐步升级,美国掀起历史上最大的反战思潮,使全世界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反战和和平成为全球普世价值,第二代反战的推动者是文学家与艺术家,他们成为思考者加入科学家的行列,成为中流砥柱,从更深层次上引导世界思考,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蕴含着对战争、对科技应用的反思,让受众深刻反思:战争究竟带给人类什么?

核战争的恐惧已经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能够把人类消灭个好几遍的武器,危险依然在原地等待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危险的小国家也在积极进行核试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随着对原子本质理解的发展,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是在20世纪,人工智能的发展几起几落,萌芽时期大概出现在20世纪中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和其同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由3000个真空管和B-24轰炸机上一个多余的自动指示装置来模拟40个神经元组成的网络的,最终明斯基以“神经网络和脑模型问题”为题完成博士论文。昔日的军用设备成为早期人工智能计算机的自动指示装置,夸张吗?不,军事是科技的重要应用领域与重要场景,科技与军事共同增长能力。

如今,在人工智能第三次发展热潮中,赶上了计算能力的重大突破。根据现有的复合增长率数据,到,人工智能引发的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会增长12倍,连深度学习这么耗资源的计算都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训练的迭代达到应用的水平。人工智能达到爆发的临界点,数据洪流和算法创新,计算能力的需求一同发力。普及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零售、能源、交通、工业领域发生作用。合理的推测,各国的军事领域会非常渴望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

73年后,对核武器的恐惧已经逐渐消失,虽然我们深知全世界范围内的核武器可以将人类迅速消灭干净,但是取而代之是人们对人工智能革命的狂喜,尽管不少人对这项技术的理解仅限于字面意思,但是也不妨碍AlphaGo和升级版的AlphaGo Zero的成为科技领域爆炸性的新闻事件。社会公众狂喜于技术的进步,狂喜人类文明进程加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和社会价值,堪比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但公众对人工智能革命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新闻事件层面。现在呼声最高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们的工作。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技术的发展将为人们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过程之中可能会有一些痛苦,人们可能需要时间接受相应的教育或是训练。但是,人类终将适应这一变化。

如果一项堪称革命的技术叩开人类社会的大门,仅仅看到一项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而不考虑和如何防止、如何限制、如何约束,那么后果将无法想象。

现今的共识是,人工智能能够在三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第一、加速,大规模解决方案速度的加快。科学探索带来的大规模数据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去处理,海量数据需要机器学习算法去处理,从事人类辅助判断。第二、扩展人类能力,在视觉、听觉等方面,、例如用机电信号控制机械装置扩展人的能力。第三、机器自主,自动化,机器人、无人机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任务,人工智能使机器自主的去完成。这三个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领域均可以应用于战争。

目前,暴露在公众领域最大的事件是美国国防部向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提出巨额预算,欲购买云计算服务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美国军方鼓吹商用科技与军用需求的合作是天作之合。如果谷歌的算法被美国军方购买,那么,无人机在战场上获得的海量数据将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挖掘,转化为有价值的行动情报和军事洞察,此次事件可以视为开启了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先河,是美国国防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战场的重要里程碑。

一切都是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时代下第三股反战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谷歌员工发表公开信反对参与美国国防部的人工智能项目,签名积累到4000多人,诉求清晰:谷歌不应卷入战争,谷歌及其供应链生态永应不发展战争科技。谷歌员工请求公司撤出美国国防部项目。压力下,谷歌制定新的原则禁止人工智能应用到武器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人工智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如何约束和禁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商业伦理的指导性文件。不久之后,谷歌正式宣布现有项目将不与美国国防部续约。现有合同为期18个月将在3月到期,并承诺不再争取续约。科技巨头中的技术工作人员的道德理念和其技术水平一样优秀,从文学家和艺术家手中接过全球反战的接力棒。

凝视历史,走近受害者与受害地

《广岛》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新闻作品中这样描述:爆炸后幸存的的美也子不停的问道“妈妈,为什么是晚上了,为什么我们的房子倒了?发生了什么?”

另一位亲历者:“每隔两三栋已经变成废墟的房子,就能听到被埋的人从废墟底下虚弱的呼救——如果可以的话,请您救救我。人之将尽,弥留之际的呼救声中,仍带着日本人特有的礼貌……火势太大,救援者不愿离开救援现场,一路呜咽,“让我留下,别管我,让我死在这里。”原子弹爆炸后的核辐射所带来的疾病和后遗症,影响了当地几代人,数量远远超出爆炸之时的死伤人数。

所有的悲伤、仇恨、无助、怨恨已经让时间清洗,原子弹爆炸遗址是广岛的标志性区域,遗址中的圆顶塔是慰灵碑、和平纪念像三大景观建筑物中唯一的原存遗址,爆炸前是当地特产展销的活动中心,建筑物保留炸后原样,丑陋、突兀与惊悚的画面定格在眼前,摧毁后的建筑物没有完全坍塌,和地震后的建筑物有所不同的是,砖瓦类的建筑材料已经几乎消失,钢筋结构赤裸的暴露在眼前,圆形穹顶部分好像一把撑起来只剩下伞骨的雨伞,建筑材料极少附着在残留的金属结构上,好像从彩色照片中抠出一片图纸,视线范围内完全没有颜色,灰黑,碎小的建筑垃圾散落地下、铺满地面,怅然和悽怆之感顿时笼罩周身,仿佛几步就从繁华的城市跌落进另一个世界,不远处的现代建筑物和原子弹爆炸后的建筑物强烈对比,构成了一个失衡、扭曲的逼仄世界、高傲、自卑、压抑并存,视觉感官的刺激顿时令人浑然不觉其他。

尾声:

过去的73年,每当8月6日临近,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今年的纪念活动仍会是一个分裂的和平运动。刻在纪念碑上的句子——“安息吧,因为这样的错误不会再犯”,碑文中包含了人类的热切希望,和广岛的苦苦祈求……。每当外国人到访广岛时,你经常听到有声音在说:“世界政要都应该来广岛,并跪在纪念碑前深思。”——原子弹爆炸亲历者留言。

世界政要也未必要到访广岛,每年的8月6日,应该让日本本国的政要们长跪和平纪念碑前集体深思。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73周年。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

推荐阅读

谷歌: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算法度阴山

亲爱的数据

出品:谭婧

美编:陈泓宇

如果觉得《广岛原子弹爆炸73年 扒一扒科技与战争启示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