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丘成桐:用时间培养一批本土一流基础科学人才

丘成桐:用时间培养一批本土一流基础科学人才

时间:2019-06-12 05:07:36

相关推荐

丘成桐:用时间培养一批本土一流基础科学人才

用时间培养一批

本土一流基础科学人才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

>>>>

时隔两年,年过七旬的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再次踏上故土,发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岭)数学大会。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他分享了自己与祖国、与家乡的点滴故事,并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人才培育鼓与呼。

“如果想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发出中国人的声音,就一定要在基础科学上下功夫。”丘成桐认为,未来,如何让量子人工智能与量子深度学习变成实用工具,有赖于基础科学和数学的深度结合。

谈到如何拉近海外华裔新生代与中国的联系,丘成桐认为,要鼓励他们多来中国实地体验。一开始,年长者可以邀请年轻人一同回乡,沿着祖辈的足迹触碰中华文脉,体会中国发展变迁。这样,年轻人会在心里逐渐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联系,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01

谈人工智能发展:

数学与基础理论突破不可或缺

南方日报:1979年,您在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数学家华罗庚的邀请下,来到中国进行首次学术访问。此后40多年来,您为推动中国数学和基础科学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当下,如何理解数学和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丘成桐:数学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对于应用科学取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长治久安,强大的数学和基础科学是必需的。

当今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能力很大。但现阶段,种种物理极限制约着芯片性能的进一步发展。应对方法之一,是寻找更好的算法。对此的热门研究方向,正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如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算法,已经给医学和卫生保健、零售等行业带来突破。事实上,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数十年前就有了。它近期的蓬勃发展得益于3个重要因素: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大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的标准算法来处理数据、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的强大计算力。

然而,其中的数学理论却没有明显的突破,这也是人工智能领域存在诸多瓶颈的本源。我们很多数学方法还相对原始,过度依赖于经验总结,而非真正来自内在的数学结构。这也导致了当下人工智能在处理大数据问题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算力,甚至需要超级计算机的协助。而且,由于缺乏数学理论的支持,很多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环境,缺乏可迁移性。

当下大热的深度学习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暂时没有更好的算法来替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相关数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大数据内在的数学结构和原理。

因此,在可见的未来,如何让量子人工智能与量子深度学习变成实用工具,实在有赖于基础科学和数学的深度结合。

南方日报:中国发展人工智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怎样才能破题?

丘成桐:人口规模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一大优势。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做了很多优秀的工作,处于世界前沿水平;但在基础理论、算法创新、量子计算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未来,中国如果想要在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实现赶超,数学和基础理论的突破是不可或缺的。

在我看来,中国的理论数学家、应用数学家鼎力合作,再加上物理学家以及其他对数学逻辑思考有贡献的学者共同参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事。想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结构,并且要在相关学科取得大的突破,非这样做不可。

02

论基础科学突破:

鼓励年轻人发挥创意发展所长

南方日报:您长期关注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青少年教育。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青少年教育的水平,如今在全球处于什么地位?

丘成桐:此次揭幕的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设有数学史大纲展区,列出了2000年以前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按时间顺序和领域分类后共列出80个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其中的华人数学家很少,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客观事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科学有了可喜的进步,但目前在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科学研究上,与先进国家还存在距离。要迎头赶上,我认为,国内学界与专家应当更多把精力投给年轻一辈,让他们发展所长。权威专家尤其是科学界的老人,要带头鼓励年轻人发挥创意。政府官员、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齐心协力培养年轻人成才。这样,我想用上十年功夫,可以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国本土数学家。

中国青少年教育同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每年,我都会主持中学生科学竞赛,和全国优秀学生多有接触。现在参赛学生的素质都很不错,而且有好几所中学每一年都相当成功,表明这些中学的数学训练是足够的,学生也很有天分和能力。

南方日报:对于培育中国本土数学人才,您有给自己设定目标吗?

丘成桐:我希望在未来的十年内,能够将一批一流的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生培养出来,使得他们的数学知识、修养与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个目标完成后,相信将对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未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培养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但它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要有恒心、有毅力。我自己期待尽一份力量,推动中国基础数学研究往前走,助力中国数学家迎头赶上世界科研前沿。

学问是没有国界的。不管哪个国家的团队,只要数学研究或者数学教育做得好,我都希望和他们开展交流合作,并且愿意提供一些互相学习借鉴各自经验的机会。

03

谈中华文化传承:

期盼华裔新生代更多走进中国

南方日报:此次回乡,您除了发起卡拉比-丘(梅州蕉岭)数学大会,也走访了位于蕉岭县文福镇羊岃村的祖居。您对家乡有哪些新感受?

丘成桐:蕉岭山环水绕,人文底蕴深厚,如果能有完善的配套服务,是一个很合适做学问的地方,也是艺术家的创作胜地。我期待多和朋友一同回到蕉岭,做学问。同时,也希望通过文化的兴旺,带动乡亲们提升生活水平。

南方日报:据了解,您的祖父丘集熙和外祖父梁伯聪都是清末的秀才,您父亲是哲学教授。家风对您的成长有何影响?

丘成桐:家人的教诲塑造了我。我对家乡的感情,很大程度源于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

我父亲是蕉岭人,后来考入省立梅州中学;母亲是梅县人。那时,外祖父梁伯聪在省立梅州中学做图书馆员。父亲的一个老师,撮合他和母亲走到一起。我外祖父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读书人,书法、画画、写诗、作赋都通晓。林风眠、李金发都是外祖父的学生。外祖父很欣赏我父亲的才华。在我父母订婚时,外祖父贺诗祝福。

从小到大,我受父亲的影响颇深。他保持了家乡农村的很多风俗。即使到了香港,父亲每年都按宗族规矩祭祖。他常常和我讲起祖父做学问的故事。外祖父的一首诗,被我父亲挂在家里客厅里面。那是一首相当长的诗,主要讲怎么做学问,还夸奖了我的父亲,也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我每天看这首诗,也念得很熟。

虽然我没有见过祖父和外祖父,但通过不同的途径,家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并让后代从中受益。

南方日报:今年1月,您在北京获颁“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在您看来,如何培育海外年轻华裔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丘成桐:听说我这次重回家乡梅州蕉岭,全家人都很激动。可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身处国外的他们不方便同行。本来孩子们都是很有兴趣的,只能以后找机会再来。

培养华裔新生代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命题。我的亲身经历证明,鼓励海外年轻一代更多走进中国,零距离体验中华文化习俗,实地感知中国的发展,是拉近他们与祖(籍)国感情的“良方”。

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在美国长大。大儿子小时候中文学得很不错,还通读了《三国演义》等经典名作。相较而言,二儿子的语言天赋虽然一般,但他时不时会跟随我来中国,自己后来又在昆明生活过数年,交了不少当地朋友。现在,二儿子的中文比大哥讲得还要好,对中华文化既着迷又自豪。每次回到美国,他都会把亲身经历分享给朋友、同事和邻居,告诉身边人什么是中华文化。

我始终认为,要拉近海外华裔新生代与中国的联系,就要鼓励他们多来中国实地体验。让这些年轻人在心里逐渐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联系,成长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THE END—

编辑 ∑Gemini

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推荐

☞一分钟看懂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

☞编程与线性代数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这五种处事方式

☞神经网络其实和人一样懒惰,喜欢走捷径......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c++还有用武之地吗?

☞霍金承认有鬼神,为什么霍金和牛顿这些人最后都信神

如果觉得《丘成桐:用时间培养一批本土一流基础科学人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