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探讨安眠药正确安全使用方法及中医视角下的失眠问题

探讨安眠药正确安全使用方法及中医视角下的失眠问题

时间:2024-05-05 06:02:35

相关推荐

探讨安眠药正确安全使用方法及中医视角下的失眠问题

安眠药如何正确和安全服用

失眠,不仅是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现已成为都市白领工作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失眠是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睡眠障碍,通常是我们对睡眠时间或者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工作生活的一种主观体验。目前最常用的是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催眠药物。

苯二氮类:具有镇静、肌松和抗惊厥的三重作用。其副作用有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损害、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氯氮(利眠宁)是这类药中最先被使用者,以后相继研制出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氟西泮(氟安定)、氟硝西泮(氟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

非苯二氮类:主要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药物。仅有催眠而无镇静、肌松和抗惊厥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剂量内唑吡坦和佐匹克隆一般不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综合征。

近年临床上陆续使用了一些新的治疗失眠药物,如加波沙朵等。随着绿色产品热的兴起,天然安眠药物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褪黑素(松果体素)、某些蛋白质、多肽类生物工程产品等,也在临床用于治疗失眠。总之,目前临床有多种安眠药可选用。

“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使用

治疗失眠应选择非苯二氮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亚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建议咨询临床医生。如果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目的,则只需临时或间断用药。

对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提倡间断性用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间断治疗模式,但仍可以“按需用药”。“按需用药”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白天的工作情况和夜间的睡眠需求,考虑使用短半衰期镇静催眠类药物。具体方法是:预期入睡困难时,上床前15分钟服用;根据夜间睡眠时间的需求,于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个小时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即当第二天白天没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服用。

特殊人群谨慎用药

老年人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当天服药导致次日清晨醒后的药物延续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忌用。除偶尔用于治疗儿童夜惊和梦游症之外,其他情况一般不用于儿童。围绝经期妇女,应首先排除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服用本类药物期间应避免开车和进行大型机器操纵。需要强调的是,在12 小时内应绝对禁忌酒与药两者混用,因为酒精能强化或者倍增镇静催眠药对呼吸中枢系统的抑制作用。

探讨安眠药正确安全使用方法及中医视角下的失眠问题

持续服用或换药因人而异

一般连续用药不超过3~4周,而多数高年资医生认为治疗持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和维持时间。考虑换药的情况是:推荐的治疗剂量内无效;长期大量使用超过6个月;已经产生耐受和不良反应严重者及有成瘾史的患者。长期接受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用非苯二氮类药物替代治疗时,苯二氮类药物应逐渐减量,同时非苯二氮类药物开始使用并逐渐加量至治疗量,在两周左右完成换药过程。终止药物治疗应逐步减少夜间用药,在持续治疗停止后可间歇用药一段时间。

此外,由于催眠药物可能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并可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以及抗抑郁药的胃肠道反应等,因此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止年轻人由于追时髦而引起药物滥用。

小贴士:三种安眠药的禁忌人群

1.唑吡坦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用药后入睡快,可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把深睡眠时间调节到生理水平,增加总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醒后感觉良好。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扎来普隆用于入睡困难的失眠症的短期治疗。该药起效快且作用时间短,药物依赖、停药后戒断反应和反跳性失眠均较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症肌无力、严重呼吸困难或胸部疾病患者禁用。

3.佐匹克隆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晨残余作用的患者。其作用特点是患者用药后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醒后较舒适。长期用佐匹克隆后突然停药可有戒断现象出现,有轻度的激动、焦虑、肌痛、反跳性失眠、噩梦等。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

失眠的中医分型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是因为外感或内伤等各种病因使人体阴阳不交、营卫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而致夜晚 难以入寐或入寐易醒、多梦等症状。临床上为确保疗效、便于运用中成药治疗失眠,需要将临床证型进行细分,只有辨证精准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将失眠分为心胆气虚 、心血不足、气阴两虚、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心火亢旺、痰火扰心、肝火扰心、肝郁气滞、营卫不和、瘀血扰心等型。

1.临床上心胆气虚症见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 心悸、触事易惊、气短 自汗、倦 怠乏力、舌淡脉弱,治 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药用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症见失眠健忘、心悸不安、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治以养血宁心安神,药用养血安神片;

3.气阴两虚症见失眠烦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盗汗口干、舌红少津、脉细弱,治 以益气养阴,药用天王补心丹;

4.心脾两虚症见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弱无力,治以补益心脾,药用归脾丸;

5.心肾不交症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药用交泰丸;

6.心火亢盛症见失眠 多梦、心神不宁、烦乱怔忡、胸中烦闷、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治以重镇安神、清热养血,药用朱砂安神丸;

7.痰火扰心症见失眠多梦、胸闷烦躁、口干口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清心化痰宁神,药用牛黄清心丸;

8.肝火扰心症见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寐、急躁易怒、头晕头涨、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治以清肝泄火、宁心安 神,药用天麻钩藤饮冲剂;

9.肝郁气滞症见失眠、健忘、心烦、焦虑、情志抑郁、胸胁胀满、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苔薄白、脉弦,治以舒肝解郁、安神定志,药用解郁安神冲剂;

10.营卫不和症见失眠多梦、身不发热而时 自汗出或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舌淡红、 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治以调和营卫,药用桂枝合剂;

11.瘀血扰心症见入睡困难或彻夜不寐、梦多易醒、烦躁不安、久治不愈、面部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脉涩,治以活血化瘀,药用血府逐瘀胶囊。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如果觉得《探讨安眠药正确安全使用方法及中医视角下的失眠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