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海东市小微创业信用贷款 海南小微企业贷款政策

海东市小微创业信用贷款 海南小微企业贷款政策

时间:2022-03-23 00:04:24

相关推荐

海东市小微创业信用贷款 海南小微企业贷款政策

【海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近年来,海东市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累计7324人,实现就业6445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8%,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灵活就业为主的多元化就业形态,总体就业形势比较平稳。

海东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海东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任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实施“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和政府雇员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按照加强基层、充实一线、强化公共服务和“凡进必考”的原则,公开考录高校毕业生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增强了就业稳定性。

同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后续服务、评估考核为一体的政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保障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并按照落实创业培训项目,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以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式积极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培训机构,结合市场需求和高校毕业生特点,对高校毕业生开展以促进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对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掌握创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创业能力。

此外,通过政策宣传、典型事迹报告等形式,重点宣传新时期就业创业政策以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搭建了良好的展示创业方案和创业项目的舞台。

据介绍,海东市将进一步梳理完善,细化实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形成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组合,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积极开展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和实训,提供创业“一条龙”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促进就业的有效衔接;建立海东市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数据库,逐人摸排登记,掌握其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做到底数清、需求明;持续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其就业技能和求职本领。

【民和农商银行捐资30万元助力疫情防控】为驰援抗疫一线工作,8月30日下午,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村商业银行捐赠30万元、县农商银行干部职工捐款2.5万余元支持民和县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地方金融机构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此次疫情是以来民和县面临的最为严峻、最为复杂、冲击最严重的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民和县县委书记毛学鸿表示,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民和农商银行及其干部职工的爱心捐赠,不仅诠释了民和农商银行“真情回馈、服务群众”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也体现了民和农商银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和大爱,也更加坚定了全县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民和县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民和县农商银行党支部书记李文楠表示,民和县农商银行作为老百姓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今天民和县农商银行及广大干部职工捐资支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以尽守土有责的微薄之力,也旨在弘扬民和县农商银行人“根植地方、共担共荣”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民和县农商银行坚守农村金融主力银行定位,主动融入到该县发展大局中,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余额达到22.8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1.86亿元,存款余额达35亿元。一直以来民和县农商银行把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为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创造便利、提供支持。在疫情期间,民和县农商银行对三农、小微企业等信贷资金需求主动对接、靠前服务,优化贷款政策,简化贷款流程,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发放线上贷款14.32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22.97亿元,为民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民和县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在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民和县农商银行党支部书记李文楠说。

【海东市企业登记可在微信“秒批秒办”】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开办便利化,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升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日,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企业设立微信小程序的试运行,全面上线企业设立移动端申请服务,打破了企业设立电脑端申请的限制,做到了小程序大服务。

为确保服务到位,海东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安排布置系统测试工作,确保微信小程序服务质量,组织委托代理企业、各县区登记人员、办事群众广泛开展小程序测试认证及时反馈用户体验。登记注册窗口人员及时熟悉并掌握企业设立微信小程序操作流程,并详细记录流程中的操作难点和重点,及时为办事群众解答相关问题,确保小程序的运用流程流畅。同时,利用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微信业务群、市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对小程序的宣传及二维码的推送,提高小程序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据介绍,“微信办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以后,申请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公示等各环节。整个办理过程无需再安装其他APP或介质,亦无需使用电脑端进行辅助,方便快捷,形成集身份认证、活体识别、数字签名、申报注册、电子档案于一体的微信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大幅优化了市场准入环境,降低了办事成本,提升了服务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近年来,海东市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聚焦经济建设、开放合作、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投身新海东建设,一幅幅改革蓝图渐次铺展,一个个发展巨变逐步呈现,一项项惠民红利不断释放……海东市坚持以“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只跑一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整合涉企证照,“多证合一”全面实现,迅速推进“简易注销”,为中小微企业退出市场提供便利。在优化市场环境、保障民生基础、培育优势产业、规范市场秩序、“互联网+”市场监管建设方面实现了“五个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海东市将“保市场主体”工作任务提升到坚持“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制定“保市场主体”16条工作措施,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登记便利化水平、压缩审批时限为着力点,逐步对接政府各项简政放权举措,全面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压减环节、压减材料,企业开办由5个部门减少到1个部门,8个环节压缩到1个环节,登记注册时间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比国家规定办理时间缩短了0.5天。

【循化千方百计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项目为王、项目至上”理念,千方百计提效能、保进度、促达产,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奠定了坚实基础,用扎扎实实的项目建设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循化县抢抓国省市扩投资稳增长、稳住经济大盘等窗口期、机遇期,瞄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着力谋划生成黏性强、关联度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信息共享,着力生成亚龙湾沙滩休闲项目、撒拉小镇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牵引性、接续性项目。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平台,紧盯产业、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储备项目28个。依托青洽会,提出房地产、风力发电等40个符合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发展前景好、经济拉动性强的项目。依托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使之成为项目招引的主平台、主阵地。

同时,紧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稳住经济大盘等重要政策,拓宽视野,紧紧围绕政策、规划、产业、发展,认真谋划申报,主动对接走动,做到策划生成一批、包装入库一批、加快实施一批,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的大盘子。今年累计谋划储备吾土斯山土地整治、污水处理厂扩容管改造、积石心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83个。

聚焦重大项目前期关键环节,循化县提前介入,精准发力,破解项目落实难、要素保障难、审批办理难等问题。年初以来,先后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财经委员会等会议,研究部署项目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工作,推动政府投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同时,强化用地、融资等要素保障,开通施工材料供应、施工人员出入“绿色通道”,压茬推进黄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二期、文体中心、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积石心滨河道路建设、吾土斯山土地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等重点项目。

按照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目标任务,循化县建立项目储备库,年初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筛选木匠滩安置房、文体中心、门诊急诊医技楼、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14个涵盖民生、能源、产业、生态各领域的项目集中亮相,掀起迅速投身大建设、大发展新浪潮。目前,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同比增长6.7%。对照各领域重点项目任务,循化县强化督导检查,拉出建设清单,分解任务、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工作。文体中心、房地产、夕昌水库、县人民医院功能用房及附属设施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目前,确定的1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70%,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2.3%。同时,以工代赈项目成效显著,波浪滩绿化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吸纳务工人数41人,发放劳务工资118.4万元,查汗都斯乡5村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吸纳务工人数39人,黄丰渠维修治理工程预计吸纳务工人数57人,发放劳务工资119.53万元。

为凝聚各方力量,当好项目投资企业“店小二”,今年循化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省相关厅局上门对接协调、争取支持,各分管县级领导、部门负责同志主动加强与开发企业的衔接沟通,解决了规划、资金、土地等一大批制约瓶颈问题,为项目落地和按序时进度推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紧盯省上打出的9方面128条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加快政策兑现落地,用“真金白银”支持项目建设。特别是完成留抵增值税额退税21户次计1150余万元,退还小微企业“六税两费”18户次3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将贷款业务办理周期缩短5-8天,组织金融机构公开承诺,下半年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各项目单位主动下沉送助企纾困解难政策上门,使每家投资企业、每个重大项目单位能享尽享,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民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产业振兴蹄疾步稳】过去一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海东精神”为引领,积极融入产业“四地”和“五个新海东”建设,围绕“七个新民和”建设,全力推动产业振兴蹄疾步稳,三次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全县经济加速恢复、总体平稳,呈现出稳中加固、质效双升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民和县准确把握“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协同推进”的重大要求,创新提出“2567”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户、边缘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持续跟进监测,防贫预警作用充分发挥,饮水安全、产业巩固、控辍保学、医疗社保等方面问题排查整改常态化开展,隆治乡乡村振兴试点乡和古鄯镇山庄村等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27个高原美丽乡村,完成1080户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和2050座农村户厕改造。特色种植、牛羊养殖、农产品加工、光伏发电等脱贫产业持续巩固壮大,脱贫村收益均达59万元。民和—滨湖东西部协作更加广泛,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挂牌成立。易地搬迁后续保障更加有力,集中搬迁安置区群众不动产权办理基本完成,2594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100%。

在三次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民和农业生产再获丰收,预计粮蔬果产量分别达38万吨、12万吨、14万吨,分别增长0.23%、3.4%、7.6%。300栋温室赤松茸和30栋温室灵芝喜获丰收,金丝皇菊等特色农作物向规模化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1.51万亩撂荒地复垦种植,2.88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建成,1482栋旧棚改造进展顺利,12万亩农田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计划,农田残膜回收率达90%。草畜产业发展稳步壮大,优质饲草转化率达58%以上,里长垣养殖园区1家养殖企业入园、8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电解铝、铁合金、氧化镁等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企业盈利普遍增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建设,17家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入驻中小企业创业园和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抱团发展,9家中小微企业入驻中小企业产业园。西部水电节能技术改造、濮耐电工级氧化镁和镁碳砖项目全面建成,天利硅业、云峰福利铁合金技改全面完成,卓达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基本建成,西兰合金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积极推进,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5亿元。与广西平果鉴烽签定投资协议,“青洽会”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亿元。

同时,第三产业持续升温,成功举办七里花海菊花展、隆治苹果采摘节等活动,乡村旅游景点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喇家考古遗址公园、七里花海被评为全县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禹王峡、南垣牡丹产业文化博览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12.7万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增长20.2%。农村电商发展迅猛,电商企业完成农副产品消费订单1100万元,牛羊肉、软梨饮品、灵芝等特色农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出省门,销往北上广深。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川海夜市一条街规范有序运营,川海中心商贸综合体基本建成。拉面经济持续巩固壮大,发放拉面奖补资金34.6万元、拉面贷款2460万元,民和拉面入驻滨湖区机关食堂,拉面产业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用更加显现。

【我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海东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将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截至目前,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6万人次,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今年,市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积极搭建资源供需平台,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38场次,2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精准掌握省内外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省外就业11.8万人次,省内就业12万人次,市内就业12.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9亿元;组织农民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引导7.1万农民工实现返岗复工。紧盯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精准就业帮扶,优化服务举措,确保相关待遇应发尽发。

市人社部门抢抓春节前技能培训黄金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东西部协作就业培训基地”“东西部协作劳务输出基地”,针对江苏省无锡市企业用工需求,对有培训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开展叉车、电焊等全封闭短期技能培训152人,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就业”模式,向江苏定向输送41人,实现稳定就业。加强与无锡市协调对接,推动劳务输出由“单向帮扶”向“双向协作”转变,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在江苏省就业农村劳动力2723人。大力实施“企业岗前培训、以工代训、贫困劳动力精准培训”三种培训模式,支持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50家企业5752名职工开展以工代训,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513.42万元。

聚焦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市人社部门统筹落实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组合式稳企助企暖商纾困政策,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线上宣传手段以及举行集中发放仪式和政策讲解座谈等方式,广范围、多渠道向符合享受政策的企业宣传社保惠企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着力支持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为106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71.5万元,为18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16.75万元,为3170家企业实施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2207万元,为72家特困企业缓缴社保费221.18万元。

【民和工业园今年力争完成固投6亿元】今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聚焦“七个新民和”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绘好今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力争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招商引资企业1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左右,节能降碳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

民和县坚持以加强集群化发展为目标,夯实产业优势,保持经济态势,全力打造以硅系、氧化镁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东部区域中小企业产业基地。积极对接引进总投资8亿元的年产16万吨岩矿棉生产线项目,力争总投资9.82亿元的4×5万KVA超洁净低能耗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3月份建成投产,稳步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园8家企业建设项目,力争年底全部建成投运。全力打造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中部区域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争取7栋标准化厂房全部入驻,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硒贝生物、雪芝隆、北归燕等12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上半年建成投运。全力打造以铝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西部区域新材料产业基地。以45万吨电解铝为依托,推动铝型材延伸加工企业,争取总投资5.6亿元的年产20万吨铝合金建筑型材、工业型材项目建成投用。

民和县坚持以加快循环化改造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奋力实现“三个转变”。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技术改造,推动粗放型、经验型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支持重点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单一型向循环型转变,加快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大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转变招商方式。进一步拓宽招商思路,深化精准招商,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全力破解基础设施薄弱难题,加快推进总投资3000万元的民和中小企业产业园道路工程,持续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力破解园区项目融资难题,积极与金融部门、园区企业进行对接,适时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全力破解园区僵尸企业转型升级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盘活园区闲置资产,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争取对5家僵尸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实现“腾笼换鸟”。

此外,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杜绝各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全力打造平安园区。改善生态环境,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落实企业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企业职工做好今年义务植树活动,全力打造绿色园区。认真落实《民和县重点企业服务绿卡管理办法》,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办理“服务绿卡”,提供更精准、更精细的服务,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加强园区外来人员摸排管控,全力打造和谐园区。持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园区党建品牌,发挥好“四员一书记”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牢固树立“全园下好一盘棋,全员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理念,全力打造高效园区。

【金融支持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12月29日,金融支持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通报金融支持海东经济发展情况,听取金融机构工作情况和工作打算,谋划明年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共同助力海东高质量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华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王华杰首先对全市金融机构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金融机构对海东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金融领域的干部职工表达了新年美好的祝愿。他说,今年以来,海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就业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和金融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全市金融机构的决定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

王华杰强调,是我们抢抓重大机遇、集中破解矛盾、释放强大动能的攻坚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全市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认识海东的发展潜力、动力、活力,聚焦国家战略部署和海东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省级机构的合作,持续保持密切合作的态势,为海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作出新的贡献。一是进一步做大信贷总量,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海东在兰西城市群节点的重大发展机遇,紧跟关于“双碳”“四地”目标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战略部署,围绕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重大领域,特别是要聚焦拉面经济、青绣产业、特色产品加工等重点工作,积极向省行、总行争取授信规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更好的、更多的金融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站在海东发展全局的高度,大胆创新金融理念和金融服务,积极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尤其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同时,要用好国家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政策,紧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投资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资金直达速度、提升金融服务温度。三是进一步推动政银企合作,深入研究各类市场主体多样化需求,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担保模式,扩大抵质押物范围,满足各类市场主体信贷需求。金融系统要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压缩放贷周期,落实好减费让利各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系统要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惠企政策,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加强经济金融形势预测预警,严厉整治金融乱象,积极稳妥化解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

市政府副市长史瑞明、王青沛,市政府秘书长王海波,市财政局、金融办及16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化隆为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这些流程图太实用了,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让我们工作起来也有个依据。”日前,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流程指南基本目录》已印发至全县372个村(社区),得到了全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的认可。

今年以来,化隆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作为落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建立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为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凝聚群众监督力量,真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先行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化隆县梳理总结现有小微权力运行的有效做法,按照“一个权力事项、一套工作流程、一张操作图表”的思路,建立以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化、权力操作阳光化、监督约束常态化的“三项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小微权力责任不明晰、权力不规范、用权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梳理出“四议两公开”重大决策、村(社区)财务支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等7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并明确监督管理和指导单位责任,厘清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规范村监委会主任、驻村“第一书记”、乡镇纪委审核签字流程,给村集体“钱袋子”戴上“紧箍”,有效防止“微腐败”的发生。同时,立足工作实际,各乡镇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流程,形成适用于本乡镇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

为保障《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流程指南基本目录》的推行落实,化隆县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使广大群众懂政策、善维权、愿监督。压紧压实村(社区)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把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情况纳入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村(社区)规范用权、严格管权。乡镇纪委重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行乡镇纪委委员分片联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履职的日常指导,提升监督水平。县直相关单位积极做好业务督促指导,经常性开展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强化业务监管,帮助提升村(社区)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有效解决了新任村干部“如何干”、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如何督”的问题。

【互助东国琴的故事】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毛斯北路新东街至安定西路段,井然有序道路运行状况令人心情舒畅。据了解,该路段自通车以来,交通拥堵,经过海东市政协委员、互助土族自治县绿色产业园区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东国琴的提案整改,该路段车辆得到有序通行,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

东国琴自担任政协委员后,心系民生问题和发展难题,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平安”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土乡城管工作提供了不少“金点子”。

互助县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局副局长李世红说:“针对此路段交通拥堵状况,东国琴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整改建议,我们在安定西路设置了道路隔离栏,分离了车流通行的方向,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便利。”

作为政协委员,东国琴把履行委员职责有机融入到本职工作中。面对城管工作的多项“瓶颈”,她深入走访,广泛征求意见,邀请城管部门“会诊”,最终开出了构建“智慧交通”的“药方”,开启了全县交管工作的新篇章。

在东国琴看来,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就是吃、住、行和产业园区安全生产等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与竞争力,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带头,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助跑。”春节临近,东国琴依然奔走在产业园区各个企业里,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做好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带领小微企业跑出加速度。

走进互助县绿色产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不时传来机器隆隆的轰鸣声。

正在园区忙碌的青海咏茂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训青对记者说:“对生产企业来说,水电气就是我们的血液,东国琴和其他政协委员出面与相关部门协调,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7月我们入驻园区,开工建设,三个月后公司就投入运行,到底我们的加工销售量达到一千余吨。”

记者了解到,7月,东国琴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刚投入建设的青海咏茂祥食品有限公司水电不通、各类手续繁杂,在她的沟通下,公司快速投入建设运行,并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不仅打通了企业运行的“大动脉”,还为企业引入了劳动力,为群众开辟了致富增收致富的好途径。

小微企业是绿色园区的主力军,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东国琴认为,海东作为领跑全省民营经济的创新性城市,引领小微企业集聚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产业范围,为海东新城经济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东国琴告诉记者,她和她所在社科界别的政协委员们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过去的一年里,他们深入海东各县区,走访了不少小微企业。在这过程中,他们了解到,由于租金等原因,这些中小微企业一时间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场地,又无法进入属地的产业园区,不少企业只得暂时歇业,通过她们的调研和帮助,这些企业的很多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快速成长。

东国琴就是这样,时刻牢记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身边的民生问题不断奔走……

市“两会”来临之际,东国琴又一次奔走在海东的大街小巷。她了解到,互助的八眉猪、卤肉、酿皮、手工酸奶、甜醅等农家特色小吃是市民们的首选,也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发展特色小吃已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海东的农家小吃有哪些?怎样推广传播让大家知晓。针对这一问题,东国琴将在今年“两会”提出了《关于做精做优海东农家特色小吃的建议》。

海东日报

【民和累计减免税费5404万】去年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聚焦“六稳”“六保”,全力以赴防疫情、保稳定、惠民生,通过“找痛点”“破难点”“通堵点”,设立“绿色通道”等,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费5404万元。

民和县对拟退税小微企业分布、数量及金额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在兼顾国库资金安全与优化退税服务的前提下,按照“便捷高效、特事特办”的原则,研究制定缩减退税业务申请审批环节方案,对小微企业退税实行全面覆盖、精准滴灌。认真审核退库申请书、退库清单及相关政策依据,审核无误后立即向纳税人账户汇划退库资金,确保退库资金直达纳税人账户。

同时,针对小微企业退库“户多、量大、额小、时间紧”的特点,开辟小微企业电子退税绿色通道,简化办税程序,精简涉税资料,在退税资料上做到两个“一”。“一张清单”明确退税清单格式和要素,实行退税“清单化”管理,实现缴库信息和退税信息“一张清单全覆盖”;“一套资料”建立退税资料数据库,采取一次提供、专项保管、反复使用的方式,由国库人员在办理退税业务时自行查找、获取、审核和比对,实现退税资料“大瘦身”。

此外,民和县建立总召集人联系机制,在调研、反复沟通的基础上,针对部分纳税人退税账号不明确等难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资料传递、信息沟通等工作,及时接收电子业务,认真核对电子信息,退税重要事项严格履行相应审批手续,确保退税业务“退得快”“退得准”“退得稳”。要求相关单位提供规范的银行名称和支付系统行号,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进一步降低。指派专人协助核查退库申请书和退库清单信息,核对无误后向国库TCBS系统推送电子退税信息,切实提高电子退税成功率,退税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特事特办 275名农民工领到工资】“你好!今天我要在贵行代发一笔项目工资,但是受疫情影响,法人在外地回不来,公司部分资料无法立即提供,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下吗?”近日,一名中年男子走进青海银行化隆回族自治县支行营业大厅,面带焦虑地询问银行工作人员。

这名中年男子是弘宁建设化隆南拉公路项目部负责人胡涛。疫情期间,项目部的275名农民工遇到了困难,急需这笔工资,可是因疫情封控期,部分资料暂时无法提供,工资发不出来,这可急坏了胡涛,只得亲自到银行来协调。

因为有严格的业务办理规定,面对胡涛提出的业务需求,青海银行化隆县支行营业室主任张瑾也陷入了两难,立马向支行负责人冶海林进行了汇报。

“张瑾,想办法联系法人核实真实意愿;张青青,马上登录系统查询单位详细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有效;韩世荣,马上做好工资代发业务准备,我会立即和主管部门沟通,特殊时期客户的需求,我们一定要尽全力解决……”看到客户急切的眼神,冶海林有条不紊地分派着任务。

情急之下,青海银行化隆支行决定“特事特办”,为企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解了农民工的燃眉之急。

“到了,到账了,群里都说工资收到了。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在这么特殊的时期,你们不仅帮助我们企业树立了诚信,也帮助这275个家庭渡过了难关,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历时4小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275笔共计136万元的工资成功发放。

“特事特办”有温度,“绿色通道”显真情。据悉,该银行作为化隆县唯一一家绿色专营机构,疫情期间迅速开通疫情防控资金支付“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基础金融服务,对办理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等相关业务的款项即来即审,急事急办,不压单、不拒收、保支付。同时,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推动各项金融纾困政策落实落细,有效应对疫情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全行17名干部职工全部加入该县辅助核酸检测、上门排查、隔离管控、服务保障等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战胜疫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前三季度循化完成生产总值29.3亿元】今年以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引领结构优化,促进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前三季度全县共完成生产总值29.3亿元、同比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39元、同比增长10.6%。

循化县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严格落实“控车、压煤、治企、减排”措施,稳步推进煤改气工作,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7%。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河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了黄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黄河大河家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波浪滩生态观光园、九曲黄河第一湾等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毕。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安装村户水表7100户,“阶梯水价”制度推行顺利。深入推进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15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实现全覆盖。

今年,循化县坚持把“绿色”“循环”“特色”作为农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着力打造“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的发展体系。不断扩大“一核两椒”主导产业种植规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撂荒地整治,打造特色种植基地34个,全县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共完成各类农作物种植21.68万亩,其中小麦7.05万亩、青稞1万亩、油料作物3.74万亩、蔬菜3.2万亩;全县草食畜饲养总量达132万头(只)、牲畜出栏率增长17%,肉、奶、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000吨、6600吨、2600吨、150吨。

同时,以产业园区为核心,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撒拉尔民俗文化产业园、红光村等资源串联起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区民俗一条街、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粒粒康、化青、驼铃等企业效益逐步提升,艾麦尔、阿拉兄等一批小微企业集群成长,共完成一般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104万元。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4座黄河梯级电站每年发电量达近100亿千瓦时,3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14.3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全面建成发挥效益。

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循化县深入实施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推进全光网络建设和4G深度覆盖、5G基站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实现2G、3G、4G网络县域全覆盖,行政村网络信号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持续加大拉面经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青海拉面产业展示馆智慧平台为依托,积极融入“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平台,持续在政策引导、金融扶持、技能培训、品牌打造、服务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实施新型拉面推广配套生产线和拉面原材料配送基地建设,推动拉面产业“数字化、品牌化、连锁化、企业化”发展。

在“飞地经济”上,循化县持续加强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再集团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沟通,打出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组合拳,将循化辣酱、黄河石画、撒拉刺绣等农特产品推向省外市场,累计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带动脱贫户就业78名。

【海东工业园区优化服务暖民心】今年,海东工业园区将纠治“四风”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一抓到底,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部署要求,营造层层抓落实、从严抓落实的良好风气,教育引导园区全体干部员工树牢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以优良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提高为企为民服务水平,全面巩固提升“服务型”园区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目前园区共出台各类惠民利民政策21项,落实民生工程项目6项,减免企业税费100万元,为群众减免费用6.61万元,完成建设项目投资2744.2万元。同时,园区规划建设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项目推进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全力扫除制约障碍,以务实高效的措施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为杏园路项目早日通车提供了保证,周边企业进出车辆更加便捷通畅;为中国电信“省级数据中心工程”和菜米市场,迁改电力线路,腾出项目用地,解决用水用电问题,节约了投资成本。科技园管委会紧盯标准化厂房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走访标准化厂房43家入驻企业,组织人员为园区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2次,安置群众就业78人,惠及企业68家,极大解决了企业用工信息不畅、工作协作不紧密、发展招工难等问题。河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秉承“热情、高效、快捷、阳光”的服务宗旨,在企业开办方面减环节、减时限、提效率,通过大力精简申报材料、重新梳理涉及企业事项、优化网办流程等措施,极大压缩了开办企业流程,3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企业申办,切实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亲商、安商、稳商、富商的氛围更加浓厚。

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工业园区坚定不移推动省、市委决策部署在园区落地,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动园区开发建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海东工业园区仅河湟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7亿元,同比增长49.8%;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0.59亿元,同比增长136.3%。

海东工业园区纪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园区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扛牢政治责任、强化政治监督,把解决问题、惠及企业、造福群众贯穿一切工作始终,全力建设服务型园区,努力提高企业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王华杰主持】12月21日,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王华杰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第22次会议,传达学习有关重要讲话、文章、会议精神,开展市政府党组党史学习教育第八次专题研讨。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会见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颁奖会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以及《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精神。强调,市政府党组成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做到深入学、持久学、反复学,把握丰富内涵,领悟精髓要义,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政府系统工作,不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对标对表,找准海东定位、海东优势和海东工作的对接点、发力点、落脚点,抢抓经济发展机遇期、窗口期,最大限度地为海东发展赢得主动。要加强与省各厅局的沟通对接,全面提升抓发展的能力,确保中央、省政策最大限度地在海东落实落地。要抓好项目策划,围绕“两新一重”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入库、项目开工前期工作,确保基建投资的强度、力度和进度。要科学认知和辨别企业能耗,抓好“双控”工作,加快建设零碳产业园,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要加强政策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成本。要紧盯城乡统筹,加快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要聚焦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

会议强调,市政府党组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树立重实干求实际的工作导向,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带动全市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政府党组成员张胜源、岳卫平、史瑞明、魏成玉、王青沛、王海波参加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张兴民,海东工业园区(河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段革胜等列席。

【循化核心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十三五”以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市目标要求和特色定位,坚持旧城改造与扩城提位并举、乡村建设与县城带动同抓,扎实推进城乡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循化县建成区面积为7.8平方公里,县城核心区面积为13.8平方公里,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为141.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5.25%。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优美,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现代商贸和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省沿黄经济发展龙头、中小微企业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桥头堡、重要的区域特色经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定位,积极争取项目投入,下大力气抓建设,“十三五”期间,相继建成了横跨黄河两岸的“四座大桥”,串联县城和街子镇的十里经济带道路、南北过境段公路,以及街子、积石、文都、白庄美丽城镇工程,激发了集镇活力。

站位“十四五”新起点,循化县将按照“一核一带两线”城乡建设发展思路,持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补齐功能短板。同时,将重点改造完成县城核心片区、木匠滩片区、加入片区、十里经济带西片区等棚户区,持续深入实施南环路等街区风貌综合整治工程。优化完善波浪滩功能定位,逐步将其打造成文化、体育、旅游、宜居融合的城市发展重要节点和窗口。统筹抓好S202南过境公路、积岗公路等城乡道路交通建设项目,推进县城与三岔等周边集镇加速融合。坚持“经营城市、以城养城”理念,探索实行“街长制”、生活垃圾清运“收费制”,引导市民更好参与城市管理,提升城市自治水平。

【小微湿地认定及保护管理规范填补空白】近日,省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组织召开小微湿地认定和保护管理规范技术咨询会,邀请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对起草的《小微湿地认定规范》《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进行审查。

会上,专家委员会通过审阅文本、听取汇报,经研究讨论,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专家认为,小微湿地是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人、城市、景进行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文化娱乐休闲地,与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相依相伴,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小微湿地在维持乡村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教、营造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弘扬重要历史文化和独特地域文化的理想场所。目前,我省尚无小微湿地认定、保护与管理、建设等方面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小微湿地认定规范》和《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将为小微湿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生态系统的一些小型自然湿地,如小湖泊、河湾、池塘、坑地、鱼塘、沟渠等。小微湿地建设,是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是建设美丽新青海、促进湿地生态高质量发展、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体现。我省首次启动小微湿地建设。湿地管理处、湿地保护中心经过一年多调研、实践和编制修改拟定《小微湿地认定规范》《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此举将进一步规范我省小微湿地建设,填补小微湿地保护、管理及建设这一空白。

如果觉得《海东市小微创业信用贷款 海南小微企业贷款政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