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800万股偿还债务

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800万股偿还债务

时间:2018-10-27 14:24:35

相关推荐

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800万股偿还债务

-同花顺-:

类别:

摘要内容:

深耕行业20 余年,目及更远处。公司设立于1998 年, 年9 月于深交所上市,始终坚持“质量为根、服务为本”经营理念,主要产品包括节能铝包木窗、幕墙及阳光房,是首家以整窗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间,公司营收从4.33 亿元提升至9.5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88%;归母净利润从0.61 亿元提高至1.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43%。

窗行业:窗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

我们测算-2025 年窗市场空间约2740、2887、2848、2307 亿元。门窗市场目前集中度低,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特征,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市占率也仅约0.3%,远低于其它建材、家居细分行业,较大的市场空间与较低的市占率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建筑门窗能耗散失占建筑总体能耗的23%,“双碳”目标下,节能效果更好的铝包木门窗迎来更大机会。

聚焦主业,渠道多元,技术赋能。公司聚焦于铝包木窗,辅之以阳光房和幕墙,其中铝包木窗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独特生产工艺,且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公司全渠道发力,工程零售双轮驱动,近几年通过构建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使零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18 年与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的战略合作也助力公司零售业务快速推进。随着 年南京工厂投产及上市募集资金成功,公司2024 年产能有望达到100 万平方米,有利于公司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满足下游市场需求,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1.73 亿元、2.56 亿元,对应EPS 1.33、1.82、2.70 元/股,给予公司 年23倍PE,对应 年目标价41.86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业回落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面包财经:

美凯龙近期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41%的股份,拟减持原因是偿还债务。

数据显示,以来,美凯龙已通过定增、发债、出售旗下资产等多种方式补充现金流。截至9月末,美凯龙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仍超过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控股股东拟减持1.3亿股偿还债务

美凯龙于12月25日晚间披露,公司控股股东红星控股拟在未来半年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3064.2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其一致行动人西藏奕盈拟减持不超过1800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1%。美凯龙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本次拟减持原因是偿还债务。

图1:美凯龙减持计划公告

这并非红星控股首次减持美凯龙。12月,红星控股就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美凯龙1.58%的股权,减持金额达5.9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红星控股早就拉响了“债务警报”。11月,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债券“20红星05”展期。此外,红星控股还多次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最新数据显示,红星控股的股权质押率已超过70%。

营收净利润双降 曾因财务资助收监管工作函

业绩方面,美凯龙的营收下滑压力也不小。

受疫情环境下的相关服务进度延缓影响,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7.67%至104.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17%至13.18亿元。

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美凯龙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8.42%、47.25%,延续了二季度营收、利润双降的态势。

图2:美凯龙Q1-Q3单季度财务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情况下,美凯龙还向外提供了财务资助。

11月,美凯龙曾因对外财务资助计划收到监管工作函。美凯龙在回复公告中称,截至9月30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财务资助总余额约为27.7亿元,其中涉及当前已逾期的金额超过9.69亿元。此外,三季度末公司逾期财务资助已累计计提坏账准备6354.71万元,未到期财务资助已累计计提坏账准备9119.50万元。

频繁出售旗下资产 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此外,美凯龙或存较大的债务压力。

为维持公司现金流,早在,刚上市两年的美凯龙就抛出40亿定增预案,其中11.7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债券等有息债务。此次增发最终募集37.01亿元。此外,公司还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债以及短融,募资用途均为偿还公司将到期的有息负债。

另一方面,美凯龙还频繁出售旗下资产。

,美凯龙先后将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和红星地产70%股权出售给远洋资本,售价分别为23.12亿元和40亿元。此外,公司还向旭辉永升服务转让旗下美凯龙物业80%的股权,转让价款为6.96亿元。

最新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美凯龙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为96.16亿元,而公司货币资金为57.4亿元,若加上10.02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图3:美凯龙近三年来股价走势图

二级市场方面,美凯龙股价自7月以来后便一路震荡下滑。尽管多次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份、高管增持提振市场信心,公司股价下跌仍超四成。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今日话题

深蓝财经:

红星美凯龙拉响债务警报!现金87亿,负债1229亿

国产最牛可乐宣布破产!误传消息背后,复出之路太坎坷

来源 |国民经略

作者 |凯风

拼经济的时候到了。

近日,越南、印度、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先后披露经济数据,形势不一。

随着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大国经济博弈,将会迎来怎样的大洗牌?

1

中国经济,正在绝地反弹。

据此前官方透露的数据,预计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按照6.72的平均汇率计算,我国GDP有望超过18万亿美元,进一步逼近美国,并拉大对世界经济第三大国日本的领先优势。

当然,由于疫情冲击叠加国际局势动荡,我国全年经济增速约为3%左右,不过曙光就在前头。

最后一个月,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迎来大转向,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郑州等地迈过第一轮高峰,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常态。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基于低基数以及疫情政策放开带来的刺激效应,

高盛近期将预测从4.5%上调至5.2%,瑞银集团从4.5%调整到4.9%,摩根士丹利则预测为5.4%。

中国经济开始复苏,而全球经济大概率步入衰退周期。

全球通胀高烧难退、发达国家集体加息、地缘冲突、大国博弈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此,IMF预测,全球经济下调为2.7%,至少1/3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

届时,复苏中的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最大贡献者。

2

越南,问鼎亚洲GDP增速最高国家。

越南GDP增速达8.02%,

据越南统计总局发布的数据,创下1997年以来新高,跻身亚洲地区增速最快国家。

过去,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位居亚洲首位。近年来,随着经济从高增长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印度、越南增速一度实现赶超。

越南,堪称后疫情时代经济强势反弹的典型。

,由于第四波疫情冲击,越南GDP增速仅为2.58%。

借助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加上外贸井喷,

以来,越南经济实现大幅反弹。

不仅GDP增速创下25年新高,越南的实际到位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创下阶段新高。

越南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额约达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下近5年以来新高。

越南的外资主要来自亚洲地区,新加坡、韩国、日本位居前三,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紧随其后。

作为新晋外贸大国,越南的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越南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有望达7325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额有望达371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以6.72的平均汇率来算,越南出口总额达到2.5万亿人民币,超过了中国出口第一大市深圳。

越南经济总量更是仅与广西相当

虽然一个国家出口额赶超一个城市,并不值得骄傲,而,但其发展势头之猛却不容低估。

毕竟,全球产业转移,不是一城一省之事,而关乎整个国家。

事实上,越南最大的对手,从来不是深圳和广东,而是中西部人口大省。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移目的地,越南与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如何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让制造业产业链更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一大考验。

3

印度有望跻身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第5大经济体。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的GDP增速将达到6.8%,有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

目前,印度GDP总量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虽然人均GDP不到英美国家的5%,但基于其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说是“大国”并不为过。

同时,印度有望晋级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据联合国发布的预测数据,全球人口在已经突破80亿大关,而印度人口数量最快有望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

不过,根据《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要易主了?》一文分析,人口众多并不等同于人口红利。

无论是教育普及率、识字率还是劳动力参与度,印度都与中国存在巨大的差距。

数据显示,印度成年人的识字率仅为74%,相当于我国1980年代时的水平;整体劳动参与率仅为44.9%,而我国高达76%。

所以,即使印度总人口赶上中国,想要在外贸产业抢占中国份额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4

与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高增长相比,新加坡、日本、韩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经济增速为3.8%,相比的7.6%大幅放缓,但高于官方3.5%的增速预期。

日本政府在12月下旬的内阁会议上表示,GDP增速回落到1.7%,预测实际增速为1.5%。

韩国央行,更进一步将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从原先的2.1%下调至1.7%,经济衰退的态势愈发突出。

这三个亚洲国家均是外贸大国,日本、韩国出口额跻身世界前10,新加坡也位列TOP15,三国经济放缓,凸显了疫情扰动及全球需求衰退的现实。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时隔,再次遭遇了贸易逆差。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韩国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472亿美元。

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是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作为全球重要的芯片、显示器、汽车、机械、石化出口国,韩国贸易逆差的出现,一方面来源于全球需求的疲软,另一方面则受制于能源价格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可见,如果通胀形势不能迅速缓解,加息趋势无法逆转,地缘冲突仍未消退,全球经济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5

亚洲国家的经济数据说明,大疫之后,报复性增长可能并不存在,有的只是恢复性增长。

许多人寄望于放开之后,经济一飞冲天,消费绝地反弹,整个社会迅速回到的状态,但这恐怕过于乐观。

且不说疫情冲击波不会一劳永逸,全球要想恢复之前的常态,仍需要时间。

事实上,全球经济本身就在下行周期,即使没有疫情,也没有哪个国家一直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千千万万,疫情或许是最直接也最“暴力”的一个,但在疫情之外,全球形势、地缘格局乃至贸易战、科技战,影响之大,依旧不容低估。

然而,这并不能否认放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绝大多数都开放国界自由流动之际

一方面,当世界,当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已经降到流感水平,再维持过去的高压管控,只会给经济、生活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且不说民意如何,全民核酸、多地封控的局面,早已让地方财政变得空前紧张,逼近承受力的边缘。

疫情闯关

另一方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阵痛,经济阶段性承压再正常不过,但当绝大多数地区都迈过感染高峰之后,社会有望恢复正常,经济势必迎来大幅反弹。

或许不是报复性反弹,但恢复性增长,仍旧令人充满期待。

曙光就在前头。的中国,必将不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小叶子下躲着大桃子:

美凯龙(SH601828) 红星美凯龙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真的是在品牌影响力、行业资源都积累下来不少优势。而且一直在创新突破,拿直播间举例,美凯龙和传统直播间不同的地方在于,很好的利用品牌展厅,让用户获取家居产品的效果更加直接、更加近距离,提升购物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用户粘性。

红星美凯龙(01528):

智通财经APP讯,红星美凯龙(01528)发布公告,12月,公司未回购股份。截至12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104.48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240%,购买的最高价为5.21元/股,最低价为4.42元... 网页链接

微视角观察: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日益提高,对于“家”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在于一方休憩的空间,更多在于彰显居住者品位和生活智慧。然而,装修是一件繁琐且细致的大事,不管是水电、板材、家具、厨卫……那都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1月3日,由环球网主办的“环球家居甄选”榜单正式揭晓,历经20天候选品牌公示、考察、票选,梳理了家装家居主流品类和品牌,以供广大消费者参考和借鉴。

舒达荣获床垫品类排行第一

舒达床垫在此次评选的18个床垫品牌中脱颖而出,以床垫品类票数第一获得“ 度消费者信赖家居品牌 ”。

从1931年舒达成立以来,就注重专业制床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及产品品质,以品牌力、产品力、零售力、服务力“四驾马车”共同驱动发展,获得消费者信赖及青睐。

舒达品质再获全国消费者信赖

环球网推出票选活动,更多是为了助推家居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美好生活。作为《人民日报》旗下的家居行业权威媒体,环球家居通过考察和综合评估各品牌及产品,包括质量、设计等指标作为评选标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份选购参考和借鉴。

舒达获得“ 度消费者信赖家居品牌”,不仅仅是消费者的青睐,更是行业权威媒体对舒达品牌的认可。

92年专业品质,舒睡选舒达

舒达床垫92年来深耕舒适睡眠领域,不断创新制床技术,研发出享誉全球的好睡眠产品。舒适睡眠系统,聚焦人们五大睡眠问题,切实关注睡眠痛点,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舒睡产品。舒达密切关注消费者不断提升的睡眠需求,紧跟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创新研发iComfort智能睡眠系统,结合生活睡眠场景,设置七大智能模式,将睡眠重新定义,搭配智能底床,让夜晚的每一个时刻都畅享舒适。

作为专注于打造健康舒适睡眠的国际品牌,消费者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于舒达的喜爱。8月,舒达销量持续双料霸榜——红星美凯龙集团“FUN肆嗨购节”活动期间取值全国商场数据,舒达在“夺魁总榜”荣居国际榜No.1,iComfort舒达智能床荣居智能榜No.1。

此外,舒达在全球与国际酒店集团的合作也是紧密且持续的,深得全球众多酒店(管理集团)的信任和青睐,并与之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4月、2月两度发布的《中国饭店业供应商品牌价值强度指数》,在床垫20强排名中,舒达均以高分稳占No.1。

未来,在提升品牌综合实力的路上,舒达将继续深耕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保持匠心,制造舒适的床垫,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非一般的舒适睡眠。

有连云:

1月4日,红星美凯龙(01528.HK)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12月,公司未回购股份。

截至12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1,044,8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240%,购买的最高价为5.21元/股,最低价为4.42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5,003,480.17元(不含交易费用)。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心心相印o:

萤石网络(SH688475)龙磁科技(SZ300835)通灵股份(SZ301168)

1、应运而生的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提供商

1.1、剑指C端市场,十年布局初见章程

萤石母公司海康威视于 年正式将自己划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将 智能家居市场视为拥有视频监控技术业务延展空间的 C 端市场之一,萤石网络品 牌应运而生。萤石作为海康威视在 C 端布局打响的第一枪,于 年开启云平 台搭建,并自 年起正式开始公司化经营。 1)初创时期(-):萤石以打造云平台为出发点,发布了“萤石云 视频”APP,并推出面向行业客户的软件开放平台;

2)拓展时期(-):萤石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创新,打造了以计算机 视觉为核心技术的产品矩阵,并发布“1+4+N”生态体系。随着产品矩阵的不断 扩大,萤石云平台注册用户数及接入设备数量不断增长。 3)新出发(-至今): 年之前,萤石主要为海康威视的设备提供设 备接入与运维保障服务, 年初,萤石依托海康快速搭建独立的采购+生产+ 销售体系,限制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其他品牌 IP 摄像机等视频前端设备直接接入 萤石物联云平台,推出 IoT 开放平台,发布了 Wi-Fi 模组、蓝牙模组和视频模组 等多款模组产品,正式对其他第三方品牌的硬件设备开放接入。 年 4 月,萤 石启动拆分上市计划, 年 12 月 28 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十年布局,初见章 程。

公司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稳定,研发、销售保持高投入。公司近四年来营 收保持稳健增长,期间复合增速( 年- 年)超 40%,至 年,公司 营收已达到 42.38 亿元,同比增长 37.7%。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利润均迎来稳定成长,增速逐年稳步提升。在收入结构上,以智能家居产品为主的前提下,逐步向 毛利率较高的云平台业务倾斜,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公司在研发、销售上保持 高投入,以谋更好的发展,助力竞争格局明晰, 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29.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2.19 亿元。

1.2、脱胎海康,构建以业务驱动的治理结构

萤石网络股权架构明晰,作为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之一,海康威视直接持有 萤石 60%的股份,青荷投资(海康威视创新业务跟投计划持股平台)持有 40%的 股份。脱胎于海康,萤石自成立之初便在技术、制造能力及渠道三方面,具有相 对优势。同时,萤石以业务划分下设 5 家子公司,采取软硬并举模式,同时持续 耕耘海外市场,全方位布局全屋智能。

1.3、云、端双向闭环协同

萤石以“1+4+N”生态体系,构建其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及开放式云平台服务。 其中“1”代表萤石物联云平台;“4”指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 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核心特色产品;“N”泛指合作开发和第三方直接接入萤石云 平台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萤石以云为核心,云端闭环,共谋协同增长。

1.3.1、萤石物联云平台——生态之根

萤石技术架构主要包括 1)云平台构建技术;2)视音频 AI 算法技术;3) 产品智能化技术三类技术。萤石物联云平台以三类技术出发,提供包括物联接入、基础设施、运维保障、服务中台等多项面向消费者和行业客户(设备制造商、软 件开发者及系统集成商)的云上能力。同时,作为链接硬件设备与软件能力的核 心端口,以 AI 算法和通用型智能化技术赋能智能家居设备,萤石物联云平台是萤 石的生态之根。

萤石物联云平台包括面向消费者用户的“萤石云视频”APP 和面向行业用户 的“萤石开放平台”。 1)“萤石云视频”APP 是萤石作为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提供商,面向消费者用 户核心能力的出口。除了作为设备的控制端,“萤石云视频”APP 以产品智能化技 术和视音频 AI 算法技术,提供区别于其他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及算法 商店,赋能智能家居设备更具深度的价值,在多设备联动下,提出更贴合具体场 景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在 APP 内形成相应的用户数据与用户习惯,与 萤石产生更深层次的服务联系。

以“老人看护”为例,家中有老人的用户,使用此服务时,可依据自身需求 自由选择人工/自主看护两种模式,以此实现在萤石云视频 APP 内,及时了解家中 老人每日活动情况的功能。当家中老人出现意外摔倒、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时, 用户能及时收到提示,以便快速响应。同时该项服务支持多种看护设备(如紧急 按钮、毫米波雷达、移动探测器及智能门磁)联动检测老人活动情况,使结果更 准确。“老人看护”类增值服务,以“萤石云视频”APP 为出口,用技术赋予智能 家居设备链接亲情关怀,舒缓养老陪护压力的“深度”能力,使产品更具切实的 使用性及不可替代性。

2)“萤石开放平台”以链接行业客户,拓宽智能家居设备种类与应用广度, 强化智能解决方案深度。以客厅场景为例,除萤石四大核心特色产品,全屋智能 联动管理空调温度、窗帘开闭、顶灯亮度等需求。通过提供平台和组件,“萤石开 放平台”加大开放力度,协助行业客户开发复杂场景下的 SaaS 应用,吸引多样化 IoT 设备接入到萤石物联云平台,使不同厂家之间的智能硬件可以与萤石系产品 (如智能入户)产生联动,实现互联互通,在扩大萤石产品生态的同时,形成复 杂场景下更具深度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云平台业务稳步发展。 年,萤石云平台业务实现 5.38 亿营收,期间复 合增速(- 年)高达到 45.97%。从收入结构上看,云平台业务以 SaaS 类收入为主,毛利率保持高位。截至 年 6 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接入 IoT 设备数超过 1.82 亿台,萤石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突破 1 亿名,月活跃用户近 4,000 万名,“萤石云视频”应用中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超过 170 万名,开放平台注 册的境内外行业客户近 24 万名。

1.3.2、由深至广,完善“4+N”产品矩阵

萤石物联云平台是萤石核心能力的出口,而云上能力的升华,需要产品矩阵 的持续扩张。以萤石物联云平台核心能力的搭载落地为起点,萤石的“4+N”产 品体系,将“4”大自研自产特色产品作为核心,同时采取合作开发+支持第三方 设备直接接入的模式,不仅在单个产品上搭载及输出视音频 AI 算法技术、产品智 能化技术,同时扩大产品生态,加深产品联动下复杂全屋场景的综合解决能力, 由深至广,完善产品矩阵。 “4”大核心特色产品分别为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 务机器人,“N”泛指合作开发和第三方直接接入萤石云平台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

1) 智能家居摄像机-沟通媒介的综合性产品。区别于传统摄像机,智能家居摄像机因嵌入了人脸识别、移动侦测、语音识 别交互等技术,接入了萤石物联云平台,因此具备进行多项增值服务及 AI 算法应用的能力,智能家居摄像机已从安防监控、家庭看护设备,转变为具有沟通媒介 功能的综合性产品。 家居安防产品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分析, 家居安防产品占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不同类型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望从 年的 24%左右提升至 2024 年的 28%左右,预计到 2024 年全球家居安防类产品市场 规模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以上。摄像机作为家居安防核心产品之一,在智能家居 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家居摄像机 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全球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4.1%,2025 年有望 突破 721 亿元。

摄像机可作为核心感知单元。除了作为独立的家居单品,摄像机还可以发展 为通用性强、部署灵活的智能家居视频模组,作为传感器之一,与其他智能家居 设备(如视觉智能门锁,视觉扫地机器人)深度融合。根据艾瑞咨询,预计在 年到 2025 年间,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品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1%,并将 于 2025 年达到 858 亿元。

与此同时,智能家居摄像机还充当智能家居的“滩头阵地”。不同于语音控制 和手机 APP 指令这类接受命令式的被动智能,摄像机搭载的计算机视觉具有分类、 识别的能力,作为交互端突破口,是走向自主感知、自主反馈、自主控制阶段的 核心技术之一。 智能家居摄像机是萤石的”基本盘”。脱胎于海康,萤石继承了以视觉交互、 视音频 AI 算法和物联接入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以及相关成功场景落地经验, 以此为基础,打造了智能家居市场上多款“王牌”监控单品。根据招股说明书, 智能家居摄像机 年实现营收 29.39 亿元,约占萤石年营收总量的 70%,近 三年年复合增长率 44.53%。

萤石家居摄像机品类多,价位广,功能全,根据艾瑞 咨询的统计, 年全球家用摄像头出货量为 8,889 万台,萤石智能家居摄像机 年全年出货量约为 1,279 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 14.39%; 年全年 出货量约为 1,800 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 18%。

2) 智能入户-“归家第一景” 智能入户包括智能门锁、智能可视猫眼、智能可视门铃等,同样直接连接到 萤石物联云平台,并基于“萤石云视频”APP,进行入户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通 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公司智能入户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 在线上购物平台门镜/猫眼类目位列品牌第一,位列电子门锁类前三品牌。

3)智能控制-全屋智能体现 智能控制包括智能传感、智慧屏、智能中控、全屋无线覆盖设备等,用户可 依靠此类基本硬装,在智能家居设备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后,以场景为单位,对 室内环境、照明系统、家电设备、能耗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是由单 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的关键。 从单品到全屋联动,构建萤石物联云平台能力的延伸。于入户场景及智能控 制的联合布局,是对监控产品体系的顺承,也是对产品矩阵深度及广度的扩展。

智能入户作为屋内外的承接场景,不仅作用于玄关,更重要的是具有“开门见山”的效果,即从住户归家开门的那一刻,屋内客厅、餐厅等连接场景便会依据人脸识别结果,根据不同家庭成员的具体习惯、归家时间等,联动打开不同的灯景、音效等模式。1)作为“归家第一景”,智能入户给予住户最直接的归家感官冲击,是用户体验家庭“智能化”、“互联化”,感受全屋智能存在的高频地点,因此能带来较强的用户黏性;2)智能控制作为全屋联动的核心键,是单品销售发展至全屋“打包”的关键,所有“互联化”、“场景化”的多设备联合响应,均需要依赖于智能控制的搭建,智能控制是决定是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屋智能”的关键点。

4)智能服务机器人——多元化需求。智能服务机器人包括陪伴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两大类,基于萤石的核心能力, 面向消费者在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布局。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机器人,萤 石的陪伴机器人拥有基于视觉和听觉的环境感知能力和自主运动能力,该产品通过连接萤石物联云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儿童教育和安全陪伴服务;扫地机器人基 于智能视觉算法能力,具备多维传感的感知、分析和理解能力。

5)其他智能家居产品——扩大产品生态。“N”系产品,是萤石利用云平台服务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 开发或向其输出可集成至智能硬件中的 Wi-Fi 模组、视频模组、蓝牙模组等,使 得合作伙伴能够将设备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从而将设备纳入萤石的开放体系, 扩大萤石产品生态。目前,萤石已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包括智能净水、智能新风、 智能手环、智能宠物喂食器在内的多种生态产品。以技术深度出发的同时,布局 产品生态广度,以用户对智能家居场景下的实际需求为驱动,建设平台型智能家 居入口,更好地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复杂场景下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

1.3.3、深广共谋,全栈布局构建闭环逻辑生态

萤石“1+4+N”生态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生态链体系的萤 石特色的生态闭环之路形成。智能家居设备是萤石云能力的载体,终端设备销量 的提升与客户引流,将萤石云带入更多的家庭,落地更多的场景;而萤石物联云 平台,可以将设备接入并运维,解决多设备无法整体联动的难题,同时以 IoT+AI 赋能产品更具深度的价值,增强客户黏性,提振整体生态产品销量。云端双向闭 环,构建独特生态,协同增长。

2、从单品智能向云化全屋智能的依流平进

2.1、全屋智能——多场景下智能生活的串联

基于全屋智能的空间分割和产品智能相结合的特性,主要的应用场景与日常 生活保持高度统一。全屋智能的“全屋”以主要应用场景(民宅、酒店及商业楼 宇三大类)为单位;“智能”则是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对该场景下所有的智能家居 设备进行系统化集中管理,并赋予其具体场景下与人交互能力,实现多产品的互 联互动。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行业的风向标,最终实现家居全场景的互联互通。 全屋智能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为民宅、酒店及商业楼宇。 1) 民宅——定制化为内核的全屋智能“主战场” 传统意义上的全屋智能场景为民宅为主。民宅在作为住宅作用的同时,兼顾 着以个性化定制为主的核心需求。

民宅依据不同空间场景/功能需求,具体可划分 为安防、浴室、睡眠、入户、观影、厨房、能源使用监测等场景。以入户场景为 例:用户归家解锁智能门锁后,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打开客厅/对应成员卧 室光源、开启空调/地暖、启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播放音乐等功能。民宅场景下 的全屋智能,集家居控制、安全防护、能源监测、成员看护等功能于一体。 民宅场景是全屋智能的核心”基本盘”。1)民宅场景在套数上远超酒店和商 业楼宇;2)单套民宅下的产品及功能需求也远超酒店及商业楼宇:①酒店场景因 其“自购他用”属性+多套标准间统一建设,不同于民宅场景下定制化的需求,所 需的产品及功能更标准化;②商业楼宇虽为企业“自购自用”,但涉及的场景类别 和单个类别场景下涉及的具体产品及功能需求种类均弱于民宅。

2) 酒店——标准化环境下的全屋智能。从“全屋”延伸至多样化的场景,其中酒店作为标准化较高的应用场景,成 为全屋智能的“下一站”。酒店为顾客提供餐饮、住宿以及与之相结合的整体服务, 安装全屋智能的酒店可以统筹控制店内所有设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给顾客带去 系统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居住体验。酒店依据不同空间场景/功能需求,具体可 划分为入住、阅读、节能、睡眠、浴室等场景。以入住场景为例:监控摄像头可 进行身份认证识别,监测到非入住人员在房门前逗留等可疑行为时,触发警报并 发送警报至酒店系统终端。

3) 商业楼宇——公共建筑领域的全屋智能。聚集企业机构、技术等资源的商业楼宇,是全屋智能在公共建筑领域的落地 应用。发展商业楼宇的全屋智能,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物联网有机结合, 打破楼宇间的孤立形态,使楼宇成为一个信息互通的智能主体,有利于实现对楼 宇的智能管理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商业楼宇依据功能需求,具体可划分为办 公设备管理系统、智能车位管理系统、授权人员识别系统、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等。

2.2、热点单品构建全屋智能的“阿基米德支点”

全屋智能以王牌单品为落子起手已成为大势所趋。复盘全屋智能和互联网的 发展路径,两者前期均处于海量需求但无具体应用的格局,从互联网的历程中, 我们发现各大厂商均倚靠“杀手级”应用打开核心市场,在迅速构建用户使用习 惯后,辅以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落地。而回顾全屋智能的三大阶段,我们发现两者 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重合。遍数全屋智能目前主要参与者,各自均以单品为 突破口,究其核心要点,与互联网的初创时代不谋而合,即倚靠自身“杀手级” 的单品构建足以撬动全屋智能蓝海市场的阿基米德支点。

以互联网巨头腾讯的产品演进为例,腾讯率先以 QQ、微信此类现象级应用打 开核心市场,进而构建 O2O 生态圈与腾讯云;而全屋智能厂商目前正处于单品打 开核心市场的阶段,从目前华为、小米、百度、萤石等主要“玩家“均构建自身 核心单品的模式,各自分别以手机、手机、小度、智能家居摄像头和智能入户等 作产品“尖刀”切入消费者市场,而未来将走向以点带面的互联网模式,即以单 品构建生态,最终以物联网云平台的形态落地。

2.3、触达用户的核心利器————赋能渠道下沉与规模效应

以目前阶段来看,各家仍处于通过单品王牌打开市场的阶段,而在初步建立 自身品牌效应后,通过渠道下沉和构建规模效应将是各家不谋而合的后续布局。 渠道下沉助力厂商触及 B 端 C 端用户,通过直接或间接模式满足用户的个性 化消费需求,打造“千人千面”的全屋智能生活。用户定制化需求得以实现后, 厂商基于相似用户群体研发功能类似的产品或服务,此时通过规模效应从相似竞 品中脱颖而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规模效应有利于厂商提高生产能力,持续 供给单品或全套产品,实现产品高质量和低成本生产。

2.3.1、全屋智能用户的天然属性决定渠道下沉为重中之重

由于全屋智能的用户属性以定制化为最终形态,从而决定持续触及用户将成 为各大厂商“兵家必争之地”,而目前通常以直接触达和间接触达两种方式为主。 1)直接触达的 TOC 模式:以全屋智能的核心”基本盘”————住宅为例, 相关用户对于住宅存在着高度定制化的需求,此类需求通常以个人装修和特殊功 能为核心,通常通过建材市场等形式落地。此类模式直接面向 C 端用户,借助建 材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实现个性化定制。 全屋智能产业链承袭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基础架构,并以全屋智能厂商为核心 向上下游延展。

全屋智能产业链的下游有一部分面向 C 端消费者群体,其场景可 分为自装(新装)和后装(翻新)两大类,两类场景的改造空间如下: ①自装(新装):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互联化”生活需求的普及,以及 “全屋智能”概念渗透,新房或二手房交易后全屋智能的改造空间上升; ②后装(翻新):随着单火取电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无线协议方案解决了 后装市场布线、节点单元入网、设备通信控制等问题,消费者为智能化、互联化 买单的意愿逐步高升。 C 端用户除了面向两类场景,还具有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模式。线上销售分为 B2C 模式(官方商城)和电商平台自营模式;线下销售分为专业客户模式(包括 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家居工程商等)、经销商模式和直营店模式。

全屋智能的装修+强服务属性导致线上渠道很难大面积铺开。①目前全屋智能 行业百家争鸣,竞争格局尚不明晰,而大部分厂商依赖线上销售渠道,对消费者 体验产品功能造成一定困难,用户对全屋智能概念、功能、参与者等多维度认知 度尚低,且有偏差;②同时,C 端改造场景无论是新房自装还是旧房翻新,本质上 以个人理念装修为重,需要考虑单品,覆盖安装网络、电路等,以及美观等因素。 而无论是以前期设计安装,还是以后期长期有效的维修质保服务为出发点,消费 者更倾向于选择更为便捷、全面、及时,可提供长期服务的线下消费渠道。

2.3.2、规模效应带来降本增利

全屋智能在同时存在“千人千面”的定制化需求和未来功能高度类似的发展 路径下,制造能力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是降本增效的“利器。” 以全屋智能的传统建筑住宅为例,不同用户基于差异化的家庭情况和偏好, 对不同款式的民宅具有个性化的改造需求。此外,全屋智能厂商的产品和服务设 计均围绕目标用户需求展开,趋同的顾客群体最终指引产品功能走上高度相似的 道路。基于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和产品性能的趋同性,全屋智能厂商借助规模效应 降本增利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厂商各大基地的建立,生产经营规模 扩大,规模效应促使了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降低,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与单品盈 利能力的稳定成长,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萤石的生产基地为例,萤石于 年开始自建生产体系,通过成立桐庐分 公司和重庆分公司,建立了自有生产基地。此外,萤石将使用本次上市的募集资 金,进一步打造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和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用于建 设研发、办公、生产基地。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总投资额 240,420.10 万元,项 目竣工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主生产能力,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公 司智能化生产能力,缩短交付周期和支撑灵活定制,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自主 化生产能力,优化供应链交付能力。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81,805.46 万元,该项目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满足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需求;有利 于增强产业化落地能力,打造多个实验室和产品中心。

2.4、行业的最终形态将以物联网云平台呈现

智能家居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将是单品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因此需要通过同 一物联网云平台将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产品之间实现物理上互联和数据上互通。 而从不同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中,智能家居行业有望从单 品的竞争发展至云平台和生态体系的竞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并 将以物联网云平台重构主导权和运营权。 近年来,智能家居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华为、小米集团等大型科技公司利 用自身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规模优势和物联网云平台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智 能家居产品品类,发展智能家居业务生态;各类智能家居产品的代表性企业对市 场份额的竞争日益加剧,相关企业通过打造自有云平台阶段、加大研发投入不断 提升产品性能、完善下游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提高市场份额。

展望行业的最终形态,将具备王牌属性的单品应用为基石,逐步构建生态版 图,最终通过统一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增值服务不断变现的智能家居厂商或将成为 行业的最优解。从目前参与者的业务布局来看,以华为、小米、百度及萤石为主 的四大厂商,已初具雏形。 1) 华为:华为于 年 7 月份成立手机业务部,打造以华为 Mate 系列、 荣耀系列等手机爆品; 年 4 月发布华为全屋智能系统和 harmony OS 系统,以“1+2+N”的模式展示全屋智能在家中的交互,鸿蒙生态的 合作方包括美的、九阳等产品类伙伴,瑞昱半导体、博流智能等技术类伙 伴,中科创达、高盛达等生态产品合作伙伴;建设华为云,推出面向大型 政企客户的云解决方案————华为云 Stack,为用户提供云服务器、云 数据库、云存储、CDN、大数据、云安全等公有云产品和电商、金融、 游戏等多种解决方案。

2) 小米:在过去十年间,小米先用自己的爆品模式做手机,随后又打造小米 移动电源、小米空气净化器等一系列爆品;小米集团投资和建立生态链企 业,其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门铃、智能猫眼等设备主要由生态链企业创 米科技、小蚁科技等生产和经营,其“小米”、“小白”等品牌的智能家居 摄像机产品主要由创米科技、华来科技、云丁网络、摩象网络等小米产业 链研发、设计和生产,小米参与销售和品牌赋能;小米集团搭建物联网平 台和云服务,提供完善的管理能力、商业智能及分析服务,用于管理海量 的物联网产品。

3) 百度:百度以小度智能音箱和小度智能屏为切入点打开智能家居市场;发 布 DuerOS 开放平台,不断完善智能家居生态,智能音箱方面陆续与富 士康、苏宁、小鱼在家等品牌合作,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与 HTC、vivo、 OPPO 和华为平板电脑达成语音交互合作,智慧酒店方面与上海佘山世茂 洲际酒店达成合作,宣布百度 DuerOS 智慧酒店解决方案正式落地;对 外开放运营百度智能云,以“云智一体”为核心赋能千行百业,为智能家 居、制造、媒体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提供服务。

4) 萤石:在智能家居摄像机和智能入户等智能家居产品的细分领域打造单品 爆品,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公司与第三方厂商合作开发智能净水、智能新 风、智能手环、智能宠物喂食器等多元化生态产品,由合作伙伴负责主体 研发,部分产品由公司提供 Wi-Fi 模组、视频模组、蓝牙模组等以接入萤 石物联云平台,满足生态产品连接云平台的需求;自主研发萤石物联云平 台,通过开放云平台服务帮助客户完成智能化转型,或协助客户开发面向 复杂场景的解决方案。截至 年 6 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接入 IoT 设 备数超过 1.82 亿台,萤石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突破 1 亿名,能够为客户 提供高度一体化的使用体验和质量保证。

搭建智能家居业务生态,借助“云”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配置将是全 屋智能的主线。对购房者来说,相比于一间标准化房屋,具体场景具体定制化设 计的“全屋智能”,才是切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尤其是当需求带“智能化”属性 时,每个人的接受程度、需求痛点、使用习惯、操作复杂度要求等,都大相径庭。 但全屋精装充满悖论,无论是考量成本控制,还是考量装修实施难度,标准 化必然是精装房的产物,而标准化的全屋智能精装房则无法满足用户定制化配置 的需求。

相比之下,初步配备少数体验较强的智能单品精装房,不仅兼顾了购房 者定制化选择的权力,同时也能帮助房地产走向差异化竞争,实现购房者和地产 企业的双赢。根据 - 年精装修智能家居系统及智能门锁配套数据,精装 修房智能单品(智能门锁)的配备率远高于智能控制系统。配备智能单品的精装 房,可依靠物联网平台能力+产品矩阵,联动其他产品销量,而面向 C 端定制化 的市场需求,需要生态+渠道+规模效应“三位一体”,齐发力共同进击。

3、王牌单品+生态构建+云端闭环共筑核心竞争力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正迈入全屋智能发展关键期。萤石通过 1)以领先技术+强 劲制造力+渠道下沉夯实底层实力 2)构建“1+4+N”独特生态体系 3)“云、端” 闭环协同扩大生态共筑核心竞争力。

3.1、领先技术+强劲制造力+渠道下沉夯实底层实力

3.1.1、以领先技术打造王牌单品

脱胎海康,萤石继承了其完备的技术框架,以及技术场景化落地的能力,以 视觉和感知为切入点,打造了极具竞争优势的单品。脱胎于海康,萤石继承了以 视觉交互、视音频 AI 算法及物联接入为核心的完整技术架构,以及相关成功场 景落地经验,以此为基础,结合智能家居摄像机及智能门锁等单品天然地具有视 觉和感知的特性,充当全屋智能的“眼睛”角色,公司率先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智 能家居监控和安防单品,为后续的全屋互联和定制服务打造良好的基石。 王牌单品高增长势头不减。 年,萤石智能摄像机实现 29.39 亿营收,同 比增长 45.57%,毛利率保持高位,超过 30%;以智能门锁为代表的智能入户产 品实现 3.35 亿营收,同比增长 25.94%,毛利率保持在 30%水平。

3.1.2、以制造能力赋能渠道建设

为了从性能相似的竞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各大厂商通过建立基地等方式扩大 产能,借助强大的制造能力带来规模效应的提升,从而扩大产能,实现产品高质 量和低成本生产,提高竞争优势。根据招股说明书,萤石于 年直接向其母公 司海康威视购买了生产线及设备,于桐庐、重庆设立了生产基地,依托海康,搭 建起独立的采购+生产体系,并享有与海康相同的信用政策和供应链渠道。

制造能力优势明显,自产率超八成。脱胎于海康, 年才开始独立生产的 萤石,自主加工率在当年已达 62.24%,仅摄像头就自产 628.21 万件,根据艾瑞 咨询, 年全球家用摄像头出货量为 8,889 万台,公司智能家居摄像机 年全年出货量约为 1,279 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约 14.39%。至 年年底, 摄像头自产 1,142.52 万件,自产率更达到 76.58%,足以凸显其强大制造力。同 时,在萤石的上市募集项目计划中,约 55%的资金将计划投入萤石智能制造重庆 基地项目,未来萤石将在产品自建能力上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

技术和制造力带来降本,高毛利赋能萤石渠道建设。线下渠道的快速铺建和 长久绑定,需要和经销商以及专代客户等渠道方形成“利益共同体”。除了可供直 接复用的继承制渠道,萤石在技术端优势和制造力规模效应加持下带来的高毛利, 也将助力其渠道建设,共同赋能萤石渠道建设的步伐,而公司的高毛利来自于对 核心元件的成本压缩。作为智能家居核心元件的 SOC、CMOS 传感器等半导体芯 片或集成电路产品,占视觉类智能家居设备原材料采购金额的 30%~40%。海康 威视以感知端算法框架、模型优化及应用经验优势,设计芯片,并授权 IP 固化专 利给富瀚微代工量产,在技术及规模效应优势下大大降低了芯片成本。而脱胎于 海康的萤石,将进一步扩大自建能力的优势,服务于渠道搭建。

3.1.3、构建以C端为主的B&C齐飞,渠道下沉赋能产品放量

萤石在渠道上的发力重点,以多维度的渠道下沉为重。萤石以 C 端为主,C 端销售通过绑定经销商,实现快速渠道下沉。同时辅以专业客户运营商及安装商 渠道、直营店开设渠道、线上官方商城及电商直营店渠道,共同助力 C 端销售。 通过和每个省和城市的总代理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经销商渠道协助公司不仅 在一、二线大城市快速覆盖,同时实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各类城市在用户 消费能力不同的背景下,存在一定通用性,即通常是通过红星美凯龙等建材市场 实现装修需求的落地。而公司通过人流密集的大型商场以及百脑汇等电脑城,快 速地开设大量体验店和官方旗舰店,使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接触到公司产品及服 务,通过生态矩阵满足 C 端市场定制化需求,实现快速占领市场高地的战略。 年 , 萤 石 经 销 商 渠 道 收 入 占 比 达 42.65% 以 上 , 年 复 合 增 长 率 达 11.69%。

此外,萤石借助脱胎于海康的业务体系,实现复用其部分渠道,加码终端销 售。①复盘海康威视在国内市场的渠道,专业客户渠道(集成商、工程商、安装 商、服务商)及部分经销商渠道,可以直接被萤石复用。其中专业客户渠道既面 向 B 端,也面向 C 端。②而在海外市场,海康威视直接作为萤石在海外的经销商 之一,于 155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在这些地区,海康均具备销售服务合作伙 伴及专业客户渠道。 年,萤石实现海外收入 8.99 亿,期间复合增长率 (- 年)高达 141.97%,海外市场整体营收占比由 年的 4.15%上 升至 21.21%。海康威视在海外持续的渠道建设,也将进一步加码萤石海外市场的 增长。

以标准精装为起手,积极布局 B 端业务。萤石以智能门锁作为敲门砖,积极 布局 B 端精装房地产市场,同时,除了直接面向 B 端企业,萤石同时也向部分系 统集成商、家居工程商供货,这类集成商、安装商会承包较多房地产、酒店、商 业楼宇智能化改造计划中的前装集成类项目,以此加码萤石对 B 端的布局。而在 C 端消费者在使用标准款产品后,对萤石产品体系形成初步认知,再通过物联网云 平台的增值服务培养具体场景下的使用习惯和感受,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最终 映射至品牌知名度及销量的提高,达到正向宣传和潜移默化引流的效果。以 B 为 始,向 C 谋进,逐步形成以 C 端为重的良性循环。

3.2、“1+4+N”构建独特生态体系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深入,单一的品牌产品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用户多 样化、智能化的需求,智能家居厂商通过构建统一的生态体系实现多品牌产品互 联互通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公司通过开放互联的策略,结合自身与战略 合作伙伴各自的技术优势,吸引其他厂商共建智能家居产品体系,合作开发了创 新品类的生态产品,并建设平台型智能家居的入口。生态产品规模及占比逐年提升。公司自 年开始导入生态产品, 年销售智能遮阳、智能传感器等产品,-H1 销售智能净水器、智能新风、 智能宠物喂食器等产品。随着“1+4+N”生态体系逐步完善,生态产品品类进一 步丰富,生态产品收入规模及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并稳定贡献毛利。

“1+4+N”闭环生态体系打造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N”系产品将设备纳 入萤石的开放体系,扩大萤石产品生态。萤石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智能模组和开放 式云平台服务,以产品和技术赋能中游的中小厂商,持续扩大生态圈,开发家用 智能视觉应用的新场景。①情感看护场景拓展,公司除了自主研发自主儿童陪护 机器人等产品,更接入了智能宠物喂食器和智能手环等多元化智能硬件,结合云 存储、哭声检测、视频分享等增值服务,提供儿童、宠物看护的完整解决方案。

②舒适环境场景拓展,公司在自主产品扫地机器人的基础上、扩展空气检测仪、 智能新风及智能净水等生态产品,充分发挥视觉类智能家居产品的感知优势,提 供更加多元化的家居舒适环境。③联动交互场景拓展,公司结合“萤石云视频” 的远程控制能力,丰富中控网关、全屋无线覆盖方案、智慧屏、场景面板等智能 产品,提供多种人机交互手段,实现智能生活家居设备的有效联动。“1+4+N”构建独特生态,云平台赋能生态未来。“1+4+N”生态体系的建 立,标志着具有萤石特色的生态闭环之路的形成。萤石物联云平台,将设备接入 并运维,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多设备无法整体联动混乱的痛点,且以 IoT+AI 赋能产 品更具深度的价值,增强客户黏性,提振整体生态产品销量。

3.3、“云、端闭环“助力生态扩张

我们认为,未来全屋智能将走向不同品牌于统一云平台共存的格局。而在目 前生态型厂商的布局中,萤石、华为、小米、绿米(苹果),等主要参与方的路径 各不相同,但终究其核心内质,均是以萤石“云、端闭环“为主线逻辑,助力其 生态扩张。 1)华为模式:生态链产品+自身平台,围绕“1+2+N”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以鸿蒙系统发力,打造鸿蒙智联(Harmony OS Connect)智能家居生态,合作 品牌数量超过 100 家,品类超过 50 种,与手机端客户资源充分连接;

2)小米模式:生态链产品+自身平台,较早打造生态链,培育了庞大的生态 链企业,搭建智能语音+AIOT 平台生态,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已经多达 400 多家, 生态链产品品类丰富,“米家”APP 用户多; 3)绿米模式:自身产品+绑定苹果 Homekit 平台,目前积极打破行业隔阂, 主动将生态系统共享,开放促进美的、海信、京东方等诸多智能家居品牌进驻, 实现设备间的无隙连通; 4)萤石模式:自身产品+生态产品+自身平台,以其云上能力为核心,建立 “1+4+N”生态体系,稳定生态合作,形成多方互利共赢格局,提升终端设备销 量。云端双向闭环,构建其独特生态,以谋协同增长。

萤石除了天然继承海康部分感知端算法框架及应用场景经验,其在渠道上的 优势也能够助力终端设备销量提升,进而赋能数据收集与应用场景开发。通过产 品销售和增值服务,萤石能够直接触达下游消费者,从而及时获悉消费者偏好和 售后反馈,进而为其模组制造和 AI 芯片、AI 算法开发指明革新方向。同时,萤 石基于云平台运营经验和积累,赋能模型训练,提升算法精确度以及与产品的兼 容性;向行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智能模组和开放式云平台服务,以产品和技术赋 能中游的中小厂商,持续扩大生态圈的同时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探寻用户痛点、 开发家用智能视觉应用的新场景。 云平台服务持续保持高增长高毛利。 年,萤石云平台业务实现 5.38 亿 营收,同比增长近 30%, 年营收增长高达 60%,毛利率一直位于 70%高位, 并在 年达到 79.0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深蓝财经:

红星美凯龙拉响债务警报!现金87亿,负债1229亿

国产最牛可乐宣布破产!误传消息背后,复出之路太坎坷

来源 |New Economist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于12月28日举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出席并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大家好,非常感谢中企研邀请我参加这次企业改革与发展峰会。关于企业这个话题,应该有方方面面,一方面是从企业本身发展角度,如何做好企业,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企业如何发挥各方面的职能等等。我相信在座的很多都是研究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本身,都会从这些方面来做深入的分析。还有一个方面问题,关于公共政策,我们从政府角度,从一个经济长期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角度,我们应该发展哪些企业,应该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政策制度环境,应该采取怎样的企业发展战略。我个人是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发展经济学和体制改革问题,所以我就从宏观角度,从公共政策角度探讨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制度环境,应该发展哪些企业,政策应该向哪些方面侧重。

今天讲两个问题。

1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第一个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我们有国营企业,有民营企业,经济这两驾马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也有两个不动摇的政策,发展国有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在这里我想强调,现在应该特别注重发展民营企业。原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我们不缺国有企业,我们整个经济改革就是从国有企业走出来,当前国有企业一统天下,没有什么民营企业的情况下我们发展起来,搞市场经济。从搞市场经济的角度,产权主体越多,价格信号越真实,越容易实现市场效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从产权主体角度来讲,民营企业每一个都是自己的主体,国有企业因为是国有,它跟政府的关系,跟其他国有企业的关系等等,相对来讲独立性没有那么强,有的时候信号就会出现扭曲,这是一个基本点。

说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想讲两个方面,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比当中,我们看看民营企业的特点,也是方方面面很多点,这里我讲两个点。第一个民营企业是拿自己的钱去冒险,去创新。现在到了世界百年不遇大变局背景下,本来我们还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引进,还可能利用一些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先进知识等等。现在美国对我们采取遏制政策,切断发挥后发优势的各种渠道,我们就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这件事就是风险很大,失败的概率很大,需要花大量的试错成本,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且商业模式都要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民营企业的特点就是它在用自己的钱去冒险,而相比国有企业,用公家的钱,用公家的权,制度就要严谨一些,审查就要多一些,追责的问题必须纳入制度。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国有企业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大的灵活性,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一点。民营企业可以做到十个项目九个失败,一个成功,我就成功了,我可能把钱全收回来。国有企业也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十个项目九个都失败了,失败的责任谁来负,能不能冒这个险等等,相对难一点。不是说国有企业不能创新,很多国有企业有实力,资本雄厚,长期钻研也可以创新,但是完全无人区的创新,风险很大的创新,相对来讲比较难。因此,在这个百年不遇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背景下,我们去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技术前沿领域。客观说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现在这些高科技产业,有领先技术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也是在过去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下,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发展起来的成果,我们要珍惜这样的成果。这是第一方面关于为什么要发展民营企业。

还有一点,民营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形成百年老店,它可以持续发展,它可以靠一个家族的延续,它可以在一个领域里面持续做下去。而且有时候是一个专新特精的产品,它可以一个家族几代人,很多技术,很多产业,它需要持久专注而专业的发展。国有企业不是说不能形成这样的企业,也可以,也会,但是国有企业有一个特点,它容易换人,国有企业很讲规矩,到了点就要退休,退休就换人,换人有时候想法不太一样,从传承的角度,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人事变化可能有些就难以持续,难以持久,难以专注而专业的发展下去。民营企业相对而言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少一点,一个企业家本身可以干一辈子,没有干部调动,政府任职这方面的问题,他可以持续做,然后他还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继续做。国际上那些专新特精的企业,隐性冠军等等,很多都是家族企业,都是几百年家族企业传承。我们怎么利用好这种机制,发挥它的特点,使我们这些专而精的企业有能够持续地、延续地发展,形成比较丰富的产业链,使我们一些短板真正能够逐步逐步补齐,逐步逐步不再受别人的卡脖子,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

讲发展民营企业的问题,现在就有一些具体的情况需要考虑,也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比如现在有些民营企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他也冒险,民营企业本身也会有各种各样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帮他纾困,包括一些国有企业有资金,为了给民营企业纾困,我们进行债务重组,包括产权重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产权重组之后,把原来的民营企业纳入国企管理范围,比如占多少股权之后就要按照国企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等等,就把一些民企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变成了国企。我们称为叫逆混改。本来混改是为了使得国有企业的机制里面加一些民企因素,但是你把民企变成国企,民企的因素就消失了。再说一遍,我们中国不缺国企,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缺民企,所以有了民企之后,最好还继续保持它的民企性质。因此,在纾困问题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说要纾困,要通过成立一些基金,用一些产权重组办法,使它能够实现债务重组,债务重组之后,把它又放回市场去,继续民企的性质,在产权结构上保持它民企的特点,在市场上继续发展,不要把变成国企。我们这种例子还是挺多,有的地方通过一些地方法规规避这些问题,但是有的地方就变成国企扩张的过程,民企的特点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消失,我觉得这是需要避免的一个问题。

讲这个问题,不是说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只是讲了一个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制定一些具体政策,使两个不动摇确实在方方面面能够贯彻下去。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方面的问题,关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2

大力发展大企业

第二方面的问题,我想讲要大力发展大企业。我们现在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这很正确,特别是在疫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有很多民生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一些政策,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我们的创新发展,我们在这些中小企业当中孕育大量未来的有竞争力的企业,确实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特别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也会有问题,有些产业里面一些大企业做大以后盲目扩张,这些都是问题;大企业形成之后,容易形成垄断,这需要我们进行监管,需要防止市场垄断。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一个经济的实力最终要看你有多少大企业,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的实力最终要看你在这个产业当中,在国际竞争当中,你有多少势力雄厚的大企业。现在大家都争当五百强,应该说是有道理。你只有强了,才能够持续发展。而且你只有强了,一个国家有这些大企业,才能在各个产业当中站稳脚跟,才有国际竞争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非常明确,我们需要反垄断,需要防止资本盲目扩张,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什么作用呢?第一,大企业容易具有创新的实力。我们都知道,现在发达国家一些产业当中,它很少有一大片的小企业,往往一个产业里面就两三家,三四家,叫寡头竞争。寡头竞争和千百万小企业完全竞争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完全竞争可以把价格压得最低。现在我们看到我们一些产业里面有千百万小企业竞争,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杀价。价格压得很低,对消费者确实有好处,消费者能够拿到最低的购买价格。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利润很薄,价格杀得很低,企业利润很薄,这些企业就都很难有创新的资金和实力,去做研发,去做创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虽然得到了低价的好处,但是他享受不到创新带来的福利。各种产品的创新,各个创新,功能创新等等,都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福利。而寡头竞争的好处,它一方面防止价格过高,对消费者来讲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寡头竞争价格不用压得很低,它的利润就不会很薄,它就会有能力,有资金有实力去从事创新,从事研发。因此,现在有的经济学家论证,最好的产业内部结构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寡头竞争。这里面就是企业如何做大。待会儿再讲它怎么才能做大,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点。

第二点,大企业能够在自己的创新过程中,带动大量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创新链。一项技术发明不是说一个企业都能够完成,它需要和千百万的小企业,有很多小技术需要千百万的小企业进行创新,然后跟大企业进行协作或者购买等等,形成一个创新链,产业链,只有大企业在这些大技术的创新活动当中有所建树,能够有大的投入,才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创新链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形成一个好的创新生态,需要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再有一个方面,从大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这些方面,也要把发展大企业的战略落到实处。讲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在规则上、在监管上,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大企业确实要在反垄断上特别注意,总的来讲,你该鼓励大企业发展,仍然要像鼓励小企业一样,采取一视同仁的做法。比如说,小企业发展需要上市融资,大企业发展也需要上市融资,该上市也得上市。

第二,要把发展大企业作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来看待,要有国际视野来看待这些大企业。有的大企业在我们国内看着很大,但是在国际上一比,其实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比如我们现在一些科技公司,在国际消费份额上,比起那几大国际科技公司,我们几乎是占一个零头,所以仍然需要发展,需要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去鼓励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

第三,落实到每一个产业里面,都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关系问题。前面我们讲到,从一个产业内部结构合理性而言,千百万小企业的完全竞争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结构,我们需要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这个过程怎么形成呢?这个过程不是政府规定,不是政府说哪几个企业发展,而是在一轮一轮的经济波动过程中,通过各种优胜劣汰,兼并重组,逐步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鼓励企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兼并重组这件事情,兼并重组从好的企业来讲,他兼并别人是低成本扩张,那些势力比较弱的企业他是凤凰涅磐,他原来投入的一些东西可以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在新的企业结构当中发挥作用,所以它不是简单的倒闭破产。从市场层面,我们可以积极鼓励一些股权投资基金,帮助企业做兼并充足的事情。国际上很多股权投资基金做的不是创新企业发展的事情,做的就是兼并重组,兼并充足是产业发展,大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通过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发展,为我们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更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大量有国际竞争力的这些企业,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中国经济才能在国际上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电子茅台厂长:

美凯龙(SH601828)红星美凯龙和宜家这些年的不顺,背后逻辑是一样的

都是家居行业的去中介化。地板厂,家具厂直接抖音带货,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厂价直销是最好的广告词。最后可能就是红星美凯龙被抖音干掉,宜家被pdd干掉。

红星美凯龙(01528):

红星美凯龙 公告及通告 - [海外监管公告-其他]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於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网页链接

小叶子下躲着大桃子:

美凯龙美凯龙(SH601828) 有之前售卖家具和建材的基础,所以可以说在高端电器领域也具备一定先发优势,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电器销售渠道的主要特质,可以发挥高端优势、产品优势和线下体验、服务、一站式购物优势。红星美凯龙也预计底将完成200家智能电器生活馆的打造,全球头部电器品牌的广泛合作,相信也能让它成为业内事实上的高端电器第一流通渠道。

如果觉得《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800万股偿还债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