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农旅融合走新路 乡村振兴助脱贫——七星关区“山水园”旅游景区发展侧记

农旅融合走新路 乡村振兴助脱贫——七星关区“山水园”旅游景区发展侧记

时间:2022-09-18 23:56:44

相关推荐

农旅融合走新路 乡村振兴助脱贫——七星关区“山水园”旅游景区发展侧记

道路蜿蜒盘旋,民居错落有致;山水相得益彰,游客喜笑颜开。

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犹如诗人笔下的良辰美景;也好似出自画家的山水画,这些都是七星关区“山水园”旅游景区的一个个缩影。

地处七星关区对坡镇中心村新开田组的“山水园”旅游景区,曾是山地连片,荒坡连绵,谁也没有想到,这无人问津的山旮旯,旅游景区一打造,乡村靓丽了;观光游客来了;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了。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创办人赵平。

,毕节市委市政府下发相关文件,鼓励单位在职人员留薪留职,“走出去”领办创办山地高效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市政府办就职的赵平积极申请,最终得到所在单位的批准许可,获得三年创业时间。

离开单位后,赵平四处寻找项目发展,几个月下来,他将目标锁定在对坡镇中心村新开田组金蟾沟。经过调查,他了解到,这里虽然到处是荒山、荒地,但地形特别,水资源丰富;且海拔适中,气候宜人;距离毕节城区30多公里,交通便利。这些种种因素,让赵平心中有了想法——打算在这里发展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带动当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有了想法后,赵平邀上当地一位合作伙伴,先后到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考察,学习到了多个成功案例的经验。

考察回来,赵平联系金蟾沟的实际,进行了初步规划。8月份,赵平先以5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700余亩山林和耕地。开山修路、平地建房、引水建池……风风火火,“山水园”旅游景区开始建设,一时之间,这个曾经荒无人烟的金蟾沟变得热闹起来。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景区已投资200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餐厅、50余间民宿、游泳池、水上乐园、健康步道等项目,还养殖了部分放山鸡、生态鱼,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已初见雏形。

走进“山水园”旅游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其显眼的石结构大门,太阳能路灯顺着路两旁一直延伸,绿化树随处可见,为萧条冬季增添了片片生机。站在山顶,景区一角尽收眼底。水上乐园处,几名游客划船戏水;健康步道上,游客悠闲散步,感受小桥流水的静谧;游客服务中心,三五游人领着孩子享受着闲暇的午后时光。

另一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打扫院落卫生,她是景区工作人员,名叫刘元仙。

刘元仙是中心村新开田组村民,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他们只靠传统种植包谷洋芋维持生活,一家便成了贫困户。,自景区开始建设以来,刘元仙和丈夫就来务工,每人每月能收入3000元左右,两人每年就能挣六万余元。有了固定收入,刘元仙家也成功脱了贫。

“景区开始建设时,我和丈夫就来务工了。包吃包住,家门口上班,不仅能挣钱,还能兼顾家里,很不错。”57岁的刘元仙很清楚,他们这个年龄,在外面找事做已经很难了,这来自不易的就业机会,她很珍惜。

当然,景区发展而受益的远远不止刘元仙。

“景区开工以来,用工需求非常大,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固定用工20余人,工资在2000至6000元不等。两年多的发展总共带动当地28户126人就业增收脱贫。”赵平说,景区还吸纳了当地15名重症残疾人入股分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

下一步,景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计建设,坚持以短养长的理念,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同时把康养、医养融入到景区,打造别具一格的川渝避暑胜地。景区发展起来后,将会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景区万物必定生机勃发,站在景区的最高处,赵平若有所思,似乎未来的规划都在他心中。

来源:毕节试验区网

如果觉得《农旅融合走新路 乡村振兴助脱贫——七星关区“山水园”旅游景区发展侧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