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例」PET/CT助力肿瘤界寻找原发灶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例」PET/CT助力肿瘤界寻找原发灶

时间:2019-07-13 16:59:33

相关推荐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例」PET/CT助力肿瘤界寻找原发灶

肿瘤诊治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寻找原发灶’这一关键词。为什么要找原发灶呢?实际上是要找到肿瘤起源的‘根’。原发灶对于肿瘤诊治来说非常重要,这就好像和“擒贼先擒王”一个道理,找到了发病的源头,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就能够尽早地进行对应的治疗,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PET/CT是当前医院里高端的一项检查,既神秘又先进。近些年,PET/CT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很多不明原因的转移瘤,通过PET/CT这项检查找到了病因。有一些“刁钻的病灶”,只有通过PET/CT才能找得到。近期我们发现两例,与大家分享。

病例一

女性,56岁 发现左颈部肿物十多天。临床医生考虑为转移淋巴结。患者行CT、MR、B超等多项影像学检查,均未找到原发病灶。听闻我中心设备先进,医技水平过硬,于是选择来我中心进行PET/CT检查。

PET/CT是全身检查,当我们从头部到骨盆以下仔细观察,发现左锁骨、腋窝、腹膜后及盆腔内多发转移淋巴结(如图所示)。CT示宫颈形态正常,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未发现明显异常软组织结节,即CT平扫并没有发现病变。PET/CT代谢显像宫颈口周围FDG环形代谢增高;延迟扫描代谢进一步增高。与转移灶相比该病灶较小、较为隐蔽。我们终于找到了原发灶,PET/CT诊断为为宫颈癌,临床亦通过宫颈活检证实为宫颈鳞癌。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图(1)PET/CT提示左侧颈部高代谢肿大转移淋巴结。

图(2)(3)提示患者盆腔及腹膜后多发高代谢转移淋巴结。

图(4)宫颈局部粘膜轻度增厚,FDG代谢增高,提示宫颈癌。病灶仅局限在粘膜层,之前B超检查未发现。

图(5)多平面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及侵犯范围。

病例二

男性 65岁 颈部疼痛入院,经外院CT、MR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以“查明原发灶”之目的来我中心进行PET/CT检查。

PET/CT超大密度投影(MIP)图像显示,全身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核素浓聚灶,提示包括全身骨组织、肌肉组织、淋巴结广泛转移,转移灶之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那么原发病灶到底在哪里呢?

纵膈及肺门两侧有多数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转移性淋巴结,发现右肺下肺门区有高代谢软组织结节影,与肺门淋巴结在形态和位置上很难区别,除了测量核素摄取值SUV与高代谢淋巴结有所区别,更重要的是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处有阻塞征象(如图所示)这一征象需要医生仔细观察,一一排查,否则极易漏掉。原发灶终于找到,后经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鳞癌。

本例病灶诊断的难点是双侧肺门及纵膈内密集多发结节病灶,原发灶“隐藏”在肺门淋巴结之中,小而隐蔽。通过PET/CT核素代谢及薄层CT融合图像多平面观察发现了支气管有阻塞这样的细节,当然,这与医生利用影像诊断的综合能力及严谨细致的作风极其相关。

(图1):全身大密度投影(MIP)图像显示全身弥漫性转移。提示多发浓聚灶均为转移。

(图2、3)提示:多发骨、肌肉、淋巴结广泛转移灶。

(图4)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小结节,FDG代谢增高,局部支气管开口成阻塞性改变,提示原发灶为肺癌。

(图5)多发平面重建(MPR)提示显示病灶阻塞状况,为临床支气管镜检提供取材部位。

特别提示

尽管PET/CT应用大大提高了原发灶的检测率。临床仍有0.5%~0.7%的癌症病人找不到原发灶。其原因(1)由于病灶较小,处于“细胞级别”、部位隐匿或位于黏膜下等原因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2)原发灶在较小时被自身免疫系统所“Kill”。

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PET/CT全身显像。当然了,更重要的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的,不要受到病痛的折磨。

文章来源: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如果觉得《「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例」PET/CT助力肿瘤界寻找原发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