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故宫金编钟的传奇故事

故宫金编钟的传奇故事

时间:2019-07-15 13:56:51

相关推荐

故宫金编钟的传奇故事

在北京故宫的无数珍宝中,有16只金编钟金光闪闪,这是稀世珍宝。然而,价值连城的金编钟,曾流出宫外,差一点被毁掉,历经风险,现又重新回到了故宫。这其中有个曲折动人的传奇故事。

溥仪办婚典抵押金编钟

16只金编钟,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皇帝80大寿时,各省督、抚聚敛黄金11439两铸造的寿礼。金编钟大小一样,但厚薄、分量不同。其铸造工艺精妙绝伦,巧夺天工。每只钟的正中铸有音名,周围盘绕两龙,龙身上下装饰着涌起的海波和飞动的云纹,音律与现代音乐近似,当是绝世之宝。其工艺和文物价值,远远超过黄金本身。平时,16只金编钟放置于太庙中,遇有朝会、宴享、祭祀大典时,才拿出来由玉磬配合秦乐。

辛亥革命后,皇帝溥仪被废。清皇室仍住在紫禁城内。19,留居清宫的溥仪,准备仍按清代帝王礼制的旧例,盛办“大婚典礼”,婚礼需要40万元。因当时国库空虚,无法拨付。

溥仪的岳父荣源与内务大臣绍英、耄龄等,搜集了清代皇宫部分金银珠宝和文物古玩,偷运出宫抵押借钱。款额高达几百万元,仅押给盐业银行的金、玉、瓷器,就达4000余件。1924年5月底,荣源等人与北京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副经理朱虞生秘密签订合同,以16只金编钟及清朝8个皇太后、5个皇后的几百件金器、玉器和瓷器作为低押,向北京盐业银行借款80万元,其中金编钟抵押40万元,其它玉器、瓷器抵押40万元。月息一分,期限一年。1924年,溥仪用借来的钱举办了一个铺张的婚礼。

清室抵押给盐业银行的16只金编钟和玉器、瓷器财宝,合同到期,本息相加,是一大笔款项,清室已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偿还。于是,与盐业银行商定,把抵押品作价,除去本息之外,16只金编钟和其它珠宝,就变成了盐业银竹的资产。盐业银行不敢把金编钟等珍宝放入银行的金库内,就密藏在了认为最保险的使馆区的东交民巷,保存在那里银行的外商保库里。

誓死保护金编钟

为避免北洋军阀的染指,金编钟又被悄悄运至天津,由天津盐业银行经理兼天津银行会长陈亦侯先生藏匿于天津法租界中街盐业银行库房的夹屋里。

“七七事变”后,日本特务打听到消息,日本驻天津副领事紧紧盯上了陈亦侯,密探的鼻子也触到了那座库房。1940年陈亦侯派专人向在香港的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请示,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字:“毁!”陈亦侯深知这一国宝的价值,没有贸然从命。他赶紧找挚友—天津四行储蓄会经理胡仲文商议,两人决定用生命保住国家珍宝。他们请了两位忠厚可靠的工友协助,于当年4月的一天黑夜,乘着漆黑的夜幕,将金编钟转移到四行储蓄会大搂地下室一个小仓库中,藏好之后,叫人运来8吨烟煤,严严实实地埋住了库门。没过三天,日本军警果然闯入天津盐业银行,但一无所获。之后,陈亦侯、胡仲文又与孔祥熙、戴笠巧为周旋,始终不露一丝口风。两位工友也不为巨额奖金所动,守口如瓶。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3天之后,胡仲文代表盐业银行,向天津市军管会献上了他和陈亦侯密藏多年的国宝—金编钟。

如果觉得《故宫金编钟的传奇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