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这里有值得一看的答案

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这里有值得一看的答案

时间:2024-02-13 22:58:39

相关推荐

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这里有值得一看的答案

近年来,旅行越来越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这和旅行本身对人们的好处也不可分割:开拓视野,放松心情,接触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尝过旅行带来的甘美果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放到孩子身上:该不该带孩子,甚至是1、2岁的婴幼儿去旅行呢?

譬如之前的《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一文里的父母辞了工作,全心全意地带着年仅2岁的孩子进行了一场盛大的环球旅行。这件事引起了网络上巨大的反响,网友的舆论褒贬不一,更多的是觉得是在作秀,“孩子那么小,他能记得住么?”

01

关于旅行,父母们的疑虑大多集中在这三点上面:

1、孩子小,记不住,浪费钱;

2、太危险、易生病,吃不惯;

3、巨麻烦,牵扯多,玩不好。

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父母“有用论至上”的心态。譬如,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没用的;学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没用的;补习班是有用的,过家家就是没用的;下围棋是有用的,玩积木就是没用的......沿着有用论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儿,既考不了级,也没证书,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特长,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人之一生的确短暂,而所闻所见又太多,的确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但不得不说,在旅行这一件事上,大多数父母,看得太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这些是硬功夫;而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等,则是软实力。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但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软件。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带孩子旅行的确意味着更多的麻烦,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惊喜和回忆。更何况,一帆风顺的旅途可以说是索然无味的。旅行,本来就该是一场未知。

这几年亲子节目大受欢迎,其中以《爸爸去哪儿》为最。比起妈妈,显然爸爸对孩子更不了解,而这样的亲子节目,给了爸爸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既能工作又拥有了和孩子好好相处的机会。学会了一个人带孩子,学会了做饭、喂奶、穿衣、扎头发......爸爸的付出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陈小春就曾直言,“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场景,原来他(Jasper)还会这样和我说话......这个节目,我真的没有白来。”

没有意外和未知,可能你都不知道原来孩子还有这样的一面,原来你的孩子比你想象中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能力,你也不会知道原来自己还有这样许许多多的潜能。

再者,不是说小孩子不懂就不应该带他去旅行,反而应该是在他还没有太多生活压力的时候,就带他四处看看,告诉他其实生活有很多种。在他还没有学会读书识字的时候,用旅行的方式教会他更多学校无法教会的知识。

小孩子都有玩的天性,你带他去游乐场,他自然开心,但是当他见过更多比游乐场还有意思的东西,那他就是在成长了。能和全家人一同旅行,是幸福和惬意的事情。

02

旅行里的意外对孩子来说,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在多次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从小就知道在机场如何安检、登机,也知道出行之前如何抉择哪些物件该放进行李箱;不仅知道西方人有绿色、蓝色的眼睛,也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不同语言是人类建造巴别塔时产生的......

再有,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要“入乡随俗”,“随机应变”,有些事情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比如在瑞士和日本,过人行道是一定要等“小绿人”的,而在意大利和祖国,是要见机行事的......

看到不同之后,才能理解不同。

我们一直教育孩子,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尊重,包容别人的不同是人应有的基本的素质。比如,不可以对那些和你长得不一样或是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指指点点,这是基本礼貌;你可以不信教,但一定要尊重那些有信仰的人;你不会去街头流浪,但一定要同情那些乞丐......孩子们需要看到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人和事物,才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应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

之前在动车上遇到的小男孩,也就6岁左右的样子,外公外婆带着刚从台湾回来,刚好他们后边儿坐了一位常年飞来飞去的背包客,男孩对那男人桌上放着的牛仔帽很感兴趣,一直趴在座位上看他。

男人起初在闭目休息,应该是感觉到了男孩的目光,睁开眼睛问他,“你喜欢这个帽子?”男孩没有想象中的羞涩,很大方的说,“是的叔叔,你的帽子真好看,能借给我看看吗?”很惊讶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说出的话这么有礼貌。

男人也惊讶于孩子的回答,想了一下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帽子吗?”男孩很自然的打开了话匣子,说外婆带他去美国的时候见过......将牛仔帽的历史几乎都扒了一遍。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看他,但他丝毫没有任何羞涩或者自得。

男人对他起了兴趣,两个人开始在车上分享他们的旅途故事。

男孩跟着外公外婆去过了美国、欧洲、东南亚,在他看来旅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男人把帽子送给了他,与外公外婆互换了联系方式,答应男孩在他放暑假的时候会跟他一起去旅行。

这些,正是旅行给孩子带来的蜕变。

0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在前,行路在后。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绍兴旅游,参观了鲁迅故里。我妈就一直在试图告诉我,鲁迅故里是多么的有意义。看看百草园里的那棵皂荚树,看看三味书屋桌上的“早”字,还带我去咸亨酒店吃了茴香豆。

当时的我对此深不以为然:“百草园跟我家楼下的花园好像也没什么不同嘛,三味书屋好破,还不如小学教室漂亮,茴香豆有什么好吃的,干嘛要专门跑到咸亨酒店去吃......”总之就是没意思。

直到我上了初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那些经典文章,才感悟到,原来百草园是这么的生机盎然!三味书屋记载了鲁迅的勤奋刻苦,而茴香豆的茴原来有四种写法……当初去绍兴的时候,这些全部不知道,也根本没有注意观察这些。十分后悔小时候没能体会到那些情怀,如果有机会我再去一次,再看到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心中定会感慨万千。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旅行中多学到点儿东西,往往会选择那些包含着浓郁的历史人文的风景点。每当到了一个有故事的景点,就会不厌其烦地多遍向孩子讲述。但殊不知,父母们从一开始就为孩子找错了方向,只站在了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自己的审美绑架了孩子的旅行。花费巨资不说,还几乎没有效果。

在欧美,一般周末家里都会开车出去风光秀丽的地方露营,野餐之类的活动。而这类活动是一定要带上家里所有年龄段的孩子的。而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地方,家长一般不会带12岁以下的孩子去,等到孩子有能力理解了,才会带出去增加阅历。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旅游景点需要人文情怀的积淀才能感受到,而作为几乎“一无所知”的孩子,当然没效果。那应该带孩子去哪些地方呢?亲近大自然的地方,比如,各大山水风景区、野生动物园......可以是万里之外,也可以是近在咫尺。

大自然所呈现给孩子的是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环境,这对孩子的思维、身体、语言、动作成长,都尤为重要。孩子会发现,原来世界不仅仅是钢筋水泥,还有蔚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雄峻的高山、蜿蜒的溪谷......不是热了就有空调,冷了就有暖气,外面的世界还充满着风霜雨雪,冷热寒暑......

父母对孩子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带给他更大的世界,培养他生存的技能,并且鼓励他勇敢的去追求和探索。

如果觉得《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这里有值得一看的答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