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荆州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荆州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时间:2020-05-28 17:01:58

相关推荐

荆州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提起农村公路,松滋市卸甲坪自治乡乌溪沟村村支书陈猛感慨地说:“以前没有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不但通村还通户,老百姓出行方便多啦!”

乌溪沟位于卸甲坪乡西南边,与湖南澧县、石门县插花接壤,山多路少的窘境一度困扰着当地群众。,该村被确立为市交通运输局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

如今,望着眼前平坦宽敞的通村公路,作为村里的“领头羊”,陈猛有了新的期盼,“路修好了,村里新引进了产业,形成了一坪一品——桐子湾的生态水稻、茶坪的南美对虾养殖基地和腾家坪的白菜苔,只要今年加强管理,收入肯定能翻番。”

通村公路的修建,必然带动项目的发展。像乌溪沟这样,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得以受益和脱贫的地方还有不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荆州市着力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农村公路网络化、养护管理全面化、路容路貌生态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出台《荆州市“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将“四好农村路”纳入县市区目标考核内容,全域推进、全面创建,确保到全市所有县市区达到省级示范县标准;完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建立“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的分级养管机制,县市区财政按省拨资金全额配套,确保每个乡镇每年养护经费不低于40万元;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按照分段承包、定额包干和“一员多岗”等方式,聘请村、路段管护人员或保洁公司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农村公路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化养护作业单位承担;推进农村客运公交集约化发展,通过开通赶集班、实行约租客运等办法,新增农村客运线路74条、客运车辆148台;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三级网络体系。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建设“四好农村公路”的有关要求,着力夯实农业农村交通基础,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1618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2%,其中县道1820公里、乡道7855公里、专用公路30公里、村道11913公里。农村公路密度150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2749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沥青)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络。松滋市、江陵县、荆州区先后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日,记者走进县市区,深入采访了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

11月28日,松滋市卸甲坪土家自治乡乌溪沟村万福桥段。

今年70岁的刘婆婆就住在桥边,见证了这座桥的变迁。“以前是以树墩为基建的,后来改道新建了这座桥,现在因为路要加宽又要重建了。”刘婆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乌溪沟村山多地少,贯穿全村的黄乌公路因超过设计年限,已经断板严重、路面破碎,不能满足群众安全出行条件。基于此,市交通运输局决定通过交通扶贫,按照“打通出路口、完善循环路、提档升级产业路”的指导思想,结合村及产业发展、资金分期投入情况,为当地量身打造“脱贫规划”:借助洈水至卸甲坪旅游公路“建养一体化”建设,形成村内贯穿东西主轴线,以通村、通组公路为支线串通居民集中居住点,打通黄乌公路至旅游公路连接线等,预计完成,累计投入资金205万元。

“项目建成以后,将彻底改变乌溪沟村交通通行状况,村内五湾三坪产业发展将得到有效提升,为整村脱贫打好坚实基础。”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许开平介绍。

“山里的群众最需要的就是路。作为帮扶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知道我们要什么,扶贫真正扶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心坎里。”乌溪沟村村支书陈猛告诉记者。

建设农村公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以371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优先对贫困村主要干道和重要路段通村公路提档升级、窄路加宽计划倾斜,抓好公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市修建精准扶贫路562公里,贫困村通村公路达2318公里,惠及贫困人口10万多人。交通在我市扶贫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来,全市按照“描边加宽—连线成环—镶绿成片—筑台观景”的规划理念,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9亿元,新建通村公路1680公里,完成县乡道改造34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35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桥梁76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41座,完成“455”安防工程4745公里,预计今年打造美丽乡村路1000公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荆州交通将继续把“四好”镌刻在每一条农村公路上,真正办好、办实这项筑梦小康、惠民利民的大好事,在奋力实现荆州振兴的大路上行而致远。

秀美三湖,宗炳故里。

今年5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三湖桃花节在江陵县三湖管理区开幕。节内,套开了另一场大型电商联席大会,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电商代表参加。这场联席会,正是为2个月后上市的黄桃做准备。

三湖是黄桃之乡,区域内共种植黄桃1.1万余亩。这里产出的黄桃,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锦绣黄桃”。“每家每户基本都种,房前屋后平均有5亩以上。”三湖管理区副主任禹家华介绍,“今年挂果5000亩,亩产3000斤,年产量1500万斤,其中1200万斤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每年7月底至8月下旬,短短不到一个月,这是三湖最忙碌的时期。路上的大货车络绎不绝,从外地来,到三湖去,最后又从三湖出发,发往武汉、宜昌,通过空运销往全国各地。“按5块钱一斤的价格算,刨开成本每亩平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禹家华告诉记者。

电商发威,黄桃丰收,得益于农村公路越来越完善。走进三湖农场,是一处处满目成片的黄桃树,和一条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农村公路。这一条条“筋骨”,为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家里种了10亩黄桃的村民李兴才说:“村上以前没修路的时候,客商进不来,村民种的黄桃虽名声在外但销量却不行,后来路修好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高了,产业发展也快了。现在,农户与客商直接就在田间地头交易,真是快捷多了。”

路通了,产业强了,村民富了。目前,三湖管理区共新建、提升了178公里农村公路,实现26个村村村通客车。区内黄桃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1500万斤,每亩平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与此同时,管理区内再生稻产业、富硒稻产业和虾稻连作产业也依托农村路网建设,受益匪浅。

为了将农村公路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江陵县秉承“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依托区位优势,通过建设大路桥、构筑大路网、培育大运输、发展大交通,先后整合资金1.3亿元,对204公里农村公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和文化全覆盖的“四化”提升,推动路景相融,条条道路成为亮丽的生态园林景观大道。群众一出门就能看到风景,闻到花香。

如今,江陵县10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阡陌纵横成网,风景优美如画,公交车开到百姓家门口,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同时,拟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对所有县乡道和主要村道刷黑,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11月13日,驱车行驶在新修建好的农村公路——环八岭山森林公园旅游通道上,记者看到,20公里长、6米宽的道路已全线刷黑,两侧分别设置了1.5米宽的绿化平台,里面整齐地种上了桂花和紫薇。

从八岭山沿王新线公路下来,一路经过铜铃村蔬菜主题公园、梅园、七彩花都和户外运动园几个旅游项目。

“围绕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我们实施‘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体育’,先后打造了这四个休闲项目,所有的通村公路都和环八岭山森林公园旅游通道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乡村旅游圈。”八岭山镇镇长施晨告诉记者,环八岭山旅游通道的修建通车,既方便了村民出行,更吸引了荆州城区的骑车族、自驾族。“天气好的话,每个周末到我们这里来的游客超过2000人次。”

沿着旅游通道走上半个小时,就到了新场客运站。几台农村客运车停放有序,等待发车。村委会主任刘康华对记者说:“路修好了,区交通运输局还在村口设置了便民乘车公示牌,现在不仅出门能走好路,而且抬脚就能上公交,真是太方便了!”

“参照高速公路模式,我们在有条件的道路两旁设置了隔离桩和防护网,将农田和道路隔开,明晰路田分界线。”荆州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曹礼勇说,除了建设好农村公路,荆州区还坚持服务民生,努力运营好农村公路,探索启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工程,根据客流变化,优化运营线路,大力开展站点、站场建设,健全农村客运亏损补贴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客运快速发展。目前,共建成乡镇客运站8个、客运候车亭134个,新增运营线路3条,20条农村公交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运营车辆达到111台,年发放补贴60多万元,全区实现村村通客车。

去年以来,荆州区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建设是最大民生这一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农村公路路基、8座待改造危桥的桥面宽度调整为7米以上,新建路面、加宽路面宽度提高到6米以上,有效破解通村公路“通而不畅”问题;以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建设为契机,共完成隐患整治里程466公里,整治隐患260余处,加装护栏、示警墩、轮廓标、交通标志等交通设施270多个;对全区203公里的农村道路重新进行立体绿化,全面提升绿化层次和绿化品位,切实做到“建一条、绿一条、美一条”。如今,进得来、行得通、走得畅,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连通了荆州区区、乡(镇)、村,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极大地缩短了城乡通行时间,成为方便群众出行的幸福路。

如果觉得《荆州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