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寿阳篇(一)模式创新 农业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寿阳篇(一)模式创新 农业

时间:2022-05-25 15:53:37

相关推荐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寿阳篇(一)模式创新 农业

北纬37°,从地理上来说,几乎是一个魔力无穷的数字。这一坐标所穿行而过的地域,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位于山西省东部、潇河之畔的寿阳县,同样有一部分地域坐落于北纬37°之上,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让这个县城独具魅力,从而造就了被人津津乐道的福寿文化和“山西粮仓”的美誉。而作为“三代帝王师”祁隽藻的故里,更是增加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积淀。

“激活农村资源促进乡村振兴”采访团采访过程中,这里高效的政策、创新的模式、科技的运用、多样的产业链及飘香的蔬果,都为采访团留下了别样的印象。

生产托管推动“农业革命”

7月下旬的一个午后,阳光正烈。位于寿阳县朝阳镇胜利坪村的嘉禾农业——中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宾正在等待着一个多月以后能见分晓的试验成果,面前的土地上,一大片深绿色的玉米田一望无际。其中一片种植面积为30亩的玉米田,以条形模式种植,长势明显超出了其他的农田,一人多高的玉米株整齐排列,条间距达到2.2米,相比于普通种植方式每亩5800株的种植数,这些试验田的种植密度要高得多,每亩种植的玉米达到23000株。

“在这些农田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杂草,这其实是科技带来的改变。”孙海宾介绍,与传统种植不同,他们的下种时间要建立在大数据的支撑上。下种的第二天,地里就被喷上了对土地和作物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苗前封闭药,以确保除去杂草。而通过机械化作业,在园区的万亩玉米田内,仅需4个人就可以完成种植。

事实上,在这个园区,最早被试验的并非作物的密植,而是新的用地模式与经营模式。

早在园区设立之初,“垂直深松土壤、科学整地、秸秆还田、适度密植、配方施肥、有机无机结合”的集约化经营理念就开始被推广,彻底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的种植模式。当时,科技园区要落地,在短期内集中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生产用地是关键。项目最初采用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思路,出现企业成本过高、运营压力大且部分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等问题,园区建设方迅速调整思路,改土地流转为生产托管方式。

为了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园区采取了整村推进的实施方式,由村集体负责跟农民签订合同,对接园区建设方进行托管,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时通常会面临的村民信任及协调复杂等问题,推动了园区项目的快速落地。目前嘉禾农业已经与周边7个村完成对接,实现对服务地块提供整地、播种、植保、收获、仓储销售一条龙的玉米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以50亩为一个作业单元,总实施面积达1万亩。

为了完善与农民的利益分享机制,园区与农户签订周期为3年的服务合同,让农民在三种收费方案中自由选择:第一,收取每亩600元服务费,次年交付农户每亩900公斤粮食;第二,给农户每亩900元收入,公司负责从种到收及粮食的销售;第三,收取每亩600元服务费,保证每亩增产100公斤,农户自己销售粮食。整个过程园区垫付所有费用,农民不需花钱,秋收后结清或将粮食折价。同时与农民建立“粮食银行”机制,免费为托管农户进行粮食安全储存,解决收储和卖粮难题。如今,新的经营模式和用地模式得到了当地农民的一致认可,农民予以了更多的配合,企业成本也得以降低。这个园区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建设营造自然生态

夏日的寿阳县上湖乡段庄村北,在一片总面积为42亩的人工湿地上,芦苇、香蒲、美人蕉等植物生长正盛。在这些水生植物根下,清澈见底的水缓缓流淌,水面映射出蓝天的颜色,却几乎看不到波澜。在仅隔着一条公路的不远处,是一条略显浑浊的河流,上方的一座拦河坝正在默默工作。这里,是寿阳县已进入收尾阶段的一大水利工程——白马河人工湿地工程现场。

就在此前,白马河里的水质由于污染严重,连耕地都无法灌溉。

据记者了解,这一工程运用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和工艺设施对部分白马河劣V类河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湿地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IV类地表水水质,实现进一步改善白马河干流水质,促进白马河冷泉寺段河流水质达到考核水质的目的。白马河人工湿地工程处理污水规模为每天7500立方米,按地形条件由高到低梯次分为3块湿地区域,共计14格湿地单元,分别由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组合而成。工程主要包含了挡水坝、提水泵站、湿地工程、输配水系统、输配电系统、水生植物种植、管理站设施建设等。

白马河人工湿地工程人员张贺龙告诉记者,拦河坝将水提升起来之后,依靠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进化,水体从水平潜流湿地进入之后,依靠其自然流动向前推进,随后陆续进入另外两个梯度的垂直潜流湿地。这些湿地包含有布水系统,自上而下,使得整个湿地均匀布水。在这些湿地中,除了下层使用的滤料,还利用了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而整个项目主要服务于白马河水质的提升,改善后的地表水,将继续流回白马河,如今主要被用于地表灌溉,周边的更多农田将因此项工程直接受益,当地的生态也将变得更加宜人。

截至今年6月底,白马河人工湿地的整个工程已基本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施工时间仅用了4个月。而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亦是寿阳县诸多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

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寿阳在生态林业上同样下了很大工夫。全县通过构建综合发展平台,以苗木基地建设为契机,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村的各种分散资源,建立乡村体验基地,综合规划带动地方经济,搭建乡村文化聚集平台,逐步完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营体系这六大发展体系。而苗木基地的建设项目涉及寿阳县平头镇的黑水村、山底村、神山庄村共3个行政村,规划占地总面积23815.44亩,其中耕地14483.34亩,四荒地9332.10亩。项目紧邻307国道、太原东二环高速,项目一期计划投资6.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7亿元。

在这些水利工程和生态林业的推动之下,如今的寿阳,越来越多的新农村正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地。

拆旧复垦提升土地效益

位于寿阳县城东南的松塔镇,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如今,这里作为全县最早成功的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成了全县各乡镇的争相模仿的对象。

在当地的一个自然村——高吉村,一大片刚刚被拆迁并复垦平整的土地附近,曾经的窑洞痕迹依然若隐若现,在村子周边,是大片的玉米地。松塔镇党委书记庞广生介绍,这些被复垦后的耕地经过县政府验收之后,通过设立合作社,在这些耕地上统一进行一些示范性的种植,如中药材或一些经济作物,从而也可以带动当地形成更加经济的产业,最终达到真正的“乡村振兴”目标。

而这些被开发整理的土地,最终都将通过县里的土地交易平台进行置换。一直以来,要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很多问题都需要资金,而很多乡镇政府最大的困惑就是资金不足。与此同时,农民种地收入通常都很有限,农村建设用地等很“值钱”的资源其实是很难变现的。庞广生告诉记者,松塔镇的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平均每人占有1亩左右的建设用地,尤其是一些村子可能只剩一户或者几户,却占用着数十亩的建设用地,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从去年开始,镇里开始考虑使用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进行土地置换。如今,通过土地置换,既帮助村民改善了生活条件,又真正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新利用,同时也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现状。镇政府可以为更多村子的农民修建公租房,帮助当地农民解决更多问题,最终形成多赢的局面和良性的循环。在进行土地开发一年多来,松塔镇的老百姓对镇政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而松塔镇对于土地利用的创新性尝试,为寿阳县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全县整体开始紧抓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采煤沉陷区移民搬迁、移民并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项政策高效融合,有效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资源,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助力全县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经过一年的摸索,寿阳县基本形成了农民自主造地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土地开发模式,以“政府+社会资本”政企联动的模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与此同时,县政府常务会通过增减挂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增减挂办公室,14个乡镇1个城区管委会增减挂任务已确定,四轮增减挂项目预计新增耕地2360.43亩,农民年均纯收入预计可增加188.8万元。

土地资源的激活也仅仅是一方面,下一步,寿阳县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示范村;同时,进一步挖掘村庄的文化元素和特色亮点,进行放大和包装,让每个村都有故事可讲、有风景可看,让村民有事情可做,把人民群众调动起来,提高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并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精细打造沿线道路、村庄,确保廊带高标准实施,让农民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谱写寿阳乡村振兴新篇章。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珍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清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张文娟

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寿阳篇(一)模式创新 农业生态换新颜

如果觉得《晋中市“激活农村资源 促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之寿阳篇(一)模式创新 农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