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计最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8.4%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计最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8.4%

时间:2023-01-19 21:39:55

相关推荐

中科院预测中心:预计最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8.4%

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符仲明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8日讯 今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最终消费预测》预测报告。报告称,预计中国最终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同比名义增速约为8.4%,低于的增速。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对最终消费的分析与预测,对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8.0%,比同期还提高了14.0个百分点,持续居“三驾马车”之首。1至11月中国消费者预期指数、满意指数、信心指数基本呈轻微下降的趋势,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至11月,预期指数、满意指数、信心指数分别为125.3、117.3、122.1,说明居民消费意愿较强。

从最终消费结构看,2001至中国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例在72.9%-74.6%之间波动,且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下降到72.9%,创2000年来新低。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比例基本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相应地,城镇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01年的67.9%增加至的78.5%。

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至城镇居民在食品类的消费占比降低了1.5个百分点,在交通通信类的消费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医疗保健的消费占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至农村居民在食品类的消费占比降低了3.0个百分点,在交通和通信的消费占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在医疗保健的消费占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余行业消费占比略有波动但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城乡居民对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的消费明显增加,而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呈现出下降趋势。

从消费偏好上看,消费者从关注价格向关注品种、品质、品牌转变,健康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特征进一步突出,呈现消费品质化、细分化趋势。

就政府消费来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全国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1至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91751亿元,同比增长6.8%,比同期低1个百分点。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政府消费作为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着9.6%的名义年均增幅。同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年均增幅高达12.4%。不断提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提升居民家庭的消费意愿。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较同期减少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较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实际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实际增长4.3%,较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实际增长9.8%,较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

家庭债务成为影响中国新时代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住户部门贷款金额从2001年的3506.8亿元上升到的70791亿元,间增长了20倍,而贷款金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从5.7%上升至15.4%,其中中长期贷款是中国家庭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个人房贷是造成家庭高负债的主要原因。截至到第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24.8万亿元,是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8亿元)的两倍。

养老服务成为促进中国消费的新动力。至,中国老年人口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支出占比从74.2%上升至89.5%,支出占比略有下降,为86.7%。

精准扶贫是许多农村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增加提升消费能力的关键。个税改革在短期内对提振居民消费的作用不明显。

从制约因素来看,中国在释放新消费、培育新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优质消费品供给不足、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基于对最终消费总额及其结构的变动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报告应用分项加和预测方法,对中国最终消费进行了预测,预计中国最终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同比名义增速约为8.4%,低于的增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如果觉得《中科院预测中心:预计最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8.4%》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