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海外:西方人面对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中国人和欧美人的人性道德情怀有何差别?

海外:西方人面对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中国人和欧美人的人性道德情怀有何差别?

时间:2024-02-04 04:48:46

相关推荐

海外:西方人面对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中国人和欧美人的人性道德情怀有何差别?

老人摔倒扶不扶?路人求助帮不帮?在物欲与财富意识的冲击下,我们是否丢失了人性的内在本质?面对我们中国人时常讨论的情怀问题,欧美人又是怎么做的?我们在科技、经济、治安、医疗等多个领域逐步超越欧美国家的同时,是否失去了什么?本期内容《中国反思录(1):寻找丢失的情怀》,我们将就此问题,从海内外不同视角切入,与各位读者分享、反思我们时代问题的所在,做真真正正的“站着的中国人”。

1.我们的精神文明正在缺失吗?

以前在国内,我经常看到诸如“大妈摔倒扶不扶”、“我们是不是在失去朴实的人性”之类的讨论。而相比于“因为帮助别人得到褒奖”的新闻来说,负面的“因为帮助别人反被讹诈”则更讨某些媒体的青睐,也更容易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和传播。于是,在一味“讨伐道德缺失”的情况下,社会负面能量也迅速蔓延,例如“别人摔倒了不要扶,小心被讹”、“不关自己的事情不要管,不要自找麻烦”之类的观点层出不穷,甚至成为了一些家长教诲子女的“人生大道”。

我的切身感受是,这样负能量的思想正在以包装成“自我保护”的美好形象在我们的土地上曼延。而就在我到欧洲的前几天,一次坐在公交车上,看见路边有个孕妇骑电动车摔倒在地上,痛苦并且孤独地在车流中挣扎着,人来人往的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帮助她;更让我震惊的是,当我跟司机提议停车并且一起下车去救助的时候,连同司机在内的许多乘客,都发出了唏嘘与不屑的警告:“小伙子,你太年轻,现在这个社会,你要是帮了她,回头医药费让你出不说,还得叫你赔钱呢!”于是,司机不但没有停车,还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加快离开了。这几乎让我陷入了窘境,我甚至感觉自己和车厢里的乘客有着巨大的隔阂,在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对于人性扭曲的恐惧,这无疑让我分外胆寒。

而最让我感到惧怕的,是即便是回到自己最亲密的亲朋好友中间,也会时不时有人以“关心”、“关爱”的名义告诉我:“不要多管闲事,出事了哭都来不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媒体都将目光投向了诸如“少年好心帮助摔倒大妈,反被污蔑勒索”、“大爷摔倒抢救无效死亡,家人状告好心路人”之类的负面报道里。这是对这个社会的不负责表现,因为在这一方面,媒体的报道无疑引导了负面能量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不扶思想”能够迅速传播的一个巨大原因。

2.欧美人的人性情怀是否纯真呢?

当我到欧洲之后,我则发现,欧美人则很少存在有“讹诈”与扭曲的道德心理。虽然在资本环境下欧美社会充斥着极大的“虚伪”情怀,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与道德的保持,确实是淳朴真切的(这里我们不谈及政府的战争与掠夺问题,因为普通欧美民众对于政府的所作所为也是反对的,大家都希望和平)。

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

骑自行车摔得遍体鳞伤,欧美路人全都伸出了援手

我和这个年纪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喜欢骑着自行车一路狂飙,于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有过两次的惨痛经历,但也正是这两次惨痛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欧洲普通民众的“情怀味道”。

第一次是半年多前,我在市区的公园里,由于车速过快,为了躲避树桩而被甩出十多米远的距离。当时因为摔得太重,我一度意识模糊,在疼痛的挣扎里,料想着这身边过往的欧洲人是不是在耻笑我的窘态,我甚至还在担心,他们会不会拍个照片上传互联网写到:一个亚洲人骑车摔倒了,我们现在打算帮助他。(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我逐渐恢复知觉,睁开眼睛的时候,我却看见有七八个白人将我围住,我被一个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的阿姨扶在怀里。恢复意识的我发现,这七八个白人是当时公园里过路的所有人,也就是说,在场的人都来了,而在他们中间,有学生、有大妈、有赶去上班的银行职员,大家都有自己忙碌的理由,但是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帮助我。在被我拒绝前往医院之后,他们拿出了纸巾和纯净水,简单地帮我处理了伤口,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年轻人,则将我的自行车扶起,并且做了调试和安全检查。在一再确认我没有问题之后,他们才转身离去,而即便是走出去十多米远,他们也要回头看看,并且远远地跟我说:“路上小心点,有问题要及时给医院打电话”。这一次的经历,彻底打消了我对欧洲人的心理隔阂,我也由此开始,欣赏他们的人性情怀。

我知道,对于这次的经历,很多人可能会说“因为人多,所以他们会站出来帮忙。”对此,我的第二次经历可以做出答复。第二次的“惨案”发生在的3月,当时我骑车去郊区,路上因为“思想飘渺”,而被一个黑人用小汽车给撞出去很长一段距离。因为在我所在的国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车撞人”的后果都很严重,所以黑人看见附近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很快驾车跑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地上挣扎。更糟糕的是,车祸发生的地方是在郊区,基本没什么路人。而就在我苦恼该怎么推着被撞坏的自行车、拖着疼痛的身躯回家的时候,一个开车经过的白人大叔将车停了下来,在简单询问事故情况并且确认我没有什么大碍后之后,示意我上车,并且把我送回了家。

后来,我和好朋友Andrea出门购物,在超市门口看见一个跌倒的大爷,Andrea直接上前,扶起了摔倒的老人。老人却一脸搞怪地说:“年轻人干嘛扶我,以为我老了没用了吗?”这之后,我问Andrea:“你们不担心自己帮助别人之后,别人反过来怪你吗?”对此,Andrea则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从来没见过这种问题,是多么坏的一个人,才会这样伤害帮助自己的人呢?”

行李很多陌生大叔帮忙提,大妈热心带路走了半小时

我曾经在文章《阿尔卑斯的女郎》中提到过这样写到:

对于欧洲这片土地的好感,是从下火车踏足在她怀里的那一刻开始的。当时我已颠簸了数十个小时,疲累得已经提不动三个大行李箱了,就在我烦恼该如何将这三个大箱子搬离站台时候,一个大叔伸出了双手,他左右各提起一只箱子,并跳下了火车,回过头来望着我,用英文说:“我想我可以帮助你!”

说实话,我当时就像是见到了救世主一样激动,失了神地点头,慌乱地用意大利语回了句:“非常的感谢!”但道谢的同时,又顾忌于早前听闻到的欧美的治安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内心的戒备感自然是很强的。所以虽然大叔全程微笑着向我介绍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但我还是在心中嘀咕着“该不会在下一秒就把我抢掠得身无分文了吧”之类的话。如今想起来,还真是惭愧。

大叔一直帮我把行李抬至巴士站,我本以为他会问我索要劳务费的,所以连钱包都拽在手里了。望着大叔微喘的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我正打算掏钱给他的时候,大叔却突然转身走到了一个卖票的机子前。他买了一张公车票,并回过身来递到了我的手里。他微笑着说:“欢迎你来到意大利,这是车票,我能帮助你的大概就这些了。”说罢,他将我送上了巴士,隔着车窗和我挥手道别。我十足的感动,内心的失落感开始消去,也是自那一刻开始,我选择了“热爱”这片土地。

然而,这里的“真诚”并不是是片刻的。在巴士上我由于弄不明白自己该在何处下车,便用晦涩的意大利语向一个白发奶奶提出了请求。当得知我是初来的中国学生后,她显得热情洋溢了起来,而后跟我说:“我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起初,我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可当车停下的时候,白发奶奶居然双手帮我提起了一个行李箱下车了,她回过头来,冲着我微笑,并且热情地点着头对我说:“小伙子,跟我来!”

拖着仨箱子,我们足足走了有二十多分钟,方才到学校的宿舍楼下。其时我早已大汗淋漓,奶奶从兜里拿出了纸巾,递给我并示意我休息一会。我接过了纸巾,上前示意拥抱,奶奶伸出了双手,和我深深地拥抱了一下。我不停地说着“非常感谢,我爱上这座城市了”,奶奶则不停地说:“不用客气,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的人都很愿意帮助你的!”话音未落,我的内心就已澎湃地不知所言。白发奶奶在与我点头微笑的同时,转身走向了路的另一端,并且不时回头向我挥手,人性之美,在那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除了以上在《阿尔卑斯的女郎》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两次经历外,我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也同样感受到了这样的“淳朴”。当时在佛罗伦萨,因为意外和团队失去了联系,语言障碍让我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后来无奈地在路边向一个西班牙大爷求助,虽然大爷听不懂英语,但他还是耐心地观摩了我“手舞足蹈”的解释,然后他放下手头要做的事,带我到了火车站,并且帮我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临走的时候大爷还给了我一个拥抱,并且跟我说:“旅途愉快!”

当然,这样的“热情”在咱们的土地上也很多,但我的主观感受是,在我们的土地上,愿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的,似乎越来越少。即便是有,也大多存在于农村地区,城市里的人,似乎都很忙碌,但大家又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么。当然,我希望这是我的错觉。在这一点上,我不希望大家把目光投向了“缺失”的道德问题上,因为这无关于“道德”,我们要做的,是要以一种认可与学习的心态,去理解欧洲人的这种人性的“真诚”。

天寒地冻里捷克人临时救助,欧洲人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

在上一个冬天,因为种种意外,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深夜才抵达布拉格。当时大雪纷飞,零下十多度,寒风刺骨的布拉格没有一家酒店开门,街头也几乎见不到一个人,而且我们的通讯设备也因为欠费而完全失去了通讯功能。在几近绝望与做好“冻死街头”的准备后,我们幸运地遇到了一群会讲英语的捷克人。

在得知我们的困境后,这群捷克人主动留下来帮助我们。看见我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提议围城人墙,大伙在酒店门口抱在一起。然后他们开始给附近的各个酒店打电话。直到半个多小时后,才终于有一家酒店接通了电话,并且愿意腾出一间客房给我们。而这群捷克人,则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确认我们进到了酒店,才和我们道别离去。

后来,另一件事则让我更加肯定这样的“情怀”是美丽的,不是刻意的。大概是四个月前的事情,当时我在市中心的一家超市购物,在结账的时候,前面有一对贫穷的黑人夫妇。这对黑人夫妇在结账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而无法顺利地将食物带走,就在我呆呆着看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在场排队的几个欧洲人,则各自掏出了些零钱,一起凑足了超支部分的费用,而黑人夫妇在接受帮助之后,则牵着三个孩子,不停地向大家道谢。

这样的“情怀”似乎会感染每一个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人。后来,我再一次在超市里遇见了那对黑人夫妇,只不过这一次,我看见的是他们给路边乞讨的难民伸出了援手,他们将购物后剩下的零钱,递给了路边乞讨的难民。尽管,他们并不富裕。

3.难道中国人就没有人性的情怀吗?

对于“中国人是不是没有情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中国人的情怀并不比欧美人差。只是在某一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在失去这样的“情怀”。

我记得三年前,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超负荷的奔波和考试,我非常疲累地站在公交车里,状态显示是“即将休眠”。就在我快撑不住的时候,一个年纪大概六十多岁的大爷扶住了我,跟我说:“小伙儿,瞧你累得,来,坐我这位置,快!”因为考虑到大爷的腿脚不便,所以我拒绝了大爷的好意,但是大爷一把拽过了我,将我按在了座位上,笑着跟我说:“你们年轻人也辛苦,是国家的未来,不能什么都我们这些老人家享受啊!”——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后来,我在故乡福州的街头,看见了一个大妈因为被大车刮倒,精神极度恐惧,在一旁的路人纷纷伸出了援手,一直安慰大妈“没事,没事,平安就好”,并且一直陪伴着大妈,直到大妈的子女赶到现场——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而在更多的新闻报道里,则有很多的“托举哥”,即便知道自己会因为帮助别人而深陷危险的环境,他们也要伸出援手——我想,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

4.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情怀开始流失?

我们回到文章最开始的时候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人性情怀”开始流失呢?对此,我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四个原因: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媒体误导、民众的断章取义与偏颇认识、道德素质教育的不够完善、过于注重财富与物质的追求

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媒体误导

我不知道现在的国内媒体是否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至少在以往的印象中,国内有不少媒体,为了捕获市场,抓取眼球,而忘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以为地为了“市场”而去传播“帮助别人反被诬陷”的新闻,即便在后来又很多媒体站出来从正面进行洗白,但烙印在民众心中的“负面影响”已经抹不去了——这是媒体之过。

民众的断章取义与偏颇认识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把责任都怪罪到媒体身上,因为很多媒体的本意可能是“通过揭露负面报道来警醒社会”,只是在民众的解读过程中存在有偏差。有很多人主观地认为“全社会都这样”,更是有很多人断章取义,昭告天下“不要帮助别人,不要扶老人”。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民众的认识是偏颇的,例如:在听说有人因为扶老人被讹之后,就会认为“还好我没扶,以后也不扶”,甚至以此教育身边的人“不要多管闲事,自保才最重要”。这才是最可怕的内在原因——因为这样的循环,是会瓦解社会“人性情怀”的,甚至直接影响下一代的“道德观”。——这是民众之过。

道德教育的不够完善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过分侧重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中国人确实没落了对道德与人性的根基教育。于是在这一个过度期内,道德教育是相对薄弱的。所以,这些年国家和教育部门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力度,这是值得肯定的。

过于注重财富与物质的追求

我一个深刻体会是:我们的国民太在乎财富与物质的追求了。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在欧美人追求精神消费的时候,更多的中国人在追求物质消费(这和财富无关,中国人均净资产世界第一,相关问题后期文章会推出)。在丰富自我精神与文化世界的自觉性上,欧美人显得更为主动。当然,这也与欧美社会的“普遍高学历”、“普遍的宗教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编留言:

各位同胞,在往期内容中,我们提及了中国的科技、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赶超”,也在努力呈现一个更真实的“复兴”中国。但是,我们的复兴与新时代的崛起,更需要的是道德、是人性、是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的保障。所以,做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我们的义务,请不要用“无知”与“偏见”传递社会的负面能量,否则你就可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罪人”。国在我们的脚下,家在我们的手中,家国的平和与幸福,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中。找回你的情怀,做一个对得起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不要让你的子孙,生活在没有情怀的时代。

如果觉得《海外:西方人面对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中国人和欧美人的人性道德情怀有何差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