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丝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丝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7-14 08:10:01

相关推荐

丝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耕种帮解答:

丝瓜是常见的蔬菜,尤其在农村小院大多都有种植。但是在丝瓜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侵害,导致丝瓜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那么丝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丝瓜菌核病症状

丝瓜菌核病主要为害丝瓜的叶片、瓜条和茎。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并迅速软腐。瓜条发病后初为水浸状腐烂,颜色多变为黄褐色,表面密生白色菌丝,后期可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茎感病后先出现褐色水浸状斑,后病斑扩大、病茎软腐,茎表面亦密生白色菌丝,然后茎变干枯(有的纵裂),茎内部(较多)或表面(少数)出现菌核,病茎以上的茎蔓叶片枯死。

二、丝瓜菌核病病原

Sclerotiniascelerotiorum(Lib.)deBary 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初白色,后表面变黑色鼠粪状,大小不等1.1-6.5×1.1-3.5毫米,由菌丝体扭集在一起形成。干燥条件下,存活 4-,水田经1个月腐烂。5-20℃,菌核吸水萌发,产出1-30个浅褐色盘状或扁平状子囊盘,系有性繁殖器官。子囊盘柄的长度与菌核的入土深度相适应,一般3-15毫米,有的可达6-7厘米,子囊盘柄伸出土面为乳白色或肤色小芽,逐渐展开呈杯状或盘状,成熟或衰老的子囊盘变成暗红色或淡红褐色。子囊盘中产生很多子囊和侧丝,子囊盘成熟后子囊孢子呈烟雾状弹射,高达90厘米,子囊无色,棍棒状,内生8个无色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大小 10-15×5-10微米。一般不产生分生泡子。除侵染葫芦科外,还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多种蔬菜。O-35℃菌丝能生长,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适宜温度20℃,高至35℃,50℃经5分钟致死。

三、丝瓜菌核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或遗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即萌发产出子囊盘,放散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侵染衰老花瓣或叶片,长出白色菌丝,开始为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发生多。本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耕种帮建议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此外,定植期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四、丝瓜菌核病防治方法

以生态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可以控制该病流行。

1、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

2、物理防治: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抱子,减少菌源。

3、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用50℃ 温水浸种10分钟,即可杀死菌核。

4、生态防治。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 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丝瓜菌核病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精彩内容,请关注!

如果觉得《丝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