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实施“三医融合” 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

实施“三医融合” 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

时间:2018-10-02 12:44:32

相关推荐

实施“三医融合” 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

6月4日,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内,刚刚奠基不久的药明生物创新生物制药研发生产一体化中心已经开始建设。这个研发生产一体化中心仅一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就超过12万平方米,将提供生物药研发及商业化生产等服务,打造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基地。 今年1-4月,成都医学城内已有16个项目开工建设,21个已开工项目正加紧建设中,完成重大项目投资38.85亿元。 成都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2025年突破万亿元。成都医学城成为这一产业的重要载体。这里的产业发展态势如何?未来长远发展动力何在? 经济引擎动力显现 成都医学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荔介绍,近来,医药健康产业复合增长率达到20%左右,产业市场需求非常稳定。温江区的医药产业其实起步较早,就已经有规划,不过当时产业定位尚不够明晰,除了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也同时发展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多个产业。 近年来成都快速发展,对人才、金融、企业等资源的聚集力不断增强,与北京、上海等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更强的城市对比,发展成本又相对较低。 张荔说,此外,温江人文、生态、交通等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基础良好,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很有优势。,温江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专注发展医学、医药、医疗和养生、养老产业,实施医学、医药、医疗 三医融合 ,打造 健康+ 产业生态圈。 举全区之力,紧盯健康产业这一项专注、专心发展。 张荔说。 在成都医学城(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幅温江产业规划图,在仿如三角形的温江地图上,健康产业功能区几乎覆盖温江全域。清晰的产业定位很快得到回应,近两年,入驻成都医学城的企业呈井喷式增长,35.5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目前已经聚集了1700多家相关企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据统计,成都医学城1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2.7%;规上生物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9%;实现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10.8%。今年1-4月,216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3.3亿元,同比增长10.2%。 分工协同是趋势 6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医学城B区的三医创新中心。比起传统印象中的产业园区,这里更像是一处静谧的生活小区。几经寻找,记者才找到了探访的目的地 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2月,这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治晖领衔的企业刚刚搬到成都医学城。 为何选择温江? 这里的环境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所有需求。 钟治晖说。入驻成都医学城后,公司面积从300平方米扩大到6000平方米,产能不再受限,办公环境也有改善,最重要的是,富集的上下游企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性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的产业链特别长, 涉及大大小小130多个学科,从前期投入研发,到实验、生产,需要极长的时间和极高的成本。 钟治晖说。由一家企业完成全产业链的工作不仅不现实,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产业内的精细化的划分和协同合作尤为重要。 钟治晖说,当前,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催生出一大批提供外包服务的中小企业。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为国内外制药公司和研究院所提供药效评价和疾病发病机制合作研究的新型高科技医药服务外包公司。 来到温江,就是看重这里的产业生态,供应商、合作方、客户全都在一起。 该公司总经理高志文也表示,公司正在准备打造一个综合实验平台,用于公司研发及外包服务。 抓住 人才 牛鼻子 您建议我们打造的国际人才社区,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了。 6月4日,张荔向一位医药方面的海归专家发出这样一条信息。 两年前,我带他在温江参观,他建议我们打造一个国际人才社区,为高端人才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和居住环境。两年后,社区开建,我希望他能看到温江为优化发展环境而做出的努力。 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人才就是抓住了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现在处于扩张期,最缺的就是人。 高志文告诉记者,成都对西部各大城市人才的吸附能力很高,源源不断的生物医药高、中及基础人才在成都发展,满足企业发展中的需求。 和一线城市相比,成都医药健康产业人才数量还有差距,但较低的住房、交通和生活成本,带来了人才稳定的优势。 在北京、上海,医药健康产业人才流失率超过30%,而成都低于10%。 张荔解释,这对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医药健康类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 此外,知识产权、法务、金融等全生态的支撑也很重要。近年来,温江分类建立民营企业问题台账69项,组织银政企座谈、科创板辅导等专业培训6次,解决小微企业贷款近5亿元;同时从住房、教育等方面发力,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下一步,当地将深化全生命周期终身服务机制,完善终身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扩大 一对一 联系服务范围,同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化新区,打造 三医+AI 产业地标,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记者 程文雯)

如果觉得《实施“三医融合” 打造“健康+”产业生态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