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老龄化催热“银色产业” 各地探索医养结合多元发展

老龄化催热“银色产业” 各地探索医养结合多元发展

时间:2023-07-17 11:01:10

相关推荐

老龄化催热“银色产业” 各地探索医养结合多元发展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袁馨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30年)》,提出加快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各地通过试点医保跨省结算、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使用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方式,在推进医养结合上积极探索,亮点纷呈。

打通医保让北京人异地养老更方便

踏着动感节拍,头发花白的模特们身着唐装、手执红绸,风姿款款地走到台前;紧接着的钢琴独奏、民族歌舞,让观众仿佛时而置身于布拉格老城广场,时而在青藏高原上载歌载舞……在《爱我中华》的大合唱中,一场完全由老年人自导自演的迎春晚会在河北省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简称“燕达养护中心”)落下帷幕,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儿和暖意。

燕达养护中心在住老人表演合唱

“在燕达养护中心,目前总计有1600余名老人入住,平均年龄是82岁,其中98%是北京户籍。”燕达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崔凯介绍。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已达350万,预计到,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400万。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燕达养护中心被选为京津冀养老试点单位,以承接更多京籍老人的多元养老需求。

崔凯介绍,“医养结合”是燕达养护中心的一大特色。通过与一河之隔的河北燕达医院,以及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养护中心为自理、半自理、非自理老人提供日常疾病诊疗、慢病管理、康复等医疗服务,以及针灸、推拿、中药膏方等养生项目。“老人还可以在养护中心内的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唱歌,或者到康体中心游泳、玩球、打牌,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崔凯说。

异地养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医保报销存在诸多不便,而从起,这种情况在燕达将有所好转。据燕达医院经营院长吴亦鸣介绍,1月5日,燕达医院与北京医保系统正式实现联通,意味着今后持北京医保卡的老人在燕达医院就医时可以享受实时报销的便利。“过去我们每个月要派人进京为老人们取药,最多一次要跑70多家医院,打通医保后,这个工作量会明显减少。”崔凯表示。

据了解,目前燕达养护中心一期已基本住满,在建的二期工程将新增8000张养老床位,预计可以入住。伴随设施规模、服务能力渐长,养老护理员匮乏、长期护理保险缺位等问题也凸显出来。“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料下,可以避免老人发生跌倒、坠床、噎食、压疮等事件,延续他们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目前社会对于护理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待遇偏低,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整个医养产业的健康发展。”崔凯建议,应加强养护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更多人有信心、有意愿从事养老工作,这需要政府和养老机构的共同努力。

社区医院缓解“候鸟”老人看病之忧

“几天前,我家老爷子在跌倒后晕过去了,幸亏红树湾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时赶到,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忆起近日发生的一幕,郭先生依旧心有余悸。

大约一年前,家住河南郑州的郭先生在海南省海口市红树湾健康城买了套房子,今年是第一次带80多岁的父亲到海南过冬。不想前几日,老父亲在家中不慎跌倒,发生晕厥,在拨通社区医院的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施救,后又把老人送到三甲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海医附院”)观察治疗。郭先生说,目前老人的身体状况已基本稳定,精神也逐渐恢复。

海南省海口市银康海医附院红树湾医院

近年来,不少北方“候鸟”老人在冬天会到海南疗养,但是在海南人生地不熟,犯了病、缺了药怎么办?据悉,作为“健康中国”改革先行地区,海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把医疗健康业作为支柱产业推进,医、药、养、游交互发力。《海南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养生(老)服务、家庭保健、康复护理等医疗健康服务功能融入到房地产开发和社区建设中,创建健康品牌社区。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海南众多楼盘纷纷推出医养结合服务,而增加的这重健康保障也成为不少房地产项目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根据海南银康海医附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慧介绍,在富力红树湾、银康医疗集团和海医附院的共同支持下,银康海医附院红树湾医院正式成立。“红树湾医院位于红树湾健康城内,在这家社区医院中设有急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预防保健等12个科室,可以满足业主常规的治病需求。院内还有近500平米的康复理疗室,涵盖康复、针灸、牙科诊所及体检中心等,方便业主进行健康疗养。海医附院专家每周还会到院坐诊,为小区居民提供看病、健康咨询等服务。”章慧说。

对于老人而言,心肌梗塞、卒中等急症就像是“定时炸弹”,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为此,红树湾医院打通了和海医附院之间的转诊“绿色通道”,可以在第一时间把急症患者转诊到海医附院。章慧说,“前几天,郭老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绿色通道’及时转诊,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的全力救治。”而在平时,业主也能通过红树湾医院预约到海医附院各科室的门诊。

互联网、机器人……高科技引领智慧医养服务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解决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养护工作也发展出新形式。

在浙江乌镇,居家智慧养老体系正在改变着当地约1.5万名60岁以上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在家感觉身体不适时,只要拿出一台名叫“按护宝”的仪器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测得的数据就能实时共享到几公里外的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看到平台上显示的健康数据出现异常后,会马上和老人及家属取得联系,并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当地三甲医院的专家,及时展开诊治。

智能机器人也正逐渐走入养老服务业。近日,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社区医院和怡养老照护中心里,一台“智能护理机器人”医护床初次亮相就得到入住老人和医护人员的一致点赞。通过手机APP点击“侧翻、坐起”,能够远程控制病床自动扶老人坐起、翻身、屈腿,极大方便了失能老人日常起居、接受诊疗;床底配有全自动马桶,可一键自动冲洗和烘干;床前的摄像头让老人能和家人进行视频聊天。根据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到,服务机器人将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生产及应用。

“对于老人而言,‘医’和‘养’都是他们维持健康、延续生命的必需品。因此,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应该实现无缝对接,当老人有了小毛病,不出养护中心就能解决;当出现急危重症、专科疾病时,能够第一时间转诊到上级医院接受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再回到养护中心,以‘养’为主进行生活。”崔凯认为,医养结合模式既节约了我国的医疗资源,也能免去老人往返于不同医院的辛苦,让老年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质量。

如果觉得《老龄化催热“银色产业” 各地探索医养结合多元发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