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多学科交叉破“治未病”难题清华SIGS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接受媒体专

多学科交叉破“治未病”难题清华SIGS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接受媒体专

时间:2018-10-02 11:38:29

相关推荐

多学科交叉破“治未病”难题清华SIGS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接受媒体专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Institute of Bio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Engineering,以下简称“研究院”)近日正式成立,这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后“6+1”主题领域首个落地的研究院。研究院将瞄准 “治未病”和“疾病源头预防”的两个“卡脖子”关键问题,发展生命健康工程新学科。按照发展规划,预计研究院5年后教研系列师资(PI)计划达到65人,后实现有百人规模。

研究院将瞄准健康领域的哪些关键问题?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的形式促进产业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教授近日接受了媒体专访。

邢新会教授。

研究院方向:瞄准“治未病”和“疾病源头预防”

“科研应该对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有用,为社会服务,能实际解决问题。"邢新会教授表示。在国内获得理学学士之后,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他到清华大学任教,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的科研成果。而今,他又放弃了在北京稳定的科研生活,选择在深圳建立全新的研究院。

研究院将瞄准 “治未病”和“疾病源头预防”的两个“卡脖子”关键问题,发展生命健康工程新学科,目前有创新药物、疫苗工程、健康工程、转化医学和生命大数据五个方向,最后一个方向为前四个方向提供数据支撑。

多学科合作 激发创意思维

“前沿导向,需求牵引,工程科学支撑,学科交叉融合”是学院的特色。邢新会教授介绍,学院将通过融合生命科学、医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以及其他先进的学科集群,探索人类健康技术和工程领域前沿,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以满足“健康中国”长期发展战略以及深圳和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的重大需求。

”以往各个学科研究都是一个纵向挖深井的做法,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学科越是封闭,大脑越会禁锢,思想受到局限。“邢新会教授说,有不同的强大专业背景整合在一起,坚持横向交叉融合,实现开放创新,才能够激发更多创意思维,助力原创科研的诞生。

他特比起强调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比如你有一个很有创意很超前的想法,很想转化为现实,这时候往往就需要工程科学的介入来帮助落地,解决产业支撑的关键问题。“邢新会表示。

科研+工程师队伍攻克关键问题

邢新会教授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在人才聘用上,他表示,目前招聘工作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同时也邀请了海外的知名专家一起把控人才质量。聘用要求首先侧重要有独立的科研能力,能开展引领性的科研工作,需要有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其次,人品要好,为人师表是永恒的底线和原则。研究院还将配置适合生物医药健康工程方向的工程师队伍,这批队伍既要懂装备,又要懂不同交叉领域的技术,还要懂管理运行各个平台。

研究院为何选择落户深圳?邢新会教授表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原有的生命与健康学部有将近二十年的学科基础,可助力研究院的未来科研发展。同时,深圳的产业环境和需求非常适合开展健康工程相关的创新研究。研究院还计划与其它研究机构、企业联合,在深圳建立“智能健康工程产学研联盟”,助推深圳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

对话:

记者:研究院整合了清华大学多学科力量,具体而言通过哪些方式促进学科交叉的呢?

邢新会教授:我们的理念是“开放、合作、共享、融合”,打造学科交叉的文化氛围。同时,研究院全力打造开放共享科研平台,让科研者可以“拎包入住”。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壁垒,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在研究院内,我们主要采用由研究院班子和各方向召集人组成的Working Team(工作小组),进行扁平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打一套学术“组合拳”,即形成不同专家学者、不同学科之间的多样组合,加大教师之间的多学科合作与融合,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及原创科研成果的产出。

其次就是打造开放的平台 ,Borderless(无边界、开放式)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研究院的开放学术平台既是这种理念的延续,也是一个实践先行试点。我们要搭建的共享资源平台对所有教师开放,采用专业化管理机制,把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这样的话,就不用每个人都去考虑配置科研装备,新入职的老师拎着包来就能工作,专注学术科研。

记者: 研究院目前开展了哪些国际合作?未来有什么样的合作愿景?

邢新会教授:我们和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都在建立的合作项目。帝国理工主要是针对疫苗工程研究,通过国际合作,为解决突发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工程技术支撑。清华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已签订了相关合作备忘录,在疫苗工程领域进行合作,后期双方会互派师生交流学习,并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该合作将会促进帝国理工学院的部分先进科技成果优先在深圳进行应用转化,助推深圳疫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生物工程领域,我们也和东京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主要针对生物医学工程和健康工程展开博士联合培养,预计将在启动。东京大学认为研究院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开展很多互补合作的项目。

此外,我们与东京工业大学也将合作开展健康工程领域双学位硕士培养。和东京工业大学的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在清华本部已经做了,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基础。目前,研究院和东工大在积极推进联合硕士培养项目,包括学分互认、学生互派等培养方案,预计启动。 陆续还会推进有更多的国际化的合作项目。

多层次的国际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我们还将把专业硕士送到企业去做创新型实践教育,同时提供创业培养的实践教育平台。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鲍文娟

通讯员:姜奕辰、陈超群(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曾焕阳

[ 编辑: gzck ]

多学科交叉破“治未病”难题清华SIGS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接受媒体专访五大方向发展生命健康工程新学科

如果觉得《多学科交叉破“治未病”难题清华SIGS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邢新会接受媒体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