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人间词话》第三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第三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时间:2021-11-14 12:29:36

相关推荐

《人间词话》第三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第三则,在原稿中居于第三十三则,也是紧承着以上两则,这一则的出现也落实了王国维试图全面构建“境界”说的想法。

这一则的意思是:境界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像“泪眼”一句就是有我之境。“采菊”这样的句子就是无我之境了。有我之境是以我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所以观察到的事物都带有观察者的主观色彩。无我之境是以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观察者也包含在被观察的事物中,所以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形同一物,无法分割。古人作词的时候,写有我之境的人多一点,但是并不是说他们不能写无我之境,这要这些大诗人、大作家大胆地自我创新了。

这一则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也是《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最重要的境界分类。

这两种境界,侧重于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角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境界。

这两种境界其实说的是“物性”与“我性”的关系。因为无论是哪种境界,作为观察者的“我”始终是存在的,如果“我”不存在了,那么便少了观察的主体,也就不存在观察一说了,所以两者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观察者存在感的强弱而已。

有我之境,将“我性”发挥到了最大程度,从他举的例子来看,在有我之境中,主体意识的存在十分重要,它会让被观察的事物受观察者的主观情绪影响,以至于创作出的作品个人情感非常浓厚。

有我之境的作品因为个体意识的作用太大,导致这种情感很难易时易地易人而产生,所以它的文章穿透力与情感的普泛性就偏弱了。

无我之境,主体“我”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将主体意识隐伏了起来,尽量地把“我”的主观影响弱化到最低,将我视为事物的一部分,因此便不会形成事物被个体情感所支配的情况。在这样的关系中,物与“我”是对等的,因而没有强弱的差别,两者的特性都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因为无我之境能够将物性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这种物性无论在何时何地何人眼中都是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的,因此无我之境更具有普泛性,更能得到大家的共鸣。

王国维将这两种境界区分开来,但是又隐隐隐含着二者的高下之分。

有我之境是大多数人都可以作出来的,也就是一种较容易达到的境界,而无我之境要那些“豪杰”大胆地突破自我,完成创新才能达到的。有我之境是个人活或小部分人一时一地的情感,无我之境却是这个宇宙永恒不变的真理,是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旷美。因此二者之间,无我之境无疑是一种更高的标准。

这一则的描述,也表达了王国维自己的美学思想,他认为只有将“我性”隐化到最小,将“物性”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的经典,因为他是不会随着时间、地点、欣赏者的改变而改变的。

很明显,王国维无我之境的说法是受了庄子的影响,带有庄子“无我”、“忘我”的痕迹。

附:

(欧阳修《蝶恋花》)

(秦观《踏莎行》)

(陶渊明《饮酒 其五》)

(元好问《颖亭留别》)

如果觉得《《人间词话》第三则: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