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如何陪伴亲人直面死亡 让Ta有尊严地离开 才是最好的告别

如何陪伴亲人直面死亡 让Ta有尊严地离开 才是最好的告别

时间:2022-07-22 10:28:13

相关推荐

如何陪伴亲人直面死亡 让Ta有尊严地离开 才是最好的告别

獾的礼物

有一只很老的獾,知道自己大限已至,它并不怕死。一天吃过晚饭,坐在椅子上摇啊摇。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到自己在一条长隧道里跑啊跑,直到丢掉了拐杖,到了一个金灿灿的世界。

第二天,狐狸宣布“獾死了”。动物们开始议论死去的獾。土拨鼠说,獾教会我剪纸;青蛙说,獾教会我滑冰;狐狸说,獾教会我打领带……獾竟然留了这么多礼物给大家。

这个温暖的故事是《獾的礼物》。

我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否像獾一样,安然、有尊严地离去?

什么是“临终关怀”

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亲人离世前,都需要应对的课题——“临终关怀”,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寿命,而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来提高临终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

即让生命有尊严落幕。不必纠结在家、在养老院,还是在医院里离世,能让患者无憾、无惧、无痛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是临终关怀的终极目标。

据统计:发达国家有70%至80的老人,享受到临终关怀,我国只有1%的老人,享受这一服务。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们往往热切期盼、接受新生命的到来,对死亡却本能排斥、回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临终关怀,是一种能够让亲人有尊严地离开的告别方式。

人们为什么接受不了“临终关怀”

社会在进步,观念未必更新、转换。人们固守着原有的思维模式,宁可让亲人痛苦的延续生命,对即将逝去的生命失去敬畏,只能让亲人被动的苟延残喘。

这真的是他们的需要吗?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行为?

1.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生。只不过很多时候,通过否认、转移或者替代方式,掩埋了这种恐惧和焦虑。

在人类进化中,原始人需要时刻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等未知因素,经常身处危险境地。对死亡的恐惧,被植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古代的皇帝,追求“常生不死”,求各种灵丹妙药,也是希望自己的精神、肉体永存的体现,其实质依然是对死亡的不接受、抗拒。

有些人忌讳“死亡”这个词语,会用别的字眼代替。即越害怕,越回避。

在国人送礼时,不能送钟表,因为“钟”谐音“终”,“终”代表终止,民间有“养老送终”一说,寓意“死亡”。

被认为不吉利,成为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谈死色变”,说明社会大众对死亡的恐惧,只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不允许它出现在意识层面。

a.家文化。

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父母在,家就在。倘若父母去世,家随之解体,兄弟姐妹成为亲戚。

人们生来追求圆满,普遍的观念是父母健在,家才是完整的,为了维护这种完整性,即使父母已经奄奄一息,仍本能想留住他们,维护心中家的形象。

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家兄妹三人,他们的父亲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数月,医生已经宣布脑死亡。

只是他们不想放弃,于是为了凑钱,大哥将自己的房子卖了。两个妹妹也想效仿,却被医院通知,继续维持没有任何意义。

三兄妹接受不了残酷现实,在病房外抱头痛哭。

这样的新闻、现实故事,经常上演,令人唏嘘。

有时放弃,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老人的尊重。

b.孝文化。

孝是华夏民族道德文化的基石,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品行的基础,没有比孝更重要的。为人子女者要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法则。一个人若是不孝,人品无从谈起,会被社会不容,他人不耻。

当亲人,尤其是父母,在生死面前,如果选择不去过度治疗,为了减少病痛折磨,让他们有尊严的告别世界。有多少人能背负“不孝”的骂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位网友倾诉:自己的母亲,已经昏迷了一个多月,医生问他是否还要维持母亲的生命。处在两难选择中,痛苦、纠结。

即使知道维持没有实质意义,只是往里面砸钱,也很难下决心放弃。一旦被贴上“不孝子”的标签,心理的痛苦,无以言表。

他会认为是自己无能,那种无力、绝望之感,未曾经历的人很难感同身受。这种自我攻击,是最残酷的内心折磨、煎熬。

因此,为求心安,很多人会选择让父母浑身插满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冰冷的机器为伴。

2.死亡恐惧。

死亡恐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就是害怕死亡,害怕消失。

心理学家Becker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才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础。

人们努力工作、学习,希望为自己和家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生质量。

获得普适的成功,是人类普遍追求的自我价值感的体现。这些努力的背后,是对“向死而生”的恐惧。

为了缓解“死亡焦虑”,不敢面对死亡带来的吞噬感,只有回避“死亡”,成为禁忌。

对死亡的恐惧,促使人们与之抗争,尤其面对亲人即将死亡的现实面前,这种感受愈发强烈。

越对抗,越恐惧。为了缓解、逃避这种恐惧,选择让亲人维持生命的长度,而非生命质量。

这是我们的愿望,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最好的告别

如何陪伴亲人生命的最后阶段,让他们有尊严的告别?

1.尊重亲人的意愿。

几年前,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从医多年的罗点点,成立了“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就是希望将来不是插满管子,每天在ICU里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最后“工业化”死去。

在父母暮年时,可以提前询问他们的意愿,比如:丧事怎么办?是从简,还是举行某种仪式;安葬问题,是买墓地,还是采取其他形式。

现在很多老人的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不再忌讳谈死,他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衰老的现实,心态平和。

朋友的母亲,在六十多岁时,就和子女说起,自己死后,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家里不摆灵堂,办完丧事后,再告知外地亲戚。

当亲人希望体面离世时,我们即使不忍,也要尊重,这是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是我们按此执行的义务。或许,这才是爱的体现。

,美国全国抗癌协会,曾发表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机械呼吸机、胸外按压,或者入住监护室的末期癌症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周的质量,比不接受这些治疗的病人差很多,病人感受到的痛苦,也比之前多好几倍。

减少亲人的痛苦,让他们安然地走,或许是我们最后唯一能做的事。

2.接受现实,直面死亡。

不能接受亲人离开的现实,是不接纳死亡,与之对立的表现。

心理学中有个“白熊效应”:指我们的大脑越想忘记一件事,越容易出现反弹,反而记得牢固。

越抗拒、回避死亡,反而越恐惧,是负强化。接受现状,顺其自然,才是理智选择。

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地面对死亡。

3.满足需求,不留遗憾。

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在自己写的《最好的告别》中说:有尊严的死亡,不是躺在手术床上,在接受各种治疗后病逝,而是关注临终的最终需求,满足其需求,让人平静而又安宁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演员辛芷蕾在《星空演讲》中,谈到一段往事:父亲在离世前,已瘫痪五年,他希望有台电脑,能和人聊聊天。

那时,她没有能力买,无法满足父亲最后的愿望,非常内疚、遗憾。父亲去世后,每年烧纸做的电脑给他,了表心意,弥补曾经的遗憾。

询问亲人有什么心愿,帮他们实现。如:想见什么人,想去什么地方等。让他们走得了无牵挂,也不让我们自己留遗憾。即“生死两相安”。

4.告白。

我们有什么话,在亲人在世时,及时诉说,了却自己的心愿,让他们不必惦念。

如:你的道歉、不舍,及从未表达的爱,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让自己带着愧疚、悔恨,在对方离世后再表白,那样的未完成事件,会纠缠、挥之不去,成为创伤,只能让自己再去慢慢疗愈。

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家坎贝尔说:在老朽之时,以感激的心情,回顾自己的一生,并且以回家的心情,面向死亡。

这句话自己首先接纳,再送给亲人,送他们回家,虽然时空隔绝,但爱不会缺席,让爱回家。

当亲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我们可以接受残忍现实,陪伴到最后,让他们不再受过多的医疗干预,有尊严地面对死亡,这才是“最好的告别”!

如果觉得《如何陪伴亲人直面死亡 让Ta有尊严地离开 才是最好的告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