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 而是看清了“美好”的真相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 而是看清了“美好”的真相

时间:2021-01-04 12:18:13

相关推荐

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 而是看清了“美好”的真相

超出红尘梦里生,回看苦海众沉沦。慈航普渡无休息,厌世方成救世人——题记

索达吉堪布曾说:“厌世不是要抹杀一切美好,而是认清了‘美好’的真相。人们把如梦如幻的东西当真,为此付出许多代价,为此而疲惫不堪。所以,当我们懂得自己痴迷的‘美好’是一种虚妄,谁不想要摆脱这种幻境?”

世间这么美好,佛教为什么要厌世,这是一种消极吗当然不是,其实,佛教对积极与消极的诠释与世间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世间人往往以为自己是积极的,但佛教却认为他们很消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努力的方向,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至于未来的长远利益,生命与心灵的净化与提升,他们却没有作任何计划、准备、努力,所以说他们是消极的;而佛教徒却与此截然相反,佛教徒有着更崇高的长远计划,有了更光明的远景目标,就是自度度他——在利益自己的同时救度他众,并为此而不惜一切代价。在此当中,没有丝毫的消极成分,其中所有的,都是积极向上、高尚无我的利他行为,这难道不是更积极的吗?

佛教里有种概念叫做出离心,在“出”和“离”当中,必须包含两个要点:第一个,不追求世间的圆满;第二个,是寻求解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追求世间圆满只是出离心的一半,而不是出离心的整体。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出离心。如果仅仅不追求世间圆满,但在其他方面也没有任何追求,终日游手好闲、苟且偷生,那有什么意义呢?本来以前在工作、生活方面都很积极、很努力,如今连这些也放弃了,不但不能通过修行来获取解脱、度化他众,连自己的生活来源都没有保证,这不是消极、颓废的表现吗?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消极的东西错当成出离心。

现在有很多人做事很极端,有的人根本不去想解脱不解脱的问题,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物质生活当中;而有的人恰恰相反,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根本协调不好工作、生活与修行的关系,将工作、生活与修行视为完全对立的矛盾体,一旦二者发生冲突,就会感情冲动而辞去工作、拆散家庭,到寺院出家或专职修行,最后又因思想准备不足而后悔。这样意气用事的结果,就会让家人、同事、朋友乃至其他人对佛教产生不好的印象,破坏佛教徒的形象,让世人对佛教徒看不顺眼,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世间与出世间的关系。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出家或专职学佛。如果真的有菩提心,有正知正见,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能选择出家当然是最好的,作为家人与社会也应该予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自己认为某种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就可以勇敢地去做,谁也不能对此加以阻拦。

从一般佛教徒的角度而言,世间与出世间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工作、家务、事业与学佛之间并没有矛盾。如果发生了冲突,也只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协调好其间的关系,而不是佛教的原因。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制定在家人必须放弃世间去学佛的要求,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他的弟子当中也有很多公务繁忙、俗事缠身的国王、大臣、商人等等,释迦牟尼佛为他们安排了相应的法门,让他们在管理天下、经营买卖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兼顾修行,双方都没有受到影响。既然在修行的同时都能治理好一个大国的国政,一个小小的家庭又怎么会处理不好呢?肯定可以处理好,因此,在出离心方面,我们不能有这样的误解,不能够走极端。

普通人厌世,一般是出于绝望,甚至会行为偏执,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而佛教徒厌世,是追求一种更高、更好的解脱,因为他觉悟到了什么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

如果觉得《索达吉堪布: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 而是看清了“美好”的真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