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为啥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问题越多?心理学家给你答案

为啥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问题越多?心理学家给你答案

时间:2020-04-08 17:49:47

相关推荐

为啥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问题越多?心理学家给你答案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执笔:毛婷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乖孩子是最讨家长喜爱的,从小听话懂事的娃也一直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可表面受尽夸赞的“乖孩子”真的健康快乐吗?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从小懂事乖巧的孩子长大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前几天打电话回老家,听家里提起从前的同学得了重度抑郁症,一家人都愁坏了,这让幸孕姐很诧异。

因为这位同学以前是出了名的学霸,从小几乎就没下过全校前三,高考也是考上了最好的大学,是那一片所有家长最想要的娃,怎么就会突然心理出问题呢。

细问才知道,她虽然从小懂事,但其实都是伪装迎合,做父母眼中想要的孩子,做老师眼中想要的学生,从没做过他自己。

“如果迎合别人的期待,就能得到表扬,就不会被抛弃。”在上大学之后心理就出现了问题,但一直害怕面对家人朋友的失望一直不敢表露,长期习惯性的压抑和委屈才导致心理崩溃。

孩子的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类的自我意识,这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既是对自我身心状态的认知,更是认识外界客观事件的必要条件,在个体性格养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对于孩子而言,在尚未树立正确的三观之前,很容易因家人或者老师而出现“意识误导”。

比如孩子被妈妈逼着将自己喜欢的玩具送人,但得到了很多的表扬和喜爱,孩子的内心得到偏差满足,那么就可能在类似的场景中充当“谦让者”的角色。

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过度谦让,然后忘记这是自己最爱的玩具,失去自我意识,一味迎合大人觉得对的事。

为什么从小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懂事”、“乖孩子”通常是长辈用来让晚辈遵循自己规范要求的词,在一定程度上,他忽略了有关孩子的天性、需求等元素,属于一种“贴标签”的行为,而这样的孩子往往都会受到一些心理上的压抑。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给一个人下结论时,其实就像给商品贴上某种标签,这个人会做出相应的“印象管理”,下意识的将自己的行为往标签上靠拢。

1、父母的权威意识

长辈在晚辈面前,都需要维持一定的威权,树立权威意识,孩子符合这个标准就是懂事,如果不符合,就会被定义为“坏孩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满足父母的自恋——你听话,我就爱你;不听话我就骂你。

而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会下意识屈从,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父母的价值感和权力感。

但这样的行为也恰恰“取代”了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他无法通过自己找到经验,父母的规则就是全部,父母的喜好就是孩子的标准,而很多“不乖”的则会被当成麻烦。

在这套标准里成长的孩子自然会下意识的迎合父母的标准,从而慢慢失去自我意识,他只需要“懂事”就好了,做父母想要的孩子,毕竟小孩子没有资格决定想做什么样的人。

2、孩子的长期压抑

孩子如果长期忽视自己的需求,来迎合满足父母的标准,那么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就会长期处于压抑和忽略之中,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娶妻生子,都不由自己决定,凡事不敢想也不敢做。

内心存在大量的痛苦和不满,但不敢反抗也没有出口,长期下来身体自然会挤压很多问题,心理也会有过载的时候。

3、屈辱感和低自尊

长期处于压迫之下,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却得不到基本的人格尊重,很难成长出适合自己的社交体系,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心理上的落差感会更深。大部分懂事的孩子都只有一套外在的标准要求己身,内里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更像是依服他人而生的存在,无法对自己负责。

4、毫无价值感

人到了真正该懂事的年纪,需要自己存在的价值来维持精神世界,但从小“懂事”的孩子,一直生活在比较之中,无法得到自己的认可,没有自我认同感,自然一直处于心理弱势状态。

【说】《无声告白》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自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果觉得《为啥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问题越多?心理学家给你答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