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 家长要做哪些准备?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

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 家长要做哪些准备?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

时间:2024-02-16 21:33:33

相关推荐

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 家长要做哪些准备?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

幼小的生命从呱呱落地到18岁成人,对于家长来说,健康和教育是父母们操心的头等大事,孩子在6岁之前,可能家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营养与健康,但是6岁之后,当孩子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了,家长就要更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这往往也是父母苦恼的源头!但其实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通常是有上幼儿园的,而这中间的过渡阶段又叫“幼小衔接”!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如果处理的不好,会给幼儿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孩子马上要上一年级了,不少家长也在为幼小衔接积极准备着。有的家长会带孩子报一个幼小衔接班,有的会自己找些资料在家辅导,那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想过幼小衔接到底该衔接些什么?又该怎样衔接呢?

入学前,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通常关心两个问题,第一入学前家长和孩子要做哪些准备?第二,入学后面临的新问题,家长和孩子又该如何面对呢?好,我们首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入学前家长和孩子要做的准备。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就要开始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全天候的规范性的学习生涯了,而一年级是这段学习生涯的开端,这个头开得好不好至关重要,这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全家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阶段。

可能有的家长认为把学区房搞定了,也算是对孩子问心无愧了。还有的家长认为已经给孩子报过各种幼小衔接班了,一年级的内容孩子基本上也都学完了,接下来就靠他自己了。的确家长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入学环境。难道这些还不够吗?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准备些什么呢?家长首先要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确保准时接送孩子。小学的上学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前到校,下午3点左右放学,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早上还可能兼顾送孩子上学,但放学不一定能来得及去接他。

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安排,要么家长自己接送,要么就要找好可靠的课后管理机构,或者是请老人帮忙,一定要确保每天都有人准时接送孩子。其次,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尽心辅导孩子学习。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不适应是必然的,比方说小学课后会有作业,但很多小朋友这个时候还不能自己读题,需要家长的帮助。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完成复习、预习,引导孩子课外阅读,训练经常做错的题、写错的字等等。辅导一年级孩子每天可能不需要太多时间,但是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间就管,没时间就放。

所以建议家长每天需要留出最少30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孩子当天的学习和学校生活,在学习上温故知新,总结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在一年级的时候,家长能尽心尽力地花在孩子身上一个月的时间比三年级以后一个学期的时间、比六年级以后一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好。所以辅导孩子学习要趁早。再者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布置固定的舒适的学习环境,比方说给孩子准备一间书房或者一张书桌,告诉孩子以后就在书房或者是这张书桌上做作业,这可以增加孩子学习的仪式感。

二是营造全家学习的氛围。我们就以阅读为例来说说如何营造全家阅读的氛围,第一是家里要有适龄且符合孩子兴趣点的书。第二,父母也要爱读书。“手不释卷”的父母是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理由。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孩子上小学之后,“快去做功课、看书去”,常常成为父母的口头禅,说明父母们很在意孩子的功课学习,也知道看书的重要性。但是口头教育往往作用甚微,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父亲,松居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念书给他们听,一直念到孩子10岁,从没间断过。他从没有对孩子们说过一句“看书去”,但孩子们却各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可见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多么重要。

以上这些就是父母要准备的,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心、安定、和谐的学习环境。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孩子要做哪些准备呢?对于孩子的入学准备,很多父母能想到的可能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简单英语口语等等。当然了这些也无可厚非,但是相比这些还有些更重要的准备。我们先来看看孩子要适应一年级的生活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根据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的评估体系,通过十五项指标,来预判孩子对一年级生活的适应能力。比如说9月份开学的时候,孩子要年满6周岁,能区分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比如球体、长方体、立方体等等,能认识并写出自己的名字,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够找到回家的路等等。在开学的时候,孩子最好是这15项能力都能够满足,但是即使有几项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只是父母们应该判断一下,孩子没有满足,是因为之前没有训练得当,还是真正能力达不到,是否需要投入一些关注和引导?

只有孩子年满6周岁这个问题是必须的,不要抢跑,有些家长在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会想办法,甚至不惜剖腹产,把孩子的生日提前到9月1号以前,就是为了孩子将来入幼儿园,入小学的时候能够提前一年。可是这种行为并不可取,因为提前一年入学的孩子,他们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当中是比较吃亏的,普遍来说,这些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差一些,这是由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因此为了孩子好,不要让他们提前入学。

那学前班要不要上呢?也不是非上不可,其实家长很多时候是被一些机构的所谓理念迷惑了双眼,所谓“幼小衔接”其实并不是提前去学一二年级的知识,也不是教会孩子会计算多少计算题、会说多少句英语,而是为了进入一年级之后,孩子能够了解课堂的规则,能够在教室里坐得住。上学前班的目的主要是能让孩子体验到即将到来的课堂学习方式,同时对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父母可以及早发现并找到对策,如果不上的话也没有太大的关系。父母平时在生活游戏当中也会带入一些知识,所以孩子的知识储备并不是一片空白。

入学之后,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说明孩子的情况,并且听听老师的建议抓紧补上就好了。所以上不上学前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头疼,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再做决定。虽然说学前班可以不上,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到入学前的准备活动当中。比起知识上的提前准备,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上进入小学。所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到入学准备活动当中来,对孩子适应一年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从报名开始,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学校,让孩子直观的看到他将要开始的新生活,减少孩子对新学校的陌生感。

再比如在购买书包、文具的时候,让孩子全程参与,并且充分的听取孩子的意见,让他产生我的学习我负责的直观感受。当然了并不是说只要做好以上准备,孩子进入一年级之后,父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是说有了一个充分的心理认同,父母和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即将到来的生活,能更好的面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进入一年级,如何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进入一年级之后,孩子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父母又该如何面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第2个问题。孩子进入一年级和幼儿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要面临考试了,都说“考”是教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这句顺口溜对于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家长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步步走过来的。然而在如今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家长们也逐渐意识到,成才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高分”,也不是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一年级我们需要对孩子提出分数的要求吗?我认为一年级必须对孩子高要求,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孩子对学习这件事建立最初观念的时候,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对孩子说没关系,分数不重要,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马虎不认真,书写不规范,这些小问题也会被他们忽视。随着孩子升上高年级,一开始的小问题就会变成习惯,改正就更费劲了。相反如果在一年级,我们就对孩子提出100分的要求,是在孩子学习的最初,给他们一个有激励的心理高位,让孩子觉得我成绩是好的,我在班里很优秀,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就自然而然的希望保持下去。所以说在一年级的时候,鼓励孩子考100分,并不是唯分数论,而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能让孩子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入学一年级,孩子要养成4个好习惯

那么孩子在一年级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父母要帮孩子养成4个习惯,习惯一:要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一开始和学业相关的东西都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说可以让孩子选择一到家就写作业,还是回家先休息,吃点东西,然后再写,一旦选择好了就要执行下去。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不用一直在旁边盯着,告诉孩子说今天的作业是哪些,要怎么做,并且商量一下大概需要的时间,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了。这里约定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写着写着可能就会走神了。如果这个时候放任不管,就会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到了高年级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很难了。

习惯二:要让孩子先自己检查作业,作业完成了,家长要不要替孩子检查作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须的。这时候的孩子纠错能力还比较弱,所以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家长在检查之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家长检查之后检查出错误,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错了,只需要告诉他有错误。比方说,是计算错误还是抄写错误?是拼写有误还是笔画错了?然后再让孩子自查,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自己检查作业,对自己作业负责的习惯了。

习惯三:要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小学跟幼儿园不一样,比方说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随时去洗手间,而小学有特定的课堂纪律,所以说上课的时候并不能随意出入教室。这些变化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肯定会不适应,因此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就拿孩子上洗手间这件事情来说,每一次的课间10分钟怎么利用,对他们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考验。有的孩子抓紧时间玩,等上课铃响了,还没来得及去洗手间,有的孩子一下课就去洗手间,然后再放开玩。也有的孩子是先收拾好桌上的课本,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喝点水,然后再去洗手间。

正好这时候洗手间也不用排队了,不同的选择可以看出孩子们不同的管理时间的方式。回家以后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也是很多孩子面临的问题。是先做作业后玩,还是先玩后做作业,是先做语文作业,还是先做数学作业,总之,父母们不妨引导孩子多尝试几种方案,看看哪种方式比较适合孩子,哪种方式比较节约时间,让孩子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这也是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一步。

习惯四:要教孩子有条理的收纳整理,比如教会孩子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比如一年级的文具盒,里面有五六支削过的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就够了。前一天晚上孩子就应该把这些文具都准备好,当然了书包也得让孩子自己收拾,明天有什么课需要带什么东西,让孩子自己根据课表和老师的要求进行准备,万一要是有遗漏的话,家长可以提醒,但是绝对不能代劳。也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老师的要求,然后对照记录一条条的去准备。

其实要做到以上四点并不容易,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坚持。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有收纳整理的意识,还要跟他们一起探讨可行的操作方法,一旦孩子养成收纳整理的习惯就会受益终身。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肯定会有所帮助。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你学习成绩好,我就佩服你,你在班级中就很受欢迎。这对于孩子尽快融入集体,增强自己的自信,增强学习动力都有积极的影响。想成为班级里的人气之星,你就必须要具备几个素质,比如说要有实力,刚刚说的成绩好也是实力,除此之外,这个实力可以是对课堂知识的熟练掌握,比如说数学口算题算的快速准确,语文课上字写的特别好,常常被老师表扬,也可能是自己拥有的一技之长,比如说唱歌唱的好,会下棋,或者是篮球打得特别棒等等。

也有家长会问,我们家孩子没有这些实力怎么办呢?没关系,孩子才一年级培养什么都来得及。课内不够强,补补课内,视野不够开阔,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去看看博物馆、科技馆等各类展览,看多了孩子的视野自然就开阔了。学校也开设了很多社团课,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让孩子的潜质有发挥的舞台。其实任何有实力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和坚持,实力的来源更多时候是每天一点一滴的滴水石穿的笨功夫,家长不能随心所欲,毫无计划,想到哪是哪。

所以想要孩子有实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量化每天的学习内容,设立小目标,日复一日的坚持。比如说从每天10个口算题开始,再比如是会玩耍,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喜欢跟有意思的人在一起,对大人来说有意思,可能包括幽默、见识广、阅历丰富等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意思,基本上就是会玩。当一群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们也能发现那些爱玩、会玩、能变着花样玩的孩子,身边总会围绕一批孩子,人气特别旺,一个人能够带动一起玩的人越多,这个人的本事越大。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瞧孩子们之间流行的那些看似无聊的小游戏,也不要时不时的打扰孩子们看似不务正业的忙碌,这些忙碌说不定就是他在同学中受欢迎的本领。

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最后我想家长们肯定比较关心如何跟老师沟通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而且这两种教育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够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优秀的孩子。学校和家庭如何配合呢?我想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作为家长,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想找老师聊聊孩子情况,但又怕麻烦老师,不知道如何跟老师沟通。但是无论怎样,孩子进入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就是孩子在学校最亲近的成人,也是跟孩子相处时间较长的人,家长应该主动找老师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那么什么时间找老师沟通最合适呢?虽然班主任老师一天的工作很饱满,但是和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情况也是他们的重要职责。通常来说放学的时候,老师不上课的时候,课外的时候都可以找老师,但是如果是不上课或者是课外,最好是先通过短信或者是微信等等方式跟老师预约一下,然后请老师安排时间,在约定的时间里准时联系老师。

其次,对自己孩子的座位不满意,该怎么办呢?怎么给老师提出来比较好?老师会调整吗?不少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想给孩子换座位,我想原因很多,比方说孩子座位太靠后了,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同桌的学习习惯不好,怕影响孩子学习,孩子座位太偏,容易斜视等等。关于座位的问题,家长应该充分相信老师的安排。一是现在的中小学中间的座位跟两边的座位,每两周都会纵向向左或者是向右的平移,大家轮流坐在靠门靠窗户的位置,横排的座位也会在每两三排这样的小区间里前后调换。二是老师是对学生学习上课情况最了解的人,父母不要太过担心孩子坐位的问题。

第三,老师批评错了孩子怎么办呢?是息事宁人,让孩子把委屈吞下去,还是气冲冲的去找老师去理论?其实这两者都不可取,当发现孩子有委屈的时候,我们要非常细致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老师真的批评错了,可以先安慰引导孩子,然后心平气和的找老师沟通,听听从老师那个角度看到的事情,再一起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真的是老师批评错了,相信老师也会真诚地给孩子道歉。当然了,我们也不鼓励孩子把委屈吞下去,让孩子看到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这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第四,家长要不要争取进家委会?微信上曾经流传过一个上海某小学家长参与竞选家委会成员的截图,家长们就纷纷的亮出了自己的学历职位来显示自己的优势,觉得好像是只要进了家委会,自己孩子在学校就能够得到额外的关照。

其实家委会有两个作用,一是桥梁,在老师和家长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二是帮忙帮班主任老师分担一些班务中需要家长们协同处理的事务,比如说运动会等等,还有班级开联欢会,协助一起布置教室等等。要不要踊跃的加入家委会,一是看自己的时间,如果自己是全职的爸爸或者是妈妈,有爱心有热情,而且愿意把时间奉献给无偿的班级工作的话,那就可以申请进入家委会,加入家委会确实是能够增加父母跟班主任老师沟通联系的机会。当遇上一些比如评选竞赛的推荐机会的时候,如果他们的孩子和其他竞争的同学水平相当,那么我想他们的孩子也许更有可能得到这个机会。但是如果没有时间和精力,家长也不必勉强,否则会得不偿失的。一个孩子成不成才,拼的是长期的综合实力,小学里的一次半次的机会是改变不了人生的大方向的。所以说要不要进家委会,家长也不必太过介意。

通过以上分享,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各位家长的焦虑?希望对你和你的孩子有所帮助。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排除一切障碍和干扰的净土上,他们最终都会走向社会走向独立。通过家长的用心付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的走进学校,开心的度过每一天。

如果觉得《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 家长要做哪些准备?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