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旖旎 其实是他对朝廷的愤慨

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旖旎 其实是他对朝廷的愤慨

时间:2022-03-28 05:36:23

相关推荐

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旖旎 其实是他对朝廷的愤慨

本文乃每逢佳节都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辛弃疾的另一首词《青玉案》这首词题名《元夕》。顾名思义,自然跟元宵佳节有关元夕就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俗称元宵。从唐代起有元夕观灯的风俗,也叫灯节。到了宋代,元夕观灯就更为盛行了,《水浒传》里不止一次写到这一盛况。

这首词正是描绘都市元宵景象,极力铺写城里的喧腾热闹场景,在仕女如云的人丛中,作者猛一回首却被灯火阑珊处的一个少女惊住了,你看她,婷婷洁立,不同凡俗,这正是作者“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意中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的汴京和临安,由于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表面上显得一片繁荣。元宵节日,封建统治者趁机点缀升平,那热闹就更不要说了。满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车马交驰,到处人山人海。这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词的上半阕便是生动地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

起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花千树”比喻灯,“星如雨”形容风吹时,灯火晃动的状态,这里都是形容灯火之多,指的是为了争奇斗艳而精心制作出来的彩灯。上句形容这些灯象千万朵绽出的瑰丽花朵;下句形容这些灯象流星似的飘扬于夜空之中,也有人把前一句解释为,无数的树上挂着彩灯,后一句解释为是形容满天的焰火,从字面看也无不可,但综观全词,还是以形容灯火之多较为妥贴,这一句概写灯火盛况,下一句就写观灯的热闹景象。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描写大摆排场出来看灯的富贵之家,“雕车”是形容富豪人家乘坐的车,装饰得很豪华。“香满路”中的“香”字,又尽写了这些人在歌舞升平中的闲情逸致。再下去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三句,把城中的热闹景象着重勾勒一笔。凤箫:即排箫,指的是笙箫等细乐。玉壶:指月亮。鱼龙:是说各种彩灯,如金鱼、蚌壳、龙灯等各式各样的灯。

这三句大概是说:月影已经偏西了,乐声还响在耳边,各种彩灯飞舞就象鱼龙闹海一般。南宋统治者的豪华奢侈是惊人的。尽管已经偏安江左,过了长江便可以看到敌人戎马驰骋,但是仍然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享乐的机会。作者这样铺叙,并不是没有用意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论说,写尽盛况,正是为了表现时政的衰落,对时局的忧虑,是隐寓在词外的。因此,作者如此浓重地描写上半阕,正是隐含贬义;同时也为下半阕描写的另一境界,树起了一个很强的对立面。

蛾ㄦ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中,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元宵节妇女头上插戴的装饰品。在这里是用来代替人。“盈盈”,是形容欢声笑语时的情态。“暗香”在这里指美人,意思是说:看热闹的妇女,打扮得很漂亮,有说有笑地走了过去,留下一阵阵幽香。这一句是在上半阕的基础上,继续写人而且是极力在写美人,为下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作铺垫。

“千百度”就是千百回的意思。在仕女如云的欢声笑语中,诗人只把这些美女看作寻常的人,却在寻找着心目中的那一个。“千百度”就很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寻找她时的迫切、焦急,甚至是失望的心情。这就很自然地逼出了下一句:“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是忽然的意思。“阑珊”,是冷落的意思。这一句,意境清新,含意深刻,用笔不凡。在仕女如云的人群中,找啊,找啊,找不到她,正在失望的时候,突然一回头,这才发现,那人站在灯火冷落、游人稀疏的地方。这样的写法,不仅写出了那人的外部形象,而且刻画出了那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同凡俗,不甘同流合污的。

统观全词,可以看出前面写尽繁华旖旎,都是为反衬“那人”的品质服务的。

作者如此写,是很有一番苦心的。那时的南宋朝廷,掌权的是投降派,他们忙的是歌舞湖山,怕的是“和盟”被破坏,他们千方百计要排斥后一派人物,这引起了作者的愤慨。因此他在词中写出元宵的繁华热闹之后,笔锋一转,塑造了一个不同于那群醉生梦死之徒的少女形象。她是美丽,更是高洁的,是作者的寄托,少女的影子就是作者本人。“笑语盈盈暗香去”,显示出灵魂的美丽。“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自己不愿和那些醉生梦死之徒胡混着过日子,这是诗人给自己塑造的一尊灵魂高洁的形象。虽然还是离不了“自怜幽独”的士大夫阶级感情,可是在那样污浊气氛中间,象他这样的人,这种感情的流露不但是很自然的,而且针对现实,还具有极其深刻的批判作用。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是采用反衬手法。全词十三句,主要人物形象,只用了四句,其余全是反衬之笔。这不是喧宾夺主吗?是喧宾,但并不夺主。正是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起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作者以热衬冷,前面写的灯火场景,热闹气氛,“宝马雕车”、“笑语盈盈”,戴着“蛾儿”、“雪柳”观灯的妇女,对“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全都是反衬之笔,越写灯火辉煌,游人熙攘,越见“那人”孤高的性格。

词的结尾几句,异峰突起,又是主旨所在,在艺术手法上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有相似之处。作者并没有作过细的雕镂,但那顷刻间的追寻,却被他写得那么含蓄而又生动。辛弃疾能自由地运用词的形式,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怀抱,嬉笑怒骂,皆成妙笔。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多彩,在不同题材中,表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辛词确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可珍贵的遗产之一。

如果觉得《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旖旎 其实是他对朝廷的愤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