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_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_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时间:2022-09-16 03:59:29

相关推荐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_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在临床上,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差及再骨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好发于髋部、桡骨远端和脊柱等部位,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且还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1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好发部位有哪些

1.髋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危害最重、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骨折。髋部骨折在解剖学上可分为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上以后两种骨折类型为常见。通常65岁以下老年人髋部骨折以股骨颈骨折为多,而7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则以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青少年,但绝大多为老年人,且以女性为主。女性自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人明显增加,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加。青少年发生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所受外力一般较大。而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可导致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细、断裂以及骨小梁数目减少,股骨颈的强度明显减弱,因而在受到不大的外力,如平地跌倒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有时甚至在扭转下肢的情况下也可导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发生于中青年。但多见于老年,其发病平均年龄高于股骨颈骨折,且以男性多见。自60岁以后,男、女两性骨折病人均有增加趋势。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还有,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可为间接外力,也可为直接外力致伤。由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部位骨小梁数目减少,骨皮质变薄,骨的强度减弱、脆性增加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故该骨折多见于高龄老人。多为粉碎性骨折。

2.脊柱:脊柱椎体骨折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病理性骨折。调查发现近90%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脊柱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涉及范同最大的骨折。它与髋部骨折的不同在于它的发生可以没有任何暴力,骨折发生后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即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鉴于以上因素,椎体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往往不被重视,其

流行病学意义被重视和认识的程度亦不足。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最常见于脊柱的胸腰段椎体,临床上椎体骨折可分为:①楔形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减低为后缘的25%以上;②扁平压缩: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时减低,并较相邻正常椎体有明显变扁,高度减低>25%;③鱼椎状压缩:椎体上下终板向椎体内凹入,而椎体前后缘高度无明显改变,椎体中柱高度较前、后柱高度减低>20%。但至今为止关于骨质疏松性脊椎椎体骨折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骨质疏松性脊椎椎体骨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于病人的身高缩短,继而出现驼背,病情严重时病人可出现胸廓变形,心肺功能下降,脊髓或马尾受压明显叫可出现下肢症状,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腕部骨折:骨质疏松所致的前臂远端骨折,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在40岁以前的青壮年男女性腕部骨折发生率均较低;40-60岁时,男女性腕部骨折的发生率均有明显上升;而60岁以后女性的腕部骨折则显著高发于男性。骨质疏松性腕部骨折的危害在于影响病人今后的正常生活功能,对病人无直接致命性影响,为保证骨折的愈合而不影响今后功能,腕部骨折的治疗必须强调准确复位、良好固定、早期话动。

龟芪骨肽组合内调外治,通过肝肾的补养,使骨、髓、筋、气、血等各方面得到调节,补骨壮骨促进补骨物质吸收,促进骨代谢的活性肽类及钙、磷、铁等无机元素,调节钙磷代谢,使钙磷代谢平衡,促进钙吸收。

龟芪骨肽组合可以调节骨代谢,所合含超强骨形成因子BMP能有效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新骨生成,这一独有的极具建设性的机制,不仅能大幅增加骨密度,还能全面重建骨微结构,增强骨钙沉积,促进骨愈合;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率。

龟芪骨肽组合对长期补钙无效的患者不但可以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抑制各种骨关节炎症的炎性侵润,改善腰酸背痛抽筋等症状,还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防止骨折发生。

2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人

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能力逐渐降低,老年人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嗜烟、嗜酒,缺少运动、少晒太阳,长期患肝肾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都会导致人体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大部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受身体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80岁以上的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这样很多患者就只能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寿命。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骨折,一般需要卧床两个星期以上,此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就会随之发生,而这些并发症对老年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许多医院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良好。以创伤较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只需开一个3~4厘米的切口,采用髓腔内固定,无需牵引。大多数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半坐、半躺和翻身,少部分患者手术后第二天还可以拄拐行走。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故其整复和固定应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以尽早恢复伤前生活质量为目的,应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关节功能影响少的方法,不应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应着重于功能恢复和组织修复。对于确需手术者,要充分考虑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量差、愈合缓慢等不同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特点,可酌情采取以下措施: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增加把持力;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⑤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选用外固定。外固定应可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既要遵循一般骨折术后的康复规律,又要考虑到该类患者骨质量差、内固定不牢固及骨折愈合缓慢的特点。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尽量减少卧床时间。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于脊柱、髋部。

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其中约85%有疼痛症状,其余15%可无症状。脊柱胸腰段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整个脊柱骨折的90%。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爆裂骨折,往往外伤较轻,或无明显外伤史,易漏诊或误诊为腰背肌劳损。

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年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外伤后胸背部疼痛、身高降低、脊柱侧弯或脊柱后凸、X线平片显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椎体楔形变、双凹变形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骨密度测定通常采用DXA法,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CT扫描可以确定骨折类型、椎体破坏程度以及椎管内压迫情况,MRI检查可以确定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以及显示神经压迫的状况。

椎体爆裂骨折若无神经压迫症状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主要措施为卧床休息2-3周,然后支具外固定3个月。椎体爆裂骨折若伴有神经压迫症状者,可手术行神经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及融合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若椎体压缩程度较小(高度丢失小于1/3)、疼痛不剧烈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对于椎体压缩程度明显(高度丢失大于1/3)、椎体后壁没有破坏,或为多节段骨折、疼痛明显、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考虑微创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目前建议采取的微创手术治疗措施,可达到减轻疼痛、稳定脊椎、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和早期活动等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应在X线密切监视下进行,手术医生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手术技术规范化,避免发生骨水泥渗漏等主要并发症。对于多椎体压缩骨折,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节段。

4骨质疏松性骨折对老年人危害大

根据上海新近的一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6%,而其中并发骨折者则高达12%。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后,异常的骨代谢过程等对骨折愈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老年人骨折的处理常忽视其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最终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而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在国内外最早开展了老年大鼠(22月龄)骨折后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等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了与低龄大鼠(8月龄)比较,两种生长因子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在国内外首次探索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发现了r-hGH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骨组织的骨量与力学性能,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增加卵巢摘除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结构,有助于防止其它部位骨折的再发生。

另外,科研人员还在国内外较早地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骨松质骨中钙、镁、铜、锰等四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组中上述四种微量元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5揭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因此,了解并熟知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主要有以下方面:

年龄:骨折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性别:女性风险高于男性

低骨密度

低体重指数≤19kg/m2

既往脆性骨折史,尤其是髋部、尺桡骨远端及椎体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史

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任何剂量,口服三个月或更长时间

吸烟

过量饮酒

合并其他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如果觉得《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_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