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盐:做人 口味别太重!

盐:做人 口味别太重!

时间:2020-04-23 10:55:48

相关推荐

盐:做人 口味别太重!

今天给大家带了咸咸的味道~

食盐【别名】咸鹾【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化学成份】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因来源、制法等的不同,夹杂物质的质与量,都有所差异。普通常见的杂质,有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及微量不溶物质等。【性味】咸,寒。【归经】入心、肺、脾、胃、肾、肝,大小肠经。【功能主治】涌吐,清火,凉血,解毒治疗饮食停留在胃部不下去的胀痛,心腹部胀痛,胸中有痰,二便不通,牙龈出血,喉咙痛,牙痛,白内障,视物不清,皮肤长疮,虫子咬伤……盐在古代一般用于三个方面:a.涌吐,在文末的小偏方里有一些介绍;b.清热凉血解毒,体现在治疗各种火症,比如牙龈出血、胃火牙痛,疮疡,眼睛肿痛;c.化痰,比如上述功效中的胸中痰癖,关于痰的形式比较复杂,以后单独开一篇讲。下面再介绍功效相信大家就容易理解了。不理解的直接略过~①《医林纂要》:"熟用补心,安神止妄,活血去瘀。生用泄肾,坚骨固齿,降逆消痰。"

关于生盐和熟盐

生盐是没加工过的原始盐,而熟盐就是经过加工后的精盐。生盐比较大粒,腌制东西用生盐比较入味。日常做菜用熟盐,也比较容易融掉。

②《别录》:"主下部匿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癣,止心腹卒痛,坚肌骨。""大盐,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满。"上面提到的三点是不是都体现了。

③《本草拾遗》:"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去皮肤风毒,调和腑脏,消宿物,令人壮健。人卒小便不通,炒盐纳脐中。"突然的小便尿不出来了,把盐炒热敷肚脐。清宿便,主要是靠食盐软和润的作用。后面会讲。下面讲讲“咸”味。盐主要是咸味,但是咸味的不只是盐,很多食物和药材都有淡淡的咸味哦~下面分享下中医视角下,咸味的作用。中医认为,咸味“能、能”,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这里的泻下通便,主要靠的是盐的“润”的作用,而软坚散结主要是“化痰”。《冯氏锦囊秘录》:“食盐,禀水气以生。《洪范》∶润下作咸。《素间》谓∶水生咸。此盐之根源也。寒咸无毒,气薄味浓,阴也,降也。”怎么理解“食盐,禀水气以生”。先看看下面几种盐。湖盐

海盐

井盐

不管是井盐,湖盐还是海盐,都是用带有盐分的水熬煮或者晒出来的,大家看完是不是能直观的感受到“盐”都是伴随着“水”/“禀水气以生”呢?所以说“水生咸。此盐之根源也”。水是盐的“根源,所以盐,必然带有水的特性。水什么特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清凉,滋润万物。禀水气以生”,必然有作用趋力往下清凉滋润的作用。这不就是盐——润下通便清热解毒的理论来源嘛~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喉咙里的痰是什么味道?

思考一秒钟…………咸味的哦~~~既然它们味道这么相近,那么会不会……有种奇妙的联系呢?会!盐有化痰的作用~~~

当然了,这里的化痰是因为盐有“润”的作用,喉咙里有干痰,咳不出来,或者体内有痰症,医生一般都会建议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者淡盐水送服化痰药,起到化痰的作用~~~

另外,咸味还有引药入肾经的作用,比如一些补肾药,会用盐炒制,更好的帮助滋补的营养进入到肾,比如……我大高邮的咸鸭蛋,鸭蛋性凉,养阴,腌制的咸鸭蛋就能更好的入肾经,起到补肾阴的作用~~~

早知道接点咸鸭蛋的广告了

关于咸鸭蛋,有的很咸,有的就比较淡,不建议吃那种特别咸的,也不建议长期吃咸鸭蛋,为什么?

阿新倒不是强调腌制的食品会有什么亚硝酸盐致癌啥的,而是盐吃多了会伤血,下面会讲到哦。

④《日华子本草》:"暖水脏,(主)霍乱心痛,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一切虫伤疮肿。消食,滋五味,长肉,补皮肤。通大小便,小儿疝气。"⑤《纲目》:"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⑥《随息居饮食谱》:"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明目,杀虫,专治脚气,点蒂钟坠,敷蛇虫伤。"这几点看看就行,下面讲“伤血”!

《本草衍义》:"《素问》曰,咸走血,故东方食鱼盐之人多黑色,走血之验,故可知矣。齿缝中多血出,常以盐汤漱,即已,益齿走血之验也。"咸走血分,含盐量多的食物或者腌制的食品吃多了,会伤血,血伤了,除了可能得高血压之外,还会让自己的皮肤黝黑。在古代,从小生活在海边的人,饮食习惯上相比内陆多了很多海味,这些鱼虾蟹肯定带了很多盐嘛,盐吃多了就会伤血,而皮肤需要血的滋养,肤色就受到影响,所以海边的老百姓总是皮肤黑黑的,这就是咸走血的一个验证。当然了,皮肤黑肯定也跟晒太阳以及体质等因素有关系,看问题要客观全面。

听了阿新今天的叨叨叨,那些标榜自己口味重,就喜欢吃重盐重辣的人,心里有没有一丝发怵呢?

所以,如果想美白,口味可不能重,少吃咸味太重的食物,不然把肤色白的根儿——“血”给伤了,导致皮肤不好看,那用再多的化妆品都敷不回来的哦!

再补一刀,口味很重的人,通常肾精不足。

其实不止是咸味,特别爱吃酸的或者特别爱吃甜的,这种嗜好某一口味的饮食习惯都会伤人的哦。

《灵枢·五味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懑心。”

嗜酸过度,容易小便不通;

嗜咸过度,容易口渴;

嗜辛过度,容易内心空洞;

嗜苦过度,容易呕吐;

嗜甜过度,容易心胸烦闷。

看吧,凡是过度的偏好某一口味,都容易让身体出问题,所以内经给我们讲好了饮食调味的原则。

《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就是说每种味道都尝尝,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就能……长有天命~

那么,有什么饮食调味的原则可以给大家参考参考呢?

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有说:“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

现在是夏天,稍微吃点酸味的东西,可以收敛心气,养心。比如之前阿新写的酸梅汤~~~

如果有外感需要排病毒邪气的话,则不建议吃酸,因为酸性“收敛”,会留住邪气,平时没病没痛的时候喝点酸梅汤就行。

【禁忌】水肿患者忌服。水肿是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体腔内聚集形成的,水肿的形成与体内外水分交换不平衡或是血管内外水分交换不平衡引起的,有电解质特别是氯化钠才能保留住体内的水分,如果氯化钠减少,体内的水分也会减少,因此水肿患者需要按医嘱严格限制食盐如氯化钠的摄入,这样才能排除体内的水分,控制和缓解水肿。说白了就是会锁水,不让水排掉。因此,肝腹水,肾水肿,浮肿等患者暂时忌盐或者少吃盐。

高血压患者也要少吃,阿新发现,饮食偏重盐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

其他:①《素问》:"血病无多食咸,多食则脉凝泣而变色。"有血液病的少吃盐,吃太多则容易让血液凝固变色。②《别录》:"多食伤肺喜咳。"吃多了会伤肺,咳嗽。③《蜀本草》:"多食令人失色肤黑,损筋力。"吃多了会让人皮肤变黑,筋骨无力。最后是【奇奇怪怪的小偏方】环节①治喜笑不止:盐成块者二两。火烧令通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喉中。(《儒门事亲》)②治干霍乱,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气欲绝:盐一大匙(熬令黄),童子小便一升。二物温和服之,少顷吐下。(柳宗元)③治一切气及脚气:盐三升,蒸候热,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又和槐白皮蒸用,夜夜与之。(《食疗本草》)④治二便不通:盐和苦酒敷脐中,干即易,仍以盐汁灌肛内,并用纸裹盐投水中饮之。(《杨氏家藏方》)⑤治溃痈作痒:盐摩其四围。(《外科精义》)⑥治牙龈出血:早晚用盐细末刷牙,连续用。(《吉林中草药》)⑦治血痢不止:白盐纸包烧研,调粥吃三、四次。(《救急方》)⑧治赤白久下,谷道疼痛不可忍:熬盐熨之,又炙枳实熨之。(《肘后方》)⑨治阳脱虚证,四肢默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紧痛,冷汗气喘:盐炒热,熨脐下气海。(《方脉正宗》)⑩治小儿撮口(口唇收缩撮起,不能吮乳。多出现于初生小儿所患的脐风、惊风等病。):盐豉脐上灸之。(《子母秘录》)⑾治悬壅(雍)肿,喉咙内食物不下;以绵裹箸头,揾盐揩之,如此二七遍。(《圣惠方》)⑿治风热牙痛:槐枝煎浓汤二碗,入盐一斤。煮干炒研,日用揩牙,以水洗目。(《唐瑶经验方》)⒀明目,坚齿,去翳,大利老眼:取雪白盐花,每早揩牙漱水,以大指甲点水洗目,闭坐良久,乃洗面。(《永类钤方》)慎用,看看就行。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删。

如果觉得《盐:做人 口味别太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