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苏轼送别好友 这首青玉案含蓄深沉 却鼓舞了很多人

苏轼送别好友 这首青玉案含蓄深沉 却鼓舞了很多人

时间:2021-02-23 06:16:40

相关推荐

苏轼送别好友 这首青玉案含蓄深沉 却鼓舞了很多人

送别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题材,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经常背井离乡。也许一别就是永远,再也无法重逢。可能今天分手时,彼此都还是朝气蓬勃;他日再会处,却可能已是人到暮年。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坎坷,虽然不知他经历了多少次生离死别的场景,但吟诵他的作品,却经常能感受其送别和思念时的心情。

中秋之夜,苏轼感叹无法团圆,却祝愿千里共婵娟;妻子离世,他悲怨人生苦短,唯有泪千行。下面介绍的是苏轼送别好友,这首青玉案含蓄深沉,却鼓舞了很多人。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宋代: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

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元祐七年,当时苏轼正担任扬州知州。苏轼的朋友苏坚,字伯固,博学能诗,曾经担任临濮县的主簿,兼管杭州的商税,他在杭州陪伴苏轼三年没有归家。苏坚虽然名不经传,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苏庠、苏序都为着名的词人。

苏轼在扬州人生地不熟,十分孤单。有一次苏坚来看望他,但由于公务在身,很快又要回杭州,临别之前苏轼为他饯行,并即兴填词,表达心中的复杂情感。虽然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但是作者客中送客,更显特别。

上片描绘送别的场景,苏轼感慨自己在杭州生活了多年,多少次在梦中踏着吴中的道路。如今词人无瑕归杭,却希望派一条送信的黄犬,随同对方回去。

“三年”,显示出时间之长;“枕上吴中路”,又见思家之切;“遣黄犬、随君去”,更显情意殷勤。这两句看似平易,但用意极深。

接下来更传出了词人对吴中的深切怀念,词人嘱咐对方,倘若你到达松江招呼摆渡,千万不要高声惊动了翔鸥白鹭。而那吴中四桥的每个角落,都是我当年游玩的去处。

东坡先生对经行吴中之事念念不忘,见其对吴中之情深;而对吴中情深,以及对行人之情,更无需多言。

下片抒写盼归心情,词人希望有机会回到吴中,好好欣赏那里的美好春景,杭州的山水简直就像王维的一幅辋川图,又似他描摹的佳篇妙作。作者化用王维的辋川图,显得突兀而至,出人意表。

虽然词人的心情好像很迫切,十分希望能与对方一起回去看看,但他冷静下来之后,又改口说,不过还是约个归期吧,这归期天公定然应许。你身上的春衫,莫忘是我的爱人朝云密密缝制,上面曾浸透了西湖醉人的春雨。

苏轼刚喝了一点酒,就有些微醉,他自称“老子”,还说“天定许”,表现出一副极其自信和洒脱的模样,其实他的内心一直在感慨自己四处漂泊。

“天定许”,表达出不容置疑的希望;“春衫、针线”,又写出彼此的深厚友情。作者忽然想起唐代的王维和白居易,用王右丞的《辋川图》、以及白乐天的舞女小蛮进行调侃,显示出词人性格率真、用笔灵变,正可谓鬼斧神工之作。

苏轼的这首词含蓄深沉,作者客中送客,看似絮絮叨叨、叮咛珍重口吻,却彰显出他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自己仕途困窘的无奈。但东坡先生一向比较豁达,虽然仕途处于低谷,生活上也非常简朴,可是全词毫无悲怨之情,反而淋漓纵横,自为机杼。

读完这首青玉案,令人赞赏之余,也深受鼓舞。无论人生遭遇了何种苦难,都不必气馁,而要学习先生的旷达和自信,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如果觉得《苏轼送别好友 这首青玉案含蓄深沉 却鼓舞了很多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