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隔代育儿的时代隐痛:老人带孩子就会隔辈亲 溺爱 叛逆?

隔代育儿的时代隐痛:老人带孩子就会隔辈亲 溺爱 叛逆?

时间:2021-12-06 16:15:53

相关推荐

隔代育儿的时代隐痛:老人带孩子就会隔辈亲 溺爱 叛逆?

作者丨黄红玲

来源丨曾奇峰工作室

我曾经在电话咨询中接待过一个来访者,她讲述了司空见惯的一个家庭小纷争,却让我记忆非常深刻。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她打电话咨询为什么孙子上幼儿园的事情她无法作主?

老人的孙子今年三岁了,从十个月断奶后一直由她和老伴照看。最近,她和老伴给孙子选了一间靠自己家很近的幼儿园,为的是接送方便。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和儿媳时,却遭到了他们的竭力反对。儿子和儿媳给孙子找了间私立幼儿园,离她家有两三站路的车程。还决定接孙子回家住,让老两口日后只负责放学接孙子然后送到儿子家就可以了。

老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儿子、儿媳的决定,也很气愤,在电话里反复询问我,为什么儿子、儿媳不能听从她的意见?

儿童自出生后由亲生父母抚养,属于“邻代抚养”,这是最普遍也最自然的抚养结构。“邻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与父母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通过依恋关系的建立,孩子自然而然地从父母那里获取物质需要的满足,情感需要的满足,以及最重要的心理上安全感的满足。

如果儿童自婴幼期大部分时间交由祖父母抚养,则属于“隔代抚养”,这种抚养结构在国外极为少见,但在我国却很常见,一般多为祖父母抚养幼儿至学龄前,再由父母抚养。

被“隔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与抚养人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此时,祖父母在幼儿心理上的位置明显比父母的位置更重要,幼儿与祖父母建立了物质、情感以及安全需要的依恋满足关系,这是一种双方都非常依赖的关系模式,不仅是幼儿需要祖父母,祖父母也同样需要幼儿的存在来抚慰心理上的满足感。

“邻代抚养”不当也存在着父母在心理上与幼儿非常依赖的关系模式,这一点与“隔代抚养”并没有优劣之分。隔代抚养的劣势在于祖父母习惯于用自己的抚养方式代替父母的抚养方式,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不再是合作性的,而是充满了竞争意味。

竞争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抚养者之间明明相互埋怨但又碍于面子无法明言。父母与祖父母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要么看起来面和心不和,要么干脆面也不和心也不和。幼儿长期处在这种矛盾的家庭氛围里,也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依附于哪一方更安全。

原本属于家庭抚养者内心的冲突,最终演变成幼儿内在秩序的混乱,无法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

· 01 ·

隔代抚养,隔走的是幼儿真正的“妈妈”

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比认为,一个人童年时对父母的依恋可能是最强烈的,但我们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新的依恋,每一个早期依恋的质量可以是相对独立的。

在儿童的依恋心理编码过程中,通常一个编码出来是主附两个依恋客体,因为大家族都存在这个问题,不限于哪个文化或是国家。所以这个时候,儿童如果可以很明确地与一个又一个可以区分的客体打交道。在正常情形下,儿童内心可以容纳其内在与不同客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说多于两个人参与就一定会影响儿童的依恋进程。

产生不良影响的前提是被邀请进来的祖辈试图“鸠占鹊巢”,尝试突破家庭成员的身份界限。

这种逾越界限的行为有两个不良的后果,一是引发了幼儿内心的冲突;二是削弱了年轻的父母承担的家庭功能,使得父母一方或是双方逐渐被家庭系统边缘化。

那位打电话来咨询的老人,孙子从很小的时候就交由她抚养,祖孙两人形成了类似母子之间的依恋模式。孙子对她的依赖带给她一种异乎寻常的重要感,重要感赋予给她的特权让她逾越了“奶奶”这个家庭角色,她的困惑在于侵占孩子父母应有的角色功能而不自知。儿子、儿媳决定接回孙子是感受到奶奶对小家庭边界的入侵,祖父母与父母双方无意中都陷入了一场对孙辈控制权的争夺中。

类似的事例常见于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85后,90后养育的后代直接就交给了自己父母代养,孩子一出生就跟随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生活,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只在节假日的时候才有机会见一面。

观察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不难发现,婴幼儿与其父母似乎都依赖着祖父母这一代,祖父母维持着家庭的日常生活。对于祖父母来说,他们退休早,年龄与身体状况尚好。自己的孩子成家了,再照顾孙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而对于年轻的父母辈来说,他们承担的家庭事务越来越少,觉得自己变成了家庭里可有可无的成员。

有时是夫妻一方感受到逐渐被其他家庭成员边缘化,有时是夫妻双方集体不在父母的位置,孩子完全成了祖父母的“孩子”。

· 02 ·

隔代抚养,通过抚养你的孩子

弥补我早年的种种缺憾

隔代抚养的盛行并不是祖辈或是父母辈任何单方意愿的达成,而是一个家族两代家庭关系深层动力的反映,代际的问题不被处理就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传递。

知乎上曾经有一篇帖子把养儿防老、丧偶式婚姻、隔代抚养三个比较主流的社会问题放在一起探讨,结果网友们总结出来隔代抚养是养儿防老、丧偶式婚姻的必然结果。

一个隔代抚养的孩子背后,可能有一位心理功能缺位的父亲或是母亲,甚至是双亲。参与抚养的祖父母或多或少承担了父母亲的那部分心理功能。在很多年轻父母沦为房奴、车奴、加班加点赚奶粉钱的同时,用心陪伴孩子成为了一种奢侈。

于是,祖父母们一边埋怨现在的子女自私,只想着自己;一边允许子女啃老,从房款首付到全托式育儿。

这是一个“闭环式”的家族依赖链,年轻一代依赖着祖父母提供的资源,祖父母依赖着抚养孩子的孩子带来的生存意义和心理满足,孙辈的存在紧密地链接着两代人的心理和现实需求。

隔代抚养中,大多数的祖父母会刻意回避早年养育方式上的错误,对孙辈的要求远没有对子辈那么严厉;没有为子辈做到的,会努力为孙辈付出。

他们在抚养孙辈的过程中,无意识也在满足内心两方面的期待:一是修复早年在养育过程中与子女链接上的缺憾;二是补偿内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的缺失。

结构式家庭治疗强调,夫妻应是一个家庭结构的核心轴,无论是家庭问题还是家庭成员的个体症状,根源在于家庭结构的功能不良。如果家庭功能、核心成员功能出现了问题,家庭问题必然产生。所以,祖辈介入子辈的家庭中须以维护年轻父母的功能稳固为前提。

· 03 ·

隔代抚养不如隔代帮忙

客观现实上,隔代抚养可以充分利用家族资源、共同抵御现实世界的艰难和风险,有很好的一面;另一面是,家族成员很容易因守不住各自的家庭角色界限过度卷入,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隔代抚养”需要守住两点界限:一是外在事务上的界限,孩子的哪些事情由父母替孩子决定,哪些事情可以交给祖父母代办,需要事先有充分的讨论和共识;二是避免内在对孩子抱有幻想性的期待。比如希望孙子要是男孩(女孩)多好、希望孙子的性格像父亲(母亲)一方该有多好、希望孙子将来从事祖父母认可的行业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将自己内心的期待放在了孩子的成长中,潜意识希望孩子会成长为他们内心想要的样子。过多的愿望往往显示出抚养者内心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孩子的自主空间被抚养者的期望占据着,孩子要么成长为顺从型的,抚养者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缺乏创造的活力和动力;要么成长为反叛型的,一直保持着让人失望的熊孩子状态,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在具体实施中,隔代抚养还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困难,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第一次与父母分离的创伤期和第二次与祖辈分离的创伤期。对孩子来讲,如果过渡阶段处理得不好,将会在心理留下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如果家族两代对隔代抚养的利弊有了充分的讨论和认识,将隔代抚养限定在隔代帮忙的界限内,可以最大化地规避隔代抚养的不利之处。

隔代帮忙就是家族成员相互合作抚养第三代,但孩子的父母应作为孩子身心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祖父母只是父母承担责任的协助者。比如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保持与父母稳定频率的联系,帮助孩子理解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消化小孩内心对父母的“怨恨”;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尊重父母在孩子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

另一边年轻一代的父母应当肯定和感激祖父母对自己的支持、付出,理解老人在抚养过程中倾注的情感、承受的压力、积攒的委屈,老人并不是敌人,是我们育儿路上一起打怪升级最得力的助手。隔代抚养更讲究人际间沟通的艺术,比如提前沟通、相互尊重、换位思考。

就像打电话求助的那位老人,如果儿子、儿媳提前与她讨论过孙子上哪所幼儿园,以及选择的利弊,当老人感觉到被尊重,这样的纷争有可能就会避免了。

*本文作者:黄红玲,笔名林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自由撰稿人。目前全职心理咨询工作。

-End-为人父母,是门学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健康?通过学习心理学科学育儿,帮孩子塑造健全人格德瑞姆心理学院推出【教养指导课程】,从0~18岁孩子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教你解决日常教养孩子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让你轻松管教孩子。

长按二维码预约免费【试听课】

“阅读原文”免费预约【亲子教养指导课】

如果觉得《隔代育儿的时代隐痛:老人带孩子就会隔辈亲 溺爱 叛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